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綜合討論

經教學實驗發現,本研究設計之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增進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口語敘事能力具有成效,本節以「故事長度-總詞 彙數」、「故事詞彙複雜度-相異詞彙數」、「故事結構評量」的研究發 現進行綜合性討論。

壹、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增進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口語敘事能 力故事長度-總詞彙數之成效

一、介入效果

由圖 4-1 視覺分析,六位受試者在介入期表現皆明顯高於基線

期,基線期和介入期的重疊百分比都是 0%,C 統計方面六位受試者 在基線期和介入期的 Z 值都達.01 顯著差異。分析各階段之總詞彙數 平均數,受試甲基線期平均值 99.67 個詞,介入期 193.88 個詞,提升 為 1.9 倍;受試乙基線期平均值 95 個詞,介入期 200.38 個詞,提升 為 2.1 倍;受試丙基線期平均值 70.75 個詞,介入期 170.75 個詞,提 升為 2.4 倍;受試丁基線期平均值 69.25 個詞,介入期 161.13 個詞,

提升為 2.3 倍;受試戊基線期平均值 35.2 個詞,介入期 124.38 個詞,

提升為 3.5 倍;受試己基線期平均值 55 個詞,介入期 168.38 個詞,

提升為 3.1 倍。顯示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對六位受試者的總詞 彙數皆有顯著且正向的介入效果。

其中,兩位低組的受試者戊、己的提升狀況是三組中最多的,總 詞彙數可提升三倍以上,推測可能原因是低組學生的起始能力較低,

進步空間較大。此外,兩位受試者平常自信心較不足,也較少主動分 享自己的想法,基線期評量時較沒信心開口述說,擔心自己說錯;介 入期故事臉有助其理解和記憶故事,也更有自信述說。

王姝雯(2006)以多媒體動畫進行故事結構教學方案對三名國小 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進行口語敘事能力教學,研究結果發現可以增加智 能障礙兒童故事長度-總字數;葉芷吟(2011)以故事繪本探討在無 使用故事地圖策略、給予故事地圖作為重述故事提示、教學中搭配故 事地圖策略並作為故事重述提示等情境中,對提升國小高年級輕度智 能障礙兒童口語敘事的成效,研究結果發現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策略 不論是和基線期或僅以故事地圖作為提示,總字數皆有提升。本研究 結果與前述研究結果大致相同,顯示故事結構教學可提升智能障礙學 生的故事長度。

二、維持效果

六位受試者介入期後三點與維持期的 C 統計結果顯示 Z 值皆未 達.05,搭配圖 4-1 視覺分析結果,在撤除教學介入後,六位受試者的

總詞彙數皆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六位受試者在維持期得分皆高於基線 期,受試乙和受試己維持在介入期中期水準,重疊百分比皆為 100%,

顯示其具有維持效果。受試甲、丙、丁介入期和維持期重疊百分比分 別是 33%、66.7%、33.3%,維持期得分較介入初期水準差且不穩定,

但仍高於基線期,顯示受試甲、丙、丁雖具有維持效果,但不穩定且 有較介入期退步的趨勢。受試戊在維持期水準平均雖高於基線期,但 從介入期到維持期水準變化-78,重疊百分比為 0%,顯示受試戊雖 有維持效果,但有較介入期退步的趨勢。整體來說,以故事臉進行故 事結構教學對六位受試者的總詞彙數雖有維持效果,但維持效果不穩 定。

王姝雯(2006)研究智能障礙學生經過故事結構分析法教學方案 後,總字數的保留效果不明顯。該研究撤除教學介入後,三位受試者 的總字數均有明顯滑落的趨勢,其中兩位受試者維持在處理期中期的 水準,雖然兩位受試者階段間的重疊百分比為 100%,但保留效果並 不顯著。另一位受試者則落至尚未進入處理期之表現,但其平均水準 尚高於基線期。本研究發現與上述研究結果類似,顯示故事結構教學 對智能障礙學生來說,維持效果不穩定,可能與智能障礙的類化不 易、記憶力短暫等學習特質有關。

貳、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增進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口語敘事能力 故事詞彙複雜度-相異詞彙數之成效

一、介入效果

由圖 4-2 視覺分析,六位受試者在介入期表現皆明顯高於基線 期,且皆呈往上趨勢。基線期和介入期的重疊百分比除了受試乙為 12.5%,其他受試者都是 0%,C 統計方面六位受試者在基線期和介 入期的 Z 值都達.01 顯著差異。分析各階段之相異詞彙數平均數,受 試甲基線期平均值 62.67 個詞,介入期 99.88 個詞,提升 1.6 倍;受 試乙基線期平均值 54 個詞,介入期 88.25 個詞,提升 1.6 倍;受試丙

