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水田定耕與土地邊界

第二章 港口阿美農作生產的轉變歷程

第二節 水田定耕與土地邊界

從日治時期起,水田定耕(maumah)與土地私有化相互依存,當地人有濃 厚的水田情結。在港口,同一塊水田常包容多種適合打獵、採集與漁撈的生態 資源與環境樣貌(如山林、平地、海岸)。當地阿美人也在他們所稱的「田地」

上實踐著水稻耕種之外多樣性的生產(如打獵與採集)。水田的劃界規範著農 作生產,當地人不會隨意越界到他人田地範圍內(如山坡上的田地)打獵或採 集,就像是某報導人提到:「我嫁進這部落,公公在家前面種稻,我家的後面 往山上走有果樹還可以打獵。部落其他的人要在我家田地上拿東西或打獵會先 各訴我們才去拿。」不像漢人的平地水田,在港口,所劃出的一筆田地內有各 種不同自然資源可使用。也因為劃界,其他人不會擅自越界(但海邊的採集或 漁撈就不受此限)。這也就是說,有別於其他社群,當地人發展出不同的土地 劃分邏輯。簡單地講,漢人或鄰近的平埔族人的水田通常都開墾在離海岸或山 坡有段距離的平地,同時對他們而言,水田的生產目的是單一的,很少會在田 地打獵或採集。

依據報導人們的說法、我的田野觀察(把完整一塊地稱之為田地,也就是 水田〔umah〕和旱田〔hadhad〕)及地籍資料,港口部落土地的特殊之處在於,

當地人用田地的觀念來定義所劃分的土地,並非本研究把田地的觀點擴充解釋 到港口阿美人完整劃分之下的一筆土地。例如,石梯坪聚落地籍圖的北端明顯 可見西側海岸山脈至東側的太平洋海邊有多筆長條狀的田地(圖 2.1),大致上,

各筆田地內包括山林、平地與海岸等不同生態地貌與自然資源。

圖 2.1 花蓮港口部落石梯坪聚落的地籍圖(2016)

資料來源:原圖為港口復耕團隊提供

儘管長久以來石梯坪聚落的地界經過財產繼承、整併、轉移或是買賣而變 動,但從現有地籍圖仍可看到港口阿美人長條狀的田地劃設輪廓,居民們也提 到港口這樣「特別的」土地劃設現象。例如,P 報導人(女性,1937 年生)一 人獨有的田地包括西側山坡的 732 地號旱田、733 地號水田,以及從中央處平 地到東側海岸處的 864 地號水田,就是劃設田地時每一筆地包含不同生態資源 的例子(見圖 2.2 我以色塊標出的一筆地)。25 一位在石梯坪種菜的婦女自豪 地說:「以前老人家很聰明,特別留給我們從山上一直到海邊的水田,這樣長 長的有樓梯的水田,是我們港口這邊才有的。」這樣的說法呼應著其他報導人

「港口的水田很特別」的說法。這個「特別」還可以從他們的日常生活理解。

有一位很會種菜也很會到海裡拿食物的婦女說:「我的水田就在石梯坪,我現 在沒有種稻,改種菜,我的菜園走過去就是海,這樣很好耶。我常常在菜園裡 種完菜,流了一身汗,身上臭臭的。我很喜歡跳進海裡,一邊游泳一邊拿我想 要吃的東西(海菜螺貝等)。」無論是地籍圖或是訪談都反映出港口土地劃分 有一種水田在地阿美化的概念。

25 在港口,有時一筆地或一個地號有一個以上的地主,但一筆地為一個地主獨有亦為常事,

如此處正文內舉例時提到的那一筆地(包括 732、733 及 864 地號)即為一個地主獨有。

圖 2.2 單筆田地範圍內包括不同生態地貌與自然資源(2016)

