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在本節,研究者將依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分別包含後續的理論研究與 教育實踐兩大層面。

壹、教育研究方面

一、學術界的生態轉向

批判教育學者過去強調的人類中心主義之反叛精神,在當今應進行「生態轉 向」,在生態、後人類的典範之上進行研究,以期發揮更全面的批判與解放精神,

119

這樣的精神也期待能夠穿透到學術界及學術界以外的社會,擾動原先的學科疆域,

進而促成「典範轉移」之可能。郭實渝(2004)提出了「多學門整合」作為環境 教育科際整合的基礎與方法,然其橫跨的領域並未涉及科技哲學觀、社會行動、

物種解放和當代的文化研究,但這樣的精神與 Kahn 意欲提出整合的研究徑路不 謀而合。因此,除了批判教育學之研究領域,研究者依然要持續提倡社會各個面 向之「生態轉向」。

教育不僅存於學校,還存在於社會的所有層面,所有的教育都是生態教育

(Orr, 1992),如此教育精神放到今日也依然值得謹記在心且必要。讓學校回到 是一個(社會)教育的場所,讓教育都是生態的教育,是包含生態素養的教育。

批判素養的培力也顯示出我們重新看待導源於集體生活與社會結構的生態危 機。

過去的許多學者也都曾提到過,永續性是一個衡量的標準,但是我們當今所 需要的是強永續與文化永續,從人類中心轉向到地球中心與生命中心,甚至是 Kahn 處於異域的怪物,重新思考人與社會、大地的關係,也持續關心批判教育 學所關懷的人性與生命。我們教育工作者,正是要為了明日種植一棵樹。明日的 希望之樹正是在一個擁有民主、自由和正義的地方。

二、離開家的教育

過去的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教育即是要發展人性與理性。但從 Kahn 的角 度來說,透過怪物的想像,甚至揭露了「我們都是怪物」的狀態,提供了我們一 種嶄新的教育啟示。藉由對於 Kahn 的異域教育學及生態教育學之認識,教育不 再是以「安身立命」為目標,而是改以追求「離開家」的動態歷程,進行跨域與 異質連結。從「安身立命」到「離開家」的教育,讓人不禁想問:那麼教育是什 麼?而研究者建議,這樣的提問可以從「教育應該是…?」轉變為「教育可能(可 以)是…?」,這樣的教育是一種生成的、未知的教育,同時也就打開了教育的

120

可能性。把握這樣的挑戰與契機,教育「如何可能」的思考,也就轉換為一種離 開家的探尋。

如同 Donna Haraway(2015)提出的「怪物世(Cthulhucene)」意指我們正 存活在一個去人類中心主義的時代,不再用過去的視角看待世界,遠離人類的視 角,這是一種對於人的基本定義之解構。在舒適之外,或許可以增添更多與「詭 異」的相遇。因此,在教育研究方面,以及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素養之研究,建議 可以新增生態、後人類以及怪物的視角。接下來將是教育應用面的建議。

貳、教育實踐與應用方面

一、特殊教育之反思

在當今的特殊教育與融合教育之中,許多身心失衡的學生或許與「失去山林 的孩子」不夠親近自然有關,建議可以增加親近自然的教育活動。而在特殊教育 方面,過去教室裡的學生同質性高,學校已經將學生進行過編班與分類,而當今 班級的組成越來越多元,班上有特殊生已然成為常態,然而,教育工作者應保持 開放的心胸,去認識不同心理狀態之學生。儘管要求特殊學生轉學、轉班是一種 最能達成心理滿意的手段,然而,這也相當於一種要求本體論純淨之暴力,Kahn 所提供的是不進行「驅魔」,而抱持著詭異的怪物理論共存。

研究者認為,有別於一般的教育在引導學生們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家,

異域教育學卻要我們「不在家」,而面對詭異。理由或許很簡單,待在家裡彷彿 畫出與外面的界線,隔絕與排除了我們不愛的事物,彷彿某種立法機制,以維持 自身純淨,感受家的庇蔭。我們唯有正視到這樣的情景,迫使自己離開舒適圈,

進而達致絕對民主、絕對吵雜、眾聲喧嘩之狀態。

121

二、科技資本主義社會來臨之批判

各級教育方面,人手一機的時代,科技素養不只是使用能力與技能的教學,

更應融入更多批判的素養。研究者建議,重新思考單只培育「競爭力」的教育政 策,而更應該強調跨領域的學習,而非僅是培養單一專長的專家。尤其是在台灣 以理工人才聞名的社會,追求快速、效率的社會生產過程中,往往便失去了人性,

甚至麻痺了感官,而這也正是科技資本主義社會作為一種吸血鬼的明證。一方面 人們從自然的環境疏離,另一方面也持續地造成生態之破壞。因此,重塑對於科 技的建構,成為了教育與社會面臨的當務之急。

三、十二年國教之核心素養:行星公民之養成

在教育決策(甚至公共決策)方面,可以融入更多元的聲音與視角,包含動 物、生態之視角。Kahn 所重視的生態素養,與當前十二年國教之素養相互呼應,

也因此,研究者建議,核心素養應納入以批判素養為核心的生態素養,進行個人 生命與社會之變革。教育工作者更是需要建構一套屬於自身的批判模型,諸如 Kahn 的動態模型圖,而這需要大量的想像力。因此,培養異域的想像力是一種 可應用的方法。

