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班親會實施之因素與改進策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影響班親會實施之因素與改進策略

影響班親會實施之因素相當多,研究者依據蒐集之文獻資料,從學校行政、

教師、家長方面,加以探討影響班親會實施之因素及改進策略,分述如下:

壹、影響因素 一、學校行政方面

(一)學校領導者的理念與態度

家長參與學校活動是一種互動的過程,而學校領導者的理念常會影響到家 長參與的意願,進而影響到家長參與班親會的運作。當校長的態度愈開放,對 家長信任和懂得運用家長作為輔助學校教育資源,家長參與的層次愈高,家長 扮演的角色也愈多元(吳迅榮,2000);而有些校長擔心家長參與變成干預,因 此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並未積極鼓勵、支持班親會的成立與運作,

這樣的心態常令有心家長卻步(王貴瑛,2001);另外,林明地(1999)的研究 也指出校長對家長參與校務或活動的看法趨向於有條件的支持,希望家長參與

而不干預、不介入學校行政,並能尊重教師之專業,因此學校校長對家長參與 所持的態度,會影響到彼此之間互動的關係,也會間接影響到家長參與的意願。

(二)行政的運作與支援不足

由於人力之不足,目前學校辦理班親會的業務,除了第一線教師以外,行 政方面皆屬於兼辦性質,缺乏權責單位,因而有些學校行政人員認為推展班親 會,會增加行政人員的工作負擔,而缺少推行意願(吳秋珍,2003);而傳統「關 起門來辦教育」的舊思維,及行政人員不積極的配合與支援態度,在在影響班 親會之運作與親師合作的功效(郭明科,1997;曾俊凱,2002),因此行政運作 與支援的不足,使得家長降低家長參與之意願,亦使得學校欠缺來自家長資源 之奧援,因而無法達成學校教育之目標的因素之一。

二、教師方面

(一)教師的態度

家長參與班級事務時,若學校教師採取積極回應的態度,家長參與的意願 也會較高;但若相反的,學校教師採取消及抵制的態度時,家長參與的意願也 會較低。許多研究指出,校長及學校老師對於家長參與均抱持相當正向的肯定 態度(吳壁如,1998;林明地,1998);另有研究指出教師深怕家長的加入,會 影響其教學權威,危及其專業地位,而採取消極抗拒的態度,容易造成家長與 教師之間的對立,因而造成家長裹足不前,影響其參與的意願(王貴瑛,2001;

郭明科,1997)。因此教師的態度是影響班親會實施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親師溝通不良

親師合作的困境在於教師認為親師之間溝通不良(賴秀英,2001);雖然教 師與家長目標一致,但由於雙方的觀點、認知、立場不同,往往會造成彼此之

間溝通的障礙(涂怡如,2000);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溝通能力不足,成為影 響家長參與的阻礙因素(詹益銘,2002)。故親師之間溝通不良,往往會造成 教師與家長角色認知之差異,進而影響到親師之間的合作。

(三)缺乏專業知識與反思能力

擁有高度的專業素養,是優良教師必備的條件,也會影響親師之間的互動 Katz(1996)的研究指出,有的老師對於和家長接觸會產生焦慮,因為他們在 教師專業養成過程中,欠缺親師聯繫的訓練,於是造成親師互動時家長的疑慮;

相反的,如果教師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能,家長參與的接受度較高。所以,教師 專業能力的高低,會影響家長的參與;另外,許多教師認為教師是專業,應該 自主,但顯現在教學與輔導學生上,卻又呈現不出其專業性,不符時代潮流和 教育理念,如此作法往往無法使家長信服,同時又缺乏專業反思能力,教師自 主應該是建立在教育專業的基礎上,不具專業能力者,就無權奢談自主(單小 琳,2002)。教因此,師若無法隨時代變遷調整自己之理念與管教方式,展現其 專業的一面,自然無法引起家長的共鳴,更遑論邀請家長加入教育的行列。

三、家長方面

影響家長參與的主要原因家長的社經地位、參與時間、家長的認知、教育子 女的技巧與能力:

(一)家長的社經地位低缺少時間參與

家長的社經地位愈低,推動家合作就愈困難(吳迅榮,2000);因為家長社 經地位較低,每日忙於工作自然欠缺時間參與子女教育、親子溝通困難(黃靖 媛,2000;楊惠琴,2000;簡加妮,2001);家長社經地位低,且因工作忙碌欠 缺參與時間,成為家長拒絕參與的一個理由(詹益銘,2002);對家長而言,時 間不能配合、社經地位低,造成心理上的自卑,以致不敢參與班親親會(吳秋

珍,2003);這些來自家長自身的問題,都足以影響班親會的運作。

(二)教師和家長認知的差異

引領家長走入校園、走進教室,親師共同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是學校教育 人員努力的目標與理想,然而觀念之改變並非一蹴可幾,仍有部分家長抱持「孩 子的學習是老師的事」;另外有些家長對班親會認知不足,甚至不認同、質疑班 親會的功用,有的則先入為主的任為孩子不乖、犯錯,家長才需要到學校開會

