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二節 建 議

本結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分別對學校行政、教師、家長及未來進行研究提 出建議,做為推動班親會的參考。

壹、對學校行政的建議

一、加強宣導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協助家長建立參與學校教育的理念 學校行政應加強宣導,使家長覺知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並提高家 長組織班親會的意願。從本研究中,因為研究個案本身環境的因素,還是有家 長對於班親會這樣的組織並不熟悉,間接的影響了參與的程度,因此學校必須 先喚起家長參與的熱忱,一起參與推動班親會組織,故宣導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正確的理念與實務,讓家長真正瞭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用意與目的,是鼓勵 家長參與班親會的第一要務。

二、學校行政應配合教師提供家長組織班親會的方法

在本研究中發現,家長不見得全都知道自己可以為小孩的學習做些什麼,

對班親會的理念也未必充分瞭解,對於家長在參與學校教育的方式上,仍有很 大的改進空間。因此學校行政應多提供班親會資訊,如宣導班親會內涵、做法,

以取得家長的共鳴,並進一步鼓勵家長參與、合作,以增進教師和家長互動,

共同關心孩子的學習與成長。

三、多舉辦親職教育成長課程

在本研究發現家長因為害怕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勝任班親會的工作,對參與 班親會活動裹足不前,另外也發現家長雖有心參與,卻有不知從何做起的困擾。

因此舉行親職教育成長課程,讓家長對班親會的重要性及親子、親師之間的互 動有更深一層的體認,是有其必要性的。另外要讓家長勇於進入校園、走入班 級,學校應該提供家長實質且具體的學習機會,藉由完整的學習規劃,讓家長 與教師共同成長,進一步建立家長與教師彼此信任的關係,而非只是要求家長 扮演幫忙處理繁雜事務的角色而已。因此,舉辦親師一起的研習活動,讓家長 也能參與,鼓勵家長提供意見,讓學校、教師更瞭解孩子的需求是什麼,讓孩 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四、規劃適當的空間提供親師、家長討論的場所

學校的物理環境會影響家長參與的感受,在本研究中發現,家長到學校和 教師互動,通常都只是侷限於教室或走廊,學校方面並沒有提供其他空間作為 親師互動的場所,如果學校能規劃適當的空間,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時有固定 的場所可以使用,不僅能提供家長參與班親會活動的準備,也將更有助於親師 之間的溝通協調。

五、學校行政應主動支援教師及家長

本研究從教師的訪談中得知,學校在支援方面,通常都是由教師有需要時 才向學校行政申請,而學校處室才會動用人、事、物來配合班親會的活動。如 果學校行政能主動關心,儘量出席各班班親會活動表達對家長的支持與鼓勵,

尤其是家長進到校園協助班親會的活動時,如果能由行政人員出面為家長加油 打氣,對家長而言,有莫大的鼓舞作用,家長也會樂於持續對班親會的熱忱與 付出,對教師推動班親會也有肯定的作用。

貳、對教師的建議

家長走入校園參與孩子的教育,是家長應有的責任也是權利,而做好親師 合作的工作是學校教育的一部份,也是班級經營的重點,因此教育人員應建立 推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是教育人員的本份的觀念。另外,推動家長參與並不是 額外的工作,雖然在引進家長參與的初期,可能因為協調、溝通而增加教師的 負擔,然而事實上在班親會上軌道之後,就能減少教師的工作負擔。綜合本研 究對教師建議如下:

一、敞開心胸接納家長的參與

在本研究中,部份的教師害怕家長干預教學、影響教師專業、增加教師不 必要的負擔等因素,而拒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因此對於推動班親會的態度是 勉強的應付,致使班親會只流於形式,這乃是因為教師未能建立起家長參與教 育的正確觀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可以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資源,並提升 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班親會是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基層組織,導師應該特別重 視,讓班親會充分發揮其功能。換言之,導師要有開放的心胸接納家長對孩子 們的關心與協助,並且善加引導,方能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

二、定期召開班親會發揮班親會功能

在本研究中發現,班親會除了是親師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對班級的教學有 更深一步的認識之外,也是家長之間互相探討教養子女問題的時間。因此定時 的舉辦班親會,不但可以增加親師之間的對話,有助於教師與家長瞭解學生的 學習情形,同時也有助於家長彼此經驗的交流。因此研究者建議已成立班親會 之班級,教師必須定期的召開班親會,確實的與家長互動,增加親師溝通的機 會,並同時將家長的意見納入教學,適時的修正教師的教學計畫與教學實施,

