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紀昀的試律詩學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紀昀的試律詩學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曾守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紀昀的試律詩學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邱怡瑄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v.

(2) 摘要 清代文人紀昀被稱為「說試律者之宗」,他對試律詩的創作及研究造詣甚深。然 「試律詩」向來因為「場屋文學」的性質,被排除在主流文學的論述之外。本文 第一章由對「抒情傳統論述」的反省開始,引發整體的問題意識:一方面嘗試探 討「試律詩」及「試律詩學」在中國詩學思想脈絡該如何被梳理的問題;另一方 面則嘗試補白學界長久來對「試律詩」研究的空缺,並呈現紀昀在「試律詩學」 上的貢獻。正文部分以紀昀的四本試律詩學著作: 《唐人試律說》 、 《庚辰集》 、 《館 課存稿》及《我法集》為研究對象,並以「紀昀的試律評點與試律詩觀」和「紀. 政 治 大 代紀昀「試律詩學」的產生背景,乾隆朝科舉改革讓「試律詩」重新躍為科舉的 立 昀試律詩的創作實踐」二端,嘗試建構紀昀的「試律詩學」體系。第二章首先交. ‧ 國. 學. 重要考科之一,也促成了清代試律詩學的重新興起。紀昀本人從考生到考官的生 命歷程,以及對試律詩教學的信念,成為他撰著「試律詩學」相關著作的重要契. ‧. 機。第三章探討《唐人試律說》 、 《庚辰集》兩部著作,歸納出紀昀評點試律詩的. sit. y. Nat. 態度及方法,並指出其「試律詩學」的理論要點。第四章則以紀昀的《館課存稿 . al. er. io. 》和《我法集》中所收錄試律詩創作為觀察對象,驗證其理論與創作實踐之間的. v. n. 對應關系,並據此論證紀昀的「試律詩學」是理論與創作兼跨的完整詩學體系。. Ch. engchi. i n U. 第五章則試圖回應研究動機中關於「抒情傳統論述」與「試律詩」之間該如何對 話的問題。第六章則統整本文的研究成果以為結論。    關鍵字:紀昀、試律詩、場屋文學、科舉、抒情傳統.

(3)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 1 -  第一節 . 研究對象與範圍 ....................................................................................................... ‐ 1 ‐ . 第二節 . 研究動機 ................................................................................................................... ‐ 5 ‐ . 一、 . 「抒情傳統」論述的反省與「抒情傳統」之外的可能 ......................................... ‐ 6 ‐ . 二、 . 「試律詩」在中國詩學中的價值與定位 ............................................................... ‐ 14 ‐ . 第三節 . 文獻檢討 ................................................................................................................. ‐ 23 ‐ . 一、 . 清代試律詩相關研究成果評析 ............................................................................... ‐ 23 ‐ . 二、 . 紀昀試律類作品之研究成果評析 ........................................................................... ‐ 27 ‐ . 第四節 . 研究方法 ................................................................................................................. ‐ 35 ‐ . 第二章 . 紀昀試律詩學著作背景的考察 .................. - 36 - . 二、 . 政 治 大 唐代詩賦取士制度的確立 ....................................................................................... ‐ 40 ‐  立 宋代詩賦取士制度的反轉 ....................................................................................... ‐ 49 ‐ . 三、 . 清代試律詩的重新輝煌 ........................................................................................... ‐ 58 ‐ . 第二節 . 創作環境:清代試律著作的產生背景 .................................................................... ‐ 61 ‐ . 一、 . 試律選本的繁榮和其對詩學的積極影響 ............................................................... ‐ 62 ‐ . 二、 . 「加考試律詩」政策對於總體詩歌風氣的影響 ................................................... ‐ 79 ‐ . 三、 . 試律著作的特性與侷限 ........................................................................................... ‐ 80 ‐ . 第三節 . 個人背景:紀昀的撰著態度 ................................................................................... ‐ 85 ‐ . 一、 . 從生命歷程的角度論其創作動機 ........................................................................... ‐ 86 ‐ . 二、 . 從治學態度的角度論其創作價值 ........................................................................... ‐ 92 ‐ . 學. ‧. io. sit. y. Nat. a. iv l C 紀昀試律評點與其試律詩觀──《唐人試律說》 、 《庚辰集》 n 研究 ....................................... - 98 -  U he i n. 第三章 . er. 一、 . 歷史背景:以詩取士制度的變遷 ........................................................................... ‐ 36 ‐ . ‧ 國. 第一節 . ngch. 第一節 . 《唐人試律說》、《庚辰集》成書過程及體例 ......................................................... ‐ 98 ‐ . 一、 . 《唐人試律說》與《庚辰集》的編選與刊定 ....................................................... ‐ 98 ‐ . 二、 . 《唐人試律說》與《庚辰集》的版本 ................................................................. ‐ 102 ‐ . 三、 . 《唐人試律說》與《庚辰集》之編選方式 ......................................................... ‐ 106 ‐ . 第二節 . 《唐人試律說》與《庚辰集》」的評點方法 ......................................................... ‐ 130 ‐ . 一、 . 以詩法為批點總則 ................................................................................................. ‐ 131 ‐ . 二、 . 引同題共作互相參酌 ............................................................................................. ‐ 132 ‐ . 三、 . 論唐人與清人試律的態度 ..................................................................................... ‐ 133 ‐ . 四、 . 紀昀「評點學」通貫其「試律評點」 ................................................................. ‐ 135 ‐ . 第三節 . 紀昀「試律評點」中透顯的「試律詩觀」 ........................................................... ‐ 138 ‐ . 一、 . 試律詩的文體定位 ................................................................................................. ‐ 139 ‐ . 二、 . 試律詩的「法度格意」 ......................................................................................... ‐ 146 ‐ . 三、 . 論詩之本旨與試律詩 ............................................................................................. ‐ 157 ‐  壹 .  .

(4) 第四章 . 紀昀試律詩的創作實踐── 《館課存稿》 、 《我法集》研究 .......................................... - 164 - . 第一節 . 《館課存稿》 、《我法集》版本及內容體例 ........................................................... ‐ 165 ‐ . 一、 . 《館稿存稿》的版本 ............................................................................................. ‐ 165 ‐ . 二、 . 《館課存稿》收錄詩作之內容 ............................................................................. ‐ 167 ‐ . 三、 . 《我法集》的成書經過及其版本 ......................................................................... ‐ 177 ‐ . 四、 . 《我法集》的內容及評語特色 ............................................................................. ‐ 180 ‐ . 第二節 . 紀昀試律詩的創作特色 ........................................................................................ ‐ 193 ‐ . 一、 . 以意格運題 ............................................................................................................. ‐ 194 ‐ . 二、 . 善用「虛字」 ......................................................................................................... ‐ 198 ‐ . 三、 . 追新求變 ................................................................................................................. ‐ 202 ‐ . 四、 . 小結 ......................................................................................................................... ‐ 207 ‐ . 第三節 . 紀昀「試律詩觀」及其實踐 ................................................................................. ‐ 207 ‐ . 一、 . 文各有體,善為別擇 ............................................................................................. ‐ 208 ‐ . 四、 . 小結 ......................................................................................................................... ‐ 219 ‐ . 第五章 . 紀昀試律詩學與「抒情傳統」的對話 ........... - 221 - . ‧ 國. 二、 . 學. 三、 . 治 政 不失「試律詩」之體 .............................................................................................  ‐ 212 ‐  大 立................................................................................................. ‐ 215 ‐  「變體」可備一體 . 「抒情傳統」論述中的「抒情特質」與 試律詩中的「抒情性」 ....................... ‐ 221 ‐ . 一、 . 從「抒情詩的傳統」到「文化史的抒情傳統」 ................................................. ‐ 222 ‐ . 二、 . 試律詩中的「深情」作品 ..................................................................................... ‐ 223 ‐ . 三、 . 紀昀詩作中流露的「內在精神世界」 ................................................................. ‐ 228 ‐ . 四、 . 小結 ......................................................................................................................... ‐ 231 ‐ . 第二節 . 抒情傳統論述的「詩歌」鑑賞方法與紀昀的試律詩評點學 ................................. ‐ 231 ‐ . 一、 . 陳世驤的詩歌鑑賞方法 ......................................................................................... ‐ 231 ‐ . ‧. 第一節 . er. io. sit. y. Nat. al. 第三節 . 以「試律詩」重省「抒情傳統論述」 .................................................................. ‐ 241 ‐ . 一、 . 「試律詩」未必在「抒情傳統」之外 ................................................................. ‐ 241 ‐ . 二、 . 「試律詩」能填補「抒情傳統論述」之缺罅 ..................................................... ‐ 242 ‐ . 三、 . 未來的研究展望 ..................................................................................................... ‐ 243 ‐ . 二、 . n. 三、 . v i n Ch 「抒情傳統」論述對「詩」的理解 .....................................................................  ‐ 234 ‐  U i e h gc 紀昀試律評點的詩歌鑑賞方法 n .............................................................................  ‐ 239 ‐ . 第六章  結論 ...................................... - 245 -  徵引及參考書目 ..................................... - 251 - .   貳   .

