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冷戰時期的美日同盟 (1991-2001)

第二章 美日同盟關係的發展歷程 (1951-2008)

第二節 後冷戰時期的美日同盟 (1991-2001)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除貿易障礙等,以便挽救美國的經濟頹勢。美日兩國自 80 年代末期起經濟發展 遲滯,兩邊政府互相指責對方才是經濟問題的主因,經貿議題就此成為了美日關 係的最大障礙。

第二節 後冷戰時期的美日同盟 (1991-2001) 一、老布希時期

(一)老布希政府的亞太政策

老布希政府的亞太政策可分為三項特點:第一,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安全承諾 不變。1990 年 2 月,亞太助卿索羅門 (Richard Solomon) 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 太小組委員會作證時表示,美國在亞太地區仍是無法替代的平衡車輪,如果美國 撤除在亞太地區的駐軍,將會使嚇阻的可信力降低,導致列強競逐的權力真空,

因此美國仍會繼續扮演動態的平衡者、緩衝者及安全保障者。33

第二,美國在亞太地區仍以雙邊安全條約為主,不支持多邊區域組織的安排。

1990 年 10 月,亞太助卿索羅門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演說,提到了亞洲經濟 的區域整合已開始成形,而亞太經合會(APEC) 未來將發展成為以市場經濟為共 同目的之多邊機制,但是在安全議題上,亞太地區的威脅來源不只一個,以致於 各國對於威脅的認知分歧,未來仍不宜以區域性防衛組織解決問題,而應仰賴美 國與亞太國家所建立的雙邊安全關係。此即美國的「經濟整合,防衛分歧」

(integration in economics, diversity in defense) 理念。

第三,美國的角色是維持區域的動態平衡。1991 年 11 月 11 日,美國國務 卿貝克 (James Baker) 在東京發表名為「美國與日本:太平洋共同體中的全球夥 伴」(the US and Japan: Global Partners in a Pacific Community) 的演說,提出了「扇 形架構」(the Fan Framework) 概念。以扇形架構比喻美國與亞太盟邦之間的安全 關係。美日同盟關係如同折扇的中心骨幹,是美國在所有雙邊關係中最重要的一

33 周煦,前引書,頁 42-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項關係。34

綜合以上小布希政府的亞太政策演說中可以發現,美國在此時的戰略考量是 營造一個對美國有利的國際秩序,而由美國繼續扮演領導者的角色。蘇聯的威脅 雖然已解除,但為求嚇阻侵略及防範先進武器擴散,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角色更為 重要。90 年代的亞太經濟整合已見雛形,美國自然不能缺席,並且要確保亞太 安全及經濟秩序由美國繼續主導。

(二)日本「支票簿外交」

在波灣戰爭結束之後,日本提供多達 130 億美元支援多國聯合部隊,但礙於 憲法第 9 條的限制拒絕參加戰爭,國際社會對於日本竟無法派出一兵一卒,不能 共同承擔和平責任頗有微詞。美國認為日本長期依賴中東石油能源,並且長年獲 得巨大經濟利益,卻只為國際和平付出金錢上的援助而感到不滿。日本國內也引 發了激烈的辯論,爭點在於日本是否可以派遣自衛隊參與聯合國的維和部隊行 動,為國際和平與安全貢獻一己之力。1992 年 6 月 15 日,日本國會通過《聯合 國維持和平活動法案》(PKO 法),賦予自衛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法源依據,

日本依據本法案參加時,需遵守幾項前提:爭端當事國完成停戰協議、當事國同 意日本參加、日本保持中立原則、上述三原則不成立時自衛隊即撤離活動、武器 的使用僅於保護參加人員的生命安全時於最低範圍內為之。因此日本在這些前提 之下,無違反憲法第九條禁止「武力行使」或「海外派兵」規定之慮,亦未變更 日本專守防衛原則下的基本防衛政策。35

34 周煦,前引書,頁 113。

35 張隆義,前引文,頁 134-1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三)美日關係之發展

1989 年 8 月 31 日至 9 月 2 日,日本海部俊樹首相前往美國與老布希總統進 行會談,雙方以「全球夥伴關係」稱呼彼此。兩國重申美日兩國共同信奉民主與 自由等重要觀念,兩國對於世界和平與繁榮有關的廣泛問題,必須共同密切合作。

美國期許日本可以分擔國際責任,與美國共同維護國際秩序;而日本期盼雙邊關 係的平等,使日本可以逐漸扮演國際政治大國的角色。36 1992 年 1 月老布希訪 問日本,與首相宮澤喜一發表名為《東京宣言:全球夥伴關係協議》(The Tokyo Declaration on the U.S.-Japan Global Partnership)的聯合聲明,承諾雙邊加強多邊 貿易體系、重振聯合國組織、加強亞太地區的區域合作、共同對開發中國家提供 經濟援助、進行科技合作交流,並減少兩國間的經貿結構性障礙等。37

然而經貿因素卻構成美日關係最大的發展障礙,使全球夥伴協議成為一紙空 文。冷戰結束之後,國際環境起了新的變化,蘇聯威脅消失,美國民眾期待和平 紅利,要求削減國防經費用來改善國內經濟。老布希政府決定削減國防支出,進 行武器裁減與海外基地縮減計畫,並強調將加強同盟國的夥伴關係,公平分擔責 任和義務。38

在經貿關係上,美日兩國摩擦日益嚴重。老布希政府多次與日本進行「結構 性障礙談判」 (Structural Impediments Initiative),力求解決美日貿易不平衡的問 題,顯示美國已將日本視為經濟上的重要威脅。39 美國國內的修正派人士認為,

美日的緊密戰略關係已不存在,並指責日本有意設置貿易障礙,是美國未來的勁 敵。美日雙方雖在結構性障礙的談判上取得協議,但雙邊的經貿摩擦不減反增,

雙邊都指責對方未能履行承諾,美國對日逆差更持續擴大,反映出美國產品競爭 力的下滑,以及結構性障礙短期內無法消除的原因,此舉更增加美國企業及勞工

36 周煦,前引書,頁 60-62。

37 “1992 U.S.-Japan Global Partnership Agree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

<http://www.trade.gov/eastasia/market-opening/ta920109.htm> (January 9, 1992).