如此在家長教師的通力合作之下,才能避免讓班親會空有架構組織而流於形 式,真正發揮班親會的功能。

三、適切安排家長參與活動

在本研究中發現缺少時間參與,是家長未能參與的一大主因,為了能多鼓 勵家長的參與,教師勢必得多花一些心思配合家長的時間,鼓勵家長參與。

(一)彈性調整班親會辦理的時間

為了因應家長不同的工作時間,辦理班親會的時間應該有所彈性,如兼具 聯誼性質的休閒活動,以假日或夜間實施較為適合;而其他如教學協助支援,

需安排在上課時間實施的,可以先透過調查,讓家長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

到校協助活動之進行。

(二)以「班群」的理念來辦理活動

研究個案班親會之活動幾乎都是「單打獨鬥」型態,雖然有幾個班級辦得 有聲有色,卻也有不少班級,在推動班親會的過程中,倍感辛苦。如果能以「班 群」的理念,結合兩三班的導師,合辦活動應可以讓班親會凸顯不同的風貌與 氣氛。

(三)用活潑的方式進行班親會

班親會是為了孩子而設立的,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樑,可以用較活潑的 方式進行,地點亦可不限於校內,鼓勵家長參與,讓家庭和學校教育更能融合。

四、召開班親會後,應加強與家長的聯繫

在本研究中,個案學校在開完班親會後,欠缺與家長再作進一步的聯繫,

也因此未出席班親會的家長,並未能取得應有的訊息。因此建議班親會召開會 議之後,應將會議的結果告知未出席的家長,使全體家長都能知道班親會所討 論的事務及決定,另外對於會議中所做的決定,也應該要切實執行,並且加以 檢討追蹤成效。

五、建立家長人力資料庫

班級家長對教師做班級經營時,可說是一項重要的人力資源。在本研究中

發現,家長人力資料的調查是由學校來做的,可惜的是資料建立之後,沒有好 好交由各班級加以利用。因此建議級任導師在學期開始之初,可以透過學生攜 回調查表,請家長填寫,建立班級家長人力資料庫,以瞭解班上有哪些人力資 源可供運用,並將這些可供利用的人力資源加以整合,有效的運用,不僅有利 於班親會的推動,並可以提昇班級經營的效果。

參、對家長的建議

有家長的參與,班親會才能真正發揮親師合作力量,有家長的支持與協助,

班親會才能永續的經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或班級事務時,應建立以下的觀念:

一、積極的參與、踴躍出席班親會

家長的關心,常常是孩子學習成功的關鍵。一位父母,無論多麼忙碌,也 應該要撥出一些時間關心孩子在校的情形。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孩子的教育 需要家長積極熱心的參與,且學校體制也政朝向開放性的路線,學校都會願意 接納家長家長的愛心智慧與經驗,而家長參與最好的方式就是從自己孩子的班 級做起,而班親會就是最佳的途徑之一。然而,在本研究中發現,家長往往因 為某些因素,以致出席的情形並不踴躍,約只佔全體家長的 30%,甚至有的班 級家長出席數寥寥無幾,而家長參與度不高,會直接影響教師推動班親會的意 願與推展的困難。因此,唯有在家長主動積極的參與之下,班親會才能順利的 推展,也才能有助於孩子的學習。

二、調整參與學校教育的心態

會參加班親會的家長大抵是比較熱心的家長,然而在本研究中發現家長在 參與的同時,忽略了學校才是教育的主體,家長只是協助角色的現象;另外,

家長過度的參與,亦往往會干預教師的教學甚至學校行政,不僅為學校帶來困 擾,也為教師帶來壓力,如此一來就失去了協助的意義。因此,家長在參與學

校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建立起正確的態度與觀念,而理想的參與方式應該是以 班級教師為主體,由教師配合家長來規劃各項的活動,並經過審慎評估,透過 班親會成員聯結各種社會資源提供給班級運用。在提升學生學習品質的原則 下,做到親師共同合作,才能對學生有最大的益處。

三、透過班親會與教師建立夥伴關係

在本研究中發現親師關係的建立、互動的情形,皆會影響到班親會的推動,

且在家長參與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家長不是單打獨鬥的個體,家長應該是教師

且在家長參與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家長不是單打獨鬥的個體,家長應該是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