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檢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實主義學者史奈德 (Glenn Snyder) 在其著作《同盟政治》(Alliance Politics) 中提 出了著名的「同盟困境」:每個同盟成員國都害怕被拋棄,又擔心被牽連。現今 的美日同盟似乎也正面臨到同盟困境的局面,亦即日本在外交立場上尋求美國的 背書,追尋「正常國家」的目標,期望在國際政治上扮演更活躍的角色,另一方 面,美國正處於休養生息階段,總統歐巴馬以提振國內經濟為首要目標,不希望 被牽連進中日的衝突當中。因此,本論文欲擷取同盟政治理論的諸多概念,探詢 中國因素對美日同盟關係的正負面影響。

綜合以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可歸結於以下三個研究問題:

1. 美國總統歐巴馬政府時期的美日關係呈現什麼樣的變化?

2. 中國因素對於當前美日同盟關係所帶來的影響為何?

3. 當前美日同盟能否擺脫同盟困境?

第二節 文獻檢閱

針對本文所關切之主題與研究目的,本節所探討的相關文獻將著重於以下兩 個面向:第一,同盟政治的理論探討,藉著瞭解同盟行為者之間的互動模式與政 策意涵,為本論文的研究提供學理基礎。其次是美日關係互動的相關研究,藉此 檢視重要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有助於釐清不同見解之間的論爭焦點。

一、同盟政治的理論探討

同盟政治被廣泛應用在現實主義學派當中,主要用來解釋權力平衡 (balance of power) 的運作以及為何國家之間互相合作的原因。依據現實主義學派的邏 輯,在無政府狀態之下的國際環境中,缺少一個更高的權威保障國家的安全,因 此國家必須尋求自助,以滿足自身安全與生存的需求。在相對利得(relative gains) 的概念下,國家將他國視為是威脅自身安全的潛在敵人,國家不僅在意自己獲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多少利益,也會關注他國獲得多少利益,而他國力量的增長會增加自身的不安全 感,此種不信任與恐懼導致安全困境的形成。8 結構現實主義者認為,當一國不 足以制衡特定國家時,就會出現結盟的現象,以維持權力平衡,而在國際無政府 狀態下,權力平衡是維繫國際體系運作的穩定力量。9

1. 威脅平衡

國關學者渥特 (Stephen Walt) 認為權力只是影響國家制衡的因素之一,而非 唯一因素。他認為傳統權力平衡論不夠完備,國家形成聯盟的目的是為了制衡威 脅,而非制衡權力。渥特在《同盟的起源》(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中提到,由 於國家無法將自己的生存依賴在他國的善意之上,於是國家往往會傾向於結盟以 共抗威脅的來源。

在判斷國家的威脅性方面,渥特提出了四項衡量指標,第一是國家的整體實 力 (aggregate power),如人口、工業、軍事、科技能力等;第二是地理鄰近性 (geographic proximity);第三是國家的攻擊能力 (offensive power);第四是侵略意 圖 (aggressive intentions),被認為具有侵略意圖的國家,容易使其他國家結成同 盟以共抗威脅。在這項因素當中,如何判斷威脅方的意圖就成為同盟政治中的重 要抉擇。10 渥特進一步提出國家在面臨威脅時會形成兩種形式的同盟。第一是 平衡型 (balancing),其次是扈從型 (bandwagoning)。平衡型傾向於大國與弱小國 家結盟,以共抗威脅的來源;而扈從型則是弱小國家迫於形勢,選擇和威脅方結 盟。11

雖然渥特的理論偏向傳統的現實主義,但他在分析同盟起源時,也採用國內 因素與非物質因素的判斷標準,例如國家會選擇相近的意識型態、加強對外援助

8 包宗和,「結構現實主義的論點、辯述與反思」,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 (臺北:五南,2012 年),頁 50-51。

9 鄭端耀,「搶救權力平衡理論」,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 (臺北:五南,2012 年),頁 69。