基線期平均值 45.75 個詞,介入期 86.13 個詞,提升 1.9 倍;受試丁 基線期平均值 44.5 個詞,介入期 86.75 個詞,提升 1.9 倍;受試戊基 線期平均值 25.4 個詞,介入期 71.25 個詞,提升 2.8 倍;受試己基線 期平均值 33.4 個詞,介入期 85.75 個詞,提升 2.6 倍。顯示以故事臉 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對六位受試者的相異詞彙數皆有顯著且正向的介 入效果。

王姝雯(2006)研究發現故事結構教學方案可增加國小輕度智能 障礙兒童相異字數,與本研究發現可以增進相異詞彙數結果相同,但 與葉芷吟(2011)研究結果有所不同。該篇研究探討在無使用地圖策 略、給予故事地圖作為重述故事提示、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策略並作 為故事重述提示等情境中,對提升國小高年級輕度智能障礙兒童口語 敘事的成效。研究結果發現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策略使用於相異字數 最難看出其介入成效。探究原因,該研究於基線期階段即有進行一般 的故事教學,但未使用故事地圖。第一階段介入以故事地圖作為重述 故事提示,研究結果相異字數相較基線期階段是具有介入效果;第二 階段於教學中使用故事地圖並作為重述提示,相較於第一階段以故事 地圖作為提示,相異字數並未增加。因此,該研究結果中提到的相異 字數最難看出成效是指與前一階段來比,並非與基線期來比。而本研 究基線期並未進行教學,介入之後即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與 前述研究相較之下,進步幅度較大。因此推論本研究結果不同,是因 比較的基準不同,以致於結果不同,但若該研究以基線期和教學中使 用地圖階段直接比較,應可發現在教學中使用故事地圖受試者的相異 詞彙數,還是較基線期有提升。

二、維持效果

C 統計方面六位受試者介入期後三點與維持期的 Z 值皆未達.05 顯著差異。搭配圖 4-2 視覺分析,撤除教學介入後,六位受試者的相

異詞彙數皆有下降的趨勢,但受試甲、乙、丙、己幾乎都能維持在介 入期中期的水準,受試丙、戊則可維持在介入期初期水準,重疊百分 比分別為 66.7%、100%、100%、100%、100%、66.7%。顯示以故 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對六位受試者的相異詞彙數皆有維持效果。

本研究結果與王姝雯(2006)的研究發現故事結構教學方案對三 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相異字數保留效果不明顯的結果有差異。探 討發現該研究撤除教學介入後,三位受試者相異字數於維持期和介入 期階段間的重疊百分比皆為100%,維持期也皆能維持在處理期中後 期水準,其視覺分析結果與本研究六位研究者類似。但該研究者因整 體的表現均有滑落的趨勢,所以宣稱維持效果不顯著。本研究視覺分 析發現雖有退步趨勢,但維持期表現還是高於基線期,且搭配C統 計,發現六位受試者介入期最後三點和維持期未達顯著差異,因此本 研究結果顯示此教學介入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重述故事的相異詞彙 數具有維持效果。

此外,由圖 4-2 顯示除了受試丙之外,其他受試者甲、乙、丁、

戊、己在第二次介入的相異詞彙數表現皆較其他次介入明顯下降,推 測可能因第二篇的相異字數為所有故事中相對最少的,教材的偏誤造 成受試者表現不佳的原因。其次,圖 4-2 顯示,受試甲、乙、丁、戊、

己進入維持期後,有相同趨勢。維持期第一次評量六位受試者於相異 詞彙數的表現皆明顯下降,第二次表現除了受試丙穩定維持在介入期 初期水準,其他受試皆有提升,第三次下降變化才稍有趨緩。從故事 難易度檢核表可發現,維持期第一篇故事總得分為維持期三篇故事中 相對較容易;詞彙具體化第一篇是最容易的;相異字數則以第三篇為 最多;故事結構清晰度第三篇最不易見,第一、二篇故事清晰度類似,

綜上所述,應可排除教材影響。推測可能因教學後隔一週進入維持 期,撤除教學,不同於介入期的模式,以致於維持期第一次評量明顯 下降,第二次受試者適應後稍能回想起之前介入期的重述方式,相異

詞彙表現上升,於第三次維持期表現變化趨緩,因此五位受試者有類 似的趨勢變化。

參、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增進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對提升故事

結構能力之成效

一、介入效果

由圖 4-3 視覺分析,發現六位受試者介入期平均值皆優於基準 線。除了受試甲於第二次介入即將近滿分,維持穩定平緩趨勢,其他 受試者介入期階段皆呈向上趨勢。基線期和介入期的重疊百分比皆為 0%。C 統計方面六位受試者基線期與介入期的 Z 值,受試甲、丙、

戊、己皆達.01 顯著差異,受試乙、丁達.05 顯著差異,顯示以故事臉 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對六位受試者的故事結構皆有顯著且正向的介入 效果。

國內研究王姝雯(2006)研究結果發現多媒體動畫進行故事結構 教學方案可以增加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兒童故事結構能力;葉芷吟

(2011)研究結果發現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策略使用,國小高年級輕

(2011)研究結果發現教學中搭配故事地圖策略使用,國小高年級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