(5)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本論文研究的對象是清代紀昀(1724‐1805)於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 政 治 大 說》、《庚辰集》、《館課存稿》及《我法集》等四本著作。 其中《唐人試律說》 立. 前後,及其晚年所完成一系列和「試律詩」有關的作品。它們包括了《唐人試律 1. ‧ 國. 學. 和《庚辰集》分別為唐人和清人的試律作品選集,此二書原來皆為教授弟子之作, 後則刊刻以為初學參考。內容除了選錄試律詩作外,也有紀昀對當中詩作逐首所.   《唐人試律說》、《館課存稿》和《庚辰集》皆收於紀氏家刻《鏡煙堂十種》,中研院現藏有其. sit. y. Nat. 1. ‧.                                                        . 清刊本。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於 1997 年出版之《叢書集成三編》則分別收錄了《館課存稿》及. io. al. er. 《庚辰集》,皆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館藏之《鏡煙堂十種》本影印。中央研究院所藏之. n. v i n Ch 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單邊,應屬同一版本體系,本文概稱之為《鏡煙堂十種》本。新文豐出版社 engchi U 出版之《叢書集成三編》中所收錄之《唐人試律說》,是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圖書館所 《鏡煙堂十種》清刊本,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之《鏡煙堂十種》清乾隆嵩山書院刻本,皆為十. 藏之《國朝名人著述叢編》本影印而來,因為是鉛字排印本,較《鏡煙堂十種》本更易於辨讀。 《我法集》和《館課存稿》都收入於紀昀孫子紀樹馨(1771‐?)編校的《紀文達公遺集》中,但 當中《館課存稿》的卷次和內容與《鏡煙堂十種》的《館課存稿》已然不同,本文之後會有相關 的討論。《紀文達公遺集》有清嘉慶十七年紀氏閱微草堂家刻本。近人點校紀昀著作,則有孫致 中、吳恩揚等校點之《紀曉嵐文集》 ,該書共三冊,分別對紀昀的著述: 《紀文達公遺集》 、 《閱微 草堂筆記》 、 《唐人試律說》和《我法集》四書進行點校,並附《紀曉嵐年譜》及「紀昀交游考述」 等譜餘資料,是目前搜錄紀昀著述較為全面的整理本。參[清]紀昀撰,孫致中、吳恩揚等點校: 《紀曉嵐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但《紀曉嵐文集》中,第一冊的《紀文 達公遺集》點校成果較具參考教值(所據之底本是清嘉慶十七年紀氏閱微草堂家刻本,並以道光 三十年小嫏嬛山館刻本為對校本,宣統二年上海保粹樓石印本三校之);然所點校之《唐人試律 說》與《庚辰集》等案書頗多闕誤,針對此四部著作的版本考校,本文後續還會有相關討論。 .  .

(6)       - 2 - 紀昀試律詩學. 作之評論與批注。在評點中,紀昀呈現了他對試律詩的思索與知識,也有許多和 試律詩寫作技巧相關的討論,是過去較少受到注意的詩學材料。《館課存稿》和 《我法集》則是紀昀自己的試律詩作品集。紀昀編選清人試律詩選集《庚辰集》 時,並未收錄自己的作品,因此《館課存稿》和《我法集》中所留存的試律詩作, 便成為我們檢證紀昀其試律詩理論與創作實踐的照要參照對象。按照梁章鉅 (1775‐1849)於〈試律叢話例言〉所述,「《我法集》成於晚年間,有老手頹唐 之處。而《館課存稿》則正盛年用意之作。」 2 由此可知《館課存稿》與《我法. 政 治 大. 集》,創作年代有先後之別。值得一提的是,梁章鉅對紀昀的試律類著作推崇備. 立. 至,以為其乃「說試律者之宗」,為清人說試律者中體系最為完備的學者。清代. ‧ 國. 學. 的試律類著作較之前代,可謂紛然競出,紀昀能被如此推獎,必有其卓越之處。 欲一探清代「試律詩學」之究竟,紀昀與他所著作的相關詩學材料,必是我們考. ‧. 察「試律詩」時的重要切入點。近代學者蔣寅於《清詩話考》中曾論及《我法集》. y. Nat. sit. 一書,蔣寅以為該書「非三家村學究訓蒙之本可比也」 、 「以此書與《唐人試律說》 、. n. al. er. io. 《庚辰集》合觀,紀氏於試帖之研究略可概見」 。3 此亦可視為紀昀試律詩學類著. i n U. v. 作受到肯定的另一佐證。本論文是對紀昀的這四本著作進行研究,將它們視為有. Ch. engchi. 總體問題意識和特定詩學體系的「試律詩學」 。研究紀昀「試律詩學」所希望達 成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兩端:一方面是希望補充學界長久以來對「試律詩」一體研 究的忽視,另一方面也嘗試據此對當代學術論述進行反思。由於影響當代學界至 為深遠的「抒情傳統論述」,對於「詩」的設想與「試律詩」的實際表現頗不相 合,因此「試律詩」和「試律詩學」的研究,必能對「抒情傳統論述」所建構的 中國文學史圖像產生極大的激盪與反響。                                                          2.   [清]梁章鉅:〈試律叢話例言〉,《試律叢話》(臺北:廣文書局,1976 年影印清咸豐癸丑年. 十月福州梁氏藏版本),頁 1a。  3.   此評論可參見蔣寅: 《清詩話考》(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頁 437。  ‐ 2 ‐ .  .