資料來源:原圖為港口復耕團隊提供

地主們設地標為土地分界以避免紛爭。傳統上多以自然物為界標,然而今 日卻多以土地測量單位所釘的「土地界標」地樁為界標(圖 2.3)。到目前為止,

當地人會是以約定俗成的自然物為分界依據,協商劃界後,以無法用人力挪移 的大樹或巨石或種植特定植物(如文殊蘭、成排的朱槿或竹籬)為界標(圖 2.4)。這些植物不只是界標,也變成當地人情感與記憶的象徵物。

以往靠海的居民會就地取材,以咕咾石建工寮和堆砌矮牆作為地界,這亦

有防海風與保護作物的功能。不過,1980 年代東管處設石梯坪遊憩風景區時,

使用大型機具整地剷平碾碎咕咾石界限和工寮,在地特有的咕咾石景觀被嚴重 破壞,至今僅留少許遺跡,令當地人感到非常遺憾。現在部落裡的人很希望昔 日特有景觀可以重現。

圖 2.3 土地測量單位所釘的地樁

「土地界標」為地標 呂憶君攝

圖 2.4 阿美人種植特定植物為地標

(圖內為文殊蘭) 呂憶君攝

如今港口的農耕生活明顯改變,在部落勞動力大量外移、人口高齡化、政 府休耕補助與老年津貼政策、農會輔導的農事班解散、水源灌溉系統毀壞等諸 多因素下,大部分的水田不是休耕就是廢耕。現在部落裡四十歲以上的人談起 種稻的興盛年代,還會感慨大片黃金稻浪的畫面已成為遙不可及的記憶。現今 種稻人口銳減,只剩一些人願意種稻。大多數家戶的米食來源來自佃戶的收成 或購自米廠。不過仍有許多女性在菜園(sadatengan)耕作。也就是說,就算 現今沒有那麼多人種稻,但女性與農作的關係仍然非常緊密。關於女性的農作,

特別是菜園的討論,隨後我將在第四章詳述。

綜觀港口的水、旱田農作的轉變歷程,可以發現他們的耕地逐漸從山坡往 平地移動,並且有愈來愈接近家戶的趨勢,耕種作物也從水稻轉向菜園農作。

老人們提到以前的種稻年代:「我們以前都來不及種稻了,哪還有甚麼時間種 菜。我們是遇到米不夠吃、肚子吃不飽的時候去拿野菜來吃,我們以前沒有像 現在這樣特別在種菜的。」;「現在我們在家附近種菜的地方,以前都是水田,

現在老了沒有力氣種稻,我們就改種菜。」;「我們阿美族很會找野菜來吃。

以前我們常常到山上工作,山上那邊的野菜很多和我們在帄地看到的野菜也不 太一樣。現在我們在這邊,很多人看到野菜也會想拔來吃,這樣的話野菜就會 不夠吃。我們現在想要吃野菜就自己種,把野菜種在自己家旁邊的菜園,想要 吃的時候就去拔,不用特別去找,還可以種自己想要吃的野菜,這樣就很方 便。」在我的報導人家吃飯時,常聽到從花蓮東昌嫁進來的阿美族媳婦說:

「老人家很會吃飯,他們一吃就是好幾碗裝得滿滿的白飯,很少吃菜的。妳看 阿嬤個子小小的,可是很會吃飯。我們以前小時候沒有特別吃飯還要配菜的,

哪有像我們現在桌上有好多種菜,這些菜有很多是阿嬤在菜園裡自己種的,而 且是我們(阿美族)帄常愛吃的菜。」實際上,港口部落的菜園農作與水田定 耕有直接關係。經過三十年的休耕,如今港口的農作已經由水稻逐漸轉移到菜 園,菜園出現在家戶周圍或是在復耕的水田上。在港口時我常吃到各式各樣來 自菜園的「野菜」。過去部落的人在野外或田間以採集方式取得野菜。不過,

今日他們刻意把野菜種在菜園裡,隨時隨地摘食。換言之,野菜是以水田定耕 的邏輯在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