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升大學美術術科考試是臺灣長期以來篩選藝術人才的重要制度,向上影響著國家 高等教育藝術專業人才的培育,向下則左右著高中以下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與教學內 涵。隨著國民政府遷臺,美術術科考試制度歷經社會的變遷、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國 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其考試方式與內涵也隨之變動與調整。面臨二十一世紀全球的快 速變動以及十二年國教實施之際,檢視美術術科考試制度的實施與內涵,探求其實施 成效與意義,以及瞭解參與術科考試之學子其學業成就與術科考試之間的相關性,並 挖掘美術科系的教學者對美術術科考試之態度,並以學生觀點理解現行的考、招制 度,從多元觀點與視角以審視美術術科考試之招生成效,提供未來相關制度的擬定與 選才方式的參考。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升大學美術術科考試制度發展與大學美術科系招生成效的相關 性。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提出本研究之目的與問 題,第三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為名詞釋義。

壹、研究背景

長期以來,臺灣在美術人才的培育與篩選上,大學美術術科考試的制定與實施,

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甚至牽動著臺灣各年齡層美術教育的動向,不論是學校美術 資優教育或是坊間的補習畫室皆然。(高震峰 2014;施並錫 2008,倪再沁,1991)美 術術科考試的功能,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提供學生一個公平的應試機會;也讓 大學相關校系在篩選學生的目標上,有個參考的依據與準則。而升大學的美術術科考 試的方式與內涵,同時也影響著高等藝術教育的招生成效與培育藝術人才的品質與方

2

向;向下則牽動著高中、國中甚至是國小的藝術教育走向。隨著科技發展與時代變動 的加劇,未來人才要能適應與立足於知識爆炸的世代,高等教育責無旁貸,而規劃一 套適合的入學考試方案,以便有效地招收適合的學生,則成為國內外高等教育界關注 的焦點與目標。(Bergh & Fink,2008)

隨著教育理念的多元開放與改革,參與美術術科考試已不再是進入大學藝術殿堂 唯一的管道,各大學藝術相關科系的發展目標多元,在多元入學的制度下,雖擁有更 自主彈性的選才空間,但目前統一考試與招生的術科考試成績仍是美術相關科系重要 的選才依據。臺灣從大學聯招正式實施以來,不論是教育部的研究報告或碩、博論 文,針對學科考試的探討有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反觀美術術科考試的相關研究,鮮 少學者與研究者關注。

大學美術術科考試的發展,緊跟著大學入學考試的腳步,於 1954 年起同大學聯招 一同實施,於 2002 年產生重大改革至今,在考試架構與內涵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動與革 新;大考中心在同年委託臺灣藝術大學完成《大學美術類術科考試規劃案研究報告 書》,至今已過了十四年,近年少有相關的研究報告針對術科考試做一完整的探討與反 思。

貳、研究動機

臺灣的教育體制承襲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若不經一番考試的洗禮,便無法獲得 成長,大大小小的「考試」對許多人來說,已如呼吸般地自然。在求學成長的路上,

研究者的生活也充斥著各種名目的考試,環顧身邊的同學們無一倖免。而欲就讀大學 藝術相關科系的同學,通常又比其他學生多一項美術術科考試的歷練,在升大學之 際,必須參與大學美術術科考試。在此考試制度下,除了要準備學科外,還需要額外 花許多心思與時間,進行術科的訓練。甫進大學時,與同學討論入學的方式,發現大 家的入學管道不一,術科與學科能力亦有所差異;而畢業之後,同儕的生涯發展也相 當廣泛與多元。這不禁令研究者好奇,高中升大學的美術術科考試制度跟隨著大學考

3

試制度舉辦至今,參與術科考試實施歷程的學生與大學教師如何看待術科考試之現 況,而學校在選才方式上,是否能夠藉由目前的招生制度達到有效招生之目標,皆是 本研究想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