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史工作室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文史工作室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之探討 "

Copied!
1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忠銘 先生

文史工作室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之探討

-以屏東縣為例-

研究生:鄭乃榮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八月

(2)
(3)
(4)

謝 誌

光陰似箭,四個暑假的求學生涯已走到尾聲,光陰流逝,無限感懷。慶幸的 是這些歲月的求學,能遇到許多令人敬佩、治學嚴謹的師長,能結交一群共同努 力、勤學不倦的同窗好友;使得求學之路有典範學習不致迷惘,有摯友陪伴不致 放棄。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最感激的莫過於指導教授梁忠銘博士的茲茲教誨。從 答應擔任指導教授始,兩年來犧牲無數的週末假日指導我們,不厭其煩的指導我 們論文的寫作,讓拙作能順利完成。尤其是梁教授身兼數職仍負責盡職的處事態 度,實是學生最佳的學習典範。其次是蔡東鐘老師的教育研究法課程,讓我受益 良多;此次承蒙有幸擔任不才之論文口試委員,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增補論文疏 漏之處。顏慶祥局長在百忙之中撥空出席劣者論文口試,許多指導的意見讓論文 得以更加完整,在此一併致謝。

除此之外,同窗共修坤壅、明輝、豪華、孝文、淑姿、淑貞,大家一同打拼 的時光雖已結束,但多少奔波的日子至今仍是難得又美好的回憶;一起完成學業 的快樂滋味,將是一輩子的驕傲。宥達雖與我們不同組,但彼此比評論文的同室 之誼,也是珍貴難得。

感謝所有參與訪談的文史工作者,感謝您提供許多寶貴的經驗,每次訪談過 後總是深刻的感受到您們對土地的熱情與關愛,正是有這群人為了社區默默的耕 耘著,不求名利的付出,社區營造的花朵才能逐漸成長茁壯。在此,僅獻上最真 摯的謝意。

最後,感謝我的母親以父親,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完成這趟研究生之旅,給 予我最多的關懷與支持。僅以此文感謝所有協助、關心我的好友,謝謝你們也祝 福你們! 乃榮謹誌

2007 年8 月

(5)

文史工作室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之探討

-以屏東縣為例-

摘 要

隨著台灣本土化運動與文建會於 1994 年大力提倡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將中 央的資源下放到地方,激起地方人士參與地方改造的熱情與活力。透過社區居民 的參與,發掘地方的文化,美化地方傳統文化空間、振興地方文化產業。1994 年 前後台灣各地興起文史工作室,文史工作者的大量出現,讓人們有比較多的機會 認識孕育我們的土地。在這段時間的醞釀下,文史工作室其經營的性質也從單純 的地方文史調查轉而向多元發展,其中包含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本研究擬以文獻 分析及訪談法,探討屏東縣文史工作室的發展模式及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

本研究希冀達成下列研究目的:

一、探討文史工作室的發展歷程。

二、探討文史工作室對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影響。

三、探討社區居民與公部門如何回應此一新興地域性社團。

四、探討文史工作室在發展歷程中所遭遇的問題。

五、比較文史各工作室的因應策略,並提出可能的解決之道。

本研究對於文史工作室發展及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探討,研究發現如下:

一、文史工作室由社區民眾自主發起的組織,其成立原因有:一群共同理念的人 結合成團體、保存地方文史、美化居住環境、凝聚居民建立社區意識、塑造 文化環境。文史工作室為便於日後行政運作及經費申請,皆為登記立案之團 體。

二、文史工作室對於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方向依地區屬性、民眾需求發展方向各不 相同,舉凡教育文化、環境保護、產業經營、休閒娛樂、福利功能均有涉獵,

文史工作室在推動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其幹部與社區民眾參與討論,調整其

(6)

發展方向。

三、社區總體營造較活絡的社區,民眾的參與程度和公部門的配合度較高,社區 意識也較高。因此社區營造的成敗繫於居民的參與程度與公部門的配合程 度。在此過程中,社區民眾以參與活動或是捐款等方式回饋文史工作室為社 區的付出。公部門對於社造工作認知及支持上仍佔少數,基層公部門領導人 有心進行社區營造工作者,會主動結合文史工作室共同進行,社區民眾對其 認同度較高。

四、文史工作室遭遇最多的問題是經費與人才傳承,其次是社區民眾參與程度、

公部門的配合與公共議題上的討論。

五、文史工作室對其困境的因應之道,在經費方面:社團內的資源做妥善的安 排、利用;文史工作室能有自籌財源的能力。在人才傳承方面:持續推廣 社區教育、鞏固志工體系。在社區民眾參與方面:持續發行社區刊物、辦 理文化活動以推廣理念。在公部門的配合上:基層公部門領導人能協助社 區營造工作,建立與公部門的溝通管道。在公共議題方面:公部門、文史 工作室、社區民眾能參與討論,將社區民眾的意見納入其中。

本研究中比較各文史工作室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因應策略,對於社區總體 營造工作的永續發展所做建議如下:

一、社區營造應從小紮根。

二、加強公部門人員社造知識以協助社造工作推展。

三、專業輔導人力進駐以協助社造工作執行。

四、加強文史工作室自籌財源能力。

關鍵字:文史工作室 文史團體 社區總體營造 屏東縣

(7)

A Study of Cultural and HistoryWorkshop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 taking Pingtong County for Example

Abstract

As the rise of Taiwan's localization activity and promotion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ctivity by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since 1994, there has been more people enthusiastic about making their neighborhood better. That is, to explore community's inherent cultures, beautify traditionally cultural places and promote cultural industries with residents'

commitment. From middle 90's,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and people working on culture reservation have increasingly emerged, which have brought us more opportunities to better know the land we live in. Meanwhile in these years, the conduct of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has been shifting from simply focusing on culture explorations to much more diverse ways which include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ing modes of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as well as the processe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hey engaged in Pingtung County by documents survey and interviews.

And it was aimed at following purposes.

1.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ing processes of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2. To explore the effects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had 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ctivities.

3. To investigate residents and public sectors' reactions to this kind of groups.

4.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they had in developing processes.

5. To compare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responding methods and try to present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What has been found with this research is as following.

1.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are organizations composed of self-active residents who have similar ideals, whose purposes are reserving regional cultures, improving residential circumstances, strengthening community's affections, etc. For administration purposes and to apply for expenses, all of them have been registered to government.

2. Based on regional attributes and residents' demands, directions over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at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take are various, covering educa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 entertainment and welfare. In proces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staffs argue with residents to

(8)

adjust directions.

3. Districts wher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re more active are found have higher levels of residents' commitments and pubic sectors' support. That suggests residents and public sector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determining outcome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ctivities. Residents make donations or attend to activities in return for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efforts. Public sectors' leaders enthusiastic about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operate with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which can raise residents' positive feelings. However the commitments and supports of public sectors remain short totally.

4. The most problems for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are expenses and cultiv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next are levels of residents' commitments and public sectors'

supports, as well as arguments over public issues.

5. Solutions to problems above are as following. About expenses, make sure resources are used properly and seek ways to be self-sufficient economicall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ke efforts in building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volunteers systems.

About residents' commitments, continuingly issue publications and hold cultural activities to promote ideals. For public sectors' supports, make well-functioned communication pipes to public sectors so that whose leaders can offer aids. As for public issues,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conversations among public sectors, residents and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s to take in various opinions.

A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1. The concept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should be rooted in from residents'

childhoods.

