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一節、結論

本節將綜合文獻探討、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以下結論,並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

逐一呈現,分別為成績相關性之分析、學生對美術術考試之態度,以及大學教師對美 術術科考試之看法三部分,茲分述如下。

壹、美術科系學生入學前、後成績之間的相關性與差異 一、美術科系學生入學前、後成績之間的相關性低

歸納分析結果,學生入學前的學測、指考與美術術科考試成績,與入學後的學業 平均成績之間普遍呈現低度相關;而師大學生之指考成績「國文」與「基礎水彩」則 達顯著水準(r=-.44),為中度負相關。而指考「地理」與「基礎水墨」亦達顯著水準

(r=.47),呈現中度正相關,而其中因素為何,則有待進一步追蹤與探討。而學測與 指考中的「英文」成績與入學後一下平均成績呈現顯著相關(r=.34、r=.24),r 值相對 高於其他科目,由此可看出,英文科目不論在學測或指考中,皆與大學平均成績呈現 有意義之相關,可提供美術相關科系作為擬訂招生條件之參考。

而站在大學教師的立場,對於學生入學前後成績普遍呈現低度相關,則持兩種不 同的觀點。有老師認為成績之間低度相關是可以理解的現象,但他認為在未來的幾年 內將有機會看到入學前、後成績呈現相關的現象,導因為高中端的藝才班已降低學科 取才之門檻,故這批學生進入大學的學習表現上可能產生落差,是值得持續追蹤之現

124

象。另一觀點則認為成績呈現低度相關或無相關是好事,表示學生在入學前後之表現 有隨著大學不同課程產生改變與流動現象,這才有達到教育之目標與意義。

二、「個人申請」入學之學生各年度總平均大於「考試分發」入學之學生

與過去研究一致,美術科系透過「個人申請」入學之學生,其在大學的學業表現 總平均高於「考試分發」入學之學生。推測其可能原因,可以從兩個入學管道的招生 與實施歷程來分析。站在校系的立場,個人申請可以讓學生與大學教師有面對面對話 與審查學生資料的機會,比起考試分發只透過分數直接篩選學生,多了許多額外的評 選標準讓取才方式更加完整而全面。實施歷程方面,對學生而言,個人申請之準備歷 程包含瞭解校系之發展特色,並檢視自身所好,進而透過準備申請與面試資料的過 程,逐漸釐清自我對科系與生涯規劃的樣貌(王秀槐、王金俊,2010)。而考試分發 雖然是主動選填志願,但毋須深入瞭解每個科系的發展也能填志願;而在分發歷程 中,學生屬被動角色,等待被通知錄取結果,相對於申請入學較缺少主動參與的歷 程。而根據大學教師的觀察,發現透過個人申請入學的學生,其穩定度普遍大於其他 入學管道之學生,亦再次驗證本研究之分析結果。而針對入學管道歷程之探討研究為 數不多,是值得繼續深入探討之領域。

貳、美術科系學生對美術術科考試與選才制度的態度 一、「考試空間」是考生認為需要迫切改善之項目

學生在量表中整體之態度為尚可,其中學生最不認同的層面為「考試空 間」,學生在其他建議反映考試空間狹小,容易與前後同學碰撞,相關硬體設備 不足或不符使用,影響其應考流程之順暢度,實為需要迫切改善之項目。在選才 方式部分,學生認為美術科系提供各種不同入學管道,給予不同的選擇機會表示 認同。但對於「繁星推薦」採計高中在校表現則認同度偏低,誠如教師所言,如 此作法可能與造成學生更大之壓力有關。

125

二、學生對考試機制的認同程度受考試流程順暢度影響大

根據分析結果,大一學生對「考試媒材」普遍不認同,推測可能受當屆簡章中的

「考試媒材」表列方式與紙材事件影響。由此可見美術術科考試之作業流程之決策與 異動將牽動考生對考試機制的信任與認同程度。曾經參與多次術科考試籌備的教師便 強調,每次考試籌備皆要將流程的每個細節做到萬無一失,避免後續麻煩與爭議。據 此進一步探究,美術術科考試籌備學校在交接過程中缺乏有系統之作業流程,故籌備 資歷較輕之學校發生問題之風險相對較高,但以一個全國性大考之高度來檢視,建立 完整而仔細的籌備交接計畫實為必需之要務。

