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在發展課程方案與執行教學後,針對課程方案內容不足之處提出建 議,希望未來欲開設水肺潛水課程之教師、教練與相關單位作為參考。

一、 大專校院授課時數與人數

因目前國內大專校院其課程上課時數不一,建議未來大專校院如欲開設水肺 潛水課程時,其每週授課時數需以至少 3 小時為主,即每週 3 小時 18 週課程共 54 小時,而本研究所發展之潛水員訓練課程方案共 34 小時,可規劃成 12 週課 程,其餘六週可規劃學科課程、期中考與期末考等相關課程。

大專校院開設課程其開課人數需至少 15 至 20 人才可開課,而本研究所發展 之課程方案僅以 10 人為主,建議未來大專校院未來開設課程後如以 20 人來說,

其平靜水域課程可同時上課但需先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持續複習浮潛課程,另 一組即操作潛水重裝課程,最後在進行組別間互換的動作,而於開放水域課程時 亦同,分成兩組輪流進行開放水域課程。

二、 培訓教學助理

因水肺潛水課程不論於平靜水域與開放水域皆有其風險性存在,因此建議為 來大專校院未來欲開設水肺潛水課程,因先以培訓一批 5 至 10 位教學助理為前 提,在培訓結束後即可於水肺潛水課程中協助教學,同時於開放水域進行海洋實 習課程時進行水底安全戒護之工作,將其風險性降至最低。

三、 教學永續經營

潛水教學者在執行整個潛水教學後,對於學生後續之問題應持續關切或是給 予輔導轉至其他潛水教練,如潛水旅遊、新型裝備操作、裝備購買等等相關問題,

讓剛取得開放水域潛水員證照且欲持續參與之學生有所歸屬,並免潛水孤兒之產 生。

四、 後續研究之建議

國內潛水系統組織甚多,因此所培訓出來的教練,其教學方式、教學風格與 動作技能檢核標準皆不同,如未來研究將動作檢核標準系統化,除能讓所訓練出 之學生在動作操作方面更為紮實外,同時亦可將潛水過程中其風險性降低。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SSI 國際水肺潛水學校(2010)。訓練課程暨潛水中心標準。取自 http://www.divessi.com/

方景翰(2010)。水肺潛水員知覺風險與教練領導效能對自發性表現行為之影響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王雲輝(2009)。台灣專業潛水人員相關法令認知與潛水教學內容規劃之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王瑛(2006)。潛水教練對遊憩水肺潛水風險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 博碩士論文系統。

王憲珍(2006)。水肺潛水活動刺激尋求與幸福感關聯性之探討(碩士論文)。取 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田羚玉(2010)。冒險教育活動方案對大學生逆境自我評估之影響(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江玉群(2009)。實施探索教育方案對國小高年級班級氣氛影響之行動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行政院新聞局(2002)。行政院將推動海洋運動發展計畫。取自 http://www.gio.gov.tw/ct.asp?xItem=23918&ctNode=3903

吳佳玲(2007)。Mosston 互惠式和包含式教學在國小游泳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

吳武忠、葉時碩、黃宗成(2010)休閒潛水者持久性涉入、環境知識與環境行為 之研究。休閒事業研究,8(3),109-124。

呂至晏(2010)。冒險教育活動方案對大專運動員逆境反應能力之影響(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呂榮晉(2009)。臺灣與韓國國際認證休閒潛水教練參與技術潛水動機與阻礙因 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宋一夫、湯慧娟、宋壬夫(2008)。初級潛水員潛水活動的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 研究。人文與社會學報,2(3),99-118。

李明儒、陳元陽、陳宏斌(2003)。休閒潛水者的風險管理之研究。戶外遊憩研 究,16(2),49-67。

李昱叡(2004)。推動海洋運動行政組織策略聯盟之發展策略分析。中華體育,

18(3),81-90。

李昱叡(2005)。臺灣海洋運動政策發展現況。大專體育,81,1-7。

李海清、戴有德、巫昌陽(2010)。台灣休閒潛水運動環境屬性重要性之研究。

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1(1),42-61。

李德仁(2009)。認真休閒者之潛水休閒利益。北體學報,18,99-110。

杜品儀(2007)。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及正向情緒

林家正(2005)。Mosston 教學光譜應用於國中籃球育樂營教學效果之探討(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高紹源、張鳳儀(2008)。心跳減緩對潛水者安全的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

3(1),88-94。

高紹源、鍾潤華、鄭憲成(2009)。心跳減緩對潛水者潛在冰冷水中生存的影響。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1),189-198。

康淑惠(2007)。探索教育在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運用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 之研究。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4,238-254。