2. Improving the knowledge about community development public sectors' staffs have to make it easier to promote.

3. Sending staffs to aid the execution on site.

4. Improving the abilities to be economically self-sufficient.

Keywords: cultural and history workshop, cultural organizati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Pingtong County

(9)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待答問題 ...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 ... 4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台灣的本土化運動 ... 7

第二節 本土化政策下的社區總體營造 ... 10

第三節 非政府組織 ... 15

第四節 地方文史工作室發展概況 ... 19

第五節 屏東縣社區總體營造概況 ...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3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36

第三節 研究者背景 ... 3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39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41

第四章 屏東縣文史工作室發展經驗與分析 ... 43

第一節 屏東縣文史工作室成立背景動機 ... 43

第二節 文史工作室的組織運作與經費運用 ... 49

第三節 文史工作室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 ... 61

第四節 文史工作室與鄉內其他社團的互動關係 ... 95

第五節 社區民眾與公部門對文史工作室的角色定位 ... 100

第六節 推動社區營造所遭遇的困境 ... 104

第七節 文史工作室的永續經營策略 ...113

(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研究發現...11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24

參考文獻... 125

壹 中文部分... 125

貳 西文部分... 128

附錄... 129

附錄一 訪談稿大綱 ... 129

(11)

表 次

表 3-1-1 受訪者名單一覽表 ... 35 表 3-1-2 國內學者協助本研究效度建立之諮詢名單 ... 36 表 4-2-1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活動一覽表 (1997.9~1998.5) ... 71

(12)

圖 次

圖 3-2-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37 圖 3-2-2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38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敘述本研究的動機,第二節說明本研究之目的,第三 節為本研究之待答問題,第四節為本研究的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第六 節為研究限制,茲分別說明如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台灣長期處於威權戒嚴體制,在社會與政治條件限制下,地方人士、社區居 民沒有互動討論的機會,沒有組織的空間。因此文化意識、社區主體性的形成,

阻力重重,造成人們欠缺在地的認同。戰後 50 年,去除地方認同冷默的政治氣氛 下,地方記憶與歷史不斷的被刻意抹殺、消音、改寫,島嶼上的社區意識形同瓦 解,人民失去其歷史的身份,忘卻其記憶動力,讓台灣處在歷史失憶的階段(李 川信,2002:67)。

1987 年戒嚴令解除後,台灣的民間社會力展現另一股新氣象,戒嚴體制底下 所難以碰觸的台灣主體性議題與行動,在各地蔓延開來。近十年來,在台灣這塊 土地上,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或社會,都因面臨新舊勢力的交接而顯得暗潮 洶湧,讓整個社會呈現一種成長力量,在這些交錯的力量中,文化的重建活動,

也在各地崛起,像一顆顆的種子在各地區散播,等待成長和萌芽。

台灣本土文化的研究與保存工作,原本只有特定機關與少數學者從事,直到 解嚴以後,民間才開始有更多人參與地方文化工作(陳景威,2002:25)。然而早 期文史工作缺乏社會認同,沒有社會地位也未受到認識,經常受到誤解與刁難。

1981 年文建會成立,1994 年 10 月文建會首次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理念,並在台 灣各地辦理一系列理念宣導和人才培育工作,促成各地文史工作室、文化工作團 體和專業學術團體的紛紛成立(文建會,2004:187)。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 主委陳其南的主導下,大力推行「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將中央的資源下放到地

(14)

方,進而激起地方人士參與地方改造的熱情與活力(廖嘉展,2003:77)。希望透 過社區居民的參與,發掘地方的文化,而美化地方傳統文化空間、地方文化產業 振興政策,在在需藉助地方文史工作者之力。在文化中心轉型為地方性文化專責 機構後,建立地方文化特色、籌辦文化活動都提供了地方文史工作者表現的舞台。

1994 年前後,台灣各地的文史工作室,如同燎原火般,在各地相繼焚起, 一 時之間,文史工作彷彿成了本土文化最重要的文化相,地方的文史工作者似乎也 成了維護(或重建)本土文化最有力的捍衛者(劉還月,1995:44)。文史工作者 的大量出現,整體來看代表社會的進步,本土文化的研究,突破種種限制,讓人 們有比較多的機會,認識孕育我們的土地,這樣的改變是本土文化漸受重視的現 象。

位於台灣南部的屏東縣,也搭上了這班文史工作的列車,雖然起步較晚,卻 發展出獨特的社區總體營造模式。在這段期間,各鄉鎮對於推動社區工作的有心 人士,紛紛成立文史工作室或社區發展協會等組織(以下簡稱文史工作室)。這 些工作室成立時的時空背景,工作室的組織、運作模式,工作室如何帶動社區總 體營造的工作,在推行社造工作遭遇到哪些困境、難題,對這些困境、難題有何 因應之道,上述問題使研究者想進一步探討其背後的原因,這是本研究的動機之 一。在屏東各鄉鎮存在許多文史工作室,這些工作室在發展歷程上因地方環境有 所差異,這些工作室在性質、發展模式上有何異同?各工作室如何解決在進行社 造工作上遭遇的問題等,也是研究者想探究之處,這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以上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探討文史工作室的發展歷程。

二、探討文史工作室對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影響。

三、探討社區居民與公部門如何回應此一新興地域性社團。

(15)

四、探討文史工作室在發展歷程中所遭遇的問題。

五、探討各文史工作室的因應策略,並提出可能的解決之道。

第三節 待答問題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 文史工作室的成立背景、動機為何?

二、 文史工作室如何進行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

三、 文史工作室如何與鄉內其他社團互動?

四、 社區民眾對文史工作室的角色定義為何?

五、 公部門如何看待文史工作室的角色定位?

六、 在社造工作上,文史工作室所遭遇的困難點為何?

七、 文史工作室如何解決在發展歷程中所遭遇的問題?

八、 文史工作室如何利用資源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本研究探討地方文史工作室在社區總體營造上的角色定位。試圖對文史工作 室所遭遇的問題、困境,提出可行之因應策略。希望藉由上述問題之探討,對文 史工作室在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如何作為一個永續經營的角色提出建議。以利未 來的社造工作中,對地方文化能有更完整的呈現與發揚。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地方文史工作室

根據文建會於地方文史工作室現況初探中之定義,其可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 解釋,本研究採用其廣義之定義:指從事上述的社區關懷、人文探索、文物館藏 與研究、社區總體營造、原住民族群及鄉土文化藝術等等的工作團隊。這些工作 團對有些因在人力與財力較為充裕的情況下,向公部門登記立案,通常尋下列三

(16)

種途徑設立,有依「內政部的人民團體法」登記立案者,如: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援剿人文協會…;有的依「教育部的文教基金會管理辦法」而登記立案,如:財 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新希望文教基金會…;或依「經濟部的 公司法」立案的,如:南路鷹工作室、台灣美學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有些則因人數與經費不足等的因素,而未正式登記立案(劉還月,1999,16-17)。

在立案的團體中,其人數較多、資本較大,雖然名稱較為多樣(視其設立登 記而為分類,有名為協會、協進會、學會、基金會、公司等),但是其中卻有許多 團體從事地方文化研究與傳承的工作,當然也是文史工作的一種;至於未立案的 地方文史工作室,大多為個人或由二、三人組成,資本雖小,雖其名稱較為單純

(大多以工作室為名),但所從事的工作卻是十分多樣性的。

二、社區總體營造

本研究引用文建會對「社區總體營造」所下之定義:社區總體營造係指以社 區共同體的存在和意識作為前提和目標,藉著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

凝聚社區共識,經由社區的自主能力,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推動,使各地社 區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也讓社區居民共同經營「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

「文化事務發展」、「地方文化團體與社區組織運作」、「整體文化空間及重要 公共建設的整合」及其他相關的文化活動……等。如此因社區民眾的自主與參與,

使生活空間獲得美化,生活品質獲得提升,文化產業經濟再行復興,原有的地景 地貌煥然一新,進而促進社區活力的再現。如此全面性、整體性的規劃與參與社 區經營創造的過程,稱為社區總體營造(林振春,1999:103)。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在研究之初,一開始便面臨研究對象界定的問題,面對全國各地蓬勃 發展的文史工作室,該如何去定義文史工作室與界定研究範圍?就以下三個問題

(17)

面向進行討論:

一、由於人力與經費上的因素,有些文史工作室屬於未立案的狀態,有些工作室 幾乎只剩一個名稱,幾乎沒有活動展現。部分工作室由活躍轉為沈寂等情況。

因此造成了需營運到何種程度,才能算是文史工作室的定義問題。

二、屏東本地有不少團體投入文史工作,其差異只是投入程度上的不同,若以實 質作為而言,這些團體雖沒有文史工作室名稱,但做的工作卻不見得比文史 工作室少;若以廣義來界定文史工作室,將上述團體均列入,則各式各樣的 協會、基金會等團體,甚至只是有接觸過文化事務的團體都必須列入考量,