對於學生、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決策者來說,為了解決長久性的結構問題,

更應該透過想像力與美學進行創造性思考。這也牽涉到了 Kahn 的教育是否具有 可行性的問題。然而,培養異質連結的想像力,即是在刺激思考,一種不得不去 面對思考。美學的刺激,不是過往優美的、享受美學的,而是置身異域,突破同 溫層,這也成為了批判的可能。如同上述所說,自身同時也不再可能純淨,雜質 並存,進而自我反思與批判行動。這樣的教學模式沒有一個可預見的理想與目標,

而是在動態的過程中不斷創造。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培養異域的想像力,並展 現行星性與地方創生、跨界連結,成為了一種可能的教學方式。

122

123

參考文獻

方永泉(200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方永泉(2006)。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及展望。載於李錦旭、王慧蘭

(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頁 23-57)。臺北市 : 心理。

方永泉(2011)。批判教育學新進的發展及爭議-兼論 Gur-Zeev 的「反向教育」

觀念。市北教育學刊,40,55-82。

方永泉(2012)。能力乎?素養乎?—通識教育目標再思。通識在線,42。取自 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page4/publish_pub.php?Pub_Sn=

19&Sn=1386。

方永泉(2015)。靈性可教嗎?-從靈性教學的特殊性看生命教育中的靈性教學 問題。市北教育學刊,51,1-26。

方永泉(譯)(2003)。Paulo Freire 著。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70)

王秉倫(2009)。生態取向的公民教育。公民訓育學報,20,155-174。

王俊斌(2009)。生態危機對學校教育的衝擊─落實生態公民素養之可行途徑探 究。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面對未來挑戰的教育發展(頁 203-230)。

臺北市 : 學富文化。

王俊斌(2011)。共有文化、生態智慧與教師永續素養-C. A. Bowers 與郭實渝觀 點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0,83-113。

王俊斌、涂真瑜(2009)。生態公民意識之倫理學分析-在恐懼、效益性與詩性 想像之間。教育學刊,33,203-233。

石慧瑩(2014)。從環境正義到生態正義。載於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中華民國關 懷生命協會、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舉辦之「2014 動物解放、動物權與 生態平權-東、西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 282-291),

桃園縣。

地球公民基金會(譯)(2014)。T. Smith, D. A. Sonnenfeld & D. N. Pellow 著。挑戰 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Challenging the Chip:Labor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新北市 : 群學。

(原著出版年:2006)

江素慧(2013)。後現代主義下的政治與媒體關係:論“politainment”的興起與意

124

涵。載於黃瑞祺(主編),理論的饗宴(頁 277-308)。臺北市:碩亞數碼。

宋文里(編譯)(2018)。S. Freud 著。重讀佛洛伊德(Freud is Back: Selected Freud Papers with New Translation)。臺北市:心靈工坊。

林鶯(譯)(2016)。N. Klein 著。天翻地覆:資本主義 vs. 氣候危機(This Changes Everything: Capitalism vs. The Climate)。臺北市:時報出版。(原著出版年:

2015) 學研究,12(1),43-73。

洪如玉(2016)。萬物之靈?眾生之一?人權、生態、教育哲學。載於簡成熙(主 編),新教育哲學(頁 233-250)。臺北市 : 五南。

洪如玉、陳惠青(2013)。生態現象學初探:Merleau-Ponty 的自然觀。環境教育 研究,9(2),33-56。

紀駿傑(2006)。環境正義。載於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計畫推動辦公 室(主編),生物多樣性:社會經濟篇(頁 31-48)。臺北市:教育部。

韋本、李尚遠(譯)(2002)。M. Hardt & A. Negri 著。帝國(Empire)。臺北市:

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2000)

徐湘荷、趙占強(2011)。社會正義抑或生態正義-批判教育學和生態正義教育 學之爭。比較教育研究,255,73-77。

郝冰、王西敏(譯)(2014)。R. Louv 著。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 症」兒童(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 Disorder)。新北市:野人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高志仁(譯)(2001)。H. Marcuse 著。反革命與反叛。(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臺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72)

高翠霞、張子超(2016)。環境教育的發展脈絡與融入十二年國教的方法。課程 與教學季刊,19(2),27-52。

尉遲秀(譯)(2017)。M. Serres 著。拇指姑娘(Petite Poucette)。高雄市:無境 文化。(原著出版年:2012)

125

張君玫(2016)。後殖民的賽伯格:哈洛威和史碧華克的批判書寫。新北市:群 學。

張盈堃(2010)。批判教育學之於環境正義的探討。高師大教育研究,35,1-30。

梁福鎮(2015)。當前臺灣生態教育的問題與對策。教育科學期刊,14(2),71-105。

莊士弘(2010,7 月)。資料彙整/概念。輔仁大學英文文學與文化資料庫。取 自 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concepts.asp?P_No=

郭實渝 (2004)。環境教育哲學基礎:人文與自然科學結合之探討。環境教育研 究,1(2),23-46。

郭實渝(2007)。永續概念-兩個主張的探討。環境教育研究,4(2),59-77。

郭實渝(2007)。永續概念-兩個主張的探討。環境教育研究,4(2),5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