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美術術科考試制度之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美術術科考試制度之發展

1945 年第二次世界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戰敗,在臺的日籍教師被遣送回國,只 剩下屈指可數的臺籍教師苦撐教育現場,當時臺籍教師比例甚低,完全不足以供應為 數眾多的缺位,師資匱乏的現象嚴重,第一個培育專業師資的大專院校美術科系—省 立師範學院(臺師大前身)便應運而生。由此可見,臺灣的美術專業教育是從師資養 成的美術教育開始萌芽,這也是臺灣美術專才教育之濫觴。(黃冬富,1994)

民國初年的抗戰時期。由於當時國家以抗戰為首要目的,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烽火 連連,動盪不安,因此政府下令一改過去大學各自為政的招生方式,請教育部統籌辦 理全國統一的大學分區聯合招生,一來可以免除學生為考試而各地奔波的辛勞與危 險,二則可順勢將高等教育的招生與運作收歸政府管轄,以利制定人才培育的相關決 策;因應抗戰非常時期的應急政策,沿用至抗戰後乃至於國民政府遷臺,奠定了臺灣 今後高等教育的入學方式乃由國家教育掌職單位統一管理與實施,頗能顯現戰後初期 臺灣地區積極接駁中華文化,以及強調民族精神之時代氛圍。(黃冬富,2011。丘愛 鈴,1998) 時至今日,考試制度之內涵與發展已隨著政治氛圍、社會變遷和民眾意識 的改變而進行過多次改革,但大體而言還是不脫離原初設計的架構,由國家統一辦理 與實施,成為臺灣高等教育招生考試的一大特色。丘愛鈴於1998年著手研究臺灣聯考 制度的政策變遷,根據時代脈絡與政策方向將1954到1997年的大學聯考政策變遷之結 果,分成五個時期作探討,分別為政府遷臺、創立時期、規劃時期、新制時期與多元 時期。同樣探討考試政策的發展,鄭淳恭(2002)則聚焦在美術術科考試的歷史事件

13

與意義層面之探討,將民國四十三年實施以來的大學美術術科考試依照教育制度、政 治、社會等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年份,將其畫分為六個階段,分別為草創期、磨合 期、穩定期、擴張期、轉型期與多元期。以下將根據鄭淳恭的時間劃分為主軸,輔以 丘愛玲的史實探討以及其他相關文獻,進行美術術科考試發展的分析與探究。

壹、大學美術術科考試制度之沿革

一、師大美術系發展史

美術術科考試制度的形塑過程,總是跟隨大學聯考的腳步進行。承上所述,國民 政府遷臺之初,為了讓教育體系盡快步上軌道,便沿用當時在中國所使用的考試制 度,由國家統一辦理與實施。而當時的省立師範學院(臺師大的前身)負責全國師資 培育的工作,也是臺灣高等專業美術發展的重鎮,諸多考量之下,美術術科考試統籌 的重責大任,自然就落到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肩上,這也是影響日後術科考試制度 與內涵的關鍵因素之一。

日治時期(大正11年,1922年),日人於臺北市龍口(今建國中學校址)創建臺 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是最初的臨時校舍,而正式校舍於大正15年(1926)完工,

位於現今的臺灣師範大學校區。當時是日本在臺培育菁英的重鎮,因此也是優良師資 與教學資源的匯集地,其畢業生多成為臺灣各領域的重要推動者。民國34年(1945)

國民政府接收臺北高校,並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由於戰後初期中等以上師 資之急需,以及積極承接中華文化之時空環境下(黃冬富2011;丘愛鈴,1998),於 翌年(1946)同址並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由此可見師大在培育人才方面,有舉足輕 重的地位,這也是影響往後策動大學升學考試的主因之一。隔年(1947)成立的「圖 畫勞作專修科」,則成為影響美術術科考試走向的重要單位。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

師大美術系從臺灣省立師院勞圖專修科、藝術系以至於國立臺灣師大藝術學系,歷經 63年之發展,不但彰顯了戰後臺灣中等學校美術師資養成教育的主幹,也在臺灣高等 專業美術教育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黃冬富,2011)。

14

黃冬富(2011)梳理臺師大歷史發展時提到,1948 年 8 月,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奉 令增設藝術學系,遷臺初期的師資,會根據其學習經驗與方式來制定課程的內容與走 向並授予課堂學生,故大學美術術科考試的架構與型態,便是承襲師大美術系之課程 架構與內涵發展而成。鄭淳恭(2003)在梳理師大美術系的歷史時亦提到,由於師大 美術系長期舉辦術科考試之故,因此術科考試的發展走向幾乎緊扣著美術系的發展 史,如術科考試考題的走向、考試制度與方法、人才發展、教育理念…等,無一不與 高等美術教育人才之選拔密切相關。而術科考試一開始即定型為四大考科的原因,可 以回溯至 1954 年遷臺後,任教於師大的教師們,其學習背景大多來自於西方藝術教育 與中國傳統書畫的養成,因此在擬定考試科目的考量上,自然能夠理解考試承辦的老 師們多以自身的專業背景來擬訂考試科目,此四大考科為「素描」、「水彩」、「國畫」

