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有關本研究之結果,研究者分別對於學校教育以及後續的研究提出兩點建 議。

壹、 對於學校教育

一、 容許更為自由的遊戲

就研究者所觀察到的,當前學校教育中的遊戲多具有一定的規則與規範,這 類型的遊戲也許對學生來說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這樣制式的遊戲實際上也 抹滅了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試著以更為鬆散的遊戲帶領學生進行,並從中讓學 生能夠展現其自身的創造力,如此將有助於學生能力的開展。

二、 納入更多不同樣式的遊戲

當前學校教育的遊戲活動多以對稱(穩定)的遊戲為主(即競爭及模仿), 然而機運型遊戲以及眩暈型遊戲雖然具有破壞的意味存在,但也是人們普遍的慾 望之一,不可不受重視,因此研究者認為,雖然這類型的遊戲與當前強調理性的 學校教育無關,卻可能可以作為學生對於藝術、美感的探索,展現學生對於感性 的需求。

貳、 對於後續研究

一、 深化遊戲與教育之觀察。

當前學校教育正處於變革的狀態,受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及實驗教育三 法的訂定,學校教育在教學上產生許多重大的改變,就研究者所知的十二年國教 前導學校以及實驗學校之中,已有部分的學校以探索教育為課程主軸,將來可再 透過對這些案例進行更為嚴謹的觀察,以映證Caillois 的遊戲理論,以及檢視不 同遊戲與教育的關聯性。

87

二、 建立遊戲教育學的各式論述。

遊戲教育是近年來相當風靡的議題,然而近年來的遊戲研究多受工具理性觀 念的影響,強調遊戲的功能,而非遊戲的本質,過於重視實徵性研究的結果,也 容易使得人們忽略對於遊戲本質的探討,實徵性研究雖然映證了遊戲對於學生學 習動機有所提升,然而卻也無法進一步說明遊戲與教育的本質是否吻合,教育的 目的除了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動機,更重要的是使人為人,而遊戲式的教學是否 能達成此一目標,實有待進一步透過哲學反思探討。

而與遊戲相關的學者其實相當的多,本研究的對象Caillois 即是過去人們討 論遊戲研究必然會提及的對象,然而多數研究僅關注到其遊戲分類學,甚至忽視,

部分學者指出這樣的現象可能與Caillois 的遊戲理論相當具體,特別是在其著作 開宗明義的直接切入遊戲的分類,而後續的論述也就受人忽視,而部分的學者也 表示可能與其政治立場有關(Frank, 2003),研究者認為也可能因為Caillois 的論 述多以法文完成,近年來才受到英美國家的重視而翻譯成英文,無論為何者,遊 戲教育學的建構實有賴遊戲理論的深度探究,實有必要對各個學者的論述做出釐 清與理解。

88

8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永泉(2003)。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及其引發的教育 思考。教育研究集刊,49(3),63-92。

方永泉(2012)。遊戲、文化及教育。臺北市:學富。

王文科、王智弘(譯)。James H. McMillan & Sally Schumacher 著。質的教育研 究-概念分析(Research in education: A conceptual introduction)。臺北市:

師大書苑。

王慧勤(1995)。遊戲教學法妙用無窮。師友月刊,331,48-51。

石裕惠(2016)。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程度 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臺中市。

成窮(譯)(2013)。Johan Huizinga 著。遊戲人:對文化中遊戲因素的研究(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新北市:康德。

李幼蒸(1994)。結構與意義-現代西方哲學論集。臺北市:聯經。

李永清(譯)(1990)。高田公理 著。遊戲化社會:大眾意識趣味化的時代傾向。

臺北市:遠流。

李奉儒(2014)。教育哲學研究之詮釋學方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 哲學:方法篇(頁45-75)。臺北市:學富文化。

李漢森(2014)。初探桌遊學習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波的災害概念的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玉体(2011)。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三民。

90

林逢祺(2010a)。教學的「遊戲」結構。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藝術(頁27-43)。

臺北市:五南。

林逢祺(2010b)。教育規準論。臺北市:五南。

洪漢鼎(2008)。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孫春在(2013)。遊戲式數位學習。臺北市:高等教育。

袁俊生(譯)(2010)。Andre Breton 著。超現實主義宣言(Manifeste du Surréalisme)。 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社。

高宣揚(1990)。結構主義。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

梁福鎮(2016)。教育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臺北市:五南。

陳文海(2004)。法國史。國別史系列。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彭德中(譯)(1989)。加藤秀俊 著。餘暇社會學。臺北市:遠流。