質量上過於龐雜,彼此間的差異性也過大。

三、屏東也有不少文史工作者投入文史工作,這些散佈在各處的知識份子所從事 的文史工作,動機可能是個人興趣或與工作相關,如在學校從事歷史或鄉土 教學的教師,我們無法判斷文史工作要做到何種程度才能稱為文史工作室的 客觀標準,若將過去「曾經」投入過與文史有關的工作人士全都列入,則研 究對象將不計其數,範圍也沒有邊界。

基於上述問題,研究者選擇以「實質」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地方文史工作室 為研究範圍,而非限定於「名義」的地方文史工作室。在這種界定方式的文史工 作室,較能符合本研究所欲探討之研究對象,可滿足研究上的需求,也能反映當 時地方草根文化發展的脈絡。社造工作是長期性與當地居民共同努力的經營,需 要多人共同參與,其營造方向需經過多人討論而取得共識,因此本研究所選擇之 研究對象為立案之團體,另外在資源與人力限制下,本研究範圍為屏東縣,共計8 個工作室為本研究之對象。

第六節 研究限制

質性研究在敘述與分析上,比起量化研究而言有更寬廣的詮釋空間,但也明 顯地會面對相當程度的倫理考量與反省之要求。不論是深度訪談或參與觀察,都

(18)

可能受到研究者本身的主觀預設而引導觀察的結果。在對工作室成員、鄉民的訪 談中,被研究者受到個人文化背景、主觀認知與記憶上的影響,會存在著主觀與 正確性的問題,尤其是牽涉到政治與社區權利等敏感議題時,所陳述的將會有所 保留、篩選或擴大,從而造成研究認知上的誤差。

關於此問題,研究者將盡其所能克服困難,透過更詳盡的資料蒐集,與受訪 者接觸的過程,以真誠和嚴謹的態度來取得對方的信任,之後並反覆聽讀、推敲 與受訪者對談的內容加以檢核,力求資料的完整、正確。

屏東縣各地的工作室成立時間不一,研究者於 2005 年才進行研究,許多活動 未能親身參與,在資料方面難免有疏漏之處。因此,在面臨上述限制下,研究者 在處理社區人、事、物相關議題論述書寫時,均試圖以嚴謹、客觀、力求真相的 原貌呈現。對於敏感問題也會以交叉辯證的再訪談,讓研究結果更接近真實。地 方文史工作室在發展上,因各地環境不同存在極大的差異,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不 在預測、推論台灣其他縣市文史工作室發展之情形。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本研究三個主要議題:本土化運動與文史工作的緣起;社區總 體營造;文史工作室。首先將本土化運動追本溯源,找出合理的邏輯來解釋這文 化現象;接著探討政府文化本土化政策下的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最後探討台灣各 地文史工作室發展的脈絡與歷程,以瞭解文史工作室發展的社會背景。

第一節 台灣的本土化運動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本土化為求切題與扼要,將焦點著重在文化、文化政策的 層面上,即在「文化本土化」下的地方文化運動與現象。文化本土化的崛起主要 來自對於過去家園、生活方式的懷舊,一種鄉愁的慰藉,此情感的崛起起因於過 去我們對這塊土地的忽視、冷漠,而藉由村民共同的寫村史、資源調查等地方文 史工作,彌補、建構社會原有的文化面,形成了一種找尋認同的集體行動。

一、本土化意涵

本土化存在許多不同的意涵,若從歷史的觀點回溯,台灣開埠至今數百年來就 是一個不斷本土化的過程,範疇涵蓋了生活、經濟、政治、文化與教育等,同時 也是一種知識份子建構台灣主體性與民族認同的歷程。「本土化」(indigenization)

或譯為「根植化」、「本色化」或「土著化」,意指融入本土的過程,外來的移 民在落地生根與經過幾代的傳承之後,自然產生共同的歷史記憶、生活經驗和對 土地的情感,並形成命運共同體,建立新的身份與國族認同(簡聖佑,2003:12)。

回顧台灣「本土化」論述的起源,最早可以溯及陳其南在1975年提出的「土著 化」論調:19世紀中葉台灣已經成為全島性的認同,並以此作為祖籍認同的替代 物。陳其南基於對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研究顯示,地緣意識作為一種社會認證的 法則,對台灣社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台灣漢人社會的群體認同,早期以「祖

(20)

籍分類」為主,到了後期則是「建立在本地地緣關係上的新宗教和宗族團體,取 代了過去的祖籍地緣和血緣團體」(于國華,2002:58)。亦即在整體台灣社會內 地化的同時,台灣人民也逐漸「土著化」,逐漸建立了對台灣新社會的認同。

學者葉啟政(2001)認為,「本土化」是一種具有著特定意識指向的實踐行動,

它的提出是因為外來文化力量的衝擊很大,大到足以使得該社會原有的感情表現 以及思考認知理解模式,以此形塑的身心狀態受到明顯而嚴重的威脅。甚至挑引 起強烈的文化認同危機感。在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不協調與衝突,引發了本土 化這種找回社會原有的文化面為旨趣的實踐性行動。換言之,推動本土化的力量 是來自於本土族群面對外來衝擊、壓迫或威脅時,所產生對自我文化的自發自省 與保護的反應。

陳其南(1998)指出,台灣的本土化展現可看成是一種台灣性格的展現,此台 灣性格是在被國民政府壓抑40多年來的反撲。一個文化不可拋離它的本土性,不 以本土作為依托,這種文化最後的命運極可能會失去生命力與創造力,遇到外來 的衝擊便容易滅亡。文化的本土化,也是在面對夾帶資本優勢的全球化所做出的 一種更深層次的思考與回應,本土化所要抗拒的不再只是對體制與意識型態對文 化的抑制,而更被賦予了對抗全球性文化侵略的期待。在政黨輪替與略顯鬆動的 威權體制下,民間透過社會運動把這股深藏許久的力量釋放出來,這股本土化的 風潮亦是在過度壓抑下,某種程度上之「調節」與「宣洩」。

二、本土化運動歷程

就本土化的興起而論,推動本土化的力量有來自本土民族面對外來衝擊的自 發內省,也有來自對外在壓迫或威脅的反彈(洪雯柔,2002:144)。台灣的本土 化運動,大抵出現在對帝國主義或外來文化的侵略或引入,如1920年代的新文化運 動、1930年代的台灣語文運動、1940年代與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以及1980年 代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之爭等。這些運動的前身多半是緣起於政治反動的政治本 土化運動,由於政治本土化的失敗與受到鎮壓,因此反動的力量轉向文化面向發

(21)

展,形成了文化的本土化概念與運動。

在戒嚴時期以來大中國的意識型態灌輸下,台灣文化與教育政策長期的大陸 化、祖國化,阻礙了人民對土地的認同,也限制了文化與土地相互依存的現實需 要,失去養分的地方文化、歷史,一步步的走向枯萎。國家威權體制以固定的手 段,控制一個不斷成長、變化的社會,並以文化及教育的策略去否定、拔除人民 對這片土地、歷史的內心情感。另外再受到社會變遷與外來文化的衝擊,人口外 流與現實生活的催逼,許多族群與傳統文化不但失去活潑的氣息,更呈現大量的 流失與沒落(簡聖佑,2003:13)。

1970、80年代,台灣民間社會明顯經驗了一系列的本土化過程,由1970年代的 釣魚台事件揭開序幕,1971年退出聯合國,遭遇外交上的挫敗之後,回歸「本土」

的自覺意識逐漸抬頭;台灣的知識青年在國際姑息逆流衝擊下,產生強烈的反抗 帝國主義與反抗殖民經濟的民族意識和社會意識,強調要愛國家、愛民族、要關 心社會大眾的生活問題。接著是在1979年美國與中共「關係正常化」,國民政府被 迫與美方終止外交關係,1987年解除戒嚴令,允許人民回大陸探親、開放黨禁、報 禁,國內政治開始進入嶄新階段,民間力量的湧現帶動了社會的發展。在文學方 面包括鄉土文學論戰、報導文學、報導攝影,民間文化力量化隱為顯,也讓台灣 文化成為主流;政治方面包括黨外運動、美麗島事件,及解嚴前後的社運與學運,