與「書法」,沿用了數十年之久。 綜上所述,臺師大美術系在美術術科考試中扮演極 其重要的腳色,術科考試制度演變至今,已改由各校輪流辦理考試與招生,師大雖已 卸下承攬術科考試之重責大任,但過去乘載的歷史包袱,至今仍影響著系上發展與美 術術科考試之樣貌(洪劭涵,2002),故探討師大美術系之招生成效,便有其價值與 意義。

二、各時期的重大變革與社會發展

(一)草創期(民國 43 年~民國 49 年,1954~1961)

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八年遷臺後,便著手整頓各級教育政策與實施辦法,於民國 四十三年正式實施的聯合招生考試制度便是以抗戰時期的架構為藍本,直至九十年多 元入學制度試辦為止,一共歷經了四十八年頭;而九十一年正式實施的大學多元入學 方案實施至今,也已經施行了十五年。超過一甲子的漫長歲月中,美術術科考試的政 策與內涵總是隨學科考試制度而變動(大考中心,2002)。遷臺初期可以看出考試政策 以國家層級的高度辦理教育相關政策之制定。戰後初期,社會動盪,百廢待興,自國 民政府遷臺後,始於民國 43 年(1954)開始,舉行公立大學聯合招生考試,此時期的

15

考試招生是基於政治的需求而實施(丘愛鈴,1998)。而美術術科考試緊跟隨聯考的腳 步,亦在同年舉辦,雖然當年的術科考試只有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臺灣師範大學的前 身)的藝術系(美術學系前身)一系單獨招生,由於他在術科考試歷史上具有聯招公 開招生特質,因此成為奠定後來術科聯合考試的雛型,是美術術科考試歷史上的首要 大事,自此以後也漸次開啟了臺灣藝術科系的蓬勃發展 (鄭淳恭,2003)。

在考試制度方面,由於是草創階段,許多學校還在摸索是否有參與術科考試的必 要,因此除了臺師大藝術學系外,像臺灣省立工學院建築工程學系、政工幹部學校美 術組等也曾參與過,到了民國 50 年,又有專科學校加入考試行列。在考試科目上,以

「水彩」、「素描」、「中國畫」三大科為主,從民國 48 年術科考試開始加上「書法」一 科後,考試科目大致底定,以此四大科為考科的方式便沿用了四十多年之久,這也是 鄭淳恭(2003)將此時期定為草創期的主要原因。在成績計算方式上,因為當時師範 學校所培育的是以後的老師,所以在「為人師表」的前提下,考試計分採「門檻制」, 術科成績必須先達最低錄取標準六十分,術科及格者,再按照學科成績順序分發。由 此考試入學方式便知師大美術系過去的選才方式非常重視學科成績。

(二)磨合期(民國 50 年~民國 60 年,1961~1972)

鄭淳恭(2003)將此時期定為磨合期,主要是因為有多種學校體系加入聯合招 生,學校間因為彼此發展取向的不同,而在考試內容與制度上出現了共同適應與調整 的情況。高等教育體系學校,專科院校於民國 50 年起加入聯招,私立文化大學美術系 也在民國 52 年加入,首次形成了「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專科院校」三種高等教育體 系共同參與招生的情況。但由於專科與大學就學年限、培育人才制度上的諸多不同,

造成此時期各校間互相配合適應的術科考試歷程。

在參與學校方面,此時期的參與學校來自不同體系,有固定班底的臺師大,外加 藝專美術工藝科,民國 52 年加入的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等等,從此之後,陸續增加幾所 專科學校相關科系,到民國 60 年總共有 5 校 7 系參與聯招。考試科目方面,由於不同

16

體系與科系間,所需的測驗科目不同,所以各種體系學校,會自行發展不同的考試科 目,呈現多元面貌。以臺師大為主的四年制大學,在這段期間考「素描」、「水彩」、

「國畫」、「書法」四科;而藝專美術工藝科則是考「工藝技能測驗」、「素描」、「水 彩」、「簡易工藝常識」四科,之後專科學校隨著自辦聯招又再次加入聯招的過程,考 科亦有所變動。雖是聯合招生,但兩種體系學校間,在考試內容與方法上,基本上是 各自為政。此時的成績計算方式繼續使用「門檻制」。由於當時參與術科聯招的校系很 少,故兩個體系在考試科目上便依照自身的需求而彈性制定。

(三)穩定期(民國 61 年~民國 73 年,1972~1985)

根據丘愛鈴(1998)指出,臺灣在 60 年代間,經歷了「退出聯合國」、「中日斷 交」、「中美斷交」等政治外交上的巨大危機,再加上國際性的「石油危機」、國內的

「美麗島事件」等等,國際政局相當動盪不安。此時期政府主要的心力皆放在經濟與

「美麗島事件」等等,國際政局相當動盪不安。此時期政府主要的心力皆放在經濟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