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上節所述之研究主要發現與結論,本節提出以下建議,作為日後學校 單位與教師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有效規劃推動與教學使用及未來進 一步研究之參考。

壹、 對學校之建議

136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未來欲推動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學校 建議如下:

一、編列經費添購充足完善資訊設備

本研究的研究場域快樂國中為位於臺北地區的一所公立國中,在資訊設備 方面,已運用行政院「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經費,與承 辦臺北市輔導團相關專案,分階段於 2010 年共設置 13 間互動式電子白板專科 教室並建置 2 間群組教室,2011 年建置七年級 13 個班皆有互動式電子白板,

總數量在臺北市國中名列前茅。但是從研究結果發現互動式電子白板設置地點、

方式、數量及廣播系統是否整合仍是個案學校中影響教師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 融入教學因素之一,可見資訊設備充足完善的重要性,正所謂「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既然要推行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課程教學,而互動式電子白板 融入教學則必須要有相關基本資訊設備,每位教師要有足夠的硬體設備,才能 夠好好編排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課程,讓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更為落 實。加上教學現場是相當繁雜、充滿不可掌控性,許多教師難以接受因為在資 訊科技設備操作上所可能帶來的干擾,即使是科技接受度高的教師,也可能無 法克服因為資訊設備不便所造成的難題,而對互動式電子白板接受度有所疑慮 的教師,不便利且不穩定的設備則更強化了他不接受、不使用的決定,可見教 室環境裡設備的充足、完善對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推動具有相當程度的影 響。故建議學校機關正視設備對互動式電子白板推動的影響,應逐年編列,盡 可能提供教師數量足夠、穩定且便利的設備,使教師們能無後顧之憂地落實互 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

二、建立資訊種子教師制度,成立技術支援團隊

137

研究結果中發現教師對教學資源的知覺為影響其互動式電子白板科技接受 度的因素之一,教學資源主要包含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樣式選擇、數量、安裝位 置與遇到困難是否有人即時支援等,因此建議學校在推動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 教學前,優先建立資訊推動政策與組織團隊,可納入校長、行政人員、資訊組 長與教師等,支持數位化教學政策並規劃學校整體之數位化採購藍圖,透過行 政人員領導,參酌教學現場教師建議,逐步打造資訊化多元教學環境,加上結 合校內種子教師團隊協助進行教育課程訓練,分享在上課中因為軟硬體導致中 斷教學經驗與對策,藉由教育訓練提供給其他教師參考,便能減少其他教師重 覆摸索之人力與時間,使新手教師能縮短使用時的摸索適應期,即時排除困難 或避免後續可能發生之問題。

三、辦理校內外教學典範交流,進行經驗分享傳承

研究結果中發現教師自身資訊能力與教學所遇到的困境為影響其互動式電 子白板融入教學接受度的因素之一,因此學校除建立資訊種子教師制度外,協 助技術支援團隊外,建議學校邀請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上已具有相當經 驗且教學卓越之校內外教師,辦理研習擔任講座,透過教學觀摩、經驗分享,

實際的操作體驗可以讓教師有較深的體驗,更清楚認知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 學的優勢,強化教師對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應用的多元認識,也可提早瞭 解在教學上可能會遭遇到的難題與解決方式,以降低教師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 入教學實行時因設備停擺無法使用的窘境與疑慮。並可透過影音、文字等方式 傳承予新手教師,將其個人經驗及教學模式進行知識管理與分享,能縮短新手 教師使用時的摸索時間並提供其他教師模仿參考學習,透過彼此交流經驗,讓 廣泛的教師群接受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

138

貳、 對教師之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未來欲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教師建議 如下:

一、初期以熟悉操作與教材展示為主,逐步建立個人互動教學模式

本研究個案學校在互動式電子白板總數量上在臺北市國中名列前茅,除硬 體設備充足外,校內也培訓 30 位校內資訊種子教師,負責推動校內教師運用資 訊教學,但從研究結果發現個案學校少部分教師在互動式電子白板推動上仍有 所疑慮,因此建議教師在嘗試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時,初期以熟悉簡 易功能操作與藉由書商提供現成數位化電子書做教材展示為主,因為從基礎認 識、採用到能適應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於教學,會因對整體設備、軟硬體使用 不熟悉而產生較大心理壓力,因此建議教師在初期使用時重點為熟悉互動式電 子白板之功能操作,並且結合書商提供現成之電子書搭配進行展示教學,也可 先以慣用之教學方式搭配使用,待操作日漸熟悉,能流暢運用現有教學素材與 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互動功能操作後,教師再透過擷取新知、專業分享與對談,

