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宋代詩賦取士制度的反轉

第二章   紀昀試律詩學著作背景的考察

第一節   歷史背景:以詩取士制度的變遷

二、   宋代詩賦取士制度的反轉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紀昀試律詩學著作背景 - 49 -

希望被理解、被欣賞的心情」,此類詩題如〈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人不易知〉等。 

(E) 音樂類:如〈試霓裳羽衣曲〉、〈省試湘靈鼓瑟〉等。 

(F) 珍寶類:寫珠玉、金石的〈美玉〉、〈瑕瑜不相掩〉皆屬之。 

(G) 植物類:如〈御溝春柳〉、〈花發上林〉等。 

(H) 動物類:如〈好鳥鳴高枝〉等。 

以「題」而言,省試詩的詩題,範定了作者的創作範圍,猶如「帶著腳鐐跳 舞」,必須要在處處受制限的狀況下一逞詩才。但是就「題目」本身來說,這些 場屋之詩當不至於到達「興象全無」的地步。從前揭所舉的五首〈湘靈鼓瑟〉詩 來論,此題目訴求在描寫「聆聽音樂」的感受,但題目中的「湘靈」又結合古代 神話傳說,使書寫時必須有縹緲之意。因此錢起、陳季等考生,莫不以題目中所 給定的意象、景物為基準,在五言六韻的形式下,竭力逞才,以盡描摹、發揮、

想像之能事。 

從體式、用韻、命題大略可見唐代省題詩之面貌。雖然制度上因時而異,但 是在科舉試詩的歷史發展裡,唐代省題詩無疑是「試律詩」一體發展的原型與基 礎。 

二、 宋代詩賦取士制度的反轉 

宋初科舉,大抵承襲唐制,是以詩賦為主的考試。但隨著對考試公平性和精 密性的要求,在制度上,增加了糊名、謄錄等各項防弊措施,也廢止了「納公卷」

的政策,使科舉考試邁向「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的道路。另外宋代在原有的三級 考試制度上又增加了「殿試」一項,此舉也影響了後代。28除了考試程序上的修        

28  關於宋代考試各項防弊措施的發展,可參龔延明:《中國古代職官科舉研究》,頁 327‐3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正外,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邁向了改變的道路,成為「詩賦取士」制度的重 大轉折,關鍵點即為王安石在熙寧年間的正式推行的貢舉改革。林岩指出以這次 貢舉改革為分界點,北宋前期的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後期則以經義為主。29 這次變法的意義在於王安石(1021‐1086)首次真正將「罷試詩賦」的政策實現。

此後,隨著黨爭與政策方針的轉變,宋代科舉試詩賦的政策可以說是時廢時復。

但總體而論,宋代的朝廷取士標準不若中晚唐的倚重詩賦,徽宗朝甚至一度有「禁 習詩賦」的詔令。南渡之後,恢復詩賦取士的呼聲雖高,但是一度遭到高宗的反 對。以詩的總體發展來說,宋詩是唐詩之後的另一個高峰,但就「試律詩」一體 而言,貫串北宋中晚期的「詩賦與經義之爭」以及其後的發展,的確使得「試律 詩」的地位受到影響,不復唐代試律詩的輝煌。 

(一) 熙寧變法以前「詩賦取士」制度 

若比較唐宋在「詩賦取士」制度上的異同,則宋代試律較之唐人,有愈趨「標 準化」的趨向,這可從考試程序的完善與修改來談起。北宋前期科舉大抵沿襲唐 制,而「省試」部分則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經及墨義等。不過學者 已從史料中證明,關鍵其實在於「詩」、「賦」、「論」三場,包括司馬光在內的宋 代文人皆謂帖經和墨義「幾乎不曾考校,形同虛設」。30由於宋代科舉初期跟隨 唐制,執行逐場淘汰的措施。作為敲門磚的「詩賦」自然益加重要,成為去留之 關鍵。因此探討場屋詩法,在宋代不失為熱門話題,可從宋人詩話中好談詩法、

詩體、句法的程式化傾向中略窺一二。31宋代科舉比起唐代,還有另一項重要的 突破,就是增加了「殿試」制度,此制度亦一直保留到清代廢除科舉為止,影響

       

29  林岩:《北宋科舉考試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頁 55。 

30  林岩:《北宋科舉考試與文學》,頁 57。 

31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頁 214‐2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紀昀試律詩學著作背景 - 51 -

至為深遠。32而殿試考試的形式是詩、賦、論各一道,同樣顯出「詩」在科舉制 度中的重要性。據《宋會要》所記載下來的殿試題目,北宋自太祖開寶六年(960)

首開科舉起,至仁宗嘉祐八年(1071),在熙寧年的變法改革前,北宋朝廷一共 舉行過三十五次殿試。33就當中的「詩」一體來說,宋代考試用詩的出題內容和 唐代一樣廣泛,但有時會發生考生不知其出處的狀況。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

中就著錄了關於淳化三年(992)的一樁事件: 

本朝進士試詩賦,元不具出處。因淳化三年殿試〈卮言日出賦〉獨路振知 所出,遂中第三人。是年,孫何第一人,朱台符第二人,亦不能知,止取 其文耳。34 

上段資料中,考生因為不知曉題目出處而向考官詢問的狀況又稱為「上請」,在 唐代及宋代初期是可被允許的,詩賦皆然。而考生是否知曉考題的來源,亦不影 響是否得第。但到了宋代景祐年間以後,卻因廢罷「上請」之制,而讓宋代科舉 的詩賦題目皆開始明示出處。這段歷史緣由亦可參見葉夢得的筆記: 

