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童軍教育活動實施的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幼童軍教育活動實施的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

國民小學幼童軍教育活動的推展,目前在國內遭遇到許多問題,尤其九年一 貫課程實施之後,在課程嚴重壓縮及排擠之下,導致幼童軍教育活動已逐漸被學 校所忽視。本節將從當前國民小學幼童軍教育活動的推展問題及幼童軍服務員訓 練二部份進行探討。

壹、當前國民小學幼童軍教育活動推展的問題

幼童軍教育活動始於學校,發展於學校,至今仍是以學校幼童軍團為主流,

但近年來學校幼童軍教育活動推展上,確實遭遇部分問題,導致在推動上愈來愈 不易,從表2-2-1中國童子軍總會三項登記統計表中可明顯發現,幼童軍登記人 數至1989年為最高峰,人數最多曾達33,562人,以後即逐漸呈現衰減的現象,至 1999年登記的幼童軍人數更未達高峰時期的半數,登記人數只剩16,883人,此現 象值得探討。

吳國基(2005)認為童軍教育推展之困難為:

1.人力資源:包括服務員缺乏、服務員專業之能不足、意願低落及誘因不足。

2.團務行政:包括經費不足、缺乏團器材、缺乏活動資料等。

3.團的活動:包括團活動時間安排困難、活動場地不足、團活動資料缺乏等。

4.其他問題:家長及社區人士對童軍教育認知不足、學生人數太少,有意願參 加學生太少。

九年一貫課程雖將童軍活動正式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育部,2001),

幼童軍教育活動在學校教育現場卻無法納入正式課程,只能以社團方式存在。因 此若求幼童軍教育活動能蓬勃發展,必須在人數及教育訓練上齊頭並進,強調質 量並重,然而在實際執行上確有若干問題待克服,當前學校幼童軍教育活動在推

46

展上所遭遇之問題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分述於後。

一、學校幼童軍來源不足

學生本身意願不高,而幼童軍部分野外活動需自費,學生家長經濟情況欠佳

,鼓勵子女參加的意願更為低落(柯登祥,2001)。

二、主、客觀因素,學生參加意願不高

莊鶴齡(1999)指出,童軍登記人數下降,其主觀因素為青少年本身無意願、

家庭經濟欠佳;客觀因素為社會多元誘因太多,轉移青少年參與的目標、社會各 層面對童軍教育認知不足、升學壓力等。

社會多元化發展之後,轉移了青少年學生參與休閒活動的目標;社會對於童 軍運動的認知不足,支援不夠;及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家長及學校擔心學生升 學受到影響,不僅對學生未來生涯規劃,甚至少子化社會學校即將面臨辦學績效 良窳的減班壓力,對於童軍活動辦理的意願與積極動能不足。

三、學校幼童軍團團長人選難覓,服務員闕如

幼童軍教育活動是長期性的義務付出,平日幼童軍團之團務行政即已十分繁 雜,即使在沒有團活動期間,團長亦須對幼童軍團的小朋友們進行生活上之指導 與關懷,更遑論辦理團活動時事務工作繁忙之窘狀。而今學校的教育環境,團長 之職務卻是有苦勞而無功勞,有行政工作之實,卻無行政職務加給,更無學校行 政上之合法地位。因此團長職務在學校中較無人願意擔任,而必然落於一般教師 身上時,教師課務繁重,常常無法兼顧課務與團務之推展(得正,1988);甚至 有些團長或服務員是奉命擔任,完全不知幼童軍教育的原理及訓練方式,更遑論 推展童軍運動(柯登祥,2001)。

四、部分學校行政人員與老師對幼童軍教育活動的觀念不正確

幼童軍的發展有賴學校校長有無興趣而定(柯登祥,2001)。若干學校行政 人員誤解童軍的服務精神為做些勞役性的服務工作,有時會於上課時間要求童軍

47

去站崗或做衛生服務,影響學生之課程學習權,使得學生、家長、導師對學校童 軍團產生反感甚至排斥(得正,1988)。另外教師參與服務員志願性服務的工作 意願低,熱誠與願力也不足,導致學校童幼童軍團的指導老師或是服務員常常捉 襟見肘,學校幼童軍活動如何能受到親、師、生的重視。

五、家長不瞭解學校幼童軍教育活動內涵

李光源(2002)認為,學校童軍教育活動的困境為:升學主義的抬頭。教改的 原意希望能減輕學生課業學習的壓力,但因課程全面改革,驟然實施的配套措施 不完善,加上升學制度依然存在,家長與學生普遍由於升學主義的影響,常以耽 誤功課為由,寧可將孩子於課後往補習班、安親班裡狹小的空間送,也不願讓孩 子參加以寬闊的大自然、戶外為教室的幼童軍活動,同時在耳濡目染、惡性循環 使然之下,孩子們的心態亦有所偏差,總認為幼童軍活動的目的就是可以有機會 痛快玩樂,或是純然必須吃苦耐勞,卻忽略幼童軍教育活動之積極意義,即使勉 強參加,一旦在活動中遭遇困難,便失去信心而不肯學習(柯登祥,2001)。