(7) 第一章 緒論 - 3 -. 由於本論文題目中所使用的「試律詩學」一詞,並非目前學界所通行使用的 說法。然而就整個研究的問題意識而言,這些體裁和著作目的各有不同的作品, 的確必須使用「試律詩學」這一統整性的概念來涵攝,才能使之成為可和「抒情 傳統論述」進行對話的一套詩學理論體系。為了使後續的討論能夠進行,以下將 對本論文中反覆出現的「試律詩」和「試律詩學」作出較清楚的範圍釐定。  「試律詩」是文學史上一種特殊的類型,又被稱為「試帖詩」或「省題詩」, 指的就是應試科舉時所作之詩。 4 其出現與發展,是隨著科舉制度的成熟與「科. 政 治 大. 舉試詩」的制度歷史演變而來的。伴隨科舉制度的因革損益,試律詩的地位也迭. 立. 有變化。但每當官方以「試律詩」取士,讀書人便有學習試律詩的需求和強烈動. ‧ 國. 學. 機。因應這種需求,試律詩選集和相關的詩學論著亦隨之紛然競出。「試律詩」 是為應試而作,但此處的「應試」不宜狹隘地理解為真正寫於場闈中,臨場應試. ‧. 時寫下的作品。應把範圍稍作擴大,概指為了應付科舉考試需求,在形式規定與. y. Nat. sit. 創作宗旨上都符合科場規定的詩歌類型,才能更精確地表現「試律詩」一詞所涵. n. al. er. io. 攝的範圍。自中國有「以詩取士」的制度開始,五言律體就是「試律詩」最主要. i n U. v. 的形式。因為是「為功令而設」的考試文體,試律詩在內容及形式上,都必須遵                                                         4. Ch. engchi.   關於試帖詩的名稱部分,商衍瑬在《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一書中簡介道:「試律始. 於唐,《文苑英華》所載至四百五十八首,清乾隆間用以考試,尚沿律詩之稱,唯普通則稱之曰 試帖詩。按唐明經科,裁紙為帖,掩其兩端,中間唯開一行,以試其通否,名曰試帖,進士亦有 贖帖,帖經被落,許以詩贖,謂之贖帖,試帖詩之得名,始由於此。」由此可知不論稱為「試律」 或「試帖」,概指在科舉中應試時所寫作的律詩。詳見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年) ,頁 261。另外唐人多稱這種詩體為「省題詩」 ,主要因為其 多半於禮部試士時所用,和「試帖詩」一樣,是來自於制度上根源而起的名稱。楊春俏在《詩賦 取士背景下的詩國風貌》一文中則指出, 《全唐文》中雖無「試律」或「試帖」的用法,但是各 家選本、選集卻常以「試律」和「試帖」來命名,而「試律」之起名,應和紀昀《唐人試律說》 首用其名有關。參楊春俏: 《詩賦取士背景下的詩國風貌》(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年) , 頁 72‐73。本文為求統一,論述中皆稱「試律詩」,但若引述他人相關研究時,則保留其原本的 說法。 .  .

(8)       - 4 - 紀昀試律詩學. 守歷代考試制度的相關規定,因而形成特殊的詩歌類型。 「試律詩」的出題方式、 寫作規範、押韻規定,處處皆須符合應試的相關規範。本論文中所謂的「試律詩 學」,便是指以應考為主要寫作目的,對「試律詩」進行編選、評點、批閱的相 關詩學著作。  「試律詩學」的著作目的是實用的,與考取功名、射利干祿有絕對的正相關。 這類著作本身「參考應試」的實用取向凌駕在「純文學」的審美目的之上,是以 長久以往往被排除在正統詩學與純文學的討論範圍外。然而這類著作的「作者」. 政 治 大. 和「讀者」 ,無疑都是清代詩學史、文學史語境中的「在場者」 ,他們對於試律詩. 立. 寫作技巧的鑽研與討論,其實也豐富了詩學論述本身。「試律詩」類的著作與一. ‧ 國. 學. 般性的詩學著作內容上頗為近似,都是在討論「詩」之作法訣竅與其風格、優劣 等賞鑑文題。以清代文學史來論,「試律詩」的創作者及讀者群,與「詩」的創. ‧. 作者及讀者群有極大的重合性,他們對於「詩」和「試律詩」的思考與定位,其. y. Nat. sit. 實頗能補白文學史向來對實用目的文學的缺略。試律詩學著作針對「試律詩」一. n. al. er. io. 體的作法、內容等,開展了極豐富的討論面向,包括怎麼以「律詩」的體裁書寫. i n U. v. 各式各樣的「詩題」?如何合於「法度」地運用「詩」的語言,使「試律詩」一. Ch. engchi. 方面能呈現作者的才學見識,一方面也能反映作者能否適切拿捏詩歌語言的表 達,使作品的總體精神能與儒家詩教的理想相合。此中所蘊涵的「詩學」,呈現 了「詩」在中國文學與文化的脈絡中,不僅有「抒情」 、 「言志」等表達作者主體 志意的功能,尚有「達政」、「專對」等社會目的詩用。「試律詩」雖是應舉考試 的產物,但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亦是古典詩學應當拓展的方向。本文以「試律 詩學」為考察對象,以備受推譽的清代文宗紀昀為切入點,以他的四部試律著作 為研究範圍。而引發本論文論題的深層原因與動機,在接下來一節的「研究動機」 中,將再更詳細的說明。 . ‐ 4 ‐   .

(9) 第一章 緒論 - 5 -.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如果每套研究都可細分成「原因動機」和「目的動機」 5 ,本論文的「原因 動機」即是針對長久以來影響中國古典文論界甚鉅的「抒情傳統」論述所作的省 察和回應。「抒情傳統論述」內容非常龐大,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一套學派。但 從「抒情傳統論述」最常標舉的「抒情特質」 、 「主體情志」等論述重點中,筆者 卻反思到自己在實際的文學閱讀經驗中,發現中國詩學存在著為數甚多的應用性. 政 治 大. 作品。它們因為創作目的不同,各自展現了對「詩藝」技巧性(如剪裁前人詩句. 立. 以成篇的櫽括詩、集句詩等)或目的性的追求(如試律詩這種重視應試的「實用. ‧ 國. 學. 性」大於對藝術的審美追求的詩歌類型,類似的詩歌類形還有像是「御覽詩」 、 「應 制詩」等)。這類「應用性質」較明顯的詩歌作品,它們的功能與詩用,不容易. ‧. 在「抒情傳統論述」中找到相應的定位。因為相對於「抒情傳統」最常標舉的「主. Nat. sit. y. 體」和「自我」等特質而言,這些作品常常是「去主體」和「無我」的,在詩學. n. al. er. io. 研究中,遂難逃被邊緣化的命運。有感於對「抒情傳統」採取正面論述的研究者. i n U. v. 甚多,本論文想更大膽地以逆反的思維來重新思考「抒情傳統論述」。因此選擇. Ch. engchi. 了表面上看來距離「抒情傳統」最遙遠的「試律詩」以為關注的重點,探究這種 被認為是「為文造情」的「詩」,究竟能不能回應或挑戰「抒情傳統論述」對中 國文學與對「詩」的界定?以「試律詩」為主體所產生的詩學體系,和「抒情傳                                                        . 5.   提及「原因動機」 (because motive)的概念,是根據顏崑陽在《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中一篇. 題為〈「中文學門」的研究如何撰寫多年期計畫〉的文章啟發而來。該文深入淺出地探討如何以 研究計畫呈現問題的意識。顏先生援引社會學家舒茲的說法,指出研究動機實際上可分為「原因 動機」 (because  motive)和「目的動機」 (in‐order  motive),舒茲釋「原因動機」為「一個行為 者由於過去之經驗,因而導致他產生現在此一行為的動機。」可參舒茲(Schutz, Alfred, 1899‐1959)   原著,盧嵐蘭譯: 《舒茲論文集》 (臺北:久大出版社,1992 年)第 1 冊,頁 91‐94。顏崑陽先生 的說法則可見氏著:〈「中文學門」的研究如何撰寫多年期計畫〉,《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 8 卷第 3 期(2007 年 7 月),頁 76‐84。 .  .

