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童軍教育活動態度之相關研究與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幼童軍教育活動態度之相關研究與理論基礎

壹、態度的涵義

態度的研究一直是社會心理學中重要的一環,但對於態度的定義卻仍未有定 論。Thurstone 與 Chave (1929)運用心理計量的方法來測量態度,把態度視為c

54

個體對某一心理對象贊同與反對的情感。Bogardus主張態度是個體對某一些環境 因素的反應傾向所形成的正向或負向評價(引自Allport,1967)。不過,有些學者 認為,只從情感的單一向度來界定態度,並不足以說明其複雜的本質。Katz 和 Stotland(1959)認為態度應包含有「認知」、「情感」和「意向」三個成分,認 知成分是指對特定對象所抱持的信念;情感成分是指對特定對象的情緒感覺,包 含正向與負向的感覺和評價;行為意向成分是指對特定對象的反應傾向,也就是 反應的準備狀態。

Sherif,Sherif 與 Nebergall(1965)認為態度包含了情緒與動機的向度,

並與認知成分密不可分。Allport(1967)定義態度是「一種神經、心理的準備狀 態,由經驗組織而成,直接或動態性的影響個體對相關事物情境的反應」。

Ajzen (1986)認為態度是「個體對於某心理對象的感覺或評價」而個人對於 採行某項行為的態度可由兩個層面來界定:一是個體對採行該行為可能導致某種 結果的信念;二是個體對該種行為結果的評價。

杞昭安(1995)認為態度是指個人對某一對象所持有的評價與行為傾向。態度 的對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團體制度以及代表具體事物的觀念等

。一個人的態度不同會影響到他看到、聽到、想到、做到一件事時而產生明顯的 個別差異,由此可見態度包括認知、情感及意向的成分。

貳、態度的形成

態度的形成和轉變是一個人社會化過程的重要層面,因為一個人剛出生時,

只是一個生物體、一個自然人。隨著個人成長過程中,才逐漸對周遭世界形成了 種種態度,並且掌握了一套固定的價值觀。因為周圍環境的變化,他對事物態度 也會發生相對的轉變,而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社會成員(俞文釗,1993)。因此,

有人認為態度是習得的,他的正負向事件或正負向字詞可能是和父母親的某一態 度所聯結(杞昭安,1995)。

55

Fishbein 和 Azjen(1975)指出,雖然一個人對於態度有許多信念,但這些 當中僅有某一部分突出,情感只依附於這些突出的部份。Baron 和 Byrne(1984) 認為,態度的形成和發展,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和直接體驗(direct experience)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

一、社會學習:王文科(1989)指出,社會學習係從他人處習得態度,如喜好、嫌 惡、信念和行為傾向。這種態度的形成有兩個主要的方式:1.父母對子女的 獎勵和批評,亦即當孩子表現的觀點和他們相似時予以獎勵,不同時則予以 批評。因此孩子的態度和其父母的態度會十分相似。這種學習型態是一種工 具制約,個人會學習如何表現以產生正向的結果。以權力的角度來看,一個 握有實權者因此可使人產生和其相似的態度,如父母、教師、雇主、工作夥 伴、較高社經地位者。2.示範(Modeling),亦即自己並沒有直接的去做,而 是從觀察他人的說話和行為來發展自己特定的觀點。這種效果經常出現在父 母並無意去教導孩子之言行舉止、而孩子卻很快就能將父母的態度變成自己 的態度。這種學習在班度拉(Albert Bandura)認為是種觀察學習。

二、直接經驗:杞昭安(1995)認為,直接經驗是指態度得自於和態度對象的實際 接觸。在許多情況下都來自於和人們、理念、群眾、物體…等等的直接經驗

。但多數的人們並沒有和態度對象有直接經驗,例如對聽障者有正負向經驗

,一旦正向較常出現,或較清楚的和聽障者的時地聯結,則會出現正向態度

。事實上,多數人的經驗有限,主要來自於學校、家庭或其他人們所告知,

因此,產生了人們的刻板印象。通常競爭式的互動產生負向態度,而合作式 的互動產生正向態度。

態度形成歷程大約可分為三個層次,亦即Kelman的態度變化階段論:

1.順從和服從(compliance)階段,其外表之表現和團體一致,但內在未必 一致。此時人們表現出一些順從行為,但這件僅僅是被迫的。

56

2.認同和同化(identification)階段,個人對某人或某團體的崇敬或喜好

,進而接受並模仿對方的態度而變成自己的態度。其強調內在心理運作,

這一階段的表現不是被迫而是志願接受他人的觀念、信念、態度與行為,

並使自己的態度與他人的態度相當接近。

3.內化(internalization)階段,個人將認同與他人的態度與自己原有的 態度整合協調的過程,亦即真正從內心深處相信並接受他人的觀點,從而 徹底的轉變自己的態度。在這一階段中真正是一個人相信新的觀點和新的 思想,從而把這些新的思想和觀點納入自己的價值體系之內,成為自己態 度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份(俞文釗,1993;黃中天、洪英正,1992)。

參、幼童軍教育活動的態度研究

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教學工作屬包班制,因此對於學校幼童軍教育活動的實施 大多以社團型態進行,其推動與否純賴教育人員對幼童軍教育活動的精神與內涵 之態度,在從事幼童軍教育活動的教師當中,依李義男(1994)曾經針對童軍教育 教師之人格型態與領導行為提出研究指出,童軍教育人員對於童軍教育活動的態 度包括具有:熱誠、耐心、為人謀福利、主持團體、好動、外向、大方、表現、

自制思考和喜與青少年為伍的特質。

教育部長杜正勝(2006)也一再強調:能力=(知識+技能)態度,除了卓 越的專業知能教學外,卓越的品格與態度更是新世紀教育的重點。因此身為一個 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於任何教育活動的態度,皆是影響教育活動實施成敗的重 要因素。有關幼童軍教育活動的態度研究中外相關文獻相當稀少,因此本研究旨 再探討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於實施幼童軍教育活動的態度,對國民小學教育人員 而言,從探討所得的少數文獻中可知,對於幼童軍教育活動的態度應是一種行為 的傾向,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是由認知、情感及行為傾向等三個成份所組成

57

,且通常此三種成份是協調一致的。其形成必須經過社會學習與直接經驗的過程

表2-4-1(續) 學者專家對態度的理論基礎之相關研究

Thurstons 和 chave

1929 運用心理計量的方法來測量態度,把態度視為個體對某一心理對象 贊同與反對的情感。

Katz 和 Stotland

1959 認為態度應包含有認知(Cognition),情感(affect)和意向

(Conation)三個成分 Sherit,

Sherif 和 Nebergall

1965 認為態度包含了情緒與動機的向度,並與認知成分密不可分。 Fishbein

1980 認為態度是「個體對於某心理對象的感覺或評價」而個人對於採行 某項行為的態度可由兩個層面來界定:一是個體對採行該行為可能 導致某種結果的信念;二是個體對該種行為結果的評價。

Baron 和 Byrne

1984 態度的形成和發展,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和直接體驗

(direct experience)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

Ajzen 和 Madden

1986 個體的行為意向至少受到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等三種變

三、意向,如反應傾向或反應的準備狀態(李美枝,1985;李碧真,1992;杞昭 安,1995;黃中天、洪英正等,1992;黃富廷,1995)。

本研究中「幼童軍教育活動態度」所針對的是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幼童軍 教育活動的內涵、實施方式、實施的影響因素與因應策略四個面向,透過問卷 調查的方式瞭解所持的行為傾向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