六、幼童軍團有名無實,未有具體教育活動規劃

學校幼童軍團的最高行政決策單位為團務委員會,雖然大部分成立幼童軍團 的學校也有團務委員會之組織,但據了解卻幾乎從未召開團務委員會議,有也是 大多應付了事,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及功能,或提不出具體的訓練計畫與團活動 規劃,自然不可能按部就班展開童軍活動(柯登祥,2001)。

七、幼童軍團的各項教育訓練活動尚未充分推展

根據研究者針對學校幼童軍團服務員及幼童軍的訪談中發現,學校幼童軍團 集會大多未能定期舉辦,成因還是在於時間因素無法克服;幼童軍的小隊制度功 能未充分發揮與落實,相關小隊幹部之訓練不夠徹底,而帶團責任的重大壓力,

加上缺少學校行政相關資源的奧援,因此學校幼童軍團甚少舉辦野外活動。

48

八、經費短絀,場地不足

經費短絀造成人力不足的惡性循環結果,導致幼童軍教育活動規劃與執行的 遺憾。而幼童軍強調做中學、遊戲化的活動設計,且以大自然為教室為其特色,

故童軍活動之場地以戶外場地或專用教室為宜(吳務貞,1991),然而目前仍有多 數學校未能提供適當活動場地,抑或未能設置一專門之童軍團部(沈六,1989)。

此外,因時代之改變,幼童軍團也遭遇到這一代學生普遍存在之惡習-學生 害怕吃苦,不願負責,故不願對要求承諾之童軍活動用心,此實為童軍活動推展 之一大隱憂。

貳、幼童軍服務員訓練的現況及問題

團長及副團長是幼童軍團裡的靈魂人物,除了規劃帶領幼童軍們參加團的活 動外,還得綜理幼童軍團行政各項事務,因此幼童軍的服務員,必須具備正確的 知能,瞭解幼童軍教育的原理原則及方法,策劃特別活動的規劃能力,良好的人 際關係與溝通協調能力,還必須具備熱誠與願力,才能經營好一個優質的幼童軍 團。可見幼童軍服務員的專業訓練對於國民小學幼童軍教育活動的推展是多麼的 重要。針對幼童軍義務服務員的訓練養成,中國童子軍總會國家研習營已有一套 完整的訓練制度與方案。在早期講究童軍倫理的時代,想要報名參加木章訓練或 是相關的訓練課程,都必須排隊等待多年才得嘗夙願,然而時代變遷受到多元文 化衝擊後,幼童軍服務員的專業訓練不再受到教育人員的重視,有時還得拜託服 務員參加訓練。這一套已經沿用數十年的訓練制度與方案也必須因應時代的變遷 而彈性調整,否則將無法再適應各階層、不同屬性的成年人,此對於幼童軍服務 員的人力開發工作,將是一大障礙,值得省思,茲分述於後:

一、完整的專業訓練制度

貝登堡體認到童軍團服務員的進修與訓練的重要性,於1919年在倫敦極偉園

49

開辦了服務員木章訓練。1920年來自世界各國的童子軍服務員也有機會來到英國 倫敦的極偉營參加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彼此交換經驗與心得分享,從此極偉園 乃成為國際童軍服務員訓練中心(吳國基,2005)。

中國童子軍總會於1959年正式成立國際極偉訓練營--中國分營,開始辦理童 子軍服務員的木章訓練與基本訓練;1976年改組為中國童子軍國家訓練營,1997 年始更名為現在大家所沿用的「中國童子軍國家研習營」正式名稱。

木章訓練的類別可區分為:幼童軍木章訓練、童軍木章訓練、行義童軍木章 訓練、羅浮童軍木章訓練及輔導木章訓練等幾類。若依木章訓練的階段可區分為

:木章基本訓練、木章訓練、助理人員訓練及訓練人員訓練。

以幼童軍木章訓練的階段而言,幼童軍服務員被要求需參加木章基本訓練或 木章訓練,結訓後獲得結業證書並在六個個月內完成承諾與第二部作業,經訓練 組員簽署,報請總會國家研習營頒發兩顆木章與木章證書,配掛木章領巾,成為

「木章持有」(中國童子軍總會國家研習營,2000b)。

身為木章持有人,必然需瞭解木章與領巾的意義。洪恆明(2006)指出:木 章領巾的桃灰色,代表的是木章持有人要有謙虛的心;桃紅色代表的是木章持有 人一片熱誠的心;而 Maclaren 家徽,是感念因為他無私無悔的奉獻莊園,才有 今天全世界童軍服務員聖地的極偉園(Gilwell park);領圈代表的是木章持有 人圓融與溝通的處事態度;第一顆木章代表卓見,第二顆木章代表恆心與毅力,

第三顆木章代表傳道與啟迪,第四顆木章代表弘道與無求、有為。

二、適度調整訓練課程,能因應多元時代服務員的個別需求

二、適度調整訓練課程,能因應多元時代服務員的個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