(10)       - 6 - 紀昀試律詩學. 統」論述碰撞之後,又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試律詩」會是中國文學在「抒情 傳統」之外的新鮮材料,抑或是萬變不離其宗地仍可回應或迴返於「抒情傳統」 的滔滔論述中,這是本文最原始的問題意識。  由於「抒情傳統論述」和「試律詩」,二者是乍看來簡直風馬牛不相及的研 究範圍,而本論文的「原因動機」,又是希望透過閱讀這些實際存在於中國文學 史中,卻較少被「抒情傳統論述」所關注的文學類型,試圖剖析這些文學類型的 特色,並將它們與「抒情傳統」論述中某些核心議題進行探討與對話。因此以下. 政 治 大. 將試圖個別針對「抒情傳統」論述和「試律詩」的研究略作回顧,並進一步帶出. 立. 本研究為何選擇紀昀之「試律詩學」作為研究對象的「目的動機」 6 。 . ‧ 國. 學. 一、. 「抒情傳統」論述的反省與「抒情傳統」之外的可能 . ‧. y. Nat. 本論文中所稱的「抒情傳統」論述,指的是中國古典文論界自六○年代以來. er. io. sit. 所漸興起,界定中國文學的基本特質是「抒情的精神」,建構中國文學的傳統是 一個「抒情傳統」的相關論述。 7 「抒情傳統」論述影響中國古典文論界甚鉅,. al. n. v i n C h「目的動機」是行為者由於指向未來的某些目的,而導   同樣來自舒茲對「目的動機」的說法。 engchi U 致它產生現在此一行為的動機。本計畫鎖定紀昀的試律詩學為對象,目的在解答「原因動機」中,.                                                         6. 因試律詩常被認為缺乏抒情傳統的主體情志特質而不受重視,而探討試律詩正好可以回答原因動 機中,拋出對「抒情傳統」的疑問。舒茲(Schutz, Alfred, 1899‐1959)著;盧嵐蘭譯: 《舒茲論文 集》(臺北:久大出版,1992 年) ,冊 1,頁 91‐94。  7.   蕭馳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的〈導言〉中建構「中國抒情傳統」為定義為:「承陳(世. 驤)、高(友工)的學術思路而來、自中國思想文化的大歷史脈絡,或比較文化的背景去對以抒 情詩為主體的中國文學藝術傳統(而非侷限於某篇作品)進行的具理論意義的探討。」參柯慶明、 蕭馳編: 《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年),頁 6。但蕭馳自己在同篇 導言中也提到所謂的「中國抒情傳統」並不是嚴格意義的學派,因為「抒情傳統論述」之間並無 組織的聯繫,或者嚴格意義上的綱領,只是彼此間似乎有著相似的學術話語和關注。因此本文對 「抒情傳統論述」的定義也非封閉性的,只要是承陳、高以下的學術思路而來,傾向強調中國文 學的基本特質是一種「抒情的精神」的相關論述即屬之。  ‐ 6 ‐   .

(11) 第一章 緒論 - 7 -. 甚至有「抒情學儼然成形」的說法。 8 今日研究中國古典文學者,對於探尋文學 中之「抒情聲音」的議題必不陌生。由陳世驤先生初倡「抒情傳統」開始,便有 意識地將「抒情精神」作為中國傳統文學的特性,並以詩騷傳統、比興觀念來對 比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他指出在這樣的對比下,中國文學的特色在於帶有強烈 濃厚的「抒情性」 。9 而後,高友工先生更進一步將「抒情傳統」的論述層次抬升 至哲學、美學的高度,先架構出「抒情美典」的理論框架,更以内/外的二元結 構來強化抒情美典的論題性。 10 繼陳世驤和高友工以後,包括蔡英俊 11 、呂正惠. 治 政 大   2004 年 11 月 24‐26 日,由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主辦之「教育部大學校院教師人文及社會科學 立 研習營」即以「抒情傳統」為主題,分別邀集海外名家學者共同就「抒情傳統」的議題作探討。                                                         8. ‧ 國. 學. 在該會研習營手冊的引言中,便以「『抒情傳統』議題歷經海內外學者深耕與擴展,今日『抒情 學』已儼然成形。」這是筆者所看到最早關於「抒情學」的說法,此為一證。參國立臺灣大學中. ‧. 文系主辦:《 「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研習營」會議資料》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4 年 11 月 22‐26 日) 。相關資料亦可參見研習營網站http://ceiba.ntu.edu.tw/course/552bcc/index.htm U. H. sit. y. Nat. (檢索日期:2008.10.15)而會中擔任講者的海內外學者,如孫康宜、蔡英俊、顏崑陽、陳國球等, 在 2004 年以後也分別發表相關論文,針對此一議題做了相關的討論。2009 年 4 月臺灣大學中文. io. al. er. 系與政治大學「百年論學──中國古典文藝思潮研讀會」共同合作,舉辦了為期兩天的「『抒情. n. v i n Ch 的學者共同圍繞著「抒情傳統」論述進行理論的闡釋或反思,足見「抒情傳統」的論述已是當代 engchi U 學術中的重要議題。此後《政大中文學報》第 10 期(2008.12)及《清華中文學報》第 3 期(2009.12) 的文學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中邀集服務於臺灣、香港、新加坡、捷克、美國等地學術機構. 分別以「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和「抒情美學專題」為專題發刊,亦為「抒情傳統」為古典文論 學界重要議題的又一證。另外柯慶明及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書,收錄許多關於 「中國抒情傳統」的重要論文,則意圖對「抒情傳統」再作一次綜整性質的探索和反省。可參柯 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年)。  9.   陳世驤先生命名「抒情傳統」的文章篇名為〈中國的抒情傳統〉,由楊銘塗翻譯的譯文今收錄. 在陳世驤:《陳世驤文存》 (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 年),頁 31‐37。  10.   在高友工〈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一文中,高友工明確地指出「抒情美典是以自我現時. 的經驗為創作品的本體或內容。因此它的目的是保存此一經驗。而保存的方法是『内化』 (internalization)與『象意』(synbolization)。在廿世紀,藝術品最顯然是被視為對象本身,因 而它的目的就必須是交流。……它所用的交流方式是始於『外觀』(display),而終於『代表』 (representation) 。」而内化/外觀與象意/代表正好是兩組正反相對的概念。參見高友工: 《中.  .

(12)       - 8 - 紀昀試律詩學. 12. 、張淑香 13、蕭馳 14 等學者,都以直接回應或間接補充的方式,拓展了關於「抒. 情傳統」的討論,使得「抒情傳統」的提法,成為二十世紀七○年代之後影響學 界甚深的一套論述。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探索「抒情的聲音」,已成為眾家研究古 典文學者所致力叩問的議題。挾著龐大的論述影響力,「抒情傳統」不僅影響了 古典文學的研究方向,本身亦成為了新興的學術論題。黃錦樹很早就對「抒情傳                                                                                                                                                             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 ,頁 107‐108。  11.   蔡英俊先生的研究成果則大概可歸納為對「比興」和「言意」兩大議題的探索。在對比興的. 治 政 將進一步牽引出關於如何透過外在情景表現內在情志的論題,大 而正恰好延續並擴充了高友工的論 立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 年)。 述基礎。相關成果可以參看蔡英俊:. 探討上,他強調「情景交融」美學典範的成形,而這種借用外在事物以引發情感意念的表現方式,. ‧ 國. 學. 此外在他在《中國古典詩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 的美典》一書中,則探討詩歌語言表述模式的「意在言外」特質。 (並歸納為「神韻」和「寄託」. ‧. 的批評術語) 。在論題上似乎承繼了高友工拋出的「語言美典」論題,但是對於原本的「抒情言 志」傳統又有所拓深,更進一步讓寫作成為一種獨立自主的活動,語言的目的在於對情感或心境. 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年)。 . io.   呂正惠先生則在《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一書中,論述中國抒情傳統的特質與缺陷,並點出. er. 12. sit. y. Nat. 能直接揭露。參蔡英俊:《中國古典詩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 al. n. v i n Ch 此也補充了以往「抒情傳統」論述所未曾探討的政治問題。呂先生另外一個重要的觀點是下輯中 engchi U 對中國文學特有的絕句、律詩等的表現形式與抒情傳統之間的聯繫作探討。參呂正惠:《抒情傳 中國文人與政治間的密切關係時,強化了「仕宦之出處進退」作為文人重要生命關懷的因素,由. 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年) ,頁 1‐32、頁 159‐207。  13.   張淑香以「詩可以怨」的理論作為抒情傳統的本體論,以為「怨」代表著中國文學傳統中面. 對人生苦痛的部分。,並以「死生亦大矣」之生命自覺,與「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的生命共感為「抒情傳統」所以成立維繫的本體。他以詩歌、小說、散文等文類的具體例證來論 述,企圖論證中國抒情傳統以「情」為脈絡的「抒情本體」,強調「文化中一種強固的集體共同 存在的感通意識」貫串了中國文學的傳統。參張淑香: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 (臺北:大安出 版社,1992 年)。  14.   依據蕭馳之自述, 《中國抒情傳統》一書中收錄的九篇論文在寫作時「並未自覺與此一學術傳. 統的關聯」 ,但是這九篇論文恰好可以對陳世驤所開創的學術傳統形成對話,並且進一步由詩歌、 小說等諸文類完成「抒情傳統」的譜系建造。參蕭馳: 《中國抒情傳統》 (臺北:允晨文化,1999 年)。  ‐ 8 ‐   .

