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對基礎英語教學之看法

第五章 基礎英語教學歷程分析

第一節 教師對基礎英語教學之看法

在一學期的上課時間中研究者以學生的身分進行課堂觀察之後,而 後對於黃老師上課的教材、特質與課堂氣氛營造有了客觀的基本認識,

但是,為了解黃老師在對於以上的課室經營有如何的想法,以及投入社 區大學成人基礎英語教學之看法,於以下各節進行相關分析探討。

壹、因應成人學習特性

對於黃老師而言,她認為參與社區大學基礎英語學習者,對英語學

習即期待也怕受傷害,因此,基礎英語教學是一種興趣的培養,在教學 方法上須設法在有效果的學習及不給壓力中試圖尋找出一個良好的平 衡點。

一、辨識學員差異

(一)挫折的英語學習經驗

黃老師認為,學習者中有不少人自國中因為義務教育便開始學習英 語,但是也因為當時的英語教學環境不良,以及師資和教法缺陷,造成 他們對於英語學習產生畏懼。相反的,他們對於能自由的運用英語又有 充滿憧憬,所以選擇到社區大學。黃老師認為,對於此類成人學生的教 學,不能如同升學、多益、托福這類的英文補習班給予壓力,或是如同 大學以學分來牽制學習,也因此社區大學的授課老師必須要在於不給學 生壓力的前提條件下,設法讓他們學習到應有知能。

黃:我覺得來社區大學的人學習英語的人,對於英語都有一個憧憬,

就是說他們有些人很早就放棄英語了,有學生跟我說過:「我 13 歲就放棄英語了!」我記得那就是國中一年級嘛!我們那個年代 義務教育國中一年級的時候才開始學英語,我的學生說他那時 候,英語老師的教法很難使人接受,除了英語老師素質的關係,

英語老師發音不佳,並且總是匆匆的唸過課文,便開始要求學生 將課文全都背起來,那時還是有體罰的時代,在英語學習的壓力 不言而喻,學生並沒有真正好的學習環境,培養他們的英語能力 與興趣,於是對於英語的厭惡便逐漸加深,考完試畢了業就都忘 得一乾二淨,但是到了中年,漸漸的,便可以以一個客觀又帶點 距離的方式看待英語,學習不再需要壓力,並且覺得當年沒有真 正的把英語學好是一種遺憾,所以,現在有空的時間,便會想要 在再重拾起課本,重新再給自己與英語一個機會。

(2008/4/13 訪談記錄) 黃老師在社區大學英語教學的理念,強調成人的自主性學習,拋開 過去不良的學習經驗,鼓勵學生重拾對英語信心,甚至於是對自己的信

心。

成人學生與一般學齡的學生不同,黃老師認為,成人學習時,要求 自尊,並且容易產生情緒問題,尤其是英文基礎班的學生在語言學習或 溝通能力上原本就容易犯錯(2008/4/13 訪談記錄)。她認為,相較於兒 童班的學生成人在學習時表現不好,如發音錯誤或無法讓他人了解其意 義時,便容易有挫折及羞愧心態,並容易歸咎於自己的年齡,如果不及 時給予鼓勵,便容易因挫折而退縮。所以,作為一個在社區大學教授基 礎英語的教師,便需要比教導兒童學生付出不一樣的努力與心力。

(二)英語能力落差大

社區大學對於學生的招收除了年齡之外並沒有其他限制,當然英語 課程也不例外。在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的社區大學之中,黃老師認為,良 好的分班制度是達成因材施教、人盡其才、各展所長、各適其所的適性 化教學(2008/4/13 訪談記錄)。畢竟,一群程度不一的學生齊聚ㄧ堂,

教師很難使用同一套方法,部分學員難免會有適應上的問題,尤其是學 員程度上有明顯落差時,便容易造成學員的不適應而流失或轉班。

二、搭建學習鷹架

在這樣的教學環境當中,老師惟有自行尋找出一套方法,力求照顧 到所有學生的需求,以下是授課老師所使用的方式:

(一)分組討論

當沒有辦法落實分班制度時,為了因材施教,黃老師採取的是分組 策略。在分組討論和實作當中,搭起同儕鷹架,相互觀摩和分享,達到 合作學習效果。根據觀察,黃老師的分組討論形式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老師將教材發給大家之後,會先分好組別,並將英文文章 分為幾塊,每一組別分一小段,組員們一起討論這段文章的生字以及意 義。在單字方面,程度較佳的同學可以告訴其他人不清楚的單字意思是 什麼?或是有帶字典的同學,可以幫大家查不清楚的單字。在文章方面 若有意義不清楚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分享自己所認為的文章原 意。在討論之中,找出一個最能讓大家信服的答案,所以當意見不一致 時,便會努力的解釋自己所了解的意義,若有錯誤也不會覺得不好意 思。討論時,除了藉由同儕合作學習外,老師份演督導角色,也會過來 詢問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