一直到2000年前後的政黨輪替,呈現出我們所引以為傲的粗具胚胎之民主運作模 式。此一歷史的線索說明,代表了台灣社會力的自我解構與建構的過程。

李喬(1993)指出,在80年代中期後,台灣經濟的富裕與社會的多元化,提供 了中產階級孕育的土壤,社會呈現出多重的本土化趨勢,包括對政治領域參與的 本省化、以務實外交取代台灣為中國為一合法政府的外交政策,從多元族群文化 出發的文化抗爭等,這些民間自主、草根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舞台。這 一股多重社會群體追求「台灣主體性」認同的運動,像是熱潮般地席捲了整個台 灣社會,也因此台灣在時(歷史)空(現實)座標上,已經擁有「自主文化體系」

而可清楚明白地與「中國文化」辨別。

(22)

面對四起的民間、草根力量與地方政權的政治社會危機之挑戰,部分政治嗅 覺敏銳的國民黨菁英發覺,本土化路線是鞏固政權的最佳依靠與捷徑,更是大好 的政治賣點,在內部本土勢力與舊有勢力對抗下取得優勢後,國民黨隨即走向本 土化路線,建立以台灣為新的國家認同。這與過去在野人士所主張的台獨路現有 著詭譎的相似之處。在以黨領政的政治操作下,執政黨當局的「本土化」路線正 式成立,有了這政治靠山的背書帶動下,台灣展開了一連串的本土化運動。

1990年代開始,本省籍的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在國民黨政權亟欲加速本土化的 前提下,於意識型態上空開地表達「台灣人的悲哀」、「國民黨為外來政權」、

「台灣優先」等宣誓性的說詞,並提出了「生命共同體」概念,以區別過去的「中 國認同」,強調台灣人應同舟共濟、消弭對立,建立台灣的主體性。

除了國內各種因素外,台灣社會的生活世界亦受到歐美自由思潮的影響,文 化生活一方面不斷地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方面也不斷地在解除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林信華,2002:83)。這種「全球化」與「去中心化」的潮流 加溫了自主性的地方發展,改變了許多舊有的生活秩序。因此除了本身的地方性 文化特徵外,台灣更被注入全球化、大眾化的文化特質,在此趨勢下文化的中心 與邊陲間之界線,已逐漸失去他的真實性。

第二節 本土化政策下的社區總體營造

對本土文化有關鍵性影響的就是官方文化政策的轉向,由於本土政治勢力成 功取得權力核心後,本土化趨勢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以打造「台灣」為主體新 國家的風潮,像野火般燃燒整個台灣。在文化場域中,則是文化政策轉向為本土 文化與社區運動的整編(簡聖佑,2003:15)。官方於1987年宣布解除戒嚴,並陸 續開放黨禁、報禁,國內政治開始進入嶄新階段,民間力量的湧現帶動了社會的 發展,尤其是表現在文化參與的層面上。面對民間力量的風起雲湧,各種文史工 作、藝文團體的興起,文建會於1994年正式提出「社區總體營造」做為政策主軸,

(23)

此國家政策一方面回應來自民間社區運動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展開對民間社會力 量的收編。以下對社區總體營造的產生背景、意義、規劃及遭遇的問題做一說明:

一、社區總體營造的產生背景

社區營造可以說是台灣社會 80 年代以來最為顯著的社會經驗,它並不只是一 些地方個案而已,而是已匯為一股蓬勃的運動。而整個運動所開展出來的光譜,

不僅在各地的地方社區自主營造經驗中,綻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光芒,這幾年,

這種運動更在各種選舉政治合法性訴求的競爭中推波助瀾,並逐漸成為政府正式 施政中的一部份。政府部門中起跑最快,並且以各種計畫以及政策規模方式推動 的,當屬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屬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曾梓峰,1998:132)。

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有其特定的時空背景,在文化白皮書中 有一段描述:歷經經濟富裕、政治解嚴、民主選舉等過程,台灣社會日趨多元化、

分殊化與個性化。然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人際關係疏離、公共事務乏人問津、

生活環境品質惡化、地方鄉土文化特質與歷史遺產不斷消失等現象日益嚴重,引 發了有識之士的關心。基於我們對這塊生活土地的認同與愛護、憑藉對社會的回 饋與感恩,許多熱心人士,運用各自的專長,在各個角落,推動一系列社區再造、

文化傳承的工作,最後,更結合了政府、專業人士、民間社團及社區民眾等集體 的力量,匯集成波瀾壯闊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引自林振春,1999:101)。

這是文建會官方對社區總體營造起源的說法,至於整個政策的形成,可追溯 到 1993 年李前總統在就職三週年的記者會上,強調「生命共同體」的重要。1993 年 10 月 20 日,當時文建會主委申學庸在中國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文化建設與社會 倫理的重建」,提出了「社區共同體」來回應李總統的「生命共同體」。她的報 告中指出,「地方建設的一項最常被忽略的功能和目標,在於社區共同體意識的 培養;而舊社區解組、新社區仍未形成,造成國家社會缺乏內聚力,而非一具體 有堅強生命力的共同體。這必須從文化發展和文化建設的角度來解決問題。」連 戰就任行政院長之後提出「12 項建設計畫」,其中第 3 項「充實省(市)、縣(市)、

(24)

鄉鎮及社區文化軟硬體設施」計畫交由文建會執行,並陸續擴充為 3 類的 12 項計 畫(于國華,2002:64),這 12 項計畫就是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主要 工具。

二、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

陳其南於 1994 年 2 月 26 日就任文建會副主委,在赴日本短期講學期中,吸收 日本「造街運動」和「地方產業活化」的經驗;回國後再邀請學者前往日本考察,

再加上宜蘭縣二結王宮廟的舊廟保存和新廟重建計畫,以及與文建會一起工作的 專業團隊相互激盪,「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逐漸成型,並由申學庸在 1994 年 10 月 3 日,於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中正式提出,但是這時「社區總體營造」並沒有成 為文建會施政的主流。同年 12 月,文建會在新港舉辦研討會,首次將「社區總體 營造」的觀念傳遞給社區民眾;次年二月展開的全國文藝季,以「社區總體營造」

概念將過去由中央執掌的節目規劃權力交給地方文化中心,並以「人親、土親、

文化親」作為活動主軸;3 月,文建會將 12 項計畫依「社區總體營造」理念重新 整理,分成核心計畫、輔助計畫以及相關計畫,並在 5 月分由省政府建設廳手工 業研究所舉辦「文化、產業研討會」,邀請日本千葉大學宮崎清教授來台演講日 本造町經驗(曾旭正,1995:5)。

在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醞釀過程中,有 3 項重要的影響因素不容忽視:「參 與式設計」精神、日本的造町經驗、產業文化和文化產業概念。其中「參與式設 計」所代表的居民動員,為社區總體營造要求的市民社會重建帶來操作理論與方 法,成為重建社區認同和共同體意識的策略;「參與式設計」強調的「由下而上」,

也成為社區總體營造推動過程中,政府和民間互動中最明確的程序要求。日本的 造町經驗提供社區總體營造的構想和實踐理念,日本學者和民間的社區工作者,

也因此在往後的社區總體營造推動過程中,成為台灣各界往來頻繁的請教對象。

「文化產業和產業文化」,它企圖對台灣經濟不均衡發展造成的社會、政治問題 提出對策,更為社區提供了積極支持社區總體營造的經濟誘因(于國華,2002:

(25)

66-67)。

學者陳其南認為:從事社區營造,首先要根據社區特色,分別從單一的不同 角度切入,再帶動其他相關項目,逐漸整合成一個總體的營造計畫。這些可提供 切入的項目包括各種民俗活動的開發、古蹟和建築特色的建立、街道景觀的整理、

