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復耕商品與網路世界裡的阿美意象

第五章 地方性、阿美意象與主體認同…

第一節 復耕商品與網路世界裡的阿美意象

由於台灣西部工業化與都市化勝於東部,東部好山好水的自然環境使得花 東米受到消費者歡迎。港口復耕生產的稻米要能在競爭激烈的眾多花東米品牌

中脫穎而出,從一開始就是項挑戰。2012 年復耕團隊正式對外銷售稻米並在網 路公告當季收成訊息,消費者也可以透過網路買到海稻米,這幾年來復耕稻米 廣受歡迎,甚至供不應求。復耕初期,復耕團隊在網路上設「米粑流」部落格

(2011-2014)紀錄復耕過程。後來,部落格的內容在 2014 年被整合到「石梯 坪水梯田復育計畫」臉書粉絲專頁裡(消費者就是透過這個專頁上網買海稻 米),這網路平台即是復耕團隊向外界傳達港口土地復耕的理念與過程的主要 管道之一。

土地復耕所生產的稻米不只是商品,第三章提到「米粑流」,作為一個品 牌,所要傳達的就是阿美族的互助倫理精神。這三十幾年來,雖然在港口人與 土地之間的關係產生劇變,但互助的倫理價值仍然存在。除了菜園農作的互助 與部落內婚喪喜慶的彼此支援,即使是遠離原鄉的旅外族人在外地仍相互扶持。

我曾經拜訪汐止樟樹一帶的港口阿美社群,看到住在都會裡的他們仍知道同鄉 的住處,平日也常會聚集共食、談笑、唱歌,工作時也會互相照應。這種在原 鄉族人之間互助的傳統,並沒有隨著遷居都市而完全消失。

互助的傳統依然在港口阿美社群裡存在與實踐著。復耕團隊體認到這個傳 統的重要,所以有意以「米粑流」作為稻米品牌打入市場。在對消費者描述什 麼是「米粑流」時,團隊提到:

「米粑流」在阿美語為互助的意思,我們希望延續「米粑流」的精神,

推廣在地的傳統產業與濕地生態……「米粑流」是復育計畫的名稱,

也是水梯田復舊與濕地生態復育後的產業品牌,包含我們所希望推廣 的海稻米/輪傘草/大葉田香等三種傳統水生作物,以及梯田溼地的 生態體驗。(石梯坪水梯田復育計畫臉書粉絲專頁)

Mipaliw 作為傳統阿美族社會的倫理,所強調的是在土地上人與人之間以及

傳統和現代之間的連結,這種對連結的渴望所對應的就是港口部落數十年來受 外力影響後出現各種形式的疏離。復耕團隊在一開始會以阿美文化的互助精神

mipaliw 來作為稻米的品牌,一方面為維持傳統文化價值,另一方面在市場上標

識生產的稻米的獨特性與其他競爭者區隔,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復耕團隊以

「米粑流」為品牌。儘管,「米粑流」這個品牌名稱後來被「海稻米」取代

(詳見第三章),但 mipaliw 這個互助倫理的重要性並沒有被遺忘。

「米粑流」從品牌中的港口阿美意象,到後來復耕團隊與公部門(林務局 或林管局)合作結合友善農耕與藝術的「米粑流藝術季」(2011, 2012, 2017),

以及與東海岸其他原民部落(磯崎、復興、新社、港口)參與的「森川里海

(米粑流)濕地藝術季」(2018)向外傳達人與自然共生及永續經營關係。70 讓外界看到港口長期發展的藝術和復耕交匯出有別於以往的傳統農村樣貌。

在「米粑流」之後,復耕團隊以「海稻米」為品牌,所強調的是友善環境 的農耕以及「吹著太平洋海風長大的稻米」這種連結自然的意象(圖 5.1)。飽 含大自然意象的「海稻米」和綠芽有機農場所推出的曙光系列稻米與番茄(也 就是迎著太平洋曙光長大的稻米或番茄)有異曲同工之妙(圖 5.2)。這些農產 品牌所要呈現的東海岸自然純淨、太平洋與曙光、友善環境等意象,同時也是 復耕團隊想要形塑的地方氛圍。

70 「米粑流藝術季」(2011, 2012, 2017)主張「互助而後美好」的精神,源自於阿美語 mipaliw 互助倫理,後來在 2018 年以《里山倡議》中「森、川、里、海」環境多樣性的概 念延伸出「森川里海(米粑流)濕地藝術季」,相關資訊可詳見網站:

https://www.mipaliwlandart.com/,或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ipaliw/。

圖 5.1 海稻米

圖像來源:石梯坪水梯田復育計畫臉書

圖 5.2 曙光米

圖像來源:莎娃綠岸文化空間臉書

在網路與媒體方面,土地抗爭與海稻米復耕受到平面與影像媒體持續的關 注報導(孫窮理 2011;廖靜蕙 2011;原住民電視台 2012;原住民新聞雜誌 2012;花孟璟 2018)。關心港口土地議題或復耕的外地人,透過網路訂購海稻 米或參加在港口舉辦的土地、生態與藝術相關議題的活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來,港口復耕也在網路世界裡搭上志工招募組織或募資平台的潮流,以紓 解人力與資源短缺的困境。在志工招募方面,復耕團隊與台灣原味這個組織合 作。台灣原味進駐港口並成立志工中心,協助海稻米的種植與行銷後,希望能 以志工解決農忙時人力短缺及人工成本的問題。

