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透過美術術科考試制度所實施的招生方式歷程與成效,茲針 對本研究範圍與限制做以下說明。

壹、研究範圍

一、 研究對象

多元入學方案啟動後的美術術科考試與招生制度自實施以來,已超過上萬學子參 與其中,以及眾多學校相關科系採用其考試成績作為招生之依據。本研究為符合研究之 目的,研究對象聚焦在曾經參與美術術科考試籌備的教師以及參與考試的學生。

為探求學生入學前後成績之相關性,將蒐集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99 學年度至 103 學年度,共五個年度之學生成績相關資料,以及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97、98、99 與 103 學年度,共四個年度之成績資料。而為瞭解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學生對美術術科考 試之態度,將選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與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之大一至大四學 生作為調查的對象。由於兩所學校皆以美術術科考試的成績作為招生取才之依據,故兩 校之學生皆參與過術科考試,是符合本研究目的之對象。

最後,為補足統計分析結果之不足,故進一步瞭解大學教師對採計美術術科考試 成績進行招生選才的看法,訪談對象鎖定在臺師大美術學系三位與北市大兩位教師,

且曾經參與多元入學時期美術術科考試試務規劃之教師。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旨在探討美術術科考試制度的招生成效,然招生成效的定義廣泛而多元,

為達本研究之目的,本研究乃以探求學生入學前學、術科成績對入學後的大學學業成 就之解釋能力,分析資料鎖定在臺灣師範大學與臺北市立大學之學生,範圍為師大美 術學系 99 學年度至 103 學年度,連續五年的成績資料;以及北市大視覺藝術學系入學 前成績包含學科能力測驗與美術術科考試;入學後則有學生在學年度所有科目之成

7

績。學力測驗包含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五個科目,美術術科考試包含素 描、彩繪技法、創意表現、水墨書畫、美術鑑賞共五個科目。期透過分析學生之不同 入學管道、性別與高中教育背景,對其入學後學、術科成績之解釋能力,以探求美術 術科考試制度預測學生入學後學業成就之成效。同時了解參與過術科考試之美術科系 大一生,對考試制度之選才與招生的看法。

最後,將統整上述之分析結果,進一步探問大學教師對前述結果與現象之看法,

並探求其對目前以統一考招之術科考試作為選才依據的態度。本研究將聚焦在現行術 科考試制度的招生成效,期許藉由參與過術科考試籌畫的教師經驗中,縱向挖掘並充 實量性分析結果不足之面向,進而提出相關建議,以提供未來招生政策制定之參考。

貳、研究限制

一、 研究對象

第一個研究限制為成績收集上的限制。由於師大入學考試成績的保存單位有過轉移 與交接,因此師大術科考試成績截至目前為止,只能追溯至 99 至 103 學年度,故本研 究將以收集到完整資料的五個學年度作為分析對象,99 學年度以前的資料便無法可考。

而北市大之成績在收集上無法連續,故以 97、98、99、103 四個學年度資料進行分析。

再者,由於本研究須收集大量美術系學生入學前之考試成績,以及入學後之學業成 績,此類資料涉及個人隱私,在資料取得上實屬不易,故本研究僅以臺師大美術學系與 北市大視覺藝術學系兩所學校為分析對象,所得的結果僅適用於取樣之母群體,若以此 類推至其他校系,可能因學生個別背景不同而產生其他變因,實有偏誤之風險。

而成績收集與問卷調查之年度範圍不同,以及資料須匿名處理之故,無法針對同一 位學生同時進行成績分析與問卷態度之交叉比對,是本研究之另一限制。訪談教師部分,

原擬定之訪談對象若因個人因素而不便受訪,將盡力從相關資料與人士中探求解答,以 充實不足之處。

8

二、 研究者本身的限制

美術術科考試是全國性的考試,新制實施至今也歷經十五年之久,期間參與過招生 的校系與學生數量非常龐大,但礙於研究者時間與資源有限,無法進行全國性之抽樣調 查,僅以兩所學校師生作為研究範圍與對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