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教學設計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對於增進國中 智能障礙學生口語敘事能力之成效。國內過去以故事教學增進智能障 礙口語敘事研究,多為個人教學,較難以推廣至一般教學情境。因此,

本研究以小組教學方式進行,希望能增進受試者上課的樂趣和課堂中 的模仿學習效果。

以下針對教材內容、教學活動內容和專家檢核三部分分述如下。

壹、教材內容 一、教材來源

繪本主題多樣性且訊息量豐富,又可按學生程度和興趣做選擇,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繪本為教材。智能障礙學生受限於思考理解及抽 象化能力較低,在選擇故事時應避免故事太長、角色太複雜、與生活 經驗不符之故事(黃瑞珍,1999)。為考慮研究對象的起始能力,且 故事內容兼具故事結構的教材,本研究參考洪儷瑜、陳欣希(2010)所 編之「七彩閱讀之旅」中,所提到階段四縮簡式情節、階段五完整式 情節中收入的相關繪本,以不改變故事原意為原則,簡化改編為適合 的故事內容。

「七彩閱讀之旅」係參考 Moreau 所提出的敘事能力發展的七階 段,修訂之故事結構之敘事發展七個階段,包含階段一描述式序列、

階段二行動式序列、階段三反應式序列、階段四縮簡式情節、階段五 完整式情節、階段六複雜式情節、階段七互動式情節(引自洪儷瑜、

陳欣希,2010)。因本研究依變項包含基本故事結構,選擇階段四以 上描述有完整的因果連貫事件的故事。然階段六以上故事情節複雜交 錯,對中度智能障礙來說情節易混淆,因此只選擇階段四、階段五。

階段四、階段五的繪本故事內容雖具備完整故事情節,但每篇字數多 一千字以上,篇幅過長易造成專注力短暫的智能障礙學生,出現專注 力渙散或理解困難。因此,研究者從階段四、階段五的繪本中篩選、

簡化改編為本研究之教材。此外,因本研究重點在增進口語敘事能 力,為減低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記憶、理解和識字上的負擔,會將外國 人名改以常見人名,且簡化後的故事內容之詞彙較簡單易懂。

因應本研究之需求,將「七彩閱讀之旅」所提到階段四階段五的 繪本 25 篇︰「三隻小貓」、「小飛先進門」、「你很快就會長高」、「你 很特別」、「巫婆與黑貓」、「我有友情要出租」、「我的妹妹是跟屁蟲」、

「家家的妹妹不見了」、「威威找記憶」、「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為 什麼蚊子老在人們耳朵邊嗡嗡叫」、「紙袋公主」、「菲菲生氣了-非常、

非常的生氣」、「傻比傻利」、「媽媽的紅沙發」、「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 日子」、「小圖和小言」、「我永遠愛你」、「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來 我家玩」、「叔公的理髮店」、「星月」、「皇后的尾巴」、「雅博曼陀的夢」、

「鯨魚」等繪本。剔除故事內容較複雜、故事結構較不明顯的繪本,

選擇情節有趣的故事後,各自改編為總字數為 350 字左右,故事情節 介於 2-4 個,難易度相近的短篇故事(附錄四)。利用故事難易度篩選 表,計算出總得分後,由易到難排列,選取 18 篇作為本研究的教材 內容,並分別作為基準線階段 5 篇、實驗介入階段 8 篇、維持階段 3 篇的教材。

二、教材難易度分析(附錄七)

故事內容的難易度應以孩子的閱讀程度為考量基礎,選取符合孩

子目前閱讀能力或比其能力稍簡單的故事繪本為閱讀基礎,再逐漸增 加內容的長度與難度(王瓊珠,2004)。本研究為了解改編後的教材 是否適合中度智能障礙的學生,將針對所選用故事之難易度事先加以 評估。使用自編之「故事難易度篩選表」(附錄二),邀請二名年資達 6 年以上,大學時曾修習故事結構相關課程,任教國中特教班語文課 之特教老師進行各篇故事的難易評分,作為專家效度。