地方產業的文化包裝、特有演藝活動的提倡、地方文史人物主題展示館的建立、

空間和景觀的美化、國際小型活動的舉辦等(引自林振春,1998:40)。

社區總體營造是以社區共同體的存在和意識作為前提和目標,藉著社區居民 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凝聚社會共識,經由社區的自主能力,配合社區總體營 造理念的推動,使各地方社區建立自己的文化特色,也讓社區居民共同經營「產 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公共事務發展」、「地方文化團體與社區組織運作」、

「整體文化空間及重要公共建設的整合」及其他相關的文化活動等。如此因社區 民眾的自主參與,使生活空間獲得美化,生活品質獲得提升,文化、產業、經濟 再行復興,原有的地景、地貌煥然一新,進而促使社區活力再現(黃世輝 宮崎清,

2001:66)。

三、社區總體營造的規劃

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獲得當時總統李登輝先生的支持與認同。文建會逾 1994 年 針對社區營造的內容(及切入點),舉出下列具體項目(陳其南、陳瑞樺,1998:

22):

1.社區環境景觀之營造(親水、綠化與無障礙等要素)。

2.地方特有產業之開發與包裝。

3.古蹟、建築、聚落與空間之保存。

4.民俗廟會祭典活動與生活文化的展現。

5.文史、人物、傳說、典故遺跡。

6.現代文化藝術與學習學術活動。

7.地區與國際交流活動。

(26)

8.健康福祉與遊憩住宿品質設施。

9.生活的商店街之營造。

10.社區形象與識別體系之營造。

文建會所提倡的社區總體營造是在 1994 年,當時行政院長連戰提出「十二項 建設計畫」之三:「充實省市、縣市、鄉鎮及社區文化軟硬體設施」的 12 項子計 畫。重新以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來加以統整(林振春,1998:104),並分成 3 個 層次:核心計畫、輔助計畫、相關計畫。

1.核心計畫:

(1)社區文化活動發展計畫。

(2)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畫。

(3)充實鄉鎮表演設施計畫。

(4)輔導縣市主題展示館之設立及文物館藏充實計畫。

2.輔助計畫:

(1)加強地方文化藝術發展計畫。

(2)全國文藝季的策畫與推動。

(3)輔導縣市辦理小型國際文化藝術活動計畫。

3.相關計畫:

(1)古蹟維護與民俗活動。

(2)傳統戲劇保存與推廣。

(3)美化生活空間計畫。

社區總體營造透過上述計畫,落實在各鄉鎮市及各社區。文建會在此計畫中 列出了 6 點執行策略如下:1.培養社區自主。2.建立組織系統。3.結合學者專家。

4.強化行政協調。5.示範點的擴散。6.整合非營利單位。

社區總體營造的預期目標有三,首先是塑造公民社會,提升生活品質。其次 是配合亞太營運中心的建立,提供更多文化休閒空間與設施。再者是以文化包裝 振興地方產業,使農村產業經濟再創活力。

(27)

社區總體營造強調社區參與,專家學者與政府機構只作為社區尋求資源的協 助者,而非代其解決問題的超人或萬能政府。因此,民眾的參與動機與參與意願,

是社區總體營造計畫首要面對的問題(林振春,1998:111)。

社區總體營造引起許多地方自發性的鄉土運動,配合公部門所推動的一系列 理念宣導、人才培育等在地行動,一時間全台各地也逐漸出現致力於深耕地方文 化的文史團體。此時的工作重點,則是從建立人民愛鄉愛土的生活價值觀著手,

進一步藉由社區藝文活動的推展,凝聚社區意識結合民眾力量,改造社區環境,

提升地方文化產業與建立社區文化特色,即是要社區居民瞭解並肯定社區的文化 資源(蔡苑玲,2004:23)。

第三節 非政府組織

台灣的本土化運動帶動了文史工作,而地方的文史工作也讓文化的本土化得 以生根、深耕,兩者彼此間互相呼應、互相建構,塑造出今日特殊的社會文化面 貌。不過,文史工作不能只是一股熱潮、一股短暫的民間運動,雖然有文化政策 相援而接受公部門的補助、輔導,但不可過度依賴,若要永續經營,則需學會自 主、獨立;另外,它必須像成熟的社會運動一樣,逐漸轉型為具有使命、團隊型 態的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簡稱 NGO),建立起文史工作的運 作機制。

由於非營利組織本身概念內涵的異質性頗大而且種類型態也頗為複雜,出現 許多不同的專有名詞用以區別不同於「市場」與「國家」第三種力量存在的事實,

這些名詞包括有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簡稱 NPO)、非政府組織、第 三部門、自願部門、公益基金會及社會部門等(王順民,1999:38),在本文為切 合研究目的與範圍,將此團體界定為非政府組織。

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由於對科技及效率的過度依賴,使得社區的發展面臨 著嚴峻的考驗。然而,社區居民基於生長的鄉土及周遭歷史、人文、自然環境的

(28)

認同,一股自覺自發、由下而上的社區民意導向已積極介入公共領域,由此進一 步來連結及重建人與人或人與地之間的關係,創造新的社區意念,並且改變社區 原本的實質及外在風貌(徐世榮,1999:9)。台灣在 1980 年代末期,隨著政治解 嚴與社會風氣的開放,最明顯的社會變遷除了政治的民主化與激情的社會運動 外,就是民間興起的「結社風潮」,造就許多非政府組織(簡聖佑,2003:17)。

1994 年文建會提倡的社區總體營造,也帶動了許多社區型的民間團體組織,投入 社造的工作。社區總體營造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在社造的過 程中,往往可見非政府組織的參與,這些團體有如文化 NGO,有些是社區居民組 成的文史、愛鄉團體,有些則是由學者或專業工作者所組成的團體,經由他們對 社區工做的參與或協助,將專業、經驗、情感帶入地方,與居民共同喚醒對土地 的認同與形塑社區的意識。他們主導或是協助社區內的活動,一方面向地方社區 伸出援手,形塑運動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有可能接受政府的邀請,參與政治體系 的運作,藉此表達地方社區及民間社會在公共政策方面的主張。NGO 可說是界於 政府與社區之間的重要橋樑。

學者顧忠華(1999)認為,這種人民結社是最能表達公民意識的方式,也是社 會自治的成熟度指標,NGO 的活潑發展即意味著台灣正逐漸邁向自主的「公民社 會」。

NGO 在現今社會中,其蘊藏豐富的資源與符合公益、福利的理念,均值得各 界正視。社會資源不完全是政府與企業的,還包括社會的部分,NGO 可以將之加 以運用、整合,我們可以賦予它一個文化意義,代表人類文明歷程的再發展,更 期待透過他來建立公民社會。

一、非政府組織的定義

王順民(1999)認為 NGO 在功能層面、法律層面、財物層面及政治經濟層面 上有不同的定義意涵。首先,在功能層面,NGO 的存在是追求公共利益或公共目 的。舉凡對於社會上弱勢族群的濟助、公共建築的整修以及受刑人的關懷等,都

(29)

歸屬在 NGO 的服務範圍裡。除此之外,強調互助與社會連帶性質的結社協會亦包 含在內。

其次,NGO 在法律層面,透過法律的明文規範,藉以歸結出 NGO 的具體範疇,

使這些機構享有免稅或減稅優惠的法律地位。第三種對於 NGO 的界定方式,是從 經濟與財物的層面切入,指出 NGO 收入來源的問題,NGO 的主要財源並不是來自 於市場銷售財貨服務的所得,而是來自於個人的捐獻。

最後,NGO 在經濟層面的意涵,說明 NGO 本身的施展空間與發展能力,相當 程度上還是必須要取決於結構性條件,比如經濟景氣循環、民主政治成熟、社會 人文條件等等。就此而言,對於 NGO 所衍生來的預期性與非預期性後果的論斷,

自然就無法僅從 NGO 的角度加以解決。

NGO 一方面被視為是「私有的」,這是因為 NGO 本身並不具有政府的公權力,

也不受政府的管轄;不過另一方面,NGO 也被視為是「公共的」,因為該組織係 以提供公共事務之服務為目的,反應的是團體利益而非個人目標;組織作為一種 公共性的場域,讓只要是有志之士的成員都可以自由進出,由此而論 NGO 本身兼 具「公」、「私」的功能(簡聖佑,2003:19)。