唐禮部試詩賦,題不皆有所出,或自以意為之,故舉子皆得進問題意,謂 之上請。本朝既增殿試,天子親御殿,進士猶循用禮部故事。景祐中,稍

       

32  「殿試」的制度始於開寶六年,增設殿試的原因根據是為了要改變唐代以來進士但之為知舉 者之門生,恩出思門,不知有人主的狀況。殿試的增設過程、實施辦法及作用等,祝尚書於〈宋 代科舉殿試制度考論〉一文已整裡甚詳,該文收入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 出版社,2006 年),頁 84‐111。 

33  這三十五次殿試的題目有許多學者已經整理過。可參閱林天蔚:《宋史試析》(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71 年),頁 21。林天蔚並指出這些題目多數出於儒家經典者為最多,如真宗朝大中 祥符八年(1015)的殿試詩題為〈君子以恐懼修省〉,下一次舉行殿試的的天熙三年(1019)詩 題則為〈君子居易以俟命〉。但在較早期的太宗朝,仍有像是〈明州進白鸚鵡〉、〈鶯囀上林〉這 樣即景而出的題目。 

34[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88 年),卷 1,頁 12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厭其繁瀆,詔御藥院具試題,書經史所出,模印給之,遂罷上請之制。35    因為廢除「上請」之制,加上詩之命題散見於經史書冊中,考生寫作時,必 須運用自己的經史根柢來審題。林岩指出這種情況其實揭示了「宋代的詩賦取士 與儒家經典的學習之間具有某種內在的關聯性」。36而這種「試題出自於經典」

的命題模式,在明代制藝、乃至於清代試律詩中,都還能看到。雖然試詩賦主要 在於觀其文才,但此中更涵攝了測驗考生基礎知識的意味,這可以說成為了宋以 後「場屋文學」的一大特徵。 

(二) 熙寧變法以後經義與詩賦之爭 

作為至為重要的國家掄才大法,「詩賦取士」的利益得失都會影響國家選舉 的成敗,因此朝臣們對於此項政策的適切性一直有所討論。北宋慶曆年間,范仲 淹、韓琦等人就曾主張進士應「先策論而後詩賦,諸科經義之外,更通經旨」,

希望透過提升「策論」的地位,來試圖改變過往科舉取士過於偏重詩賦的問題。

唯此次改革隨著慶曆新政的失敗而告終,並未取得全面性的效果。37         

35[宋]葉夢得撰,[宋]宇文紹奕考異,侯忠義點校:《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卷 8,頁 113。 

36  林岩:《北宋科舉考試與文學》,頁 77。 

37  此出於范仲淹於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著名的「條陳十事」,而其中「精貢舉」一項概括 了他對科舉及教育改革的看法。其疏曰:「三曰精貢舉。進士、諸科請罷糊名法,參考履行無闕 者,以名聞。進士先策論,後詩賦,諸科取兼通經義者。賜第以上,皆取詔裁。餘優等免選注官,

次第人守本科選。進士之法,可以循名而責實矣。」接著在慶曆四年(1044)包括歐陽修、宋祁 等歐陽修等改革派臣子又聯名上疏主張重視學校教育,其疏曰:「教不本于學校,士不察于鄉里,

則不能覈名實。有司束以聲病,學者專於記誦,則不足盡人材。」所以應當「莫若使士皆土著,

而教之于學校,然後州縣察其履行,則學者修飭矣。」如此看來,考核士之「德行」仍是這些改 革派最重要訴求。而類似的意見似乎也在後來的改革爭議中不斷被重申,唯這項改革最後的建議 仍以有司詔曰:「科舉舊條,皆先朝所定也,宜一切如故,前所更定令悉罷。」作結。相關資料 可參[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卷一百五十五.選舉上》(臺北:鼎文書局,

1978 年),頁 3613‐36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紀昀試律詩學著作背景 - 53 -

但這股要求科舉改革的風潮在之後仍然未曾歇輟。依《宋史》記載,熙寧二 年(1069)時,宋神宗因為「篤意經學,深憫貢舉之弊,且以西北人材多不在選,

遂議更法」。他詔令當時的群臣對科舉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言,當時眾多朝臣都參 與了此次詔議,包括蘇軾〈議學校貢舉狀〉、司馬光〈議學校貢舉狀〉、程顥〈請 修學校尊師儒取士札子〉、劉攽〈貢舉議〉、呂公著〈上神宗答詔議學校貢舉之法〉、 蘇頌〈議貢舉法〉等,都是目前可以看見當時論爭所留下的奏狀。朝臣們當時意 見不一,但立場最鮮明的兩派,分別是以王安石、司馬光為代表的「廢考詩賦,

改試經義」派,以及以蘇軾為代表的「仍因舊制,以詩賦取士」派。這場論爭暫 時的勝利者是王安石,他在熙寧四年(1071)時正式推動科舉制度的改革。省去 了明經諸科,僅存進士一科。在考試內容上則廢除詩賦、帖經、墨義,改以經義、

論、策試進士。應舉人須自《詩經》、《尚書》、《易經》、《周禮》、《禮記》中選取 一經為本經,以《論語》、《孟子》為兼經。進士科考試共有四場,第一場考本經 大義,第二場考兼經大義,第三場考論,第四場考時務策。在王安石新政雷厲風 行之時,「詩賦」第一次退出了科舉考試的舞台。 

論、策試進士。應舉人須自《詩經》、《尚書》、《易經》、《周禮》、《禮記》中選取 一經為本經,以《論語》、《孟子》為兼經。進士科考試共有四場,第一場考本經 大義,第二場考兼經大義,第三場考論,第四場考時務策。在王安石新政雷厲風 行之時,「詩賦」第一次退出了科舉考試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