三、教材呈現方式

本研究的教學介入實施為小組課堂教學,且教材為簡化改編過,

教材內容,為將故事繪本掃描製成簡報呈現為主,讓三位受試者能夠 共同參與。投影片內容包含繪本之封面和內頁。封面的部分包含標 題、作者、封面插圖,以作為引起動機,並預測故事內容。內頁則擷 取與故事內容相對應之插圖頁,並附上文字說明,其中,每頁文字不 超過 50 字,每篇故事以 10 張投影片為原則,以供學生閱讀及協助了 解故事內容(附錄五)。

貳、教學程序

本教學研究包含四階段:無教學的基線期、教導故事臉的準備

期、運用故事臉的教學介入、撤除教學的維持期,教學流程如圖 3-4,

以下說明各階段的教學程序:

一、基線期

基線期不進行任何教學介入,用 powerpoint 呈現繪本內容,由教 學者唸讀故事內容,解釋不懂的詞彙後,再請受試者看著刪除文字的 繪本插圖個別重述故事,除了可鼓勵其多說一些外,不給予其他提 示。於介入前共蒐集三次故事重述的語言樣本。

二、準備期

此階段主要目的為讓受試者認識故事臉和五個故事結構要素,

確認受試者了解後,才進入介入期。

(一)介紹故事臉的結構

於黑板上呈現簡易的故事臉(如圖 3-3),介紹故事結構五個要素。

首先告訴受試者到了一個新地方,會使用眼睛去觀察周圍環境,看看 是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情境);另外一隻眼睛則會看到有什麼人物

(主角);感冒時,鼻子會先打噴嚏,首先發現問題的訊號(主要問 題);嘴巴則用以述說事件的始末(事件經過、故事結局)。以故事臉 上五官來引導學生理解和記憶故事結構要素,並說明各要素的涵意。

圖 3-3 故事臉 (二)運用故事臉

以受試者熟悉且非正式教學研究使用的短篇故事「三隻小豬」、

「老鼠報恩」,複習故事內容後,由老師邊口頭示範,邊於故事臉各 要素相應位置上,寫下故事內容關鍵詞。再以另一個故事,由老師引 導提問故事結構要素,學生練習回答相應的故事內容。在準備期階 段,不進行故事重述評量,僅著重讓學生熟悉故事臉上五個故事結構 要素的位置和涵義。

三、介入期

每節課的教學流程圖如圖 3-4 所示。每項教學活動的內容敘述如 下:

(一)引起動機(5 分鐘)

引導學生留意封面書名和插圖,預測故事內容。透過課前發問,

幫助學生連結相關經驗,和激發對故事的學習興趣。

(二)故事閱讀(15 分鐘)

因本研究重點在讓學生能理解故事內容,進而進行故事重述。減 少智能障礙者於識字的負擔,由教學者使用簡報(附錄五),搭配插圖 逐句唸讀繪本故事內容,針對故事中的生難字詞進行說明,並以問答 確認兩位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情形。

(三)以故事臉進行故事結構教學(20 分鐘)

介入期每節課,都先以故事臉複習故事結構要素。當學生熟悉故 事內容後,利用故事臉,以提問方式引導受試者找出故事內容中五項 故事結構要素(情境、主角、主要問題、事件經過、故事結局),並由 教學者協助填寫故事臉關鍵詞。完成故事臉後,由教學者示範看著故 事臉重述故事。再由教學者引導兩位受試者看著故事臉一起完成故事 重述。

(四)以繪本故事進行故事重述(10 分鐘)

熟悉繪本的故事結構後,教師示範看著去除文字的繪本故事插圖 進行故事重述。之後引導兩位受試者看著去除文字的繪本故事插圖,

共同進行故事重述,讓其熟悉故事內容和重述方式,以提升其自信心。

(五)個別進行故事重述(10 分鐘)

最後,兩位受試者由研究者和一位受試者熟悉的特教老師同時分 別帶開進行故事重述。為減少中度智能障礙於記憶上的負擔和干擾,

故事重述時,是以去除文字的繪本故事插圖為視覺提示。兩位受試者 的評量老師每次都是隨機分派,除了鼓勵受試者多說一些,不給予任 何提示,僅錄音做事後評分。

圖 3-4 教學流程 四、維持期

教學結束後間隔一週,連續三天。與基線期一樣不進行教學,用 powerpoint 呈現繪本內容,由教學者唸讀故事內容,解釋不懂的詞彙 後,再請受試者看著刪除文字的繪本插圖個別重述故事。於維持期共 蒐集三次故事重述的語言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