NGO 的核心結構在於「公益使命」,因此使命的制訂得以界定該組織的社會 角色與功能,也就是其成立、存在的合理性。以使命作為組織行為的動力基礎,

更是一套組織的價值系統,得以促進集體的合作意願和溝通。組織的使命是該組 織對維繫新社會價值與改善生活品質的公開承諾,每一項使命宣言都必須反映機 會、能力和投入感三項要素,好的使命要富有行動潛力,且是組織真正要做的事,

否則只是漂亮的話罷了(陸宛蘋,1999:34)。

二、非政府組織的角色扮演

學者們普遍承認 NGO 的興起,對人類社會型態有重大的影響。NGO 代表「公 民社會」集結個別公民的溝通網路,當這些溝通網路更密集,公民們彼此的互動 更頻繁,或許某種新的「公民意識」可以逐漸凝聚,並請超越族群認同的層次,

(30)

進入到理性辯論的公共領域,而成為台灣未來社會變遷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依 據 Kamlar 的理論(引自陸宛蘋,1999:33),NGO 扮演五個角色:

(一)開拓、創新角色:NGO 之成員常具有敏銳的社會觀察力予劍及履及的行動 力,雖沒有政府與企業為後盾,卻走在社會的最前面,有高度的機動力。

如台灣早期提倡的環保、消費者權利等,都是社會力發展的先驅。

(二)改革及提議角色:沒有政府與企業的龐大包袱,可立即對民間的不滿、改 善現狀之迫切需求,集結社會群眾力量向政府與民意機關施壓,讓民間的 聲音能擴大其社會層面,進而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訂與執行。

(三)價值的守護角色:不管是社福、環保、文教等型態,每個 NGO 基於服務與 社會公益的精神,都有其宗旨或使命,亦就是該組織所要維繫與貫徹的目 標。

(四)服務提供角色:政府組織龐大但網路不夠細緻、深入。在民間社會有需求 而政府無法提供的情況下,NGO 可以提供立即的服務,彌補政府功能的不 足,更能讓資源達到重新分配的效果。

(五)擴大社會參與:組知識帶領公民跨足公共領域、擴大社會活動範圍的橋樑,

以實際行動關懷別人,並從中學習尊重民主與公益的精神。

NGO 扮演著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溝通橋樑,發揮傳播、協調、整合的功能,協 助完成許多政府或企業無法達成的社會工作,這正是它可發揮的功能。不過 NGO 雖具有社會服務性質,但不代表完全不收費,在永續經營與獨立自主的前提下,

收取合理費用維持其營運狀況是必要的,只不過這些盈餘並不能做為私人的分配

(陸宛蘋,1999:34)。NGO 以公益使命作為組織行為的動力基礎,也是組織的 價值系統,得以促晉級體的合作意識和溝通。組織的使命是該組織對維繫社會價 值與改善生活品質的公開承諾,每一項使命宣言都必須反映機會、能力和投入感 的三項要素,好的使命富有行動力,且是組織真正要進行的事。

(31)

三、義工與志工的參與

義工或志工(以下簡稱志工)的投入是 NGO 組織的另一項特色,NGO 有些 事務是由義工或志工來處理,組織中的理事、董事在某種程度上亦可視為是志工 的一種。為確保人力需求的適當性,志工人力資源規劃在 NGO 組織中是一項必 要且重要的工作。志工人力資源規劃的重要性在於可以用有條理、有系統的方法 來帶領新志工,使他們在組織的這段期間,可以發展成為有效率且具有生產價值 的人(陳政智,1999:119)。Drucker(1994)認為,人們會參與志願工作乃出自 於使命感或對志願組織的認同,願意幫組織達成目標,而非個人利益考量。但這 也會牽涉到個人因素,及所擁有的社會資源之影響,如社會網路、社經地位、工 作與家庭、族群、性別等(引自蔡苑玲,2004:29)。地方文史工作室中成員的 投入動機,便是出自於內心對於愛護家鄉、維護文化的使命感,期望透過組織的 整合力量,將每個人的效能做一個最大的發揮。

以社區總體營造的角度觀之,其之所以能夠吸引各種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參與 運作,最主要的關鍵因素是,社區總體營造是為營造「人與人之互動關係」的運 動。換言之,即為一種「造人」的運動,可說是一種社會改造的工程。社造所呈 現的公共議題與各 NGO 之維護社會價值、提供社會服務與提升人類身心品質等 特性不謀而合;再則,社區總體營造的基本理念乃是由下而上、由外而內、鼓勵 民眾積極主動參與等特性,也與 NGO 對社會提供服務的理念一致。因此,各領 域的專業人才與有心志士以各種民間組織之型態,紛紛投入社區營造工作(蔡苑 玲,2004:29)。

第四節 地方文史工作室發展概況

一、地方文史工作室的發展歷程

1994 年前後,將理想付諸實踐的地方文史工作室開始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 般地萌芽、成長,尤其是在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提出之後,各地的文史工作室更受

(32)

到文化行政體系的倚重與疼愛,可視為當代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現象。

參閱文建會委託劉還月(1999)所調查的地方文史工作室現況初探報告資料,

文史工作室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說明:

(一)蟄伏期(1957~1988)

台灣在 1988 年以前,緊繃的政治氣氛下仍有少數來自民間底層的草根、文化 力量蠢蠢欲動,靠著文史工作者個人興趣、使命感與傲骨性格,堅持走這條路。

據目前所能蒐集到的資料得知,於 1957 年成立的台南市文史協會(曾更名為台南 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台南市歷史文化協會),當屬台灣地區第一個成立的文史工 作室。不過,雖然由台南市文史協會開啟了地方文史工作室的先聲,然而卻未掀 起熱潮,直到解嚴後初期,成立的地方文史工作室數量仍少,甚至比不上 1993 年 以後每年的成長量。這個時期的地方文史工作室,不僅數量少,連成立的速度也 極為緩慢,每年幾乎是 1 個或 2 個的成長量,有時甚至是零成長,如 1957 年台南 市文史協會成立後的五年,即 1962 年,才有中原週刊社的成立,以後竟又隔了 10 年,至 1972 年才出現心雕居文史工作室。

這個時期,在政治上正處於國民政府來台統治之初,全島因實施戒嚴管制而 處於緊張的氣氛,在文化上,仍以延續傳統中國文化為本,少著眼於台灣本土文 化的研究,只有少數幾位本著對本土文化濃厚情感與興趣的個人,在默默的進行 著,大多是單打獨鬥,或是 3、5 個志同道合者一同進行,至於對外宣布組成工作 室的,是少之又少,所以文史工作室的數量相當有限。

(二)萌芽期(1989~1992)

1987 年解嚴以後的初期,是地方文史工作者獲得解放的開始,但也許是長久 處於壓抑,並未立即在社會上展現出開放與多元的特性。然而自 1989 年以後,政 治、社會風氣漸趨開放,連文化也開始呈現多元化,開始有省思本土文化的聲音 出現,有更多的人注意到自己腳底下這塊已居住了數十年的土地,紛紛開始投入 台灣本土文化、風俗民情與族群等研究。

1987 至 1992 年這一段時間,可說是地方文史工作室的萌芽期,文史工作者開

(33)

始將所累積的成就展現外,並自辦田野調查、導覽研習等的活動。雖然只有四年 的時間,但地方文史工作室的成長數卻遠超過先前的 30 年,包括有:山河文史工 作室、戲獅甲文史工作室、笨港馬祖文教基金會、滬尾文史工作室、仰山文教基 金會、羅漢門文史尋根工作室、九份文史工作室、後山文化工作群…。這時期地 方文史工作室的努力,不僅為文史工作開創出成長的契機,也帶來了一片欣欣向 榮的生機。

(三)成長期(1993 迄今)