(13) 第一章 緒論 - 9 -. 統」論述提出頗為直接的挑戰,他指出「抒情傳統」是現代學者的「發明」,隱 然是一種「想像的自律」 。15 不論同不同意黃錦樹的觀點,黃錦樹在該文中對「抒 情傳統」誠然作了一番細緻的考察,也提醒了學界關於「抒情傳統」在文學研究 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6  「抒情傳統」論述在近年的文論界中,仍持續地開枝散葉,不斷生發出新的 論述能量,應用範圍也不再僅限於「抒情詩」 ,而逐漸延伸到小說、戲曲等其他 文類,而其適用範圍也由傳統古典文學進一步拓展到近現代文學。但即使「抒情. 政 治 大. 傳統」論述有各種各樣的變貌,其論述最終都指向了一個理論核心,即中國文學. 立. 中「情感本體」的發揚。「情感本體」在「抒情傳統論述」的理論建構中,被當. ‧ 國. 學. 作是中國文學的本質,中國文學史可以被寫成一部「抒情的文學史」,甚至是中 國近代史的現代化歷程,以及啟蒙、革命等的相關話語,都可以被「抒情傳統」. ‧. 所涵攝,形成一個「有情的歷史」。 17 . y. Nat. sit. 「抒情傳統」的提法有其洞見,也有其不見。在這套論述還在逐漸凝聚力量. n. al. er. io. 的早期,學者已經注意到「抒情傳統論述」有其遮蔽性,不能完全地涵蓋中國文. i n U. v. 學的各種表現。部分學者先是試著從論述内部,為其提出新的觀察與論點,試圖. Ch. engchi. 補充「抒情傳統」論述的完整性。如呂正惠提出「政治現實」的外緣因素也可能 影響「抒情傳統」的形成,補充了過往抒情傳統論述過於偏重文學研究「內緣」 因素的討論傾向。18 或者如龔鵬程採用另立架構的方式,對「抒情傳統」進行討                                                        . 15.   黃錦樹: 〈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 《中外文學》第 34 卷第 2 期. (2005 年 7 月),頁 157‐186。  16.   陳國球, 〈從律詩美典到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高友工「抒情美典論」初探〉 , 《政大中文. 學報》第 10 期(2008 年 12 月),頁 53‐90。陳國球, 〈「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 論初探〉, 《淡江中文學報》第 18 期(2008 年 6 月) ,頁 225‐251。  17.   王德威: 〈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33 期(2008. 年 9 月),頁 77‐137。  18.  .   從陳世驤、高友工到蔡英俊與張淑香、蕭馳,雖然對各自從理論本體、文類演示中豐富「抒.

(14)       - 10 - 紀昀試律詩學. 論。他在〈論李商隱的櫻桃詩〉中,以李商隱假擬、代言,戲謔詩體的討論,企 圖對「抒情傳統」本身預設的討論範圍提出挑戰,直指「抒情傳統」應用上的侷 限。19 在同書中的〈抒情傳統的辯證〉一文,他更直接對「抒情傳統」論述提出 反思,試圖利用比「抒情傳統」更廣闊的「文/道」框架來建構中國文學的傳統。 20. ‐  近五年來,「抒情傳統」在古典文論界乃至於近現代文學研究界中,都持續. 產生廣大的影響。提出挑戰與質疑者有之,仍持續努力建構並拓展其論述範圍的. 政 治 大. 學者亦有之。如鄭毓瑜以〈詩大序〉的內容,對「抒情傳統」所做的反省與研究. 立. 即為一例。21 鄭毓瑜感於以往「抒情傳統」論述幾乎都只以漢末、魏晉詩文為其. ‧ 國. 學.                                                                                                                                                             情傳統」的論述,但他們所關注的都是文學傳統中比較內傾的因素,如生命的自覺,情志如何表. 形成的原因。參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頁 1‐32。 .   龔鵬程〈論李商隱的櫻桃詩〉提出了李商隱這系列詩作假擬、代言等戲劇化的寫作策略。這. sit. y. Nat. 19. ‧. 現等。呂正惠提出「政治現實」對「抒情傳統」影響的論點,是從外緣因素來重省「抒情傳統」. 挑戰了「抒情傳統」論述中以為應當「修辭立其誠」的假定,呈現文學亦有「為文造情」的情況,. io. er. 也成為對「抒情傳統」論述前提的挑戰。參龔鵬程: 《文學批評的視野》 (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al. 20. n. v i n Ch   但龔鵬程在該時期也有一些相關論述,是能夠強化及補充「抒情傳統論述」的。如他在《詩 engchi U 史妙悟與本色》一書中的〈談詩史〉一聞,辯駁了「中國沒有敘事詩」的命題。以為抒情和敘事 年),頁 193‐218。 . 在中國詩體中其實無法分離,而中國也不存在西方意義下的史詩。但「詩」與「史」在中國文學 的發展中實際上是有其共性的。而欲探求中國的敘事文類不必自詩中求,或者證明中國有敘事 詩,而應從講史、吟唱之小說或「類小說」中求。而他在這篇文章中講到「我國詩學,很早即已 確定抒情是唯一發展的主線;敘事文學與小說則在詩之外,另行發展。」參龔鵬程:《詩史妙悟 與本色》(臺北:學生書局,1992 增訂版),頁 19‐91。近三年來龔鵬程對針對「抒情傳統論述」 寫作了不少反省性的專文,對於陳世驤和高友工的理論架構提出深刻的挑戰。其成果可參龔鵬 程: 〈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 , 《政大中文學報》第 10 期(2008 年 12 月) ,頁 39‐52。  龔鵬程: 〈成體系的戲論:論高友工的抒情傳統〉 , 《清華中文學報》第 3 期(2009 年 12 月) ,頁 155‐190。  21.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 23 期(2003 年 9 月) ,頁 1‐32。該文後更名為〈 〈詩大序〉的詮釋界域──「抒情傳統」與類 ‐ 10 ‐   .

