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們的離去、留下與相遇

第五章 我們的相遇、留下,以及離去

第四節 我們的離去、留下與相遇

我的作品不是我創造的,

作品和感情原已內含在世界之中,

我只不過是集中起來加以揀選,再展現給觀眾看⽽已。

<宛如⾛路的速度>

好像已經到了旅程的最尾聲,在這最後一段路途中想要聊一下的,

是我在所有的對話中所感受到的,這些資優班老師所呈現出來的共同樣 貌。當然這畢竟是一本自我敘事的論文,因此這些觀點必然帶著我的主 觀意識。但我很喜歡的導演是枝裕和說過:「作品是作者與世界的對 話。」對我來說,論文也是。無論你的背景是什麼,用什麼樣的心情或 角度在看這篇論文,我能對你做的詮釋、給你看的世界也即將告一段 落。

你喜歡這個世界嗎?你喜歡我的世界嗎?

一、同與不同之間

在這個旅程當中,我看到了我自己、一些初相遇的、留下的、以及 已經離去的夥伴們。其實之間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師生之間的 角色設定。我會覺得有一些老師會像是導引者或領航員似的,走在學生 的前面,設定好從起點到終點的鷹架及步驟,引導他們走向目標。

「甚⾄於我在上什麼單元,我在訓練學⽣的摘要能⼒,配 合校外參觀。我的主題不是為了收集資料,事實上我收集資料 都是搭配校外參觀、搭配摘要的能⼒,產出。課程他只是⼀個

⽬標,東西材料⾃⼰去弄,怎麼樣讓學⽣的經驗是整合的。」

(L10032)

「我不後悔要求學⽣做獨⽴研究的時候那麼嚴格,跟研究

⽅法。我有⼀次,不是畢業的學⽣回來跟我講,他說,幸虧我 記得那個學習技能跟⼀些,後來他不是要去什麼,上台報告啊,

就覺得說,也感謝我這樣⼦磨他。」(L20086)

而有些老師會跟我比較類似,傾向站在學生的身邊,提醒在某個方 向會有他喜歡的景物,並在耳邊輕聲的給予指引。不強求,但會希望那 是彼此都認同的目標。

「以前我⼼⽬中的資優班,課程是設計好的,課程設計好 裡⾯包含區分,然後就是安排下去、⼩孩就學。可是後來我會 希望變數是很⼤的,我希望是在混沌的狀態,因為我覺得創意 很多都是在混沌的狀態下產⽣的。」(N20018)

「我第⼀年的課程是很結構化的,我就照著進度表上,可 是我覺得那效果沒有很好。可是後⾯我不要那麼結構化可能性 會更⼤。就是變得很極端啦,會出現很多垃圾但總會有些東西。

那垃圾也是他們開⼼的產物,也沒什麼不好。」(N20038)

並不是這樣子就代表認真或不認真,而僅僅是每個人對於教育樣貌 的認定不同、或是底線設定不同。有些人的底線是「我不要打壞孩子學 習的興趣」,有些人的底線卻是「至少讓孩子學到負責任的態度」。不 同的背景會有不同的設定。有些人會將學習視作一種本分,而用「態度」

去包裝自己的要求;有些人卻難以理直氣壯的說服自己去告訴學生「正 確的路」,而給自己更少的操控性。就如同張芝萱(2011)所提到,資 優教育老師對其專業的認定可能有多元性,因為「老師們本身的專業與 理念不同,採用的課程模式也有所不同,其背後對專業的認定也可能是

不一樣的。」有些老師覺得一法通萬法通,由單一領域的精深也可以觸 類旁通。

「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優撫弱吧,他數學很好,從 數學的觀點進去切,訓練他從數學的觀點進去切、去看事情,

他在看他⽐較不擅⾧的東西的時候,他如果⽤他⽐較擅⾧的能

⼒來看的時候,這套規則來看其實都是有幫助。」(L40012)

有些老師堅持著跨領域的主題課程,才能讓孩子統整他所學到的東 西。

而不管是什麼樣貌的老師,都有他能成長的空間:

「我覺得啦,回頭如果我再看的話,如果我是學科能⼒很 強的⽼師,我可以參考普通班,因為普通班沒有辦法深化的東 西,我可以去把它深化。如果我不是⼀個學科傾向很強的⽼師,

在我的⼈格特質,知⼰的優勢之下,我覺得主題課程很好耶。」

(L10105)

也有些老師,心中知道自己還有一段路要走,但仍試圖在成長中的 此時此刻,定位著自己目前所能達到的美好:

「因為⽼實說我可以很明⽩的說在我們幾個⽼師裡⾯,就 算我不是很會教書的,但我把我們家的顧到最好...我可以很肯...

我可以跟⼈家講這件事情 。」(N20011)

或是在自己的教學歷程當中,也會因為時間的推演、際遇的不同,

而呈現出了不同的樣貌。

「那回來幫忙的時候就跟那邊的⽼⽼師聊天,其中有⼀個,

那時候我還在資優班裡⾯我不能接受他的觀念,現在我完全,

就是說,快離開前...我才慢慢知道。

他跟我講說,你,我們資優班⽼師,我們只是孩⼦在這⼀

塊學校裡⾯資優班的⼀個⽼師⽽已。簡單來講,你不要把⾃⼰

想的,不要把⾃⼰放的太⼤,我們不是他的⽗母親,你只是資 優班⽼師。那,你把⾃⼰再想的卑微⼀點的話,你只是⼀個⽐

如說,課後班保母,那,他會講這個就是說,欸...其實我們只 要對孩⼦,⾃⼰去做到我們要的,啊你們沒有必要就是說,⼀

直去壓孩⼦。他⼀定要⾧成什麼樣⼦。」(L30018)

有時候改變是源自於與他人的對話。

「他就說,我們是協助的⾓⾊,不要把⾃⼰看的太重。這 孩⼦有成就,台⼤法律,是不是因為⼩時候遇到了你,要不然 不可能現在念台⼤法律,沒有。我只是灑⽔的其中⼀個⽽已。

不⽤把⾃⼰跟孩⼦逼、逼。」(L30066)

也有些是來自於對自己的懷疑...

