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紀昀「評點學」通貫其「試律評點」

第三章   紀昀試律評點與其試律詩觀──《唐人試律說》 、 《庚辰集》

第二節   《唐人試律說》與《庚辰集》」的評點方法

四、   紀昀「評點學」通貫其「試律評點」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三章 紀昀試律評點與其試律觀──《唐人試律說》、《庚辰集》研究 - 135 -

「當時人選當時人」的選集,在批點上受到的束縛較大。因此《庚辰集》中批語 較《唐人試律說》為簡約,亦可能因是因為這個原因。 

四、 紀昀「評點學」通貫其「試律評點」 

除了《唐人試律說》及《庚辰集》的「試律評點」外,紀昀亦曾從事過許多 經典文學作品的評點。其中較重要的批校成果包括《玉谿生詩說》、《點論李義山 詩集》、《刪正方虛谷瀛奎律髓》《瀛奎律髓刊誤》、《後山集鈔》、《紀批蘇文忠公 詩集》、《刪正二馮評閱才調集》及《玉臺新詠校正》等專集。85除了已勒為專書 的評點外,紀昀尚批點過韓偓《香奩集》、《翰林集》、《唐詩鼓吹》等作品。紀昀 評點作品的時代跨度自六朝沿及唐宋,形成了一套包羅宏富的評點學體系。這些 評點大部都完成在乾隆三十八年(1733)紀昀入職四庫館前,是他前半生最重要 的學術活動之一。86從評選作品的深度與廣度來看,都顯示出紀昀對於評點之學 的著力之深、用力之勤。

歷來學者對紀昀評點的評價甚高,以為其特色在於以下三點:

(一) 糾謬補正作品是非真偽 

       

參閱孫致中、吳恩揚等校點:《紀曉嵐文集‧附錄》,第 3 冊,頁 541‐546。 

85  可參閱盧錦堂:〈紀昀的文學著述〉《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 19 卷,第 1 期(1986 年 6 月),

頁 73‐89。但盧錦堂並未提到紀昀曾對《玉臺新詠》進行批校,為筆者補入。 

86  依照目前可見之資料,紀昀的評點成書年代最早的是乾隆十五年(1750)完成的《玉蹊生詩 說》,而截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為止,則紀昀至少已經完成了《玉溪生詩說》《唐人試律說》、

《庚辰集》《刪正二馮評閱才調集》《後山集》等諸評點,並收入於《鏡煙堂十種》中。而自乾 隆三十一年(1766)起,他開始評蘇軾詩,至乾隆三十八年止,又陸續完成了《唐詩鼓吹》《翰 林集》《香奩集》《玉臺新詠》《文心雕龍》《蘇文忠公詩集》《瀛奎律髓》《王子安集》等諸 書的評閱,其中《玉臺新詠》的批閱與校正應完成於乾隆三十八年二月,而接到入職四庫館的詔 令是在同年三月。關於紀昀諸評點的繫年與整理,可參閱徐美秋:《紀昀評點詩歌研究》(上海:

復旦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頁 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由於紀昀批點各類文學作品的目的不同,因此有時他是特別注重文獻的考訂 的,如他對《玉臺新詠》的批校即為一例。傅剛以為紀昀藉著《玉臺新詠考異》

中的批校,細微地考察了《玉臺新詠》每一篇的原文與作者,解決了不少懸而未 決的學術問題,可謂是以乾嘉考證方法進行文學評點的示範。87但紀昀在非以文 獻考訂為主要目的批校上,亦時能表現出很好的洞察力。莫礪鋒便指出紀批蘇東 坡詩的主要成就和目的雖然不在版本校勘上,但其部分批語是具有校記性質的,

且為後來的注家所引用。88這顯示紀昀批閱詩詞時,即使不是專為考據校正而作,

亦頗能抉發詩歌字句之誤,非隨意塗抹而作,他對於文獻的敏銳洞察能力是無庸 置疑的。

在從事試律詩歌評點時,由於編選動機本就意不在文獻的考訂上,故於考校 文字之事未刻意留心。但即使如此,他亦常能隨手就知見所及校定坊本之誤。如 指出蔣防〈秋月懸清輝〉詩之韻腳之「帷」字不入韻,或應改作「幃」。89又如 馬戴〈府試水始冰〉一書末句「潔白心誰識,空期飲此明」之「明」當為「盟」

       

87四庫全書中有收《玉臺新詠考異》一書,題名為紀昀之父紀容舒所作,但學者多以為紀昀才是 本書實際上的作者。而《玉臺新詠考異》和紀昀《玉臺新詠校正》大部分的內容是相同的,皆可 視為紀昀的作品。紀昀運用乾嘉考據方法對《玉臺新詠》進行數次批校,解決該書許多重大的學 術問題,如率先指出《玉臺新詠》中是按照作者卒年先後編次的,亦指出《玉臺新詠》的版本中,

