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水肺潛水之相關文獻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水肺潛水之相關文獻

國內針對水肺潛水之相關文獻,本研究將其分為七類,分別以休閒遊憩、風 險管理、生理、技術報告、專業能力、裝備器材與其他等類別進行探討。

一、 休閒遊憩

休閒遊憩是目前國內水肺潛水相關文獻之趨勢,其中可在細分為休閒涉入、

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以及遊憩等三類,然而藉由研究結果,可瞭解水肺潛水參與者 其態度、動機與活動結束後的滿意度。

(一) 休閒涉入

蔡巧玲(2005)探討休閒潛水者性別角色與休閒涉入之研究,針對台灣地區 具備合格潛水證照之休閒潛水者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 301 份,其中男性 178 人;女性 123 人,結果顯示出男性潛水者於休閒涉入程度上高於女性。吳武 忠、葉時碩與黃宗成(2010)針對休閒潛水者持久性涉入、環境知識與環境行為 進行探討,以至澎湖參與休閒潛水者實施問卷發放並同時訪談,回收有效問卷 209 份,受訪之 209 人當中學生人數佔 126 人,研究結果中發現持久性涉入對環 境知識與環境行為兩者之間有顯著影響。郭正德(2009)探討休閒潛水者加入海 洋環保活動志工自我涉入與意願,以便利抽樣於東北角與墾丁地區進行問卷調 查,回收有效問卷為 177 份,其中男性有 131 人;女性 46 人,研究結果發現加 入海洋環保志工自我涉入對海洋環保的觀念很在意,且認為提升優質環境為潛水 志工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並認為政府單位與民間潛水團體,針對志工實施專業訓 練課程,進一步培養人才且輔導與管理。

(二) 參與動機與滿意度

彭宗弘(2005)探討臺灣地區水肺潛水參與動機與休閒阻礙,以問卷調查方

式分析北、中、南、東四區二十個水肺潛水俱樂部之水肺潛水員,共發出 50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476 份,其中男性 290 人、女性 186 人,結果顯示出潛水 者之參與動機較傾向於休閒樂趣、刺激需求與技術發展三個因素,且男性平均高 於女性,顯示出臺灣於早期受軍事戒嚴再加上畏水與男女有別之傳統觀念影響,

導致男性接觸水肺潛水活動的機會高於女性;潛水者之休閒阻礙部分則較傾向於 缺乏資訊與環境與經濟兩個因素,同時女性高於男性,表示水肺潛水活動本身擁 有難度與危險性,同時需具有一定的游泳基礎與適水能力,再加上傳統觀念的影 響下,女性於阻礙比男性提高許多。畢璐鑾、郭正德與劉觀正(2007)探討休閒 潛水人員參與海洋環保志工動機與意願之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針對東北角與墾 丁地區從事休閒潛水者進行調查,共發放 20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177 份,其 中男性有 131 人;女性 46 人,研究結果表示參與海洋環保志工者在參與動機前 五項最高分別為提升潛水優質環境、為保育任務開啟先鋒、提升潛水員環保觀 念、為海洋環境近一份心力、海洋環保為潛水員的責任與義務;而在參與意願部 分前五項分別為政府單位需培育潛水專業人才、潛水志工需教育訓練、潛水志工 需管理、潛水志工需輔導、淨灘淨海需由潛水團體主導。

陳偉仁(2005)探討水肺潛水之遊憩動機、持久性涉入及專門化關係,以問 卷調查方式針對野柳、龍洞、墾丁、綠島等四處參與水肺潛水之參與者進行調查,

共發出 110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810 份,其中男性佔 566 人;女性 240 人,

研究結果顯示出參與者希望藉由參與潛水活動來逃離現實生活瑣碎問題並從中 獲得自信與成就感;同時藉由參與潛水活動能達到學習相關知識與增進人際關 係,更能達到本身的冒險感受。羅力(2010)探討東北角龍洞灣休閒水肺潛水者 動機及行為研究,以東北角龍洞灣海域之休閒水肺潛水員進行問卷調查並加以訪 談,回收有效問卷共 346 份,其中男性有 234 人,女性 108 人,4 人未寫性別,

結果顯示初估每年至東北角潛水人數達兩萬多人,且密集集中於五至九月份,其 認為東北角風景管理處應針對生態與社會承載量作評估並針對該區進行管理與

為主要因素,其中女性潛水者佔大多數選擇於安全且方便有導潛的情況下進行潛 水活動。呂榮晉(2009)探討臺灣與韓國國際認證休閒潛水教練參與技術潛水動 機與阻礙因素,針對臺灣與韓國曾參與技術潛水之合格潛水教練進行問卷調查,

其中受測之 90 位教練當中,臺灣皆為男性教練佔 40 人;韓國男性教練則佔 49 人,女性教練僅 1 人,結果顯示臺灣尚受男女有別之傳統觀念之影響,因此受訪 之臺灣皆為男性教練;臺灣地區在動機方面以知識需求最高,社會需求次之;韓 國地區亦是知識需求最高,而工作需求次之。

