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當前雙邊架構下的美日同盟

第一節 美國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政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第三章 當前雙邊架構下的美日同盟

本章以歐巴馬時期美日同盟的內部議題作為分析焦點,第一節探討美國歐巴 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之源起、具體意涵、具體作為與戰略侷限;第二節分析 日本對外政策,分別詳述日本外交政策的特色、民主黨政府時期、安倍內閣時期 的外交政策戰略與實際作為;第三節檢視美日同盟之間的合作與分歧,從雙方在 安全、政治與經濟議題上的互動來觀察雙邊的合作進展;第四節評估美日同盟的 協調能力,主要觀察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五任日本首相之間的互動聯繫,以及雙邊 政府高層之間的互動過程,藉以檢視美日雙方如何協調與應對同盟內部議題。最 後並總結美日同盟在雙邊安全、政治、經濟面向上的整體效能。

第一節 美國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政策 一、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的源起

2008 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歐巴馬的選舉主軸大力抨擊小布希政府反恐政策 中的諸多錯誤,力圖將美國從中東的軍事泥淖中脫身。而自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 之後,首要任務即在使美國從金融海嘯的衝擊中恢復國力、自中東戰場中逐步撤 軍,並且將焦點擺在亞太地區的經貿利益,以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政策,起初被外界稱為「重返亞洲」政策,但實則美國從 未離開過亞太地區。小布希政府重視中東反恐議題,卻從未忽視與亞太地區的軍 事安全聯繫,而歐巴馬政府則針對現有情勢發展,評估美國本身國力以及亞太地 區的經貿潛力,採取新的措施以強化美國對亞太區域運作的影響力,鞏固既有的 亞太安全核心角色,並維繫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因此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政策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為針對亞太地區的「再平衡」政策(the Asia-Pacific Rebalance)。1

相較於小布希政府在亞太政策上偏重於反恐戰爭,忽略了多邊區域組織以及 亞太經濟發展潛力的面向,使得中國在這段期間內逐步建立起在亞太地區的影響 力與區域事務的發言權,歐巴馬政府除了要使美國恢復經濟實力、降低國內失業 人口,也將亞太地區置於對外政策中的首位,廣泛涵蓋政治、軍事、經濟、外交 等層面,希望藉由多面向的參與,使美國成為亞太地區不可缺少的強權。2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 於上任後首次的出訪行程即安排前往 亞洲地區,首站抵達日本,強調美日同盟是美國在東亞地區安全戰略的基石,隨 後前往印尼、南韓及中國進行訪問,顯示歐巴馬政府極為重視與亞洲的關係。3 隨 後包括歐巴馬總統及國防部長蓋茲 (Robert Gates) 也積極訪問亞洲各國,並藉著 參與亞太多邊機制的各種場合拓展美國的區域影響力。

二、再平衡政策主張

雖然歐巴馬政府上台之初即強調美國戰略重心雖轉移至亞太地區,但起初美 國仍將心力擺在阿富汗及伊拉克戰事,自 2011 年之後的中東戰事告一段落之後,

歐巴馬政府的戰略調整才真正將心力擺在亞太地區。

由以下幾份文件中可看出歐巴馬政府對於亞洲地區以及參與亞太多邊機制 的看重程度,宣示美國主導亞太地區秩序的決心。首先是國務卿希拉蕊在 2010 年 1 月 12 日於夏威夷進行「亞洲區域架構」(Regional Architecture in Asia) 的演 說,說明美國的未來與亞洲地區的未來緊密相連。美國與日本、南韓、澳洲、泰 國及菲律賓這五大盟邦之間的同盟關係是美國參與區域運作的基石,也是亞太地 區維持和平與穩定的重要關鍵。4 希拉蕊同樣在 2010 年 10 月 28 日,在她的亞