(陳靜音,2002);這些源自於過去學校與家長關係的刻板印象,往往使得教師 在推展班親會時倍感困難。

其次,在家長參與班親會運作,家長自我角色的定位常會影響班親會之實 施,教師認為家長參與最好的方式乃是協助教師與學校處理教育事務;教師視 家長為學校教育資源的補充,僅要求家長對學校提供協助與支持;而家長方面 則家長除提供支援學校教育之資源外,也可以進一步參與學校的決策(曾俊凱,

2002;鄭佳玲,2000;賴怡蓉,2000;簡加妮,2001)。故家長與教師之間教育 理念的分歧,權利義務定位不清、角色混淆不清造成班親會親師合作推展之困 境。

(三)欠缺教育子女的技巧與能力

家長參與班級事務,觀念是引導家長參與的方針,但能力卻是實際影響參 與的成效與品質。雖然有些父母參與子女教育的態度是積極的,然而受到家長 沒有足夠的能力,而無法落實實際參與行為(吳秋珍,2003);家長能力與知識 背景、素質不同,觀念各異,讓所有人達成共識是辛苦的事(詹益銘,2002);

家長沒有能力和足夠的技巧來參與子女教育事務,使得家長參與程度相對的降 低,致使學校不易推動班親會(陳靜音,2002)。

貳、改進策略 一、學校行政方面

推動班親會需要學校領導人員和行政人員的規劃與支持,除了化解、排除、

減少來自教師的阻力外,更需要增加家長和教師對親師合作的信念,因此,行 政人員的智慧與誠意,是學校推動班親會能否成功、順利的一大關鍵。

(一)積極的行政規劃與領導

學校領導階層對班親會的理念與支持,充分影響教師成立班親會及家長參 與班親會的意願,進而影響班親會的運作(吳秋珍,2003; 陳靜音,2002);

校長的態度會影響教師對家長參與投入的程度。積極的校長能鼓勵教師,給予 其發揮的空間,教師因而非常願意設計各種吸引家長參與的方案(Broyles, 2001)。因此,學校行政單位的規劃與引導,是促成班親會運作的主要力量。行 政單位需要提供各班班親會之支援,包括規劃良好的推動政策、明確的組織辦 法、便捷的行政運作、強力的宣導、適時的協助等。陳靜音(2002)指出如何 喚醒親師合作的意願、營造親師合作的校園文化,是學校行政應努力的方向。

因此,學校應於開學初始,及早規劃班親會的推動政策,可讓教師做及早準備,

並協助教師順利的召開班親會,以促進親師合作。

(二)爭取社區家長的配合

推動班親會學校必須和社區建立起夥伴的關係,這樣的夥伴關係是建立在 互助的基礎之上,除了由學校統籌、主動的推懂外,也必須獲得家長的體認與 接納,因此推動班親會活動時要獲得全校家長的支持與宣導,並透過全校家長 會辦理社區大型的親師活動,以帶動親師合作的風氣(秦秀蘭,2002)。

(三))辦理各種家長的成長活動

佘豐賜(2002)的研究指出家長的再教育,才能使其覺得參與學校事務是 件有意義的事,也才能吸引更多家長來參與。因此,學校應定期辦理各種家長

成長活動,以提昇家長參與能力及興趣。另外家長過於忙碌,沒有時間參與學 校事務、家長間缺乏有效的互動方式、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能力與技巧不足,

都是阻礙家長參與學校事務(郭耀隆,1998;黃靖媛,2000;楊惠琴,2000;

簡加妮,2001);另外,利百芳(2004)的研究也指出提供家長更多元的參與 管道和機會,有助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因此,學校應突破傳統思維,多以家 長的立場來著想,辦理親職活動時應考慮家長參與的便利性,如多利用假日、

晚上來辦理,才能增進親師間的交流機會,有效提昇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意願。

二、教師方面

(一)提升導師專業智能

導師的專業知能是班親會成功的一大關鍵,在實施班親會方面,其專業知 能包含:發揮導師的角色功能、為班親會催生、如何以經驗引導班親會順利運 作、如何善用家長資源(秦秀蘭,2002);教師應積極參加進修研習,汲取教育 新知、充實專業知能,如此才能維護自己的專業尊嚴,並獲得家長之敬重(吳 秋珍,2003)。

(二)尊重家長加強親師溝通技巧

家長參與班親會之後,教師面對的是全班家長的期許,以及全班家長與教 師對教育理念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面對家長時,應該要有溝通的能力,對於家 長與自己不同的教育理念進行意見溝通。吳秋珍(2003)對家長參與班親會,

家長參與班親會之後,教師面對的是全班家長的期許,以及全班家長與教 師對教育理念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面對家長時,應該要有溝通的能力,對於家 長與自己不同的教育理念進行意見溝通。吳秋珍(2003)對家長參與班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