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文史工作室是在這時期成軍的。自 1993 年以後,除了文 史工作者的研究已漸受民間的肯定外,公部門也開始重視文化的建設,而且是以 展現各地特色為目標的建設方向,因此在政府政策間接的影響下,地方文史工作 室也漸漸受到公部門的經費補助與肯定。根據目前所獲得的資料顯示,約有三分 之二強的地方文史工作室都是在這個時期成立的,每年都有超過 30 個地方文史工 作室成立,1993 年迄今,可說是地方文史工作室的成長期。地方文史工作室在這 個時期蓬勃地成長,除了部分地方文史工作室在萌芽期階段所奠下的根基外,由 於政府開始實施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藝季、社區總體營造等文化建設政策,再加 上在物質生活充足無慮後,使得更多的人漸漸重視生活品質,連休閒也追求兼具 知性與感性,這些都間接或直接促成文史工作室的發展。

然而,本土文化建設政策的推動,除了借助公部門、學者專家外,便需借助 於在地方上長期從事本土研究的文史工作者。在種種條件的配合下,加速了地方 文史工作室成長,使得有些未命名的工作室,開始有了名字。無疑地,這個時期 的文史工作室呈現出欣欣向榮的面貌。

二、地方文史工作室的特質與內容

台灣在政治解嚴之後,僵化體制在人民自覺下逐漸鬆動,一股文化尋根熱從 一個地方蔓延到另一個地方。尤其是民進黨執政的城市,為凸顯重現地方文化,

對鄉土文化、地方誌、地方歷史加倍用心,也讓執政當局倍感壓力,於是大規模

(34)

的地方文化重建工作於焉上場。除了政府有計畫的行動,在媒體成為焦點話題外,

由各地方政治人物所主導的文化團體,由於活動力較強,也成為帶動此波文化熱 的重要因素。此外,長期耕耘的個人和團體,也在此時紛紛浮上檯面,更多的年 輕人,也積極返鄉投入地方文化重建的工作,全省已有超過百個這類個人或團體 從事地方文史工作,讓地方的文化力量,顯現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包黛瑩,1995:

45)。

文史工作室的工作內容往往具有強烈的地域性與族群性之特質,即當地豐 富、珍貴的人文資源,無論是歷史、地方或族群文化,均讓居民或文史工作者身 感到自豪,同時激發他們的自我與省思,因而紛紛轉而以行動來實踐對家鄉的愛 與關懷。地方文史工作所涵蓋的內容甚為廣泛,若以「文史」字面來解讀,應是 從事鄉土文學、地方史與文化等相關領域的工作。

根據劉還月在 1999 年 6 月出版的《在地的花朵──台灣文史工作普查檔案》

資料顯示,文史工作室成立的原因有:對文史工作有興趣、為台灣文化盡一份心 力、承辦全國文藝季活動、鄉土教材的蒐集與研究、響應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社 區之危機意識、長期默默工作而存在的、由政治人物主導形成。文史工作室的活 動內容有以下幾種類型:藝文活動的推廣、鄉土教材的編寫、紀錄片的拍攝、老 照片的收集與展覽、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搶救、自然資源的保護與抗爭、教育改革 的推動、讀書會的推廣、文史資源調查、地方采風報導、成長團體的互動、傳統 技藝的保存、地方產業的振興、社區兒童、青少年、老人的關懷、河川的保育、

社區刊物的發行、口述歷史的採訪…幾乎所有文化工作的推動,都可以從文史工 作室的活動中發現。

三、地方文史工作者之角色定位

投入地方文史工作者的相貌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在職老師、退休老師、醫 師、醫檢師、記者、商人、農人、地方耆老、廟祝、地方行政人員、自由業者…

等,可說是涵蓋各行各業的人。

(35)

他們的獨立性強、有自主的定見、充滿熱情與活力,人與人或團體與團體之 間,時而合作、時而競爭,不合者甚至互相鬥爭。與公部門的關係,有的完全順 從、有的充滿對立、有的若即若離。在面對環境的破壞,積極的文史工作者,往 往扮演救火的行列,與官方、財團唱反調,但相對的也常招致挫折感。由於在地 方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公部門對其是又愛又恨。文史工作室與學界的關係至 為模糊,學界有人譏諷地方文史工作者不專業、作品不夠水準,但其著作、報告,

有時卻又淪為學術著作的墊腳石,甚至規劃報告的「參考」範本。 因為他們長期 在地區中生活,因此累積出對地方的知識與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行有餘力者,將 自己的生活經驗、地方的典故傳說為文作記;更有餘力與專業者,也作調查與研 究(廖嘉展,2003:77)。

文史工作者除了從事文史、社區營造工作,在社區擔任代言人外,北投八頭里 協會創會理事長洪德仁將自己在團體裡定位成三種角色:1、願景描繪者:和伙伴 一起探索家鄉,有什麼是獨一無二的特色,有什麼資產是要留給子孫的,為實現 願景我可以做些什麼;2、資源協調者:在有限的資源裡如何最有效的安排,這需 要相關成員的協調;3、公關人:尋求公部門、學術資源、民間企業、非政府組織

(NGO)、社區團體、媒體等,各種資源落實整合,順利推動團體共同理念(簡 聖佑,2002:75)。

文史工作者遍佈全省各地,有孤軍長期默默耕耘者,也有結合志同道合人士 共同付出者;有視文學傳承為己任者,有立志為歷史尋根者,有獨鍾田野調查者,

有致力民間美術田野工作者、有致力族群文化者、也有以環保生態為主要關懷者;

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專家,但其目的地大都一致:希望能為地方的文化傳承盡一 份心力。

在地方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及相關團體,其演變與分類一般可分 2 大類,其一 狹義以地方文史為主,其二廣義以其他文化藝文活動為主,但仍以地方文史工作 者稱呼(鄭水萍,2003:22)。多元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及相關團體也涉及社區多元 的權力關係而形成。有些自主性強,有些著重在社區動員,有些著重活化面向,

(36)

鄭水萍(2003)對於第一類地方文史工作者,其特性分析如下:

1. 獨立型個人文史工作者

可分立案與未立案獨立型個人文史工作者,立案可分社團與公司二種,目前 獨立型個人文史工作者為公司型態較少;較多部分轉型為文化協會型態。

2. 社區社團文史工作者

可分為文化人、一般志工、社區發展協會。文化人型態的社團文史工作者專 業性、自主性較高。社區發展協會型態的社團文史工作者社區動員力高者較 能成長。志工型態的社團文史工作者專業性較弱但社區動員力強。

3. 廟宇宗教社團文史工作者

廟宇為傳統社區核心,擁有傳統社區經濟資源。成員為一般志工,可分為祭 祀圈社區行及信仰圈跨區型二類。在社區總體營造而言專業性較弱但社區動 員力強。

4. 學校結合的文史工作者

為編輯鄉土教材或是對地方文史有興趣的老師組成。

5. 財團企業公司型文史工作者

都會型社區涉及不同利益團體,也出現財團企業公司或專業街型文史工作者。

6. 民意代表(所屬助理型)文史工作者

民意代表(所屬助理型)為實現政見常以文史空間為其著力的目標。

7. 半官方文史工作者

以高雄市為例,因應高雄市產業回饋金而生,自主性不高,在社區營造上專 業性較弱。

社區原有各種利益團體,地方文史工作者一方面做內化、深化,一方面做地 方資源調查與活化,地方文史工作者如受到不同權力關係左右,其自主發揮空間 有限。這些權力關係來自於政社經等不同面向,地方文史工作者對於政社經等不 同面向能予以批判、反省自覺,才能改造其權力結構。

四、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困境

根據《在地的花朵—台灣文史工作普查檔案》資料顯示,接受普查的 214 個文 史工作者(團體)中,共有 110 個有登記立案,佔 51%。面臨工作的問題有:經 費籌措不易、無專職工作人員、義工的流動性大、社區居民沒有參與公共事務的 能力、缺乏橫向的聯繫、沒有辦公室、認同感不足…工作難以持續,使得長期的

(37)

營運出現困境。

大環境的難以改變,行政部門的官僚氣息,甚至民眾參與的冷漠,讓文史工 作者強烈感受寂寞、沮喪。經費的不足,幾乎是所有個人工作室或運作型基金會 的宿命。有人才能工作,人事費是工作上最大的負擔,然而政府單位的方案皆不 給予或酌予人事費支持,對工作室的運作是很大的負擔。