游振鵬(2007)。Gadamer「遊戲」概念及其教育內涵。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 理論與實踐學刊,16,99-119。

黃士魁、李軾揚、何信弘(2012)。無用之用,是謂大用-凱漥(Roger Caillois)

遊戲論在夏令營價值上的詮釋。文化體育學刊,14,27-34。

楊玉平(譯)(2008)。Georges Sebbag 著。超現實主義(La Surréalisme)。天津 市:天津人民出版社。

楊洲松(2004)。數位遊戲文化、道德恐慌及其教育省思。載於張建成主編,文 化、人格與教育(頁203-223)。臺北市:心理。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91

葉玉珠(2003)。動機與學習。載於黃國彥(總校閱)。教育心理學(頁309-344)。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廖炳煌(2001)。冒險訓練,挑戰極限。載於蔡居澤、廖炳煌(合著),探索教育 與學校活動(頁175-178)。臺南市:翰林出版社。

劉一民(1995)。運動哲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一民(2005)。運動哲學心靈饗宴。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一民(2005)。運動哲學新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2002)。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蔡居澤、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與學校活動。臺南市:翰林出版社。

賴姵瑜、吳宗遠(譯)(2017)。Amin Maalouf 著。塞納河畔的二十九號座席:

法蘭西學術院與法國四百年史(Un fauteuil sur la Seine: Quatre siècle d'histoire de France)。臺北市:商周出版社。

英文部分

Académie française (n.d.). Roger Caillois. Retrieved September 10, 2017, from http://www.academie-francaise.fr/les-immortels/roger-caillois.

Brock. T (2017). Roger Caillois and E-Sports: On the Problems of Treating Play as Work. Games and Culture, 12(4),321-339.

Caillois, R. (1955). The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mes. Diogenes, 12, 62-75.

Caillois, R. (1957). Unity of Play: Diversity of Games. Diogenes, 19, 92-121.

92

Caillois, R. (2001a). Man, Play and Games. (Meyer Barash Trans.).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 Caillois, R. (2001b). Play and The Sacred. (Meyer Barash Trans.). Man and the

Sacred.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9)

Caillois, R. (2003). The edge of surrealism: A Roger Caillois reader. (Claudine Frank

& Camille Naish Trans. Claudine Frank Ed.).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Carbone, M. B., Ruffino, P.& Massonet, S.(2017). Introduction: The Other Caillois:

The Many Masks of Game Studies. Game and Culture, 12(4), 303-320.

d’ Ormesson, J.(1979) The Death of Roger Caillois. Diogenes, 105, 1-3.

Eggleston, J. (ed.)(1980).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London, UK: RKP.

Ehrmann, J. (1968). Homo Ludens revisited. Game, Play, Literature, 41 , 31-57.

Frank, C.(2003). Introdution. In C. Frank (Ed.), The edge of surrealism: A Roger Caillois reader (pp. 1-53).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Gandolfi, E.(2017). Beyond Diagonal Sciences: Applying Roger Caillois’s Concepts of Symmetry and Dissymmetry to Journey. Game and Culture, 12(4), 361-380.

Henricks, T. S.(2010). Caillois’s Man, Play, and Games An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y, 3(2), 157-185.

Huizinga, J. (1955). 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 MA: The Beacon press.

93

Juul, J. (2005). Half real: Video games between real rules and fictional world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Kristensen, L., & Wilhelmsson, U. (2017). Roger Caillois and Marxism: A Game Studies Perspective. Game and Culture, 12(4), 381-400.

Liu I-min.(1983). A Critical Comparative Study of Johan Huizinga’s Homo Ludens and Roger Caillois’s Man, Play and Gam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Indiana.

Marshall, B. (2005). Caillois, Roger. In B. Marshall (Ed.). France and the Americas:

Culture, politics, and history: A multidisciplinary encyclopedia (pp.206-208).

California, CA : ABC-CLIO.

Motte, W. (2009). Playing in earnest. New Literary History, 40(1) , 25-42.

Salen, K., & Zimmerman, E. (2004). Rules of play: Game design fundamental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Salen, K., & Zimmerman, E. (2006). The game design reader: A rules of play anthology.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Sar, E.(2012). The Role of History-Themed Non-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s o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t Grades 6th, 7th and 8th) Perceptions of History.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5, 776-781.

Spariosu, M. (1989). Dionysus rebor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Tristan, T. (1918). Dada Manifesto. Retrieved from

http://391.org/manifestos/1918-dada-manifesto-tristan-tzar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