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壹、研究架構

本研究為探究以小組方式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對增進國中智能障

礙學生口語敘事能力之成效,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圖 3-1 研究架構圖 一、 自變項:

本研究之自變項為「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教學過程以 小組方式進行,利用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於故事導讀後,實施 故事結構教學及故事重述的語料收集。

二、 依變項:

本研究欲探討之依變項為口語敘事能力,在此指受試者故事重述 之能力。本研究以故事重述的方式進行評量,重述是讀後或聽後的記 憶,涉及記憶與其他因素,為減輕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於識字和記憶上 的負擔,在評量智能障礙學生故事重述時,提供視覺線索,看著無字 的故事繪本說故事,協助其重述故事內容。依變項說明如下:

(一)故事長度

本研究的故事長度是指在受試者故事重述語言樣本中,剔除迷走 語後的總詞彙數。研究者將蒐集到的語言樣本之錄音檔轉成逐字稿,

剔除迷走語後,採用中央研究院資訊所、語言所詞庫小組所編制中文 斷詞系統進行斷詞,之後重新檢視每份語料,參考「中央研究院漢語 料庫的內容與說明」,修正中文斷詞系統有些不合情境脈絡的分詞結

自變項 以故事臉 進行故事 結構教學

研究對象 國中智能障 礙學生

依變項

口語敘事能力-故事重述 1.故事長度-總詞彙數

2.故事詞彙複雜度-相異詞彙數

3.故事結構能力-故事結構評量表總分

控制變項 1.教學時間、地點

2.教學者、故事重述評量者、評分者 3.同時事件

果,最後計算總詞彙數。

(二)故事詞彙複雜度

本研究的故事詞彙複雜度,是指在受試者故事重述語言樣本中,

剔除迷走語後的相異詞彙數。研究者將蒐集到的語言樣本之錄音檔轉 成逐字稿,剔除迷走語後,以中文斷詞系統進行斷詞,修正不合情境 脈絡的分詞後,以人工方式分類取得相異詞彙數資料。

(三)故事結構能力

本研究故事結構能力是指計算受試者故事重述語言樣本在「故事 結構評量總分」的表現情形,故事結構評量表是三點量表,總分 18 分,包含情境、主角、主要問題、事情經過、故事結局五個分項目(詳 見附錄)。其中事情經過項目,再細分為五個事件,每個事件兩分,

總分 10 分。情境、主角、主要問題、故事結局等分項目各 2 分。

三、控制變項:

為減少自變項以外的干擾因素影響研究結果,將可能的外在變項

控制如下:

(一)教學時間、地點:

為減低學生因上課時間太長而影響專注力,利用每週二、五早 修,每次教學一小時,包含故事導讀、故事結構、故事重述評量,介 入期總共八次的教學。教學地點為學生熟悉的特教班教室,以減少學 生對新環境的好奇。

(二)教學者、故事重述評量者、評分者

教學者為研究者。研究者為國中特殊教育合格教師,具備七年特 殊教育語文科教學經驗,目前任教於國中特教班,大學時曾修習故事 結構相關課程。

本研究以兩人小組方式進行教學,於受試者重述故事時,若依序 進行評量,評量順序可能會造成遺忘或練習效果。因此,兩位學生進 行故事重述時,採同時個別進行的方式。教學結束後,由研究者和一

位受試者熟悉的特教班任課老師擔任,以減少受試者因陌生而害羞表 達。評量前與該位老師達成共識,評量時統一指導語,評量中僅能鼓 勵學生多說一些,其餘不做任何提示。並以錄音方式蒐集受試者故事 重述的語言樣本。為減少評量者的影響,以隨機方式分配負責評量的 對象。

「故事結構評量表」由兩位具特殊教育碩士學位,且大學有研修 過故事結構相關課程之特教班語文老師擔任評分者,以了解評分者間 一致性。在正式分析語言樣本之前,研究者先與該兩位老師於評分項 目界定清楚,對評分內容、方式進行討論後,以六份語料作為範例實 作,就差異取得共同標準後修正計分。最後兩位評分者所評分數間的 Pearson 相關係數達.915 (p <.01) ,顯示一致性頗高,才開始獨立計 分。由其中一位評分者負責全程的評分工作,另一位評分者只需要在 每個階段提供計算信度所需資料即可,不必全程參與。評分時,學生 的語言樣本以編號代替姓名,避免評分者的主觀印象影響評分標準。

(三)同時事件:

六位研究對象平常所接受的語文課程,為特教班語文教師根據核 心課程主題,自編一百五~兩百字不等文章,課堂中讓學生朗讀文 章、圈選字詞讀寫,強調語詞的理解,造詞、照樣造句、語詞填空等,

或是詢問文章中的問題。本研究之教學內容和方法有別於學生平常所 接受的語文課程,應可排除其他教學介入的干擾因素。

貳、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研究法之跨受試多試探設計,分為三個實驗 階段:基線期、介入期、維持期,探究在一般小組教學情境中,以故 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對於增進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的口語敘事能力 之成效。研究設計如圖 3-2 所示。

圖 3-2 跨受試多探試設計之示意圖

各實驗階段進行之程序與方式說明如下:

一、基線期

此階段主要在蒐集受試者於教學介入前的故事重述能力資料。第 一組的受試甲、乙同時進入基準線階段,兩位受試在此階段皆未施以 故事結構教學,僅由研究者以 powerpoint 呈現繪本內容,唸讀故事內 容,解釋不懂的詞彙後,再請受試者個別重述故事,並將故事重述語 言樣本錄音,轉成逐字稿、斷詞後,計算總詞彙數、相異詞彙數,以 故事結構評量表評分,以蒐集教學介入前的故事重述能力。

二、介入期

此時期資料的蒐集,主要是評量受試者在教學介入後的立即表 現。當第一組受試甲、乙於基線期評量的總詞彙數皆趨向穩定時,才 施以教學介入活動。此時第二組受試丙、丁、第三組受試戊、己仍在 基線期,且各蒐集一個評量結果;待第二組受試丙、丁兩位受試在介 入期有至少三次評量的總詞彙數皆達穩定後,第三組受試戊、己同時 進入介入期。

介入期分為兩個階段,包含準備階段和教學介入階段。準備階段

1節課,主要以故事臉介紹故事結構要素。教學介入階段則由教學者 先導讀故事內容,解釋不懂的詞彙後,與受試者一同將故事內容帶入 故事臉中,協助其瞭解故事內容結構,並練習故事重述。教學介入後 則立即進行故事重述評量,以了解介入效果的變化。教學介入共8次,

每次介入包含50分鐘教學和10分鐘故事重述評量,共計8小時。

三、維持期

為了解教學實驗的維持成效,於教學結束後間隔一週,連續三 天,分別對同組兩位受試者進行故事重述評量,以評估維持成效。此 階段,兩組學生皆不進行教學介入,評量方式同基線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