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臺北市基層人員在參與式預算的執行歷程

第三節 基層執行人員執行意向的產生與轉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修正會造成實際執行上的不安全感,然而在新興政策的上路階段確實很難 避免執行內容的不斷變動與調整,這也是執行人員可以理解與認同的,惟 若能加強上級在規劃變動之前充分與基層執行者溝通,執行人員可以更確 切且更完整的理解上級政策調整的方式及緣由,而上級也能充分吸收並考 量實際執行上的狀況與難處,則良好的互動模式對於執行成效是會有正向 幫助的。

第三節 基層執行人員執行意向的產生與轉變

從前一節中歸納出執行人員執行的實際歷程與遭遇困境,這些經驗對於執行 人員的心態與感受上也必然會產生一些影響。本節進一步整理影響基層執行人員 心態轉變的主要因素,以及探討其執行意向是如何轉變的。

一、 影響基層執行人員態度意向之因素

基層執行人員在執行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以及問題被處理的方式,

都影響了執行人員的感受,進而表現在其執行態度與意向上。本研究利用 政策執行力模式的架構結合受訪者的回應,歸納出幾點參與式預算政策對 基層執行人員執行意向產生影響的因素。

(一)政策本身的因素

在執行參與式預算政策的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重點項目是必 須到處找人來參加,包含住民大會找里長、找團體、向民眾發傳單,

以及i-voting 期間必須低聲下氣的到處拉票,拜託民眾投票,而這樣 的業務性質對於經考試錄取的公務人員來說,著實也是一種人力資源 的浪費,對於受過培訓的工程人才來說並沒有適才適所的發揮所長,

而對於該基層公務人員的感受來說,與其身份相對應的尊嚴感也在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次次的拜託與發傳單下逐漸喪失。

有點要放下自己的面子、地位,去拜託人家來幫忙討論一下,

幫忙提個案,老實說這個做久了感覺沒有什麼人格了。(C1:65)

跟一般外面在發傳單的一樣,就站在門口發,可是感覺上會跟 公務人員的角色好像差了很多,就是說為什麼我們需要站在這 邊發這個傳單。(C2:29)

由於參與式預算是新興政策,因此在這三年執行期間不斷的在做 滾動式修正,而這樣的滾動式修正不僅對執行者造成困擾,同時也令 執行者對政策本身不斷修正的不穩定性,會產生煩躁感,因此對於再 次修正自然就難以避免會產生排斥的心理感受。

(政策)有時候會有一些小小的改變,會跟之前會有一些不同,

我覺得這是...說困難也不是困難,就是會很煩雜,就是跟之 前怎麼又不一樣。(B2:30)

當然政策執行本身也有讓受訪者產生正面意向的理由,一位受訪 者認為,雖然在執行初期會覺得兵荒馬亂,壓力很大,但是也越來越 覺得政策的走向是趨於一致,認為該政策已經逐漸步上軌道,也知道 上級要求是什麼,所以對於達到要求就沒有太大的難度,反而在過程 中找到樂趣,也逐漸對參與式預算產生興趣。

做完的時候覺得這其實還蠻有意思的,剛開始接的時候有這麼 一個心路歷程,但是到後來其實慢慢就已經比較是標準化、一 致化的時候,這個曲線其實就相對跟標準值越來越接近。(B1:6)

(二)資源分配的因素

資源的充足是政策成功執行的必要因素之一。臺北市參與式預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執行經費與人力資源,在基層執行人員的感受上是不足的,認為市 府在推廣該政策的誠意上並不足夠,因此執行成效受限也是無庸置疑 的。在有限的預算下,沒辦法做大規模的宣傳,只能靠各區以最低成 本的廣告單印製來做地毯式宣傳,而各區負責執行該項業務的人力配 置,也都只有一到兩個人,並不足以因應相當需要耗費人力的參與式 預算業務。

我覺得可能真的是經費的問題,不管什麼東西好像都是經費的 關係,都會有差,所以那個宣傳要人家來參加,我覺得都是有 一些困難度在。(C2:27)

就算他專門只做參與式預算,也只有一個人力。一個區只放一 個人力,然後要辦整個區的,你覺得負擔得了嗎?你如果去調 查參與式預算承辦人的調動程度,就會覺得很有意思。(E2:7)

(三)溝通暢通度的因素

有效溝通是命令傳達與政策執行的首要條件,基層人員執行參與 式預算主要有四個面向的溝通:上級的政策交辦、與陪伴學校的合作、

對民眾的政策宣導,以及與相關局處的提案轉介。溝通的暢通度也影 響了執行人員在過程中的感受與態度。在前一節中提到政策本身造成 的困難,主要成因就在於與上級的溝通不良所造成,執行人員感受到 執行命令欠缺清晰性與一致性,更經常感受到時程窘迫的壓力,久而 久之也造成了區公所不願意主動溝通的情形。