(15) 第一章 緒論 - 11 -. 建構原型,忽略了先秦到兩漢間的發展。整體論述上,也有過度偏向作者自我内 在獨白,強調瞬間感興,導向「感情本體觀」的傾向。這種傾向使「抒情傳統」 的理論意義日趨個殊化與内向化,因此鄭毓瑜用〈詩大序〉中牽涉「言志」 、 「比 興」等議題的段落,尋索過去「抒情傳統」論述中常被忽略的社會功用性與群體 情感。更自「詩六義」中「引詩為比」的議題,導引出「引譬連類」的世界觀和 「氣類相感」的感知模式,意圖為中國的「抒情傳統」補充智識性、認識性的脈 絡。陳國球曾稱譽鄭毓瑜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告別『抒情自我』的單向論述,. 政 治 大. 前瞻相互定義的『抒情世界』」 ,將會為「中國文學抒情傳統」的論述提供新的視. 立. 野、打開新的通道。」22「抒情傳統」的提法,誠然為二十世紀七○年代之後的. ‧ 國. 學.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走,出了一條不同於外文系學者、不同於傳統古學研究的道 路。其理論的影響力與貢獻無庸置疑,在諸多學者的努力下,「抒情傳統」論述. ‧. 未來的發展性仍值得關注。 . y. Nat. sit. 然而在目前可見的論述裡,筆者感受到這套論述已然深刻地影響學界對「中. n. al. er. io. 國古典文學」特質的思考。當中國古典文學的特質被凝定於「抒情本質」的討論. i n U. v. 時,我們不禁驚覺「抒情傳統」所預設的,並不是整體古典文學的面貌。顏崑陽. Ch. engchi. 近年來對「抒情傳統」拋出不少反思的議題,他指出正因為「抒情傳統」本身是 一整套覆蓋性的大敘事,在這個鋪天蓋地的敘事模式底下,勢必對文學的各種發 展有所遮蔽,從而形成一種「單一線性化」的文學史觀,或「孤樹狀結構圖式」 的詮釋。 23 曾守正也指出,單從「抒情傳統」入手所建構的文學史圖像,是有所                                                                                                                                                             應世界觀〉 ,收入鄭毓瑜: 《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 (臺北:麥田出版,2005 年), 頁 239‐292。  22.   陳國球: 〈《文本風景》書評〉,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31 期(2003 年 9 月) ,頁 263‐267。 . 23.   針對「抒情傳統」的檢討,顏崑陽:〈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一文. 中,主張必須重視從文學的社會脈絡中來省思文學研究,而非拘泥於抒情性當中。該文收入左東 嶺、陶禮天主編: 《中國古代文藝思想國際學術研討論文集》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年) ,頁.  .

(16)       - 12 - 紀昀試律詩學. 闕漏的,「抒情傳統」以外的詩教、官方文學思想等具有實用傾向的論述,將隨 著「抒情傳統」論述的興起而沉落歷史的深淵中。24 這些反省都提醒著我們,在 接受「抒情傳統」論述中所建構的中國古典文學本質論之前,或者必須先更小心 地思辨這套論述的洞見與不見。  過去在「抒情傳統」的討論,「詩」逐漸被建構成一種極度彰顯主體情志的 文類,它的抒情性質被具體地實踐在《詩經》 、 《楚辭》到六朝詩歌的這一系統脈 絡裡。 25 然而,「抒情的聲音」是否就是「詩的聲音」?有著「詩」的形式,是. 治 政 大 〈從反思中國文學「抒 3‐30。近年來他又有多篇論文,接續著此一問題脈絡而發展。如顏崑陽: 立 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 ,《東華漢學》第 9  期,頁 1‐ 47。 .                                                                                                                                                            . ‧ 國. 學. 顏崑陽: 〈從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 的構想〉, 《清華中文學報》第 3  期(2009 年 12 月),頁 113‐154。  24. ‧.   曾守正: 〈在「抒情傳統」之外:官方文學論述研究的省思〉 , 《淡江中文學報》第 17 期(2007. 年 12 月) ,頁 325‐350。該文指出「詩教」與其相屬的術語已逐漸發展出一個以現實功利、政治. sit. y. Nat. 教化為核心的觀念群。但這些概念群若用「抒情傳統」予以解釋,有些卻會被視為非文學的、非 抒情的,甚至遭到摒斥,因此由抒情傳統建構的文學史圖像,勢必有所闕漏。在中國文學思想史. io. er. 中,官方論述往往是「詩教」的護衛者。曾另外指出,在抒情傳統之外的的文學荒漠,將會為中. al. n. v i n Ch 已。透過《四庫全書總目》為考察基礎,探討這一大規模、有體系的修纂中,文學論述業以成形, engchi U 不妨從「抽繹歷史敘述中的歷史詮釋」、以及以「以權力角度觀察歷史敘述」兩個進路來思考未 國文學思想提供若干參考點。詩教觀乃至於由其所演繹出的官方論述,不是只有保守的層面而. 來可以從事的方向。其相關成果可參曾守正:《權力、知識與批評史圖像──《四庫全書總目》 「詩文評類」的文學思想》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 年)。  25.   如蔡英俊: 〈抒情精神與抒情傳統〉一文中,就以《詩經》 、 《楚辭》的文學發展為主,架構了. 中國「抒情詩」的特質與表現形式,並直接把「抒情詩」作為中國詩學傳統的內容。參蔡英俊: 〈抒情精神與抒情傳統〉,收入蔡英俊主編:《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 年) ,頁 67‐110。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同樣也將《詩經》 、 《楚辭》作為中國文學的起源與抒 情性特質之表現。他試圖將「抒情性」擴及到小說、戲劇等敘事性文類,而其強調的特質正是情 感的本體與生命的意識。參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頁 1‐4。不過這條脈絡後來也有 變化,蔡英俊及呂正惠在後來論述中,都將「抒情傳統」的起源從詩、騷更改為《古詩十九首》。 以為魏晉文人對生命的自覺,使文學創作由「言志」轉入「緣情」,此後「抒發主體情志」的作 品成為中國文學的主流。其說可參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頁 36‐75。呂正惠:〈物 ‐ 12 ‐   .

(17) 第一章 緒論 - 13 -. 否就意謂著它必然具備著「抒情的特質」?在日常的閱讀經驗裡,可以輕易地否 認剛剛的假設。文學史中有太多文學作品,本身並不具有明顯的「情志主體」, 其寫作目的和功用更是「非抒情」,而偏向功利、實用的。像是在諸多個人別集 中,佔去大量篇幅的應制、恭和、祝壽、唱和之作,它們的「存在」是否能夠「合 理」呢?如果「抒情傳統」論述預設了中國所有文學中皆應以「抒情性」為本質, 那麼這樣的論述框架下,上述提及的作品類型明顯地會被「邊緣化」。這些「為 文造情」、具有實用功利目的「應酬文字」是否註定永遠無法走進文學研究的殿. 政 治 大. 堂,不能入於文學研究者的眼界。若然如此,但這些「非抒情性」的詩,偏偏在. 立. 文學史上又是積案盈廂、連篇累牘。倘若不能讓它們在「抒情傳統」裡找到定位,. ‧ 國. 學. 那麼「抒情傳統」的適用性是否還是如其所預設的一樣,能夠那樣全面而廣泛地 解釋中國文學的本質呢?這些和「抒情傳統」走著截然不同道路的作品,過去一. ‧. 直被壓抑在文學史的暗處。但若我們重新將它翻出來檢視,再次對它所具備的「文. y. Nat. sit. 學價值」 、 「抒情性」作探討,是否有可能會成為動搖「抒情傳統」此一文學典範. n. al. er. io. 的「異例」?或者這些原先被認為「殊乏主體情志」的作品,再被重新拿出來檢. i n U. v. 閱之後,實際上還是能夠被挖掘出屬於「抒情」的本質,從而回頭豐富整個「抒. Ch. engchi. 情傳統」論述的覆蓋性與適用範圍呢? . 有感於上述問題豐富的探索可能,筆者權且採用一種逆向的思維模式,將目 光放到和「抒情傳統」看起來距離最遙遠的領域。思考著在容許複調喧嘩的時代, 「文學」或者「詩」是否能夠彈奏出「抒情傳統之外」的聲音。中國古典文學的 研究,是否也能容納對「非抒情」 、 「缺乏主體情志」 、 「為文而造情」的文類(如 試律詩、應酬詩)的探索和研究。  實用性的文體在古典文學研究中,一直不受重視,在「詩」的領域尤然。中 國古典詩論總是反覆說著「詩」和「情志」之間的關係。不論支持「詩言志」或                                                                                                                                                             色論與緣情說—中國抒情美學在六朝的開展〉, 《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頁 285‐312。 .  .