10 Stephen Walt,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21-26.

11 Ibid., pp.18-21; 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增進彼此的同盟關係,以及分化政府官員、進行遊說與政治宣傳等「跨國滲透」

(transnational penetration) 方式以強化結盟目的。12

2. 同盟政治

美 國 學 者 史 奈 德 (Glenn Snyder) 進 一 步 提 出 了 同 盟 的 安 全 困 境 (the Alliance Security Dilemma)。他在其著作《同盟政治》(Alliance Politics) 中闡述了 每個同盟國都會害怕被對方「拋棄」又擔心被「牽連」的兩難局面 (the fear of abandonment and the fear of entrapment)。被拋棄的代價是會失去安全,而被牽連 的代價則是失去國家自主性。對於這兩者的解決方案正好會形成互相矛盾的結 果:一國為了不被盟友拋棄,於是加強承諾與聯繫,卻又可能加速與敵方陷入衝 突;反之,一國為了不被盟友拖進戰爭,於是降低承諾與支持,就必須冒著同盟 協約淪為一紙空談,有被盟友背叛之風險。13

史奈德的「同盟困境」的第二層涵義則是,一國如為了避免被拋棄而選擇強 化同盟,則有可能加深敵方的敵意,更容易製造戰爭風險;反之,一國如選擇弱 化同盟,則有可能使敵方得寸進尺,助長擴張意圖。14 換言之,同盟兼具遏制 對外威脅與內部約束兩種性質。如何兼顧風險與利益,進行適當的同盟管理以避 免同盟困境,就成為每個同盟成員國的重要課題。15 特別是冷戰以來的同盟形 式,大都是美蘇兩大超強各自其他小國組成的不對稱的同盟,同盟成員國之間巨 大的實力落差,更有可能形成此同盟困境。如果以冷戰初期所形成的美國與南韓 的軍事同盟觀之,美韓軍事同盟同時符合美國與南韓的戰略需求:美國藉著同盟 防止南韓單獨北攻,使美國免於再度被牽連;另一方面,南韓也藉著同盟的軍事 條約,以法理形式將美國「拴」在朝鮮半島,要求美國擔負起防衛責任,避免被

12 Ibid., pp. 40-49.

13 Glenn H. Snyder, Alliance Politic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180-182.

14 梁志,「“同盟困境”視野下的美韓中立國監察委員會爭端 (1954-1956)」,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第 6 期 (2011 年),頁 44-45。

15 史奈德將同盟困境以及同盟方與敵方之間的「安全困境」再進行綜合比較,形成了「綜合安

全困境」(the Composite Security Dilemma) 的分析,見 Alliance Politics, pp. 194-1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拋棄的下場。16

3. 威懾外交

曾任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國務卿的學者柯慶生 (Thomas Christensen) 熟 稔東亞地緣政治與現實主義理論,他透過美國在冷戰期間為了圍堵共產勢力所進 行的韓戰與越戰等實例解析,提出了「威懾外交」(coercive diplomacy) 的概念。

所謂的威懾外交,指的是一個國家為了影響敵方陣營的行為,所進行的威脅 (threats) 與保證 (assurances) 手段的綜合運用:可信的威脅,亦即讓敵方不敢採 取貿然舉動,以免受懲;可信的保證,則是使敵方同意配合己方的要求,不做違 背底線的舉動,進而確保自身的核心利益不會受損。17一般看法總認為,敵方陣 營的分裂會有利於自身的同盟利益,但是柯慶生反駁這樣的論點,認為敵方陣營 的互不信任以及相互敵對的狀態,反倒使得己方陣營陷入危險,因為威懾外交將 派不上用場,更有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區域衝突。例如從 1958 到 1969 年的中蘇分 裂,因為兩個共產大國都爭相援助當地的共產革命勢力,使得衝突迭起。美國難 以遏止共產主義的蔓延,對其在中南半島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形成重大危害。