莊子賢(2008)。創造思考教學融入探索教育體驗學習活動之行動研究(碩士論

陳垣翰(2006)。Mosston 命令式、練習式和互惠式教學在國小巧固球教學效果 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陳星如(2008)。Mosston 練習式與理解式球類教學在國小籃球教學效果之比較 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陳偉仁(2005)。水肺潛水活動之遊憩動機、持久性涉入及專門化關係之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陸正威(2008)。海洋教育課程方案設計及其實施成效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 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彭宗弘(2005)。台灣地區水肺潛水參與動機與休閒阻礙調查之研究(碩士論文)。 因素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5(1),82-94。

葉靜瑜(2008)。正向情緒課程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正向情緒及挫折容忍力 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鄒桂禎、陳鏡清(2003)。一項亟待開發的體育教學-潛水。雲科大體育,6,94-99。

廖文華(2010)。結合繪畫元素與注意力訓練的課程方案對 ADHD 學童影響之個 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劉國雄(2010)。Skype 導入英語會話線上學習之行動研究-以高雄縣某私立文 理補習班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蔡巧玲(2005)。休閒潛水者性別角色與休閒涉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 博碩士論文系統。

蔡瓊姿、謝立文(2009)。水肺潛水之安全管理研究。台灣水域運動學報,1,

1-12。

鄧正忠(1999)。Mosston’s 直接教學形式對網球技術教學效果之研究。宜蘭技 術學報,2,83-98。

鄭憲成(2009)。潛水參與體驗與滿意度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1),

81-90。

鄭勵君、李海清、邱金松(2007)。墾丁海域休閒潛水者對地方依附重要性與環 境屬性滿意度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4),53-60。

戴基福、張淑如(2001)。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推廣概況與未來發展。台北市:行 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薛銘卿、林育正(2009)。冒險教育活動方案對青少年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

體驗教育學報。

魏子婷(2010)。比較論證取向教學與傳統教學對高一學生論證能力學習遷移的

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羅力(2010)。休閒水肺潛水者動機及行為研究-以臺灣東北角龍洞灣為例(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蘇育呈(2010)。Mosston 互惠式與包含式教學在國小扯鈴學習效果之比較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蘇焉(2005)。空氣水肺潛水學。台北縣:太和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二、外文部分

Graver, D (2010). Scuba diving(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tics.

Greve, T. (2010). Scuba diving. Vero Beach, FL: Rourke.

Ryback, C. (2005). Scuba diving. Milwaukee, WI: Gareth Sterens.

附 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親愛的老師/同學 您好:

本人為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之學生,目前正進行大專院校開放水域 潛水課程方案之研究,希望您能提供相關教學經驗與方法,以協助本研究的進 行,為求訪談後的資料分析與整理,訪談過程當中全程進行錄音,其訪談內容之 錄音檔與相關資料僅作為學術研究使用,其中受訪者之姓名與相關資料將以編碼 取代,因此,希望您能提供真實的意見,增加本研究資料的正確性。如對本研究 有任何相關之意見,敬請隨時指教。

授權同意人: (簽名)

日 期: 年 月 日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指導教授:溫卓謀 教授 研究生:林暉旻

附錄二

附錄三

學生訪談大綱

本研究將針對「大專院校開放水域潛水課程方案之研究」進行探討,為求進 一步瞭解潛水課程相關資訊,研究者希望能利用您的一些寶貴時間進行訪談,以 提供您的相關經驗,以下為訪談題綱。

背景資料

1.您從什麼時候開始參與潛水活動?

2.是哪些因素吸引您來參與潛水活動?

3.您曾經參與哪些潛水研習、活動、課程?

4.您認為參與潛水活動必須具備哪些基礎能力?

5.您認為潛水教學者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與能力?

6.您目前是否已學會 OWD 所有技能?

潛水課程發展過程

1.您如何開始學習潛水課程?(當時的教學流程、順序、時間安排)

2.您認為大專院校潛水課程(36hr)必須學會哪些技能?

3.學習潛水過程中是否有獲取外在的支援?(學校經費、人力、器材)

4.您認為潛水課程是否需要漸進式練習?(浮潛、重裝淺水池、重裝深水池)

5.您私底下是否有自我練習潛水技能之相關動作?

6.您理想中的潛水課程是如何安排?(人、事、時、地、物應如何安排)

潛水課程執行過程

1.學習潛水過程中,在技能方面您認為那些動作技能較為困難?如何克服?

2.訓練過程中(包含海洋實習)教練與學生之比例是否達到您的需求?

3.您於學習過程中常犯之錯誤與常見問題?如何解決?

4.學習過程中其潛在風險有哪些?(封閉水域、開放水域)

5.學習過程中是否發生過相關危險事件(封閉水域、開放水域)?如何處理?

5.學習過程中是否發生過相關危險事件(封閉水域、開放水域)?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