葉為谷與劉志鈺(2010)探討休閒水肺潛水運動觀光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 與阻礙因素,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分析,問卷共發放 478 份,回收有效問卷 409 份,其中男性 271 人;女性 138 人,其結果顯示共有 138 位女性遊客受測,表示 女性遊客亦是重要的潛在市場,而在「服務品質」因素上女性高於男性,女性遊 客之阻礙因素以個人阻礙因素高於男性,其因潛水活動之技能比起一般水域活動 稍有難度,導致女性民眾不敢嘗試,如業者設計一套易學之教學法來引導女性解 除其個人內在阻礙,來提升女性從事潛水活動之人口。鄭勵君、李海清與邱金松

(2007)以墾丁海域休閒潛水者對地方依附重要性與環境屬性滿意度進行探討,

針對到訪墾丁進行休閒潛水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發放 310 份,回收有效問卷 222 份,其中男性有 186 人;女性 36 人,研究結果受測者以 21-30 歲之年輕人佔 大多數,表示國民價值觀的改變與政府對海洋運動的推廣,以及許多大專院校將 潛水列入課程當中且深受學生喜愛,而在滿意度結果中前六名為當地導潛教練熟 悉海域、潛水店提供清水以利沖洗設備、潛水店提供之氣瓶空氣品質佳、潛水店 人員服務態度佳、潛水店具備故障裝備之修護力、潛水店提供相關潛點資訊,皆 為經營管理層面。宋一夫、湯慧娟與宋壬夫(2008)探討初級潛水員水肺潛水活 動的參與動機與滿意度,針對義守大學初次參與潛水活動之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問卷共發放 2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184 份,研究結果參與動機以知識需求最高,

其次為刺激避免,表示參與者主要以增加對水域活動之認識與增進;而滿意度部

嘗試潛水活動後,除達到增加相關知識外同時亦可結交良好的人際關係。

鄭憲成(2009)探討潛水參與體驗與滿意度,以墾丁後壁湖潛水參與者進行 問卷調查,共發放 30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289 份,其中男性 141 人;女性 148 人,研究結果顯示出,潛水參與者在潛水活動整體滿意度與體驗上不會因為 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與收入狀況而有所不同,表示消費者對 於潛水業者所提供之服務並無特別意見。李海清、戴有德與巫昌陽(2010)探討 臺灣休閒潛水運動環境屬性重要性,利用問卷調查野柳、龍洞、墾丁、澎湖、綠 島各潛水地區不同潛水類型之分部情形,共發放問卷 1320 份,回收有效問卷 979 份,其中男性 694 人;女性 283 人,結果表示不同類型的潛水活動在不同潛水地 區達顯著差異,海底攝影與觀光多集中於綠島,潛水訓練課程則集中於北海岸地 區,澎湖則以漁獵採補。而在實質環境屬性、社會環境屬性、經營管理環境屬性、

活動設施屬性之滿意度,皆以綠島與澎湖兩地區為最高。

(三) 遊憩

林彥廷(2009)針對休閒水肺潛水者認真性休閒與遊憩專門化之因果關係進 行探討,以休閒水肺潛水者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 243 份當中,男性佔 161 人;女性 82 人,研究結果發現出認真性休閒正向影響遊憩專門化,表示越 認真看待與從事之活動參與者,越會去投入情感、增進遊憩知能與對活動的熱 衷。陳文喜、葉時碩與曾冠暾(2010)探討專門化對水肺潛水者的環境知識與行 為之影響,以北、中、南地區之潛水店家進行問卷發放,共發放 450 份問卷,回 收有效問卷 364 份,其中性別以男性為最高,職業以學生為最多,研究結果顯示 潛水者的專業化程度越高與投資資金越多的潛水者,其環境知識與環境行動意願 之瞭解程度亦越高。王憲珍(2006)探討水肺潛水活動刺激尋求與幸福感關聯性,

以前往東北角、墾丁、花東海岸、綠島、蘭嶼與澎湖等地區進行休閒遊憩之潛水 者為對象施予問卷調查,問卷分為紙本問卷與網路問卷兩種,紙本問卷共發放 150 份,回收有效紙本問卷 108 份,網路問卷 102 份,研究結果顯示國內潛水業 者於國內仍以發展休閒潛水為主,導致國內潛水模式較於保守,因此國內潛水者 之刺激尋求程度低於國外潛水者,而整體對潛水幸福感體驗方面相當高,建議相

關單位於行銷潛水活動時,應強調放鬆壓力、親友同樂與海洋觀光體驗之特性,

以達到潛水參與者之需求。

二、 風險管理

李明儒、陳元陽與陳宏斌(2003)探討休閒潛水者的風險管理,其中利用相 關文獻探討出休閒潛水的風險分別有潛在風險、環境風險、自我管理與外在管 理,以臺灣地區休閒潛水者為研究對象,再實施問卷調查,共發放 1,500 份問卷,

回收有效問卷 359 份,其中男性有 295 人;女性 64 人,研究結果顯示出休閒潛 水者在潛在風險瞭解程度最高為嗆水,其次則為氮醉與減壓病;發生潛在風險嚴

回收有效問卷 359 份,其中男性有 295 人;女性 64 人,研究結果顯示出休閒潛 水者在潛在風險瞭解程度最高為嗆水,其次則為氮醉與減壓病;發生潛在風險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