• 沒有找到結果。

文史工作室與鄉內其他社團的互動關係

第四章 屏東縣文史工作室發展經驗與分析

第四節 文史工作室與鄉內其他社團的互動關係

文史工作室在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並非是單打獨鬥的團體,對於鄉內既有團體 如何去引導、結合,共同參與社造工作。在互動關係上可分為資源共享與共同參 與社

區內的文史工作室在長期辦理活動之中累積許多經驗,這些經驗在各團體 的財產,在平日互動良好的團體中,這些經驗被當成是互相交流 的資

然生態的研習營部

史資料,將東港鎮內的文史資料做一系列的整理。會員對於社區內的自然環境、

造兩部分加以論述。

一、資源共享 社

中並不視為私人

訊,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或是在辦理活動時支援人力,充實活動的內涵。

以山林學院為例,學院內多位會員擁有高山嚮導證,其他社團在辦理登山活動時 會請他們協助支援有這方面知識的人士。山林學院的 A1 說:

林務局最近在推登山倫理的課程…全國第一批登山倫理的訓練課程,是我 們跟它合作辦的。像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我們在辦自

分,也會從他們那邊調資源過來,像一般的救難協會,若是有登山的課程 需要我們協助的,整個救難協會的會跟我們配合。(20070206 A1)

東港文史學會為例,會員長期在社區內進行田野調查,蒐集、整理地方文

建築物、軼事典故多能侃侃而談,甚至是擔任導覽解說員,也成為東港文史學會

的專長。在其他團體進入東港鎮內需要導覽人員,會跟東港文史學會聯繫,申請

(20070216 G1)

總體營造強調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而這些團體彼此間也會成一個

嘉萍,2007:44)。這類屬性接近的團體,彼此的互動及交流關係比較密切。以林 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為例,創會初期會員並不瞭解社區營造的理念、如何去推 動社造工作,需要向其他社團請教。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的 C1 說:

當時我們協會要成立的時候,有一些問題,比如立案的程序是怎麼樣,

我們會跟他們(藍色東港溪)請教…我們以前請他們來上過課,講屏東

林仔

文化如簡 來源是由藍色東港溪保育

聯繫成一網 路,

5 室、守

文史

重歸屬的情況存在,成員對於文史工作室的歸屬主要是基於一種共同的情感而非

1998 年文建會編印的「文化白皮書」中,說明社區總體營造的現況,及操

,第一階段是認識社區、建立社區意識。第二階段是凝聚社 平原的形成、屏東的水資源等這一類的課,還有對於在地的認識,他們 都有比我們早做一些調查,我們會請他們提供一些師資,譬如說像簡炯 仁他講平埔族這一方面的。(20060208 C1)

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曾經辦理文化講座,邀請一些研究屏東平原的族群 炯仁老師、李國銘老師進行演說,而這些資訊

協會獲得,在創會初期獲得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協助相當多。

以歸來社區發展協會為例,當時是社區內老一輩的人希望成立社區發展協會 來整合社區內的團體,因此歸來社區發展協會將社區內的計有社團

另一方面也能從這些團體招募志工來參與社區發展協會,E1 說:

我們社區的組織會這麼嚴密,是有許多人願意出來,像長壽俱樂部 198 年成立的,比我們早成立 10 年,壘球隊 1991 年成立的,媽媽教

望相助隊、青年工作隊、北管鼓樂隊,我們 1999 年做的專案計畫,古樂 隊是鼓勵老人家組成北管團。(20070211 E1)

工作室的組織形式開放,組織間的界線與成員間也經常流動,而且有多

制式的會員制度。文史工作室與社區內的社團或是縣內的文史團體,繼續保持適 宜的互動關係,對於文史工作室、社區營造工作與社團間的交流均有正面的幫助。

二、共同參與社造

作上分三階段策略

區共識、架構動員和參與基礎,規劃發展藍圖。第三階段是全面主動參與公共

1999:107-108)。據此所言,文史工作室在推動社區營造時,需要瞭解到社區裡 有哪些資源,有哪些團體可以結合起來共同推動。甚至文史工作室本身作為一

河堤分成好幾區,那我們想說不要全部都由工作室來做,因為這樣子不

(20070214 F2)

者李松根(2003)認為,任何公共事務的推行,需要依賴社會整體

相近、性質相同的團體作結合一起推動。在各團體共同參與下,團體間能加強 工作經驗交流,彼此調整、激發出社區營造的新點子,提升增加民眾參與的動

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