(18)       - 14 - 紀昀試律詩學. 者「詩緣情」 ,詩和主體情志的關係始終緊密地綰合著,也成為支撐「抒情傳統」 論述的主幹。但「詩」之體在實際的文學表現上實則不僅只有「抒情」一種模式。 如龔鵬程曾從戲言、代擬的詩體裡看到了「抒情傳統」所無法涵攝的詩學表現, 這也暗示著「抒情傳統」之外,中國詩歌仍有變化萬千的面貌值得我們去探索。 恭和、應制,試律等詩體,一向都被認為「實用性」大於「藝術性」 ,也因此在 「抒情傳統」的文學史圖像中難以找到安置的座標。「試律詩」誠然是當中最為 極端的例子。一直以來,「試律詩」都被視為是一種悖離「抒情」的表現,即使. 政 治 大. 在文體的形式仍然屬於「詩」的一員,卻被認為在本質上不是「詩」。啓功曾如. 立. 此論述試律詩:   . ‧ 國. 學. 從文體上看,試帖詩基本上屬於詠物詩,但所詠的不限定某一物,而是詠 「題」 ,題目中所有的幾項內容,都要從它們的上下、左右、前後、正反、. ‧. 內外等各方面挖空心思拉拉扯扯。看起來也不失精巧有趣,實際上它正如. Nat. sit. y. 八股文一樣,沒有作者自己的任何思想、感情,更不用說發為議論了。  26 . n. al. er. io. 這段論述剛好呼應前揭所謂「缺乏情志主體」的假定。為了科舉考試而作的「試. i n U. v. 律詩」,明顯不是「志之所之」、「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的成果,它有著「詩」. Ch. engchi. 之名稱與形式,但是在內涵上卻和「抒情傳統」所建構出的「詩學圖像」大異其 趣。透過對「試律詩」這種帶有「實用性」、「目的性」,不符合純藝術「無所為 而為」精神的創作,似乎是我們在「抒情傳統」之外所能找到的一片詩學新大陸。 除了它本身的研究價值可待挖掘外,還可以用來反思、檢證「抒情傳統論述」中 對「詩」的預設與想像。 . 二、. 「試律詩」在中國詩學中的價值與定位 .                                                         26.   啟功:《說八股》(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年),頁 84‐85。  ‐ 14 ‐ .  .

(19) 第一章 緒論 - 15 -. 承前所述,本研究的問題意識從對「抒情傳統」的反思而來,至此將具體呈 現為對「試律詩」的探索。而要系統化地處理「試律詩」 ,首先必須決定出它涵 蓋的範圍,並從前人對試律詩的相關研究成果中,凝聚出更值得深入的部分,以 期在這個較不受文學研究青睞的領域中,慢慢建立屬於自己的論述。  回到試律詩的發展脈絡中,跟隨科舉制度的變化,試律詩的歷史大概又可分 為兩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是以唐天寶年間,詩賦取士成為固定形式起,到北宋 熙寧年間貢舉改革,停試詩賦為止 27 ;第二階段則是以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 政 治 大. 會試第二場起科舉加考試律詩、二十四年(1759)全國各級貢舉全面恢復試律詩. 立.                                                         27. 學. ‧ 國. 算起,至清末停試科舉為止。 28 在這兩個歷史階段中,「試律詩」藉由科舉的力   關於唐代科舉試詩成為定制的開始時代問題,本文主要依據傅璇琮在《唐代科舉與文學》中. ‧. 的考訂。傅璇琮主要依據《唐會要》和徐松《登科記考》的資料,考訂出唐進士科加試雜文,應 自高宗永隆二年(681),但是這裡的「雜文」,除詩賦以外,有時還包括銘、頌等其他文體。而. sit. y. Nat. 唐人論述常常把開元、天寶年間的進士科與文學聯繫起來,加上對相關史料的保守推估,傅璇琮 所下的判斷是「以詩賦作為進士考試的固定的格局,是在唐代立國一百餘年以後。……應當說,. io. al. er. 進士科在八世紀初開始採用考試詩賦的方式,到天寶時以詩賦取士成為固定的格局。」以上參傅. n. v i n Ch 制度的得失迭有爭辯。 (較有名的兩次論爭分別是唐代宗寶應二年 e n g c h i U (763)以楊綰為首的一群朝臣, 請停明經、進士科;另外在唐文宗開成元年(836)的宰相鄭覃奏罷進士科而未獲准。)北宋前 璇琮: 《唐代科舉與文學》 (臺北:文史哲,1994 年) ,頁 414‐418。而從盛唐之後,雖然對於此. 期的范仲淹也亟言貢舉改革的必要性。但真正讓這個制度中止的關鍵事件,是北宋熙寧四年(1071 年)時,王安石正式推動變法時對科舉制度的改革。他在制度上省去明經諸科,僅存進士一科。 內容上則廢除詩賦、帖經、墨義,改以經義、論、策試進士。試律詩賦在王安石新政中廢除。不 過後來伴隨新舊黨爭的政權更迭,在司馬光元祐更化時,又曾短暫復興。不過大致而言,經義與 詩賦經歷數次政權更迭後,經義逐漸取代詩賦成為試士的重心。元、明二朝也未恢復全面考試帖 詩。其中過程可參劉海峰、李兵: 《中國科舉史》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4 年) ,頁 188‐191。  28.   乾隆二十二年的這項重大措施,是自該年丁丑科會試開始,將第二場的表文,易以「五言八. 韻唐律一首」 ,原因是「夫詩雖易學而難工,然宋之司馬光尚自謂不能四六,故有能賦詩而不能 作表之人,斷無表文華贍可觀,而轉不能成五字試帖者,況篇什既簡,司試者得從容校閱,其工 拙尤為易見。」這段諭旨可參[清]勒德洪奉敕撰: 《高宗純皇帝實錄》 (臺北:華文書局,1969 年再版),卷 530,頁 22a‐23a。 .  .

(20)       - 16 - 紀昀試律詩學. 量,成為士人學子奮力以求的「舉業」之一。但除了作為求取功名的「舉業」之 外,「試律詩」的繁興,連帶也牽動著詩歌與詩學的發展。對「試律詩」技巧的 追求,與對詩學、詩法入門的追求,匯聚成促進詩學發展的一股力量。  這種為文造情的場屋文學,本身在形式及功用上當然會有諸多先天限制,使 其藝術成就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試律詩也屢被認為是詩學發展中一種比較 消極的成分。傅璇琮便曾從這個角度討論了試律詩,他引用宋人阮閱在《詩話總 龜》中的話,指出試律詩「自成一家,非他詩之比也」,並以為試律詩的形式拘. 政 治 大. 限,帶給文學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成為專攻於牽合駢對的文學遊戲。29 傅璇琮. 立. 更指出,試律詩成為考試定制時是在唐立國一百餘年時,在之前的初唐詩壇已經. ‧ 國. 學. 充分發展,傅氏的說法意在反駁包括楊萬里(1127‐1206)、嚴羽(1197‐1241?) 等詩話作者,將唐代進士以詩取士的政策連結到唐代詩歌繁榮原因的說法。 30. ‧. 程千帆的《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則以為,試律詩的僵化形式並不是帶來唐詩興. Nat. sit. y. 盛的真正原因,行卷風氣才是。31 傅璇琮的說法有憑有據,但是歷史的解釋總是. er. io. 有各種不同的向度。回到整個文學史發展的脈絡來看,試律詩固然不可能全面性. al. n. v i n Ch   該文原文是: 「省題詩自成一家,非他詩比也。首題韻拘於見題,則易於牽合;中聯縛於法律, engchi U 則易於駢對;非若遊戲於煙雲月露之形,可以縱橫在我者也。」 [宋]阮閱: 《增修詩話總龜.後                                                         29. 集》(臺北:廣文書局,1973 年據國立中央圖書館惠借珍藏善本書稿影印),卷 31,頁 2a‐b。  30.   此指的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在〈黃御史集序〉中所說的: 「詩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蓋當時以. 此設科而取士,士皆爭竭心思而為之,故其工,後無及焉。時之所尚而患無其才者,非也。」他 在〈周子益訓蒙省題詩序〉中亦云: 「唐人未有不能詩者,能之矣,亦未有不工者,至李杜極矣。 後有作者,蔑以加矣。而晚唐諸子,雖乏二子之雄渾,然「好色而不淫」、「怨悱而不亂」,猶有 國風、小雅之遺音。無他,專門以詩賦取士而已。」參[宋]楊萬里: 《誠齋集》 (臺北:臺灣商 務,1983 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卷 80、卷 83,頁 71、頁 105。宋代嚴羽亦曾說過「唐 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 。參[宋]嚴羽撰, [清]胡鑑注,任世熙校正: 《校正滄浪詩話注》 (臺北:廣文書局,1990 年) ,卷 4,1b,總頁數 142。這是種非常化約式的 歸因,傅璇琮並不認同這種說法,遂辯駁之。可參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418。  31.   程千帆: 《古詩考索.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年) ,頁 419‐427。  ‐ 16 ‐ .  .

