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此節乃是根據教師教學轉化歷程中的討論和發現來進行反思,並以提供相關 想法及建議予教學現場教師及後續研究進行思考和參酌。

149

壹、 對教學現場教師的建議

從兩位老師的教學轉化歷程觀之,可以發現老師的教學理解會影響其進行教 學轉化的形塑,而老師的學經歷背景更是影響其對個人教學理解的基礎知識,甚 至,教師對學習者的認知也會影響其進行教學的轉化。因此,以下乃根據兩位教 師的教學歷程和發現來據以提供相關建議予教學現場教師做為參考:

一、 教學理解的權衡

教師教學理解會影響其對課程的認知及詮釋,並使教師在進行教學轉化時對 知識、方法的選擇和判斷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透過個人教學理解來進行教學 轉化時,仍需透過個人教學專業及對學生的瞭解來進行衡量,如此在教師個人教 學理解、教學專業和學生背景、程度的納入後,才可進一步形塑出較為全面的教 學思維及方法,就此,教師教學理解的形塑也就更顯得重要,教師有必要透過輔 導及研習來進一步提升個人的教學專業,並以協助教師的教學理解形塑及修正。

二、教師背景經驗的思考

教師背景經驗會是影響其形成教學理解的知識基礎,包含其個人求學階段及 教學時期的經驗,都會累積及形塑成為教師對教學的認知和理解。然而,教師於 求學及教學過程中所理解出的教學思維或方法,並非於所有的教育脈絡下皆可適 用的,因此,教師對教學知識及方法的思考仍須回應到當下的教育場域及學生特 性來進行教學的選擇和判斷,進而以調整及理解出適於該教學脈絡及學生學習的 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

三、對學習者認知的調整

教師會因對學生的認知來對其教學進行判斷,並進一步的透過學生特性來進 行知識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選用。然而,教師也可能因為對學生的錯誤認知或瞭

150

解程度不足,而產生教師教學運作或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因此,教師有必要於教 學的過程中來觀注及瞭解學生,並透過個人對學生認知的調整及教學方法的替換 來創造更為多元的教學詮釋方法及發現更多的教學可能。

貳、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以下乃藉由研究過程及研究發現來進行反思,並以藉由反思的過程來思索及 提供後續研究可思考及進行探究的方向:

一、研究對象的選取

本研究是以透過兩位個案教師的教學歷程來進行教學轉化的探究,在兩位教 師的教學歷程中確實可發現教師個人教學信念及過往學經歷背景對其教學的影 響,而於研究過程中也可觀見教師對於教學知識的選擇及其教學方法選用的教學 轉化過程,從中,可以發現到教師進行教學轉化的歷程是甚為複雜的,且會因教 師個人背景及經驗的不同而形塑出不同的教學轉化歷程,因此,透過不同教師的 教學轉化過程來觀看教師的教學也有助於探究及釐清教學轉化的歷程和意義,然 而,因時間及地域的因素,僅能觀察到綿綿綜中兩位教師的教學,尚無法擴及到 他校或其他教師的教學來進行教學轉化的探究。後續研究應可朝此方向進行探 討,在研究對象的選取上,可選擇多位及不同學校的教師來進行研究,進而以從 中蒐集到大量且豐富的觀察資料來進行教學轉化的歷程探究。

二、研究資料的選用

本研究是以教師的教學運作來進行轉化歷程及意義的探究,因此,在資料的 分析及蒐集上會是以教師的教學資料及訪談資料為主,且因研究時間的不足,本 研究乃未能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及納入學生的學習聲音,並從教師教學運作及 學生學習理解來進行討論及檢證,就此,乃提供此建議予後續相關研究進行思考

151

及做為發展研究的方向。

1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章娟(2002)。高中歷史教學與媒體運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

王建堯(2007)。1949 年後我國國小社會課程之研究--以 Rugg 的社會重建觀分 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田奇玉(2008)。課程的教學轉化過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一個闡釋性架構之構 築。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淑媚(2010)。一位國小教師實踐詩性智慧課程之敘說探究。國立台北教育 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栢年(2009)。概念構圖與高中歷史教學:以「台灣經濟的起飛」與「世界文 明的交匯」為例。歷史教育,15,119-151。

吳碧琴(2004)。戰後我國大學入學制度與高中歷史教學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高雄:麗文文化。

施曉雯(2009)。史料證據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當代台灣與世界:

經濟的成長與挑戰」單元教材教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論文。

高明士(2009)。歷史教育與教育目的。歷史教育,14,21-34。

陳伯璋(2000)。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高強華主編,九年一貫 課程革新。台北:台灣師大,29-42。

陳國泰(2006) 學習教學:一位國小初任教師教學知識成長的歷程。彰化師大 教育學報,10,33-66。

陳皓薇、林逢祺、洪仁進(2004)。課程統整與教師知識的轉化─以「藝術與人 文」領域教師為例。師大學報,49(1),103-122。

153

唐淑華(2011)眾聲喧嘩?跨界思維?-論教學轉化的意涵及其在文史科目教學 上的應用。教科書研究,4(2),87-120。

徐慶宏(2006)。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課程轉化之研究─以苗栗縣五年級教師 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3)。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科課程綱要草案 (必修課程)。2011年12月12 日,取自 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646

張芬芬、陳麗華、楊國揚(2010)。台灣九年一貫課程轉化之議題與因應。教科 書研究,3(1),1-40。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黃仁柏(2005)。國小教師教學轉化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 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小芳(2007)。國小教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的文本詮釋與教學實踐研究。國立 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婉媚(2007)。九年一貫國語課程第二學習階段閱讀能力指標與內容深究之分 析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所碩士論文。

莊德仁(2009)。《清華歷史教學》與當代台灣歷史教改:以教科書為中心的討論。

歷史教育,15,251-278。

葉連祺(2002)。九年一貫課程與基本能力轉化。教育研究月刊,96,49-63。

單兆榮(2001)。給自己一個享受歷史教學的機會。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11(6),88-112。

甄曉蘭(2000)課程方案的教學轉化與實踐。載於高強華、戴維揚主編,落實小 班教學精神論文集之論文「課程的教學轉化要領」, 137-155。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楊明哲(2001)。歷史教學的理念與實際。通識教育季刊,8(3),1-17。

154

楊雲龍、徐慶宏(2007)。社會學習領域教師轉化教科書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學報,24(2), p1-26。

雷秀萍(2011)。建構主義教育思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上的實踐-以「1960 年代美國 的政治和社會」的單元教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蕭憶梅(2009)。理解學生歷史思維的重要性。歷史教育,14,87-102。

潘中道、胡龍騰(201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韓靖宇(2009)。大學指考試題探討—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歷史教育,15,279-369。

英文部分

Brophy, J. S. (1982). How teachers influence what is taught and learned in Classroom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1), 1-14.

Ben-Peretz, M. (1990). The teacher-curriculum encounter: Freeing teachers from the tyranny of texts. New York:Doubleday.

Bucat, R. (2005). Implication of 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for teaching practic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s a way forward. 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5(3), 215-218.

Goodlad, J. I., Kleie, M. F., Kenneth, A. T.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Gay,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Johnson, M. (1969). The Translation of Curriculum into Instruc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2), 115-131.

Keddie, N. (1971). Classroom Knowledge. In M. Yo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155

Klein, M. F., Tye, K. A. & Wright, J. E. (1979). A Study of Schooling: Curriculum.

Dhi Delta Kappan, 61(4), 244-247.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hkedi, A. (2009). From curriculum guide to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ers’ narratives

of curriculum applic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41(6), 833-854.

Synder, J., Bolin, F., & Zumwalt, K. (1992).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Jackson, P.W.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Tamir, P. (1988). Subject matter and related pedagogical in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4(2), 99-110.

Zarnowski, M. (2006). Making sense of history: Using high-quality literature and

hands-on experiences to build content knowledge. New York: Scholastic.

Yin, R.K. (1994/2001).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156

附錄一

《教室觀察表》

觀察主旨:教師的教學轉化 ─ 在教室的時間下,教師─課本─學生三者間關係 觀察日期: 月 日

觀察地點(學校/教室):

觀察班級與教師:

教學進度(版本/單元/頁數):

教科書/教材(教材/教具/講義/作業):

記錄者:

157

時間 描述性田野筆記 反思性田野筆記

教師教學 特殊事件 反思

教學語言與活動

教學語言與活動

教學語言與活動

158

附錄二

《教師訪談大綱》

一、教師背景及教學理念

1. 教師個人的學經歷及教學的背景、經驗為何?

2. 對於歷史教學的教育目的及個人的教學理念為何?

二、教師的教學運作

1. 教師教學前如何進行教學的準備?如何構思個人的教學?

2. 教師如何看待教材文本及課綱?如何選用教材文本?

3. 教師教學時對學生的考量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