趙氏覆宋本較明刊本為佳等。詳參:傅剛〈略論紀昀的《玉臺新詠》研究〉《人文中國學報》第 14 期(2008 年 10 月),頁 201-220。 

88  如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時,便引用過紀昀之批語,且稱為「紀校」。由於紀昀批閱蘇東坡詩意 不在正版本之得失,因此其批語往往是根據文本分析來判定作者或詩題之誤,或就格律來剔除雜 混入的詩詞,這種「據文本風格辨偽」的方法或流於主觀,但紀昀的意見後來竟常被從事文獻考 訂的學者所證實,可見其眼光之敏銳。參莫礪鋒:〈論紀批蘇詩的特點與得失〉《唐宋詩歌論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頁 349‐350。 

89 此詩之批語中最末一則提到:「帷字廣韻八微不收,應作幃字。然阮嗣宗薄帷鑒明月句,實 作帷字。唐韻收字甚寬,如麻韻有佳字,模韻有浮字之類,宋修廣韻乃刪去,未可以宋韻定唐韻 之出入也。」紀昀:《唐人試律說》,頁 9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三章 紀昀試律評點與其試律觀──《唐人試律說》、《庚辰集》研究 - 137 -

字之誤。90遇文獻不足無法詮定者,亦謹附罔疑,如《庚辰集》選張鵬翀〈更達 四門驄〉詩,題注下曰此詩詩題刻本有作〈更闢四門驄〉者,且孫逖有〈應制更 闢四門驄〉之作,但王維詩之詩句即為「更達四門驄」,二說各有所據,只好權 並存之。91這些例子都顯示出紀昀在其試律評點中,即使未刻意進行文字之批 校,但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敏銳的洞察力早已體現在其批注中。

(二) 詳盡分析藝術特徵

紀昀的試律評點以「詩法」為其總則,故於每首詩的藝術特徵和章法布局等,

皆有細膩之分析。而這種態度亦展現於他在試律詩評點外的其他詩歌評點上。紀 昀從事評點時,一直很著重對每首作品藝術技巧、章法結構的分析與點評上。學 者亦以為此乃紀昀評點的特色所在。如劉學鍇以為紀昀是「李商隱詩歌接受史上 最集中地以審美角度評價李詩的學者」,頗能指引李詩之「比興深微」處。92莫礪 鋒亦指出紀批蘇東坡詩最有價值的地方是他對蘇詩藝術特徵的分析,即使紀氏本 身的詩觀和論詩立場和蘇軾相去甚遠,致使某些評語有「以己律人」之嫌,但他 對於蘇詩的用韻、章法的精微處,往往不吝於闡發。93紀昀對於詩歌藝術特徵的 分析不僅限於不對大家名作的肯定上,他對於《玉臺新詠》乃至於韓偓《香奩集》

等作品中所收錄的豔體詩歌亦能公允對待。即使不認同「豔體詩」對於詩歌總體 發展所造成的影響,但是針對個別作品時仍能本著欣賞其書寫技巧的角度,分析        

90  紀昀:《唐人試律說》,頁 13b。 

91  紀昀:《庚辰集》,卷 1,頁 20a 

92  劉學鍇:《李商隱詩歌接受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年),頁 150‐161。 

93  紀昀和蘇軾詩學觀念有異,因此他最常攻謫蘇詩的地方一是蘇軾常以俗語入詩,以詩文為戲,

紀昀以為此非詩之正途。二則是紀昀對於蘇詩中唱和、次韻之作頗多不滿,常指謫蘇軾之詩「趁 韻湊和」,然而這些指謫有時難免有「以己律蘇」之嫌疑。不過紀昀對於蘇軾詩中章法的分析、

用典的詮釋仍是充滿獨創性,且極具鑑賞力的。以上論點詳可參莫礪鋒:〈論紀批蘇詩的得失〉,

《唐宋詩歌論集》,頁 341‐3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其藝術表現,並適時予以肯定。如他以為「齊梁體」的藝術特徵在於「小巧輕豔」, 便不宜以盛唐氣象求之。94這種不因體廢詩的態度,和他說解試律詩的態度亦能 遙相呼應。

(三) 評點體現其整體文學思想 

評點雖然是一種隨意性質極高的詩歌批評體式。但紀昀在點評諸作時,往往 能透顯出其中心的詩學思想與整體的文學體系。如王友勝以為紀昀批點蘇東坡詩 時,是站在「文學正變因革」的學術體系上來看待蘇詩的文學成就,並從「詩史」

的意義賦予蘇詩價值。95廖宏昌亦指出紀昀在批閱方回《瀛奎律髓》時常直率地 表露他和方回論詩觀點迥異的地方,從中亦透顯出紀昀與方回截然不同的詩學體 系。96由於紀昀本身並未留下專門的詩文評類著作,因此其評點常常成為分析紀 昀詩學體系相當重要的依據。惟歷來論者尚鮮有能將其「試律評點」納入其詩學 體系中者。《唐人試律說》和《庚辰集》二書,雖是課授兒輩的作品,但亦是紀 昀「我用我法」為之點評的成果。當中對於詩歌作法優劣之指陳,對試律詩的見 解,都體現出他對試律詩「法度格意」的認識。而他對詩歌寫作的意見,以及他 對「試律詩」一體的相關講論,亦應成為他詩歌理論體系中的一個參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