第二種是在將文章的意義解釋完之後,老師便會分組讓同學討論對 於這件課文議題的看法,組員在互動之中,每一個人提出一兩個意見,

最後再選出一個代表,將大家所討論出最好的答案念出來。第三種方式 是在分組遊戲,讓組員們競爭。這三種方式並不是每一堂課都循著固定 的分組模式,而是隨機的方式分組,有一半的時間,黃老師是請同學自 己表達自己的意見。

雖然學員彼此英語和表達能力不同,但是在互相討論及交換意見之 中,不但可以分享自身所知、關於課堂上的相關知識,也可以分工合作,

增加彼此的學習成果與領悟能力,能夠有自信以及增加合作技巧。黃老 師認為,分組討論除了提升學習效果外,也可以藉由討論及檢驗英語知 識、技能的正確性,讓老師也能教學相長,並營造出生動活潑,輕鬆愉 快的學習環境(2008/4/13 訪談記錄)。

(二)分段教學

黃老師在 96 學年度第 2 學期講授基礎英語課程後,有了深切的感 受,因為她從最基礎的英語字母開始教起,便有學員在課後直接對黃老

師反應之前已經學過,希望可以加快腳步,但是在老師的衡量之下,班 上有許多學員連字母都沒有學過,有一半以上的學員是需要從 kk 音標 開始學起的。

所以,為了顧及所有學生的需求,黃老師採分段教學。也就是將 120 分鐘的課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時間,大約是一小時,用來教授基礎英 語,也就是從最基礎的字母以及音標開始教起。另外的一小時,用來教 授深一點的課程,比如說簡單的文章閱讀,盡量滿足所有學員的學習意 願。這是一個較為權宜的方式,畢竟,落實分班制度才是最根本的方式,

但是當理想與現實衝突時,權宜之計還是有所必要的。

黃:我是希望能夠留住學生啦!那我是說我感到很抱歉就是,對,所 以說這個學期我們就在討論,我就跟校長討論說就是確實做到分 班制度,就是你是什麼程度就不要跨太遠,就像我們禮拜一就是 完全沒基礎的,那有學生說叫我教快一點,那我是說好,那可能 時間一小時教深一點,其他一小時多都是教基本的,因為我們那 時候開那個班是要給基礎的人去呀!不能剝奪這些人的權利 呀!那如果你的程度比較好就可以去星期五的班級這樣子,我本 身就是去作問卷調查,確定需求性,那他們行政人員乾脆就是落 實到分班的制度,請他們幫我再排好這樣子,就不會有所謂的那 種流動性的問題了。

(訪談 2007/3/20)

在學校之中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英語程度均會有所 不同,但社區大學中成人學員的歧異性會比一般學校學生要大得多。為 因應學員之個別差異,成人教育工作者須設計一套多元的教學方法,來 適應成人學員之自我導向學習。例如,成人教育學(andragogy)主張,

成人在身心發展上都是比兒童來得成熟許多,成人生活經驗豐富,富於 生命任務,可以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做出選擇與決定(Knowles,

Holten III and Swanson,1998)。在課程學習與選擇方面,成人學生 的自主性較高,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因為工作、家庭或其他因素,常 常造成中斷。因此,成人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時,應提供學員所需的支持 環境,並以成熟的個體來對待他們,否則便會有受到侮辱的感覺。黃老 師認為,身為社大老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意願以及意見,畢竟,

成人學生在社會上也肩負多重角色,當學生與其他角色發生了衝突,被 放棄的通常是學生這個角色,所以,成人學生在內在需要有毅力堅持到 最後,一方面也需要外界支持,不僅是家人與工作上的支持,老師對於 課程的尊重也是相當重要的,在學生面對挫折的時候,給予積極的肯定

(2008/4/28 訪談記錄)。

貳、課程與教材設計

由於社大學員大多已有多年婚姻,所以,在談與自己相關的經驗的 時候,便容易打開話匣子,願意多說一些話。黃老師認為,自己除了英 語教學之外,對於其他的事物的經驗和認知其實不一定比學員好,尤其 是關於私生活領域的議題,諸如婚姻、家庭等(2008/4/28 訪談記錄)。

因此,她願意以虛心的態度來與學生進行意見交流。

黃老師英語基礎班的的語文與文化教材選擇,是採螺旋向上漸進方 式設計,教材的選擇必須從簡單到複雜,鼓勵學生反覆練習的方式,來 加深、提高、加強學習成效的廣度與範疇。其次,深化、轉化學生的思 維能力,再提升語文的認知能力與技能,達到溫故知新之效果,奠定良

黃老師英語基礎班的的語文與文化教材選擇,是採螺旋向上漸進方 式設計,教材的選擇必須從簡單到複雜,鼓勵學生反覆練習的方式,來 加深、提高、加強學習成效的廣度與範疇。其次,深化、轉化學生的思 維能力,再提升語文的認知能力與技能,達到溫故知新之效果,奠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