觀摩他人成功經驗,整合教學資源並能自行設計互動性數位教材,建立個人專 屬互動教學模式,並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自我省思、檢討、修正及改良,發揮互 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效能。

二、同領域組成互動式電子白板專業社群,營造校園學習型氛圍

139

除學校建立資訊種子教師制度外,建議教師可同領域內組成互動式電子白 板專業社群,以利在教學上合作支援,因為學校資訊種子教師多屬跨教學領域 之異質背景組成,其主要協助內容偏屬於技術性功能,在自身專業學習領域教 學上無法有即刻到位的幫助,而教師教學之成效能否充分發揮,其重點仍需回 歸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教學本質之精實。因此建議同領域內教師優先主動組 成互動式電子白板專業社群,進行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專業對話,而且加上本 研究也發現互動式電子白板課程教材設計較為費時也是影響其互動式電子白板 融入教學接受度的因素,因此可以透過同領域教師彼此充分討論、瞭解需求、

協同邀請相關背景之講座分享後,以進行專業分工並進行整合,除能使同領域 社群團隊能充分發揮各成員不同優勢達到互相協助支援合作之功能外,更能減 少教師在課程設計上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改善領域教師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 教學使用上所遭遇之困難。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尚有許多層面未完成探討,茲將本研究可進一步討論之處提供給後 續研究做參考: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先對個案學校全體教師作問卷調查,並從兩次問卷總分分數差異較 大的教師中,各挑出資訊種子教師 3 名與非資訊種子教師 3 名,合計 6 名為個 案教師,進行後續深度訪談、教學錄影觀察及焦點座談,以瞭解影響教師運用 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接受度之因素,但是問卷調查對象與後續研究皆只限 於個案學校快樂國中,故本研究結果之推論有其限制,建議未來研究可擴大取

140

樣範圍,可涵蓋高中、高職、國小等不同學制範圍之教師,相信可對影響教師 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接受度之因素更作廣泛的瞭解。

又本研究對象只限於個案學校之教師,建議未來研究中可以擴大學生為研 究對象,因為所有的教育政策或學習設備、教師教材相關設計都是以促進學生 學習為目標,因此建議如能同時將學生想法同時納入互動式電子白板相關研究 中,相信更有助教育單位後續推動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參考。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依據 Davis(1989)所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型原始問卷內容,直接引用 為「互動式電子白板使用意願調查問卷」為研究問卷調查工具,後續輔以深度 訪談、教學錄影觀察及焦點座談資料佐證。在問卷調查中,僅針對受試者之性 別、年齡、學歷、職稱、教學年資、教學領域、每週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頻 率等變項上作差異探討,而影響本研究可能變項有許多,建議未來研究中可以 納入其他變項,並強化量化部分之分析,以瞭解教師在不同背景變項上對運用 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接受度之差異情形。

14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國電化教育雜誌專題論文(2006)。交互白板促進課堂教學的創新:交互白板 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學科信息化-現代教學,2-4。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0)。Sharon , V. , Jeanne , S. S . & Jane , S .著。焦點 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五南書局,臺北。

王冠富(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小教師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意願-以教 育部數位學習服務平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縣。

王梅錦(2009)。幼稚園教師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數概念教學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緒溢、劉子鍵、梁仁楷(2002)。當電子書包進入教室-高互動學習環境之系 統建置與應用模式。教育研究月刊,99,110-119。

王燕超(2000)。電子媒體在校園的應用建議。教學科技與媒體,50,24-29。

何志隆(2010)。以科技接受模型融入數位學習之研究---以國中防災教育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縣。

吳依純(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以互動式電子白板導 入五年級數學科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明清(2000)。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