第三工作室的陳板指出,個人工作室承接各級單位工作計劃面臨經費編列的 多方侷限,尤其人事費的編列,過去的方式多半無法針對文史工作者的全職工作 方式考量,而仿照學者專家的兼職工作方式編列,因此經常搞得民間文史工作者 疲於奔命(廖嘉展,2003:78)。

曾旭正(2003)在「台南縣文史暨社區團體觀摩聯誼會」中提到,當前推動文 史工作的困難主要有四點:

1.申請經費困難。

2.文史調查技術不足。

3.居民參與度低,人才不足。

4.工作者年齡層偏高有傳承問題。

綜觀上述,人才與經費是大多數從事文史工作必定會遇到的問題,在這狀況 下,文史工作者本身及組織的多元能力(包括從企劃寫作、執行能力、文宣、美 學素養、提案報告、會計核銷等);跨專業領域(文史、空間、生態、社區營造 等)的學習與協調合作能力的培養,將會是能否在困境中尋求解決之道的關鍵。

第五節 屏東縣社區總體營造概況

屏東縣位於台灣島的最南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族群文化,近年來也同 樣面臨環境保護的強力衝擊。屏東縣由反對運動出發,成功轉進社區營造,不但 焠煉出屏東縣特有的河堤文化,更發展出獨步全台的觀光產業。

一、從「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河川保育運動談起

大武山位於屏東縣與台東縣交界,標高 3090 公尺,終年雲霧繚繞、原始林相

(38)

豐富,在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域內有許多本島珍貴的動植物資源。1993 年交通部南 橫國道,預定由來義山區貫穿大武山心臟地帶直達台東,此一攸關屏東水土安全 及水源涵養的重大開發案,直接衝擊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的生態,同時激起當地生 態與環保的反對聲浪。1996 年,當時擔任省議員的曹啟鴻(現任屏東縣長)結合 屏東教育界、學界及登山界共同反對此開發案。反對運動利用寒暑假,以「親近 大武山」為主題辦理生態保育營隊,由在地的環境保育運動者,帶領來自全國的 學生,上山下海集結反南橫的運動。1997 年,「文資法」在修法前宣告暫停「南 橫國道」計畫,暫時解除南橫國道運動的緊迫性,這股保護山林運動、關心公共 議題而凝聚的在地力量與共識,轉入到「東港溪整治」議題(黃麗霞,2001:54)。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在屏東許多反對運動與社區參與上扮演重要的角 色,曾擔任過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長的黃麗霞(2001)指出,在成立初期,對 於河川污染、水患及生態環境破壞等議題,集結學界與民間的水文、魚類、環工 等不同領域專業者收集東港溪的資料,一些有心人士體會到社區參與的重要,在 組織成立之初,即推出社區巡迴河川教育講座,但是每次參與的民眾人數大多不 足二十人,工作團隊經過檢討後,認為河川保護議題未在地方上形成討論的焦點。

在同時也歷經反對瑪家水庫開發計畫,及 1997 年反「隘寮堰取水工程」計畫,這 幾場護水運動開啟屏東民眾對於溪流保護議題的關注,也成為日後東港溪河川復 原及水資源保育運動的轉捩點。

在歷經許多次水資源議題的討論後,東港溪保育運動也從原來巡迴社區河川 教育的方式,策略性的調整為培訓對生態環保具熱忱的綠色種子。這股力量開始 進入校園開辦學童的田野教室,結合社區家長共同參與。保育工作團隊將東港溪 流經的村落視為一個「東港溪社區」,在這社區中選擇不同地點舉辦遊河、寫生、

釣魚比賽、田野教室、老照片收集與河川意識調查活動。同時組織大專青年成立

「黑皮杉工作隊」,由年輕人進入社區訪談耆老對河川的經驗與記憶,對比今昔 河川的差異,重新喚起民眾對河川的記憶,藉以重塑河川意識(黃麗霞,2001:57)。

透過活動引導社區民眾踏入東港溪流域,社區幹部參與解說及活動設計,讓

(39)

社區居民對東港溪不再陌生,東港溪已被社區納為自然資源的一環,藍色東港溪 保育協會多名幹部在擔任輔導社區角色時,若能將河川保育與生態關懷的主題,

變成社區文化的一部份,整個河川保育運動社區化的能量將逐漸擴大,以復活東 港溪為主題的社區連線,形成屏東特有的河堤文化。

二、營造林邊溪畔美麗家園

鄰近東港鎮的林邊鄉,鄉內的主要河川-林邊溪,從出海口沿著溪畔往上游走,

短短 15 公里內能遇到來自福建泉州府的福佬後裔、廣東嘉應州的客家後裔、浙江 大陳島的溫嶺人、放索諸村的平埔後裔、以及來自高山的排灣族。這些族群有著 完全不同的語言及風俗習慣,歷經 400 年期間,歷史的動力驅策他們來到這條溪的 溪畔。

學者李國銘(2001)談到住在溪畔的居民,如何利用天然資源進行社區營造。

林邊溪上游沖積扇扇頂在河流切穿潮州斷層崖出谷口後,因為坡度驟緩、流量分 散,堆積從山上帶下來的粗大石礫,排灣族「獅頭聚落」就建立在這個粗大石礫 遍佈的環境中,大小石礫不僅遍佈在河床、也在田裡,阻礙農業機械化的進行。

當「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在似懂非懂之間被引進村莊裡,居民卻選擇用石頭來 營造河堤,原本雜草叢生、遍佈垃圾的河岸在居民共同整理下,成為社區民眾休 憩的地方。林邊溪的溪水在扇頂大量滲入地表下成為伏流,直到沖積扇扇端才以 湧泉的方式冒出地表。位於沖積扇扇端的客家村落「建功村」就有一個這樣的湧 泉水潭。不過現在抽水馬達便利,隱藏在村外密林中的湧泉反倒成為傾倒垃圾的 地方。在一次控窯烤肉活動中,村民合力將遍布垃圾雜草的湧泉區整理成一個親 水公園,提供村民一個休閒的場所。

當冒出地面的伏流水再度匯集進入林邊溪流向出海口時,溪流右岸是一個以 蓮霧聞名全國的福佬聚落-林邊鄉。河川管理單位用冰冷的水泥堤圍堵兩岸,在林 邊卻有一群人,不分黨派、宗教、職業、年齡、性別,跳出來挑戰水泥堤防,這 群義工用雙手來完成工程機械要做的事,共同的勞動讓他們的心靈更為緊密,當

數據

表      次
圖      次
表 3-1-1    受訪者名單一覽表  工作室名稱  工作室  立案時間  受訪者 參與時間  曾擔任職務 山林學院生態文史學會  2004 年 12 月 A1  8 年  理事長  山林學院生態文史學會  2004 年 12 月 A2  7 年  會員  東港文史學會  1999 年 6 月  B1  7 年  理事長  東港文史學會  1999 年 6 月  B2  8 年  總幹事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1998 年 5 月  C1  10 年  理事長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1998
表   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活動一覽表  (1997.9~1998.5)  活動時間  活動主題 4-2-1  1997/9/10  「林仔邊」月刊創刊  1997/9/14  大家相招來掃街  1997/9/16  林邊溪伴月娘-戶外表演  1997/10/18  林邊演講-林邊溪的歷史 (上)  1997/10/19  大家相招來淨溪  1997/10/25  林邊織美-戶外表演  1997/11/22  林邊演講-林邊溪的歷史(下)  1997/11/23  相招來看林邊溪的源頭-戶外活動  19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tie i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enabl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Leaders in schools of a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s issu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midst of pandemic disruption..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另外關於前現代的 西藏醫學發展與佛教關係的探討,參考 Gyatso (2015), Being human in a Buddhist worl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early modern Tibet,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結合 NPO 或 NGO 團體基於組織使命及發展推動文化與教育、觀光與

However, the SRAS curve is upward slop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tends to raise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supplied and a decrease in

However, the SRAS curve is upward slop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tends to raise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supplied and a decrease in

We hope to engage and collaborate with stakeholders in the community to explore the many possibilities of aging through creative workshops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3. We 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