參、美術科系教師對美術術科考試與選才制度的看法 一、美術術科考試招生成效

(一)少子化現象造成學校招生壓力逐年增長

少子化現象對大學招生造成的衝擊非同小可,從美術相關科系之招生現象與策略 皆能看出高等教育在招生方面的壓力與困境;而各種選才策略,例如隨著政策之支 持,增加「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的錄取名額,或是將考試日期提前等,在可行 範圍內,雖能短暫緩解招生之壓力,有效篩選到適合系上發展與培育之學生,但隨著 生源日益減少,上述之招生策略或許不是長久之計。

(二)招生策略在招收優秀學子與保障管道名額中產生矛盾現象

多元入學政策的實施,長期以來被詬病為多「元」入學,是擴大M型社會的因素 之一,隨著招生策略的運用,「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管道之名額增加便壓縮

「考試分發」的名額,使得想要透過考試分發入學之學生的錄取機會減少,造成不公 平之現象。

多元入學制度的理念之一即是教育機會均等,而其實質的內涵為入學機會均等及 接受共同的教育經驗機會均等(陳建州、劉政,2004);學校乃平衡教育機會之場域,

126

故站在「學校」的立場,應保留一定比例之名額給參與「考試分發」管道之學生。一 方面為了招生要逐步調高「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比例,一方面也要顧及其他招 生管道學生之權益,這其中互有衝突與矛盾之處,美術相關科系要如何因應與拿捏,

是值得後續深入探討之議題。

(三)採計成績與取才考量端看校系發展定位與教師態度

今日藝術已呈現多元發展之面貌,而教師的學習背景與專業領域會形塑其對藝術人 才培育的思考面向與觀點,其對學生的學習目標與發展之展望亦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校 系課程發展取向與目標。由於每位老師的學習背景產生之觀點必有所差異,進而形成不 同美術相關科系在招生時對術科採計與否或比例調整上各有所好。不論比例如何調整,

其目的為招收到適合系上培育目標之學生為考量,若入學學生符合系上之期望,則在培 育上也相對順利;另一方面來說,學校教育本是教與學之場域,故學校本須有能力去面 對多元樣貌之學生,彈性調整教學模式與內容。

(四)獨立招生是未來的趨勢但實現之路很漫長

招生政策呈現一種矛盾現象,一方面要讓學生多元入學、適才適所,一方面則擔 心獨招後會造成學生與家長的壓力跟負擔,故不開放各校獨立招生。高等教育中藝術 領域已經更加專業分流,各自的人才需求差異很大,若走向獨立招生,將更能選擇符 合自己科系特色之學生;但在目前尚未能解決學生與家長端的壓力跟費用負擔的情況 下,短期內不太可能實施。

二、美術術科考試實施成效

(一)美術術科考試有其存在價值與意義

雖然目前美術術科考試實施制度難以大幅度調整,但在其內涵上,對於檢測學生 是否具備藝術基本能力,能夠透過實際身體操作,運用媒介來產出想表達之畫面,有

127

其成效。在目前尚未建立一套更好的制度以前,多數美術相關科系仍需要透過術科考 試之成績作為篩選學生之依據,故目前實施的美術術科考試仍有其存在之功能與價 值。

(二)「創意表現」科目之實施目的與流程有待商榷

「創意表現」之考試目的與評分標準,長期以來飽受質疑,曾經參與規劃之教師 也表明實施過程之難處以及實際之成效與預期有所落差。而學生對此科目之考試流程 與內容多表示不認同,過去研究亦指出高中美術教師認為創意表現之測驗目的與其他 科目有重複之處(孫依琳,2012),故「創意表現」之目的與內涵確實有待進一步釐 清,以及實施此科目之操作流程與評分方式。

(三)統一辦理之考試制度對招生有其侷限

美術術科考試長期以來皆是由國家統一舉辦考試與招生,但在考生人數眾多之條 件下,考試模式便取最大公約數,在測驗項目上便有其侷限。站在高等教育之立場,

校系希望能招收到合適培育之學生,學生亦期望適得其所;再加上各校系培養學生的 目標與所需人才大不相同,透過這些科目仍無法滿足各校系招生之需求,

而學生若想在術科考試拿到佳績,勢必得額外花時間甚至金錢在術科上多加練習 與著墨,如此情況下,對於沒有足夠資本卻有意就讀美術相關科系之學生是相對不利 的。若考量學生與家長參與獨立招生之負荷過大,未來在招生端可結合術科考試成績 與十二年國教所推行的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幫助學校更能完整檢視學生的學習歷程。

未來若能開放各校系獨立招生,在考試形式與使用媒材上,將能依照各校系自身之特 色與需求,建立一套更適合的選才制度。

未來若能開放各校系獨立招生,在考試形式與使用媒材上,將能依照各校系自身之特 色與需求,建立一套更適合的選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