由於復耕團隊的農事繁忙,後來就透過專門從事國際志工服務的社會企業 組織「以立國際服務」,以原住民土地正義、部落產業振興與文化傳承議題招 募志工協助農耕(海稻米收割及其他有機農場的農務)、水圳修復或米粑流濕 地藝術季活動。所謂志工即是不支薪,他們非但不支薪,還要支付費用來參與 服務。志工支付的費用用於食宿交通(志工們住在志工中心或是民宿)、部落 文化旅遊導覽費、行政與當地長遠發展、技術研發與捐助經費等。在出隊結束 後,志工可獲得服務時數證書。

除了招募志工之外,為了降低稻米生產成本,復耕團隊(其中 Sumi 是關鍵 人物)和東華大學的學生在 flyingV 這個群眾募資平台提「海稻米的願望:收割 機募資計畫」來購買適合在梯田上操作的小型收割機,藉此減低租借農械的昂 貴成本及農忙時收割機調度的焦慮。71

第二節 紀錄片與電影裡的港口復耕

由於復耕團隊有意完整記錄難得的復耕過程,但是礙於經費限制無法找專 業攝影師來拍攝,於是 Sumi 的兒子 Lekal 便拿起攝影機來紀錄復耕過程,完成 個人首部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林務局 2013 年發行)。72 紀錄片裡描述三 十幾年來港口的青壯人口離鄉到外地工作,土地在後繼無人下日漸荒蕪,以及 外地人在港口豎立售地看板和購地建民宿的狀況。73《海稻米的願望》表達出 族人憂心的土地流失問題,以及希望藉由稻米復耕創造部落未來的可能出路。

Lekal 從拍攝《海稻米的願望》反思回鄉後的自我定位。歷經稻米復耕過程 的他,決定將漢名改為 Lekal(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親是漢人)。這樣的生命 轉折起因於退伍後他在母親的故鄉感受到衝擊,那種既疏離又親切的矛盾情感,

讓他想從部落生活裡找到自我的歸屬。他目睹外來的掠奪力量進入部落造成土

71 創立於 2010 年的以立國際服務(https://eliv.com.tw/about/ ) 以「花蓮港口志工計畫:復育 海稻米與有機農園」 招募志工。另外,於 2012 年創立的 flyingV 是台灣最大的群眾募資平 台(https://www.flyingv.cc/),由提案者租借網頁空間刊載提案內容向社會大眾募資。石梯 坪復耕團隊在 flyingV 提的「海稻米的願望:收割機募資計畫」(2016/5/9-2016/7/8)共有 451 人贊助,後來募資超過原目標設定的五十萬元。

72 《海稻米的願望》網路連結見:http://green.ngo.org.tw/video/705。此作品的獲獎紀錄有:

2012 年原民會微電影「銀牌」及 2012 年中華電信基金會攝區二三事「二獎」。

73 除了《海稻米的願望》,他的短片《土地的養分》(發表於 2012 年在港口舉辦的《土地與 浪花》藝術聯展)也呈現出觀光發展過程裡部落土地問題帶給族人的焦慮與不安。片中透 過在地藝術家 Sapud Kacaw 的創作,Lekal 指出土地足以滋養族人找到回鄉生活的出路。

《土地的養分》網路連結(發佈日期:2012 年 3 月 10 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6&v=Ndkq0Zr0dx8。

地流失的殘酷現實後,確認自己在部落該做什麼與能做什麼。

《海稻米的願望》促成後來在 2015 年發行的《太陽的孩子》這部電影(圖 5.3),由鄭有傑和 Lekal 聯合編導的《太陽的孩子》就是改編自港口部落稻米 復耕的真實故事,電影的拍攝地主要在港口和靜浦部落,多數演員也來自這兩 地。鄭有傑導演從《海稻米的願望》中得知港口阿美族人以稻米復耕行動守護 部落土地,感動之餘遂籌劃拍攝《太陽的孩子》。這部電影以人與土地的關係 為主軸,片中女主角 Panay 由於年邁生病的父親擔憂部落田地日漸荒蕪而被外 人收購,所以決定離開都市回到部落和族人重修灌溉水圳和復耕稻米,讓祖先 的土地可以留下來。74 除了留住土地之外,這部電影進一步傳達重新找回土地 價值的意涵。就如 Lekal 在電影巡迴座談裡提到的:

海稻米,象徵ㄧ種人與土地、與自然共生的精神……海稻米,復育的 不只是梯田,它復育了土地原有的價值,孕育了土地的生命與自然,

產出人與土地的情感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復育了我們的心。(勒 嘎‧舒米 2016/5/14 石梯坪水梯田復育計畫臉書專頁)

74 Panay 是電影裡女主角的名字。Panay 是阿美族常見的女性名字,在阿美語裡也是稻的總稱。

圖 5. 3《太陽的孩子》(Wawa no Cidal)電影宣傳海報 圖像來源: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電影殺青後,分別在港口、靜浦、馬太鞍等部落放映,隨後在全國各地上 映。《太陽的孩子》在 2015 年台北電影節的首映就獲得觀眾票選首獎,院線上 映後兩週的票房就突破 600 萬新台幣。後來此片受邀為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開 幕片,入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道精神電影獎,並且陸續至今在德國、英國、

北美、日本、法國等地巡迴放映與座談。電影主題曲是由都蘭部落知名阿美族 歌手 Suming(舒米恩)創作並演唱的「不要放棄 aka pisawad」,這首主題曲 在當時引起風潮,並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2015)與金曲獎最佳年度 歌曲(2016)。透過在國內外的播映,《太陽的孩子》的影響與受到的關注不

北美、日本、法國等地巡迴放映與座談。電影主題曲是由都蘭部落知名阿美族 歌手 Suming(舒米恩)創作並演唱的「不要放棄 aka pisawad」,這首主題曲 在當時引起風潮,並獲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2015)與金曲獎最佳年度 歌曲(2016)。透過在國內外的播映,《太陽的孩子》的影響與受到的關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