38 潘銳,前引書,頁 131-132。

39 潘銳,前引書,頁 160-16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界對政府部門的施壓。老布希在 1992 年的訪日之行,有美國汽車大廠的 18 家公 司總裁隨行參加,旨在逼迫日本開放其國內市場,然而美日整體經貿關係在老布 希執政後期仍然陷入膠著。40

二、柯林頓時期

(一)柯林頓政府的亞太政策

柯林頓政府在 1995 年 2 月出版了《國家安全戰略:交往與擴大》(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在這當中提到美國的三項亞太 戰略支柱:第一,維持亞太地區的安全。柯林頓政府重申美國是個太平洋國家,

並且會繼續保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美國與日本、南韓、澳洲、泰國與 菲律賓的同盟關係是美國維持亞太安全的基石,北韓的核試問題以及防制大規模 武器擴散是美國主要關注的重點議題。另外,美國開始與中國進行全面性的交往。

美國必須確保雙方的關係朝建設性方向發展,並鼓勵中國進入國際體制的規範當 中,例如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GATT)。有鑑於中國的經濟潛力及可觀的 軍事實力,美國不希望中國成為亞太地區的安全威脅,所以美國督促中國加入多 邊的區域安全機制,使彼此都能減輕安全上的疑慮。

第二,強化亞太地區的經濟繁榮。1993 年第一屆的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 (APEC)即由美國所主辦,並在隔年的印尼茂物 APEC 中宣示,要在 2020 年前實 現亞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的投資及貿易。

第三,支持亞太地區的民主化改革。民主與人權是普世價值,是所有亞洲人 民的共同盼望。美國會尊重多元化的民主,並繼續關注中國與緬甸境內的人權問 題。41

40 周煦,前引書,頁 72-86。

41 The White House,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February 1995), pp. 28-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二)同盟漂流

蘇聯解體之後,美日同盟失去了共同威脅,雙方未能在冷戰結束後提出新的 安全合作計畫,雙邊關係反而因為經貿摩擦、基地問題及美軍犯罪的管轄豁免等 因素導致美日關係的下滑與猜忌,同時外部局勢又有 1994 年的北韓核危機、1996 年的台海危機的接連考驗,使雙方的同盟關係進入所謂的「同盟漂流」。

朝日新聞記者船橋洋一於 1997 年出版了《同盟漂流》一書,詳盡分析了美 日同盟如何漂流於 1994 年至 1996 年之間的外在情勢。具體而言,本書概括美日 同盟的四項挑戰:第一,在美日經貿摩擦議題上,柯林頓政府持續對日本政府施 壓,要求日本政府進行結構性改革、市場開放措施與行政改革。美日之間的貿易 逆差也削弱了雙邊的同盟關係。42

第二,1994 年的北韓核武危機使日本意識到,日本自衛隊雖然已可透過 PKO 法案參與維和行動,但卻無法應對周遭鄰國發生的緊急事件。為了避免外界再次 批評日本只出錢而不出力的支票簿外交再現,因此有必要重新檢討美日安保體系 的相關問題。43

第三,1995 年發生的美軍強暴沖繩少女事件,激起沖繩民眾強烈的反基地 運動。沖繩民眾認為日本長期受到美軍的安全保護傘下得以進行基地復興,但美 軍駐守的苦果和代價卻都由沖繩民眾承擔。而日本政府受迫於國內民意的壓力,

必須與美國進行談判,使同盟關係更加脆弱。44

第四,1996 年的台海危機則暴露出中國因素對於美日關係之間的戰略互疑,

美國與日本各自對中國有不同的看法與利益。日本認為,李登輝訪問康乃爾大學 一事顯露出柯林頓政府在處理美中關係上的拙劣,才導致了台海危機的發生。換 言之,美中關係的生變恐以犧牲日本的安全做為代價。另外,日本擔心美國再次 對日本進行「越頂外交」,擅自與中國發展關係,傷害日本的國家利益,而美國

42 Yoichi Funabashi, Alliance Adrift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9), p.446.

43 楊鈞池,「美日同盟關係的演變:以美日安保條約為例」,復興岡學報,第 84 期 (2005 年),

頁 177;Yoichi Funabashi, op.cit., p. 446.

44 Yoichi Funabashi, op.cit., p. 4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卻不容許日本單獨與中國走得太靠近,等同於逼迫日本的外交只能單方面依賴美 國。在美國方面則認為,中國崛起之後,日本會更依賴美國的保護,但美日同盟 防衛責任的不對等,可能會導致美國會因為中日之間的對立而被迫應戰。中國對 於美日安保條約的批評言論與進行軍事演習的各種挑釁,皆是針對日本而起,而

卻不容許日本單獨與中國走得太靠近,等同於逼迫日本的外交只能單方面依賴美 國。在美國方面則認為,中國崛起之後,日本會更依賴美國的保護,但美日同盟 防衛責任的不對等,可能會導致美國會因為中日之間的對立而被迫應戰。中國對 於美日安保條約的批評言論與進行軍事演習的各種挑釁,皆是針對日本而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