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後續研究發展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作用受限,受訪者對於各評量項目的分數、意見和標準經常是一無所悉,甚至對 於平時考核結果也無從得知,因此必須透過考績透明化來暢通考績反饋的管道,

具體的措施除了給予受考者詳細的考評意見和紀錄外,亦可透過定期面談的方式 將考評內容傳達給受考者。

在誘因機制上,除了原本既有的敘獎機制,更可透過工作獎金的發給或與陞 遷轉調的扣合等方式,對受考者產生激勵的作用。工作獎金雖然比較具有直接且 顯著的效果,但須考量政府財政支出與管理效用等因素,對整體考績獎勵機制重 新思考,並作合理、適當之安排。陞遷轉調的效果雖然不若工作獎金那般直接,

但關係到公務人員的仕途和職涯發展,所以也被視為相當重要的激勵工具,因此 可以嘗試將分權式考績納入公務人員陞遷轉調的評估資料中,以提升受考者對其 重視的程度。

第三節 後續研究發展建議

由於受限於我國實務個案的缺乏,迫使本研究僅能透過混合立意抽樣、方便 抽樣、機遇式抽樣和滾雪球抽樣的綜合式抽樣策略,就員工、主管、人事人員和 專家學者四類人員,尋找有跨單位合作經驗或人事管理專業的受訪者,就跨單位 合作個人績效考評此議題進行探索性的研討。其過程雖難免粗糙,研究發現也多 為粗談淺論,但就協力治理考績研究這一塊新領域的探索,本研究已丟出第一塊 敲門磚,同時也發掘到許多可做為後續研究發展的議題,分述如後。

一、類似措施與建議之研究

首先,本研究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公部門雖然缺乏分權式考績的實務案例,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有許多受訪者提及一些私部門(如台積電)、醫療機構(如臺大醫院)以及半官方組 織(如捷運局)有以多元回饋為基礎的跨部門考評的措施,甚至政府機關內也存在 這一些類似分權式考績的內部管理措施或芻議,雖然規模不大、數量零星,也多 為機關首長的「一時興起」或相關人員的靈光一閃,但由於缺乏法規條文的明令,

常是「人存政行,人去政息」或者遭受反對而作罷。然而,若能將這些零散的措 施和建議彙整並進行研究,針對其產生的動機、需求、執行方法和困難限制,做 進一步的分析,相信對於分權式考績應用於協力治理中能夠有重大的突破與發 展。

二、官僚行為賽局互動研究

分權式考績對於領導管理生態所產生的影響也是值得進一步發展的研究課 題。由於分權式考績將考評由單位內部管理活動提升為單位之間的協調互動,未 來的考績作成不再是單位獨斷專判,頻繁的溝通和互動將使得單位之間的賽局行 為無可避免。因此,可以從行政生態學和政治經濟學的面向切入,透過賽局理論 著手推演分析分權式考績制度中單位之間考績行為互動,以及受考者面對多元考 評的反應,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策略行為進行預測,並反饋至分權式考績的制度 設計上。

三、考績公平性研究

分權式考績作成的公平性與客觀性一直是受考者所關注的重點,從研究訪談 中發現受訪者認為可能影響公平性的因素包含了考核者的身分、評量比例與權重、

評估的項目和標準、評量過程的透明度等面向。因此,本研究建議可以分權式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績的公平性為主題,針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發掘的探討。

四、跨機關合作考評研究

本研究為避免在跨機關合作考評上諸如組織文化、強烈的機關本位主義和考 績等第比例等不確定因素的干擾,使分權式考績的探索失焦,因而將研究範圍限 縮於機關內部跨單位考評。然而,當前的許多行政措施與政策也都是透過跨機關 的合作進行,同時由於機關之間的組織文化、專業壁壘、官僚地盤意識更為強烈,

使得跨機關合作的問題更為嚴重。因此,藉由本研究在機關內部跨單位合作考績 研究所構築的基礎,後續研究發展可進一步嘗試討論跨機關合作考評的可能性。

五、發展性功能研究

最後,如同本研究在前文中所提及的,分權式考績需透過擴大運用層面的方 式解決比例原則的可行性問題。因此,分權式考績除了做為受考者行為反饋、獎 金發放和陞遷轉調等行政功能的參照以外,在發展性功能上似乎可以和當前政府 人力資源管理發展興趣所在的接班人計劃或高級文官團有所關聯。不管是接班人 計劃或高級文官團,其目的皆在為國家尋找中、高階層的管理菁英,並有計畫的 對其進行訓練與拔擢,激發潛能、強化專業,使人能盡其所用,因此對於計畫參 與人員的發展性評估是不可或缺。職是,如何擴大分權式考績功能,將其評估項 目和指標的規劃設計與這些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措施產生連結,是其在未來研究發 展上一個有趣且值得投入的方向。

李長晏(2008)。英國跨域治理的制度發展。研考雙月刊,32(5),34-45。

李長晏(2009)。府際協力治理政策工具之設計與選擇。研習論壇月刊,101,24-38。

李長晏、曾淑娟(2009)。北臺與高高屏區域聯盟治理營運之比較。臺灣民主季刊,

6(2),1-60。

李長晏、林煥笙(2008 年 5 月)。中央與地方協力夥伴關係之分析─以台中縣潭子 段旱溪整治工程為例。「2008TASPAA 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 會,台中。