直到 1969 年中蘇兩國兵戎相見,情勢才有所轉變。18

柯慶生也將威懾外交的概念應用至歐巴馬時期的「美-中-日」三角關係上。

美國持續在台海議題以及朝鮮半島議題上對中國使用威懾外交。對中國而言,美 日同盟自 1997 年修訂了新安保指南之後,在台海事務上具有針對性,但美國在 日本境內的駐軍,也起到了防止日本成為軍事大國的「瓶塞」作用 (cork in the bottle)。19 然而,美日關係也在 2009 年一度陷入緊張,同年八月的日本選舉,

民主黨取代自民黨執政,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在沖繩美軍基地議題上態度強 硬,要求美軍移出普天間基地以及將部分美軍駐軍移至關島。鳩山後來因立場退

16 梁志,前引文,頁 44-45。

17 Thomas J. Christensen, Worse than a Monolith: Alliance Politics and Problems of Coercive Diplomacy in Asi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p. 261.

18 Ibid, pp. 1-3.

19 Ibid, pp. 236, 255-258.

(coordination) 與責任分擔 (burden-sharing) 的問題。缺乏協調能力的同盟容易傳 達誤解的訊息,導致區域緊張程度升高,無法發揮成功的威懾外交。反之,協調

22 相關的討論可見:以三國同盟及三國協約為個案,Patricia A. Weitsman, “Alliance Cohesion and Coalition Warfare: The Central Powers and Triple Entente,” Security Studies, Vol. 12, No.3 (2003), pp. 79-113. 以二戰時期的美英蘇大同盟為個案,Evan N. Resnick, “Hang Together or Hang Separately? Evaluating Rival Theories of Wartime Alliance Cohesion,” Security Studies, Vol. 22, No.4 (2013), pp. 672-706. 以北約為個案,Todd Sandler, “NATO Burden Sharing 1999-2010: An Altered Alliance,”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Vol. 10, No.1 (2014), pp. 43-60. 以美日同盟為個案,

Hyun-Wook Kim, “Substantiating the Cohesion of the Post-cold War US-Japan Alliance,”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5, No. 3 (2011), pp. 340-359.

23 Zachary Selden, “Balancing Against or Balancing With? The Spectrum of Alignment and the Enhance of American Hegemony,” Security Studies, Vol. 22, No. 2 (2013), pp. 330-3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任。舉例而言,北約盟國相繼投入阿富汗的和平任務多年,儘管受到國內民意的 強大反彈,決策者仍然以同盟承諾與合作為優先考量。24 再以美韓同盟及美日 同盟為例,維繫同盟的承諾與責任比起顧及國內的反對聲浪更為重要。南韓盧武 鉉政府在 2004 到 2008 年協助美國的伊拉克重建計畫,派出部隊至伊拉克,並與 美國在 2007 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日本民主黨執政的鳩山由紀夫政府也放棄競 選前的承諾,在沖繩普天間的基地遷移問題上對美國讓步,使得首相鳩山由紀夫 因而下台負責。25

歸結上述的同盟政治理論,皆是以現實主義理論做為核心論述,進而分析國 家如何追求安全和利益的各項權衡。渥特的威脅平衡論修正現實主義強調的權力 平衡論,以更細緻的指標因素分析國家結盟的動機,也影響了後進學者們的討論 和回應。史奈德的理論架構縝密,邏輯精確,詳實分析了每個結盟國家所面臨到 的利益與代價,以及同盟各方在利益趨同與趨異之下的經營方式,26 對於同盟 方與敵方之間的互動角力也有精闢的探討。柯慶生承繼了史奈德同盟困境概念,

運用冷戰期間的歷史實例,據以說明威懾外交的成功要件在於威脅與保證的綜合 運用,並且強調同盟內部的協調能力與責任分擔對於維繫同盟關係的重要性。許

運用冷戰期間的歷史實例,據以說明威懾外交的成功要件在於威脅與保證的綜合 運用,並且強調同盟內部的協調能力與責任分擔對於維繫同盟關係的重要性。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