(21) 第一章 緒論 - 17 -. 地解釋詩歌的發展和興盛,但試律詩的興盛,誠然對詩歌起過一定的效用。傅璇 琮也承認,由於科試詩賦講究聲韻對偶,遂刺激了文人對聲律的研究,以及韻書 的流行。32 王夢鷗先生則從晚唐五代間,詩賦格樣的繁興入手,論證此一現象和 進士舉業之間密切的關係。王夢鷗指出晚唐五代新奇競出的詩賦體格,不僅成為 唐季文學史重要的現象,更是舉業影響文學發展的表現,但是這樣的發展也會是 兩面刃:  如果這是一種突破,一種詩賦形式求進步的作業,固是可喜的現象。遺憾. 政 治 大. 的是:他們太注意格樣的新奇而忽略詩語價值的評估,往往採作範例的作. 立. 品,多數不是名詩人的好作品,結果不僅未能打倒文場的常式,抑且徒留. ‧ 國. 學. 給後人取笑的資料。 33. 作為試律詩發展的「副產品」,詩賦格樣正具體呈現了「試律詩」這種受到特定. ‧. 的形式、題目所牽限,卻又要在技巧上務求突破與精進的體制特色。類似的觀點. Nat. sit. y. 還包括張伯偉在〈論唐代的規範詩學〉34 中,亦針對唐代詩賦詩格著作的大量出. n. al. er. io. 現提出看法,他歸納其興盛的原因要有兩端: (1)便於應舉(2)利於初學。. i n U. v. 張伯偉同樣認為詩格詩法類作品並不是詩學藝術最高層次的展現,但指出這類作. Ch. engchi. 品的流通,的確構成詩學發達的基礎,從而形成了中國詩學中「尚法」精神面貌 的體現。這條脈絡一路發展至宋代,宋詩「尚法」的精神特徵裡,還是多少或許 能嗅到詩歌發展軌跡裡,「試律詩」挾帶其「誘之以利祿」的文化宰制力,對文 類發展的影響。祝尚書針對這樣的現象,以「程式化」來表達這股發展趨勢。他 指出像是陳應行《吟窗雜錄》、魏慶之《詩人玉屑》這種集成各家詩格、詩評、 詩法、句法、命意的作品,即使不是全為科舉所作,無疑也是北宋前期的「舉子                                                         32.   傅璇琮: 《唐代科舉與文學》,頁 427‐428。 . 33.   王夢鷗: 〈晚唐舉業與詩賦格樣〉 ,氏《傳統文學論衡》 (臺北:時報文化,1987 年) ,頁 189‐203。 . 34.   張伯偉: 〈論唐代的規範詩學〉 , 《中國社會科學》2006 年第 4 期(2006 年 8 月) ,頁 167‐177。 .  .

(22)       - 18 - 紀昀試律詩學. 業」必將參考的內容。他帶出了宋代詩學「程式化」發展和舉子業之間的互動關 係。35 綜合以上前人研究成果可以發現,第一階段的試律詩,對文學最顯而易見 的影響在於促進了詩歌發展的程式化,與詩律、詩格、詩法的日益風行。這種趨 向於規制化的詩歌發展趨勢,更成為科舉的文化宰制力對文學影響的具體呈現。 36.    試律詩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其研究成果尚不及前一階段的研究成果豐富。許. 多資料也屬於初步的整理,還值得進一步的論述開發。吳宏一於《清代詩學初探》. 政 治 大. 中,就以為清代盛行注詩、選詩的風氣,與關係生員功名出處的試律詩密不可分,. 立. 士人為了取得功名,不得不爭相研究格式聲律,對於前人名家的作品也必須究心. ‧ 國. 學. 講求,如此狀況下,自然可以促進詩學的發達。37 孫琴安在〈乾隆年間的科舉改 革與詩歌繁榮〉一文中就點出:乾隆科舉改革與詩歌繁榮的相關性,過去以來一. ‧. 直未被文學史家所重視,但這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有必要重視。即便清中葉之後. y. Nat. sit. 大量出現的詩家、詩派,不能全都逕自和科舉掛上關係,至少從乾隆加考詩科以. n. al. er. io. 後,唐人應試詩選本大量增加的現象來看,即是足以印證二者關係密切的線索之. i n U. v. 一。38 嚴迪昌的《清詩史》則把試帖詩於清中葉之後的發展繁興,連結到清代詩                                                        . Ch. engchi. 35.   祝尚書: 《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 (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年),頁 214‐215。 . 36.   日本學者高津孝便探討過關於中國科舉制度如何影響中國文化的問題。他認為「科舉」對於. 文化產生的可能有以下三項:(1)文化價值的固定化; (2)對社會的教養範型形成的規制; (3) 對文化多樣性的排斥。他的論點呈現了「科舉制度」對文化產生的部分影響,並以「文化宰制力」 來概括之。參[日]高津孝:〈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 ,收入[日]高津孝著,蔣寅譯:《科舉與 詩藝──宋代文學與士人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頁 95‐111。  37.   吳宏一在分析清代詩學興起的背景時,討論了包括政治環境、社會風氣、學術思想和文學思. 潮等四部分的因素。其中「科舉考試」一節屬於政治環境的因素,吳宏一並以為加考試律詩是清 廷提倡文學的措施中,和詩學最有關係的一項。吳宏一: 《清代詩學初探》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6 年) ,頁 13‐16。  38.   孫琴安: 〈乾隆年間的科舉改革與詩歌繁榮〉, 《探索與爭鳴》2007 年第 5 期(2007 年 5 月),. 頁 78‐80。  ‐ 18 ‐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成績計算:以術科實作及面試之原始分數計算,術科實作成績佔 70%,面試成績佔 30% (術 科實作原始分數*70%+面試原始分數*30%,分數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 2

五、 最遲應於甄試日前一週,於分署網站公告甄試資訊。甄試資

  復曰。佛法至論。非辨口利詞之所為。非神通修證之所得。直饒盡乾坤大地。都

2.本系學生須於大二學年結束前參加英文檢定 考試,成績並應達 CEF 之 B2 高階級(相當於 TOEIC 成績 750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本「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大學組生物考科考試說明」(99 課綱微調)的編

孟郊(751-814),字東野,中唐詩人。現存詩歌約 500 餘首,多為五言短篇 古詩,沒有律詩作品。孟郊為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

印度佛法的經藏、律藏、論藏,合稱《三藏》。三藏的結集共經 歷了數百年,其結集過程,是藉由現存的《摩訶僧祇律》 、 《說有律雜 事》 、 《十誦律》 、 《五分律》 、 《四分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