李長晏、潘競恆、林煥笙(2009 年 5 月)。地方政府協力治理之理論與實務─以嘉 義縣朴子溪環境汙染整治計畫為例。2009TASPAA 全球化下新公共管理趨勢 與挑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高雄。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

公共行政學報,12,41-78。

李政憶(2008)。從組織環境之觀點探討中華電信採用 360 度回饋之可行性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建華(1996)。企業績效評估理論與實務。台北:超越企管。

李筱瑜(2010)。服務導向的資訊系統整合與綠能 IT─以國科會與所屬各科學園區 為案例。研考雙月刊,34(4),52-60。

周文祥(譯)(1998)。巨變時代的管理(Peter Drucker 原著)。台北:中天。

周敏聰(2005)。企業導入 360 度績效評量之研究-以 C 公司為例。元智大學管理

林文燦(2011)。行政機關團體績效評比機制之研究。研考雙月刊,35(3),40-55。

林奕銘(2006)。臺灣公部門實施績效俸給制度的反思—考績與俸給制度之審視與 建議。政策研究學報,6,211-234。

林維熊、許瀞文(2009 年 11 月)。360 度績效評估法-賽局之分析。2009 台灣科 技大學管理新思維學術研討會,台北。

林淑馨(2007)。日本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協力關係之分析─以橫濱市和箕面市 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45,73-114。

林琪蓉(2004)。從員工認知的觀點來探討 360 度回饋模式在臺北市政府可行性之

孟蕾、卓越(2010)。21 世紀美國、英國政府績效管理新進展。行政,23(總 90),

937-946。

吳瓊恩(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

施能傑(1992)。考績謬誤的類型與原因:理論闡釋與經驗分析(下)。人事月刊,

14(4),4-16。

施能傑(2004)。建立組織績效管理引導員工績效評估的制度。考銓季刊,37,

79-94。

施能傑(2010)。建立行政機關團體績效評比機制之研究。考試院委託研究案,未 出版。

洪軌(編譯)( 1957)。凱因斯經濟學(John Maynard Keynes 原著)。台北:國際經濟 研究社。

洪國平(1998)。中華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紀俊臣(2008a)。臺灣地方間跨域合作的課題與對策。研習論壇,92,29-39。

紀俊臣(2008b)。論臺灣跨域治理的法制與策略。研考雙月刊,32(5),26-33。

胡龍騰、曾冠球(2009)。電子治理下的跨域整合管理:個案評估。行政院研究發 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未出版。

胡龍騰、張國偉(2010)。美國績效管理改革作法。研考雙月刊,34(3),24-36。

徐木蘭(1999)。360 度績效評估是政府部門的胎盤素。考銓季刊,18,28-32。

孫本初(2001)。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孫同文(2002)。全球化對府際關係的影響。研考雙月刊,26(4),89-99。

孫志鴻(2008)。資料倉儲與國土監測、國土規劃、國土復育及防救災調查整合應 用規劃。內政部委外服務案,未出版。

高宥洋(2011)。考績法修正草案與考績謬誤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182,21-33。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2007 年 8 月)。地方制度改造與跨域治理南區座談會紀錄

(2007/08/10)。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未出版。

資源管理,(127-161)。台北:智勝。

章光明、林瑞欽、洪文玲、林子倫(2009)。砂石採售管理之政府職能與角色分析。

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志瑋(2007)。以協力途徑改革公務人力訓練體系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5-2414-H-032-005-),未出版。

陳志達、黃財富、邱顯光(2009 年 12 月)。以服務導向架構建構醫療資訊整合服 務系統。2009 資訊工程應用研討會,新竹。

陳金貴(2000)。建立公務人員職務輪調制度之研究。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專題 研究報告彙編(三)。台北: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陳恆鈞(2008a)。協力網絡治理之優點與罩門。研習論壇月刊,92,40-54。

陳恆鈞(2008b)。協力治理模式之初探。T&D 飛訊,69,26-37。

陳恆鈞、張國偉(2006)。組織協力與組織績效之研究:以雲林縣蔬菜產銷班為例。 月刊,53(3),8-10。

陳敦源、蘇孔志、簡鈺珒、陳序廷(2011)。論資排輩還是工作表現?年資因素對 於我國公務人員績效考評影響之研究。文官制度季刊,3(1),53-91。

陳學明(譯) ( 1994)。合法性危機(Jürgen Habermas 原著)。台北:時報。

游怡君、林文政(2009 年 11 月)。360 度評量成功因素對受評者自我發展意圖之 影響。第十五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桃園。

張四明、王瑞夆(2010 年 8 月)。災難服務中的組織間協調合作:台灣紅十字會角 色分析。2010 年兩岸公共治理論壇:公共行政、災害防救與危機管理,台

張裕隆(1998)。360 度回饋。國魂月刊,626,82-84。

張裕隆、劉岡憬(2001)。360 度回饋與傳統上司評鑑對領導效能預測力之比較。

應用心理研究,10,167-197。

張瓊玲(2009)。改進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的議題探討:公平原則觀點。文官制度季 刊,1(2),171-197。

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

曾茹萍(2005)。公平至上 績效考核首重公信力。就業情報雜誌,355,2011/09/27

取 自 :

3(1),27-52。

曾淑賢、王文伶(2007)。影響早期療育機構間合作的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 學刊,32(1),57-76。

黃弘君(2004)。現行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研究─博弈理論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