「像我,我就有跟別⼈講,我在之前有⼀個⼥⽣,現在他 們已經⼤學,他⼩時候是我分獨⽴研究,分到我,但這孩⼦很 厲害,我覺得他⼀定要做科展,可是他說他本來要寫⼩說,我 說⼀開始洗腦洗成功了,可是後來發⽣了什麼事呢?他做實驗 的時候,那個實驗是你固定時間來固定時間來,他幾乎沒來,

⼀開始沒來,那就好好講。後來還是沒來,我就發⽕了。

然後,後來他也做完了,但是他對於,我知道他後來⾼中 上中⼭⼥中,啊我後來就回想,我就說,他會不會是因為我的 原因,⽐較不喜歡⾃然科,那如果我那時候不要那樣逼她,她 會不會上北⼀⼥?maybe喔...因為我覺得⽼師對孩⼦的影響,

有時候你聽⼀些⼤⼈在講,他⼩時候什麼⽼師怎樣怎樣,也許,

我會不會影響到他?」(L30068)

如果期待學生有多元的樣貌、肯定自己的模樣;那麼是否對於老師,

要的,但也必須承認,某些時刻的某一個我們,確實很難給予某個孩子 他要的東西。

「我會基本上希望每個⽼師都教到我的⼩孩,所以我會安 排、我會希望每個⼩孩都接觸到每個⽼師。因為我不確定我會 不會是每個⼩孩想要的,因為我覺得我不會是啊。對啊,我沒 有期待每⼀個⼩孩的愛。他們也可以去愛別⼈沒有關係...對,

所以我會希望他多認識幾個⼈,找到他覺得⽐較合得來的⼈。」

(N20035)

但其實這份掛念卻會一直持續很久,而無所謂孩子到底去了多遠,

誰是他最重要的人。

「我想要留在這裡,是因為希望學⽣回來的時候可以找的 到我,他們知道他們⼀定會找的到我。」(N20043)

愛一個人如果需要勇氣,承認某些人比較需要別人的愛其實也需要 勇氣。老師的愛可能有很多樣貌,因此不同的學生或許可以找到自己最 適合的。但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彼此認知對方的存在是有價值的?不同 的老師樣貌,都應該是有價值的?

「雖然有⼀些的論點不同,可是事實上,很清楚的⼀個點 就是我們都為了這個資優班好,就是都為了我們好,不是為了 我的⼯作⽐較輕鬆。或者我推⼯作。」(N10076)

老師之間彼此最需要的,或許不過就是給彼此最大的肯定跟尊重吧。

「我覺得什麼樣⼦的資優班⽼師真的都還是需要存在的。

每個⼈在他位置上都有他存在的⽬的跟意義,只是他有沒有找 到跟他有沒有在做。像我同事如果是⼩孩⼦會喜歡的,那是他

的意義,他也做到了。那我就會認同他,就是⼩孩很喜歡他。」

(N20041)

「但我覺得就是要讓所有⽼師彼此多互相尊重⼀點,因為 我覺得我們很多問題都是少了尊重。有時你話說的太實,或是 太多多餘的話,都不是在尊重別⼈。不要覺得傷害對⽅不是⼀

件不好的事,或是不尊重對⽅沒怎樣、對⾃⼰沒有影響。」

(N20042)

我們其實很需要彼此不同的樣貌,尤其當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時候。

「我很喜歡這份⼯作,我覺得當資優班⽼師就是陪著你喜 歡的⼈,在做喜歡的事情...」

就如同我和搭檔陳老師一樣,我們思考資優教育要給予的事物可能 不見得一致、教師學生的角色設定也不太一樣,但我們其實都共同希望 學生能夠適性發展。而我們在合作中,也看到對方的理念可以出現多少 美好的火花,藉以揉合彼此成為一個多元的「我們」,希望能夠讓更多 的學生可以找到適合他的角落,好好的成長。

不同,但其實又相同。

二、評鑑是關鍵事件

如果討論到資優班的「重要事件」來說,評鑑好像通常會被記上一 筆。資優教育評鑑可以了解各校資優教育實施概況,並透過評鑑獎勵成 效優異者及追蹤輔導待改進者,且藉由績優學校之觀摩分享,增加校際

宜、王曼娜、陳冠華,2003)。因此台北市也在九十一學年度、一百學 年度各辦理了一次資優評鑑,九十六學年辦理過追蹤訪視,藉此了解各 校的資優教育概況。

而這次和我一起對話的夥伴們,即使來自不同學校,也幾乎都認為 評鑑是他們重要的事件。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學校因此而擺盪,因為人事或時代更迭的關係,

過去的經驗無法和目前的自己銜接,過去覺得可以的事情,好像也無法 通過評鑑的考驗。在當中無法確認方向的壓力或掙扎,有時候卻也成為 第一線老師們衝突的要素。甚至有些在評鑑遭遇的歷程,後來成為老師 離開的因素之一。

「剛好我們⼆三年⼜碰到評鑑這檔事,所以其實那個衝突 感⼜更⼤,對。衝突感對啊,因為就是評鑑某⼀塊,就是單項

「剛好我們⼆三年⼜碰到評鑑這檔事,所以其實那個衝突 感⼜更⼤,對。衝突感對啊,因為就是評鑑某⼀塊,就是單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