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故事結構教學理論與相關研究

篇章凝聚性與句型、詞彙的選擇及前後句子之間意義的連結都有 關係。依據 Halliday 與 Hasan(1975)的分類,篇章凝聚性可包括下列 幾種成分:前後關係照應(reference)、連接詞、詞彙凝聚、省略、替 代。

本研究擬進行智能障礙學生的口語能力分析,包括句子層次的分 析和句子層次以上的分析兩部分。在句子層次的分析方面,將計算故 事長度-總詞彙數、故事詞彙複雜度-相異詞彙數,以了解智能障礙 在介入後,詞彙尋取效能、語意上的表現情形。在句子層次以上的分 析方面,將利用自編故事結構評量表分析故事結構要素:背景、主角、

主要問題、事件經過、故事結局,以了解學生在介入後故事重述的完 整性。

第三節 故事結構教學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故事結構之理論基礎與意涵 一、故事基模

基模(schema)的形成,通常來自個人經驗的統整,由普遍或抽 象的知識組成。人們在理解事物的過程中,主動藉由既存的知識結 構,來提取舊記憶及同化新訊息(Bartlett, 1932)。

因此,透過接觸許多故事的經驗,能逐漸形成故事基模。當讀者 在閱讀或聽一個故事,就會預期故事有個結構,有助於理解所聽到或

看到的內容。故事基模的基本單位是完整情節,由闡述(exposition)、

曲折化(complication)和結局(resolution)三部分構成。「闡述」

為角色和故事背景的介紹;「曲折化」是故事中的角色遭遇到一些需 要克服的問題或障礙;「結局」則是克服障礙的過程和故事的結束(鄭 麗玉,2006)。

兒童在敘說故事時通常會依循著故事基模架構,年紀越小的幼童 僅有單一特定事件描述,且常漏掉故事要素中的內在反應和計畫;年 紀越長的兒童在述說時,則會加入更多故事元素來豐富所述內容

(Mandler & Johnson, 1977;Westby, 1984)。故事基模受個體所處的 社會文化發展,自然成熟與學習的影響,年齡越大,故事基模的發展 越趨成熟,有助於個體的記憶與學習。雖然故事基模能力會隨著年齡 增長而日趨成熟,然亦有研究指出,對於認知發展上有困難的兒童而 言,卻未能隨著年齡而成長,反而產生停滯的狀況(Montague, 1988)。

故事結構和認知基模理論有密切的關係。個人運用先前已建立的 基模,對新輸入的訊息進行判斷和理解,能更有效的掌握故事的內 涵,也協助兒童產出豐富、完整的故事。Dymock(2007)指出教師 可教導學生使用結構策略以協助其理解故事內容。透過協助學習者將 外在輸入的刺激與內在的基模建立連結,來提升其學習效果(Mayer, 2005)。

智能障礙學生在認知、語言的學習有困難,使其較缺乏運用故事 基模中的故事要素,來理解或表達故事及個人經驗的能力。因此,本 研究除了運用故事結構教學建構學生的故事基模,並選擇適合其程 度、生活經驗的故事,利用書名與圖案進行預測故事內容的活動,引 導其發展出理解故事內容所必須使用的故事基模,達到教學預期效 果。

二、故事結構

故事結構(story grammar)的理論基礎,源自 Propp 於 1968 探討俄羅斯民間、寓言故事中,主題角色功能等議題,發現儘管文化 與地域的不同,人們在述說故事時,都遵循著某種型態。故事中多包 括:主角、問題或衝突、主角試圖解決問題的經過、以及結局,後來 這些元素被稱為「故事結構」(王瓊珠,2004)。

故事結構是一種認知結構,也是敘事的架構。最早由 Rumelhart 於 1975 提出,其主要故事結構要素為「背景(setting)」、和「事 件(event)」。爾後各家學者將故事結構要素不斷擴充,例如 Mandler 與 Johnson 於 1977 提出故事結構要素包括一個或多個情節;1979 年 Stein 和 Glenn 則認為,故事結構要素應由背景和有目標導向行動的 情節所組成。清楚地指出「目標」,並以因果關係說明主角如何有計 畫地達成目標。因此,除了介紹故事角色及發生之時空脈絡的背景 外,一定會包含(1)引起主角規劃一連串目標導向行為的「引發事件

(initiating event)」、「內在反應(internal response)」,(2)主角依 目標而採取的「行動(attempt)」,(3)是否有完成目標的「結果

(consequence)」。Goldman 和 Varnhagen(1986)亦表示在理解 故事主角內心有企圖要去完成某目標時,接續會產生一系列的行動,

而造成最後的結果,因此,故事中的目標、行動、結果彼此具有因果 關係。一個好的故事中,主角的行動一定是因引發事件所促成的,而 主角的行動也一定會產生某種結果,上述這些即是組成故事的重要元 素(陳欣希,2010)。

Hayward(2003)則綜合 Mandler 和 Johnson 及 Stein 和 Glenn 的定 義,將故事結構要素定義為背景、開始事件、內在回應、內在計劃、

內在企圖、結果、反應等七項故事結構要素。不同於其他學者較為注 重背景、事件,其認為就描述的豐富性來看,以主角為焦點所進行的 故事敘述較能產出多樣的內容。因此,Hayward 所整理的故事結構 要素,重點在強調故事主角的內心感受與意圖等,更加關注主角的想