1 馬振坤,「美國『再平衡』政策之戰略意涵」,包宗和主編,美國「再平衡」政策對東亞局勢之

影響 (臺北:遠景基金會,2013 年),頁 5。

2 馬振坤,同前註,頁 3-5。

3 王高成,「希拉蕊首次出訪與東北亞情勢走向之分析」,美國總體情勢研究 (2010/1/15)。

4 Hilary Rodham Clinton, “Remarks on Regional Architecture in Asia: Principles and Priorities,” U.S.

沿部署外交」(forward-deployed diplomacy) 策略,以增進美國與同盟國、夥伴關 係國、區域建制之間的關係,一舉完成三項目標:塑造亞太經濟的未來、維護區

(Foreign Policy) 刊登一篇題為「美國的太平洋世紀」(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文章,強調美國的未來將取決於亞洲地區,而不是阿富汗或伊拉克。美國將把對

Department of State, <http://m.state.gov/md135090.htm> (January 12, 2010).

5 Hilary Rodham Clinton, “America’s Eng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U.S. Department of State,

<http://m.state.gov/md150141.htm> (October 28, 2010).

6 “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to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The White House,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1/11/17/remarks-president-obama-australian-parlia ment> (November 17, 2011).

7 Hi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http://foreignpolicy.com/2011/10/11/americas-pacific-century/> (October 11, 2011).

8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The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February 2011), pp.13-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略重心擺在亞太地區,保持在該地區的強大軍力,進而強調美國的經濟與安全利 益與西太平洋、東亞和印度洋地區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貿易自由以及美國影響力的持續,取決於軍事實力的展現與制衡。美國除了繼續 維持與盟邦的既有關係之外,也將會拓展與其他國家的夥伴關係。另外美國也將 持續參與亞太區域,與盟友保持密切合作,以形塑國際秩序規則。9

2012 年 6 月,美國國防部長潘尼塔(Leon Panetta)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 會議時指出,在 2020 年前,美國將重新進行軍力部署,在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海 軍力量比例由 5 比 5 調整為 6 比 4,並且將在太平洋集中 6 艘航空母艦,大部分 巡洋艦、驅逐艦、瀕海戰鬥艦及潛艇。10

美國國防部於 2014 年 3 月公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QDR) 繼續重申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性,並且關切中國軍力的現代化 發展。但在報告中,美國也承認其嚴峻的財政環境,已無法像過去十年那樣維持 充沛的軍事預算。因此美國必須能更迅速地因應時局變遷,追求創新途徑與加強 夥伴關係,以維持全球的領導地位。

三、再平衡政策的具體意涵

有學者指出,歐巴馬政府的再平衡政策實為攻勢現實主義者所稱,美國在亞 洲扮演「離岸權力平衡者」,並藉由權力平衡的維繫以確保美國的霸權地位。11 美 國國家安全顧問唐尼隆 (Thomas Donilon) 於 2013 年 3 月在「亞洲協會」(The Asia Society) 發表的演講為再平衡政策做出了完整的闡述。他提到,歐巴馬政府主要 透過以下五大支柱試圖落實其戰略目標,分別是強化同盟關係、深化與亞洲國家 的夥伴關係、與中國建立穩定及建設性的關係、參與區域性多邊組織、以及建立

9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January 2012).

10 Leon E. Panetta, “Shangri-La Dialogu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gov/Speeches/Speech.aspx?SpeechID=1681> (June 2, 2012).

11 馬振坤,前引文,頁 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區域經濟架構。12 在此五項支柱當中,美中關係與美國的經濟成長戰略將在後 續章節有專門討論,以下即探討其餘三項再平衡政策的落實方式。

首先是鞏固各盟國的雙邊安全關係。中國近幾年來的軍備現代化以及軍力的 持續成長,尤其是海、空軍的活動範圍向東海、南海等周邊區域延伸,引起包括 日本及菲律賓等國在內的憂心。中國的軍力甚至有向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擴張的趨 勢,如此一來必然挑戰美國的區域優勢地位,因此美國必須有所因應,增加在亞 太地區的軍事存在與安全防衛承諾,主動消除盟友的被拋棄感,並且與東南亞周 邊國家改善外交關係,以期在區域組織的多邊會議上拉取更多有利籌碼,也藉此 警告中國必須遵照多數決議,切勿一意孤行。