另一方面在與陪伴學校的溝通上幾乎是沒有困難的,公所與學校 的配合默契在一次次的嘗試與互動下,彼此能找到適合的合作模式,

因此各區都有自己的一套運作模式,與陪伴學校也都能合作愉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跟陪伴學校老師那邊是溝通完全沒有阻礙啦!很暢通...我們 第一場都是互相 try,我提供一些經費,老師幫忙招募一些學 生...後來我覺得我們第一場運作下來蠻順暢。(C1:69)

而在與民眾的溝通上相對也是容易的,願意來參加的民眾對於公 所提出的配合要求多半都能接受,可能必須配合多次的會議出席、不 斷的確認簽名等;公所在當中的重要角色也包含作為提案人與相關局 處的溝通橋樑,雖然雙方的抱怨都不少,有時候涉入討論的單位也會 較為龐雜,但是在溝通未果的情況下仍可以將局處意見往上交給民政 局或監督局處的研考會。

跟民眾溝通方面我是覺得還好。除了找人來參加之外,這也沒 有說真的很困難,就只是會有一點煩惱。(A2:22)

(四)機關特性與氛圍

機關結構的特徵是標準作業流程及權責分散化,雖有建立規則的 優點,但也可能造成目標錯置或資源浪費等問題。民政局在對於各區 公所執行成效的考核評估指標,除了規定各區要辦理的住民大會及課 程場次、人數、提案的數量以外,還有i-voting 的投票率,然而這樣 的評斷標準卻也造成一些質疑。

最後居然以i-voting 的數量,就是投票數來評斷那個區做得好 不好。再來是投票率...比較大區的要動員比較多人,比較不 容易嘛!因為我們的能量都是一個人,所以名次前面的當然就 是小區啊。(E2:14)

然而區公所相當重視區政的考核,評估考核的指標非常多且細,

因此各區公所也不得不彼此競爭,尤其當區長特別重視該項業務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則為了達到成果,也不得不在符合表面的規則之下,利用其他管道人 脈或策略,努力在人治與人情比例很重的工作環境下展露頭角,不要 讓自己的業務成為拖累區政考核成績罪的魁禍首。

你要怎麼樣沒有太偏離這個作業標準,或是說表面上看起來有 依著這些規則進行,我們後面還要去做一些額外的努力,就是 靠誰說話比較厲害來交出這個成果。(B2:17)

工作環境的氛圍對於執行人員的工作熱忱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區長的支持、課長帶領的工作氛圍,或者授權的權限範圍,都會影響 基層人員願意投入心力的程度。一位受訪者即表示他們課的氣氛經常 都很歡樂,也賦予承辦人較大的空間去發揮,而不拘泥在過去的慣例 與標準作業流程,這樣的氛圍也的確讓承辦人願意犧牲奉獻許多的時 間與精力,就在於達成自己的想法與上面交辦的任務。

他們就不會覺得是在執行我交給他們的工作,是在想說要怎麼 把事情給做好,好像自己是老闆的那種感覺...年輕人就是給 他一個空間去發揮一下,他們可以把它做得很好,他們很開心,

其實效果也都非常好。(B1:68)

(五)民眾特性之因素

臺北市12 個區同時都在做參與式預算,但是各區所面對的民眾 特性都不一樣。有受訪者認為,大部分民眾提案的內容公益性都很高,

提案內容多數也會考量到整個區級的概念,而其他參與的民眾在檢視 各式提案的過程,也會將較偏向私利的提案刷下來。在該區中的整體 公民素養較高,基層執行人員在處理提案的過程也會較順暢。

這個案子到底有沒有公益性,是很多人去檢視它的,我們這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年這樣跑下來的結果,發覺其實我們都太過多慮...因為其實 那整個自制自律能力是很強的。(B1:48)

然而有些區卻不是這樣,可能民眾提出來的想法多是偏向私人利 益的,或者要求一些社會福利的提高,例如老年津貼、幼兒津貼等,

甚至也有政治意識形態的提案,例如要改臺語為國語、要改國號等類 型的案子。這些民眾的參與熱忱很高,每一次住民大會就來提,但是 卻不是參與式預算可以執行的,也不是基於公共事務的參與,當這樣 的案子越來越多的時候,無異也是在消耗執行人員的熱情。

住民大會提的案子90%都是私利,只是把他勸退而已啊!很多 都不可行,要不然就是直接要錢。(E2:8)

制度的設計基本上我覺得反而不是問題,反而是出現在民眾的 公民素質,還有專業程度。(C1:14)

二、 執行意向的轉變與維持

因為身處於執行者角色的因素,這些公所的基層人員必須面對的是上

因為身處於執行者角色的因素,這些公所的基層人員必須面對的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