法與反應。提示讀者若要充分理解故事內容,除了要知道事件發生的 起因,還需對人物內心的想法、計劃、反應等有所瞭解。

國內學者錡寶香(2004)表示,雖然許多研究者對故事結構使用 理論名稱不一樣,但是在內容與組織的定義與描述都非常類似,包 含:故事背景(setting)、引發事件(initiating events)、內在感受/反 應(internal responses)、行動目標(plan)、嘗試解決問題或達成某個 目標(attempts)、嘗試之後的結果(consequences)、以及回應

(reaction)。王瓊珠(2004)亦發現不同研究者之故事元素分類其實 都大同小異,一般而言以六項結構元素佔多數,分別是(1)主角和 主角的特質(2)時間與地點的情境(3)主要問題或衝突(4)事情 經過(5)主角的反應(6)故事的結局。

李玉貴(2001)則指出故事結構元素應包括「角色」、「情節」、「場 景」與「主題」四個內涵。其中,「角色」是作品與讀者間的延長線,

也是兒童最容易與個人生活經驗關聯的部分,可以說是故事的心臟;

「情節」是探究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為什麼會發生,是持續閱讀的動 能;「場景」是邀請讀者聚焦於某些特定的部分,解析故事氣氛的來 源;「主題」是讀者建構意義的關聯,也是深入故事當中最個人、最 獲報償的歷程。

綜合上述,故事元素大致包括兩大類:「情境」(setting)與「情 節插曲」(episode)。在兩大類元素之下,又可再細分為 5 至 7 個故事 結構元素,這些元素基本上涵括了故事前、中、後的發展經過,同時 也考慮主角的特質及其內在心理感受(黃瑞珍,1999)。

本研究之對象為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為避免故事結構要素名詞過 於抽象難懂,加重其認知上負荷,以及為教學上便於說明,故參考王 瓊珠(2004)的定義,將故事結構元素分為五項:情境、主角、主要問 題、事情經過、故事結局。

貳、故事結構教學及視覺化圖像策略

一、故事結構教學

故事結構教學強調故事主要元素與故事架構,並使用圖表來呈現 故事中主要成分的相對關係,讓學生能清楚學會故事之重點、大意,

以及每個情境中之主要角色、發生地點、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法。此 項教學方法強調將故事內容更有條理、結構的呈現,並注重故事字面 理解和引申推論之寓意,幫助讀者在閱讀時能及時掌握內容架構的一 種理解策略(黃瑞珍,1999)。

王瓊珠(2004)說明故事結構教學主要的教學原則如下:教師應 將故事結構策略直接教導給學生,透過提問或討論的方式來協助其能 清楚的掌握故事結構要素,以建立其內在的心智故事結構圖。當其能 將故事結構內容予以內化,理解要素間的合理關係,就能用來記憶、

理解和建構故事,也能進ㄧ步運用故事結構的邏輯順序來解釋、預測 和推論故事的因果關係(Roth, 2000)。最後可讓學生依結構線索,將 故事情節發展述說一遍,讓其能再次重整與組織訊息,也能確認其理 解情況。

國內外研究發現,透過有系統的故事結構教學,有助於學生所說 故事內容較為豐富,同時也能協助學生在閱讀或聆聽故事時,提升對 故事的理解程度(尚祚嫻,2009;翁伊君,2011;陳俐靜,2010)。

過去故事結構相關研究,多應用於提升閱讀理解能力,近幾年開始有 研究針對學生口語敘事能力進行探究,對於敘說的語言樣本進行分 析,能更清楚知道學生在敘說故事時,何種故事結構要素的使用較缺 乏,在進行故事結構教學時能夠更加聚焦,以使教學效能更加提升。

二、故事結構教學的視覺化圖像策略

故事結構教學強調藉由圖表來呈現故事結構要素,幫助讀者掌 握文章結構。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使用視覺化圖像,以故事中主要的 結構元素呈現於圖中,可使用表列式或結構圖式,除了將整篇故事加 以結構化使主題更明確外,還具有視覺刺激的效果,幫助學生快速、

清楚地組織故事內容(王瓊珠,2004)。有關故事結構教學圖示策略,

常見的有故事圖(story map)、故事臉(story face)、故事屋(story house)

等,形式雖然不同,但都明確地以視覺圖像呈現故事的重要結構,有 助於學生記憶和理解故事內的重要要素。以下分述之:

(一)故事圖(story map)

Idol(1987)發展的故事圖教學策略是一種後設認知策略,強調 將故事的架構與重要元素,以視覺圖表呈現,引導讀者注意文章中的 因果關係,前、中、後發展的歷程,及表層訊息、內在隱含訊息(如 圖2-3-1)。藉由圖表來說明故事要素間存在的關係,描述故事中的 重要觀點及過程中的事件,幫助學生將焦點著重在故事結構的概念要 素。教學時使用故事圖,可提供具體的視覺線索連結故事內容,幫助

Idol(1987)發展的故事圖教學策略是一種後設認知策略,強調 將故事的架構與重要元素,以視覺圖表呈現,引導讀者注意文章中的 因果關係,前、中、後發展的歷程,及表層訊息、內在隱含訊息(如 圖2-3-1)。藉由圖表來說明故事要素間存在的關係,描述故事中的 重要觀點及過程中的事件,幫助學生將焦點著重在故事結構的概念要 素。教學時使用故事圖,可提供具體的視覺線索連結故事內容,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