美國除了積極強化雙邊軍事同盟(日、韓、菲、澳、泰)的運作,也尋求如美 日韓、美日澳等三邊同盟的共同合作,使美國的再平衡政策能應對區域情勢,特 別是近年來中國崛起對亞太地區秩序的衝擊。歐巴馬政府鼓勵日本發揮同盟的輻 射作用,謀求「同盟+X」模式,藉以彌補亞太地區缺少如北約一般的多邊同盟 體系之不足。藉由同盟體系的拓展,美國與日本各自拓展在亞太地區的多邊關係 與區域影響力,加強各自的安全與經貿聯繫。13

第二項途徑為拓展與亞洲國家的夥伴關係,以增進美國的安全與經貿利益,

特別是加強與印度與印尼等國的交流聯繫。印度除了做為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

並且也是重要的經濟大國,美國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同時也鼓勵印 度與東協、日本等國加強海洋安全與經貿聯繫。此外,印尼是全世界穆斯林人口 最多的國家,美國希望能夠加強與穆斯林世界的聯繫,與印尼的反恐合作也對美 國的全球反恐戰略極為重要。美國也看好印尼作為能源出口國以及成為經濟大國 的潛力,鞏固與印尼關係也成為歐巴馬總統任內的主要成果之一。14 除此之外,

12 “Remarks By Tom Donilon,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to the Presiden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sia-Pacific in 2013’,” The White House,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

2013/03/11/remarkstomdonilonnationalsecurityadvisorypresidentunitedstatesa> (March 11, 2013).

13 張景全,「日美同盟與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國際問題研究,2012 年第 5 期,頁 48-51。

14 「歐巴馬訪印尼 重拾童年回憶」,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442392>

(2010/11/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美國在 2013 年與越南建立全面夥伴關係,也與緬甸進行務實接觸,以主動積極 的方式與亞洲各國加強聯繫,共同應對區域性及全球性議題。15

第三項途徑為參與區域多邊組織。美國的首要目標是擴展投資與貿易,同時 也藉著參與區域組織,呼籲各國化解分歧,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並且推廣亞洲 地區的民主與人權等價值觀的發展,藉以維持自身的影響力。美國首先參與的具 指標性的區域組織是「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 ARF)。美國雖 是創始會員國,但起初對於其發展興趣缺缺,在小布希政府時期,國務卿萊斯 (Condoleezza Rice) 曾於 2005 年及 2007 年兩度缺席東協區域論壇年會,而在 2009 年希拉蕊就藉著東協區域論壇表達了美國的南海問題立場,展示重視亞洲的決 心。16 第二個區域組織是「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 (ASEAN Defense Ministerial Meeting Plus, ADMM Plus),美國在 2010 年獲邀參加此一部長級會議之後,隨即 表達重視海事安全議題的立場,並主張由多邊途徑解決紛爭。17 第三個區域組

第三項途徑為參與區域多邊組織。美國的首要目標是擴展投資與貿易,同時 也藉著參與區域組織,呼籲各國化解分歧,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並且推廣亞洲 地區的民主與人權等價值觀的發展,藉以維持自身的影響力。美國首先參與的具 指標性的區域組織是「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 ARF)。美國雖 是創始會員國,但起初對於其發展興趣缺缺,在小布希政府時期,國務卿萊斯 (Condoleezza Rice) 曾於 2005 年及 2007 年兩度缺席東協區域論壇年會,而在 2009 年希拉蕊就藉著東協區域論壇表達了美國的南海問題立場,展示重視亞洲的決 心。16 第二個區域組織是「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 (ASEAN Defense Ministerial Meeting Plus, ADMM Plus),美國在 2010 年獲邀參加此一部長級會議之後,隨即 表達重視海事安全議題的立場,並主張由多邊途徑解決紛爭。17 第三個區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