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欲了解社區大學英語教師對語言和文化教學之認知和教學實踐,本 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從教師之實際教學中,以觀察、訪談和文件資料 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收集第一手資料,進而對英語老師的語言和文化教 學進行深度詮釋。茲將本研究之資料收集途徑說明如下:

壹、參與觀察法

根據 Lofland 的定義,所謂「參與觀察」是指研究者進入研究場 域,對研究現象或行為透過觀察的方式,來進行相關資料收集與對現象 的瞭解(引自嚴祥鸞,1996:198)。參與觀察法的主要特色,就是日常 生活世界中,透過研究者參與觀察過程,以圈內(或局內)人的觀點,

對觀察之現象或行為,進行詳盡的描述。由於參與觀察法大都是在自然 的情境中,對研究行為或現象進行觀察,所以研究者不僅能對研究現象 的文化脈絡,有較為具體、清楚的認識,更可以深入了解被研究現象或 對象的內在文化,及其對行為或現象意義的詮釋(陳向明,2002:308)。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即是要了解社區大學英文教師對於語言和文化 教學的認知,與如何將語言文化素材在課室中過用,這些真實情境中之 教學實踐,必須藉由課室之觀察方能理解和把握。

本研究觀察場域是新竹縣某社區大學英語基礎課程,研究者經由註 冊成為該班的學員。觀察時間從 2007 年 9 月至 2008 年 1 月。上課時間 是每星期五晚上六點半至八點半,共 18 週。觀察地點是○○國中普通 教室,教室佈置是前方是大黑板,每一個座位都充滿著白天上課學生的 私人物品,而顯得有些凌亂,基礎班有學員 15 人。

圖 3-2-1 基礎英語教學課室圖

觀察期間,研究者以學生的角色參與班上的課程以及活動,觀察項 目有社區大學環境、所在位置、校園設計、空間規劃、行政服務、教室 佈置、實際教學情形、校方與學生互動情形、學生與老師與學生之間的 互動情形等,期對於社區大學的教學狀況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參與觀察 中的主要目的除了教師的英語教學之外,還期許能瞭解社區大學的日常 作業與營運情形,以作為研究之補助。觀察期間,如 18 堂課,研究者 均作田野筆記,記錄教師之上課情形,包含老師所發的教材,上課時講 授內容,以及與學生互動等。除了 96 學年度觀察外,為了澄清觀察資 料,進行非正式訪談,田野時間延展至 2008 年 6 月,

貳、深度訪談

訪談法是人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基本方法。它是一種人與人間 的相互溝通,藉著這種交互作用,訪談者可以獲得他人觀念、信仰、意 見等相關資料。訪談是一種最古老及普遍的資料收集方法,也是社會研 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潘淑滿,2003)。訪問過程實際上是訪問者與 受訪者雙方面對面的社會互動過程,訪談資料正是這種互動過程的產

物。

深度訪談並非「訪問者」去挖掘「受訪者」既存的想法與情緒,而 是透過雙方互動,共同去「經歷」、「選取」與「感染」,經由此過程重 新建構受訪者的情緒與意見(Mishler,1986;轉引自胡幼慧,1996)。

因此,深度訪談的所得,是「受」、「訪」雙方經由持續的互動(及深度 訪談的「歷程」)所共同營造出來的。

(一)訪談大綱的編制與修訂

訪談大綱提供了主題或話題範圍,讓對話的焦點能夠集中,使訪談 的進行能將有限的時間做最佳的利用(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本 研究訪談大綱的內容主要是依據相關之文獻探討、研究目的與問題,以 及老師的教學的歷程來編寫,重視老師的過去教學歷史、個人的意圖與 教學理念及教學價值觀點等。具體言之,訪談是本研究中主要資料收集 方法之一,依據研究問題,訪談大綱設計,包括教師個人基本資料、生 命歷程、學習背景、進入社區大學的原因、英語及其他教學經驗、對於 英語與跨文化教學的想法、如何規劃和研發英語教材、以及教學實踐之 困難及解決方法等面向。茲將訪談大綱整理如下:

1.背景資料

(1)您的求學經歷與成長過程對於現在教學英語的影響?

(2)您過去的工作經歷以及在社區大學之外的其他工作

(3)您目前在社區大學開課的情形?

(4)您接觸所任教科目的過程?

(5)您是否曾參與社區大學的其他活動(除教學之外)?

2.教育理念部分

(1)您來社區大學開課的動機?

(2)您如何定位自己在社區大學的工作?與其他的教學工作有何 不同?

(3)您對社區大學有什麼樣的願景與目標?

(4)您對社區大學學員的印象如何?

(5)您如何界定自己與學員的關係?您希望藉由英語科目傳達什 麼樣的訊息與理念?

3.教學實踐部分

(1)基礎英文的教學目標為何?

(2)您認為文化因子需要整合入語言教學?

(3)您如何安排英語教材?從什麼地方去選?如何把文化融入教 材?英語的學習您認為與使用英語的世界有什麼關係?如何 將文化融入教材與歷史文化與社會生活做連結?

(4)學員對教學內容的反應如何?您運用什麼樣的方式使學生理 解英語教學內容?

(5)您教學是最常採用的策略如何?為什麼?如何引導學員參與 課室學習,以提升英文溝通能力?

(6)您覺得學員之間有何差異性?您是如何認知到的?又如何因 應這些差異呢?

(7)您是否會試圖引導學生批判思考英語世界文化相關議題?如 何引導呢?

(8)您如何引導學員課後可以自我導向學習呢?

4、適應與反思

(1) 您在社區大學的教學經驗當中,是否有事件去改變您對教學 與班級經營的觀念與想法?是什麼樣的事件?是什麼原因是 您想做改變?

(2)您在教學當中,現在或以前所遇到的困境有哪些?(不論是 否有克服)

(3)目前的教學和自己所預期的目標是否有落差?情形如何?為 什麼?

(4)您認為您的教學所得到的具體成果為何?

除了對教師教學進行訪談外,為了理解學員的意見,研究者也在 18 週上課或課餘與學員閒聊他們對語言和文化教學的意見。同時,於 2008 年 3 月對班上 14 名學員進行簡單的問卷調查。

(二)訪談前的訓練與準備工作

訪談的成功與否,訪問者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故訪問者需有適當 的訓練,始可順利地完成訪談的工作。本研究之訪員由研究者擔任,因 此,除了事先閱讀相關文獻以對研究主題有深入的理解之外,在方法論 方面,研究者曾修習質性研究相關課程,並閱讀質性研究相關資料以及 深度訪談為主要方法之相關研究,了解訪談原則、方法與技巧。

就訪談技術而言,訪談需與受訪者建立良好的關係,取得受訪者的 信任。因此,在訪談過程中,除誠懇且真實表明身分,說明訪談目的及 方向外,在訪談過程中,適時給予受訪者積極的回饋,並且營造彼此互 動的愉快氣氛(吳明清,2002)。

在正式訪談進行之前,研究者分別從社區大學的網路、上課時老師 上課內容等,略為了解受訪者背景經歷,作為正式訪談時的參考。其次,

研究者在第一次上課時,便向老師說明了自己修課的主要原因,以及使 用電子郵件與電話來告知受訪者本研究之目的、內容與進行方式,並表 明研究者之身分以及所屬機構,讓受訪者了解其經驗分享的重要性、貢 獻與訪問結果的應用價值等。

(一)進行正式訪談

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通常,訪談者也可以依實際狀況,對訪談 問題做彈性調整。為了讓有限的訪談時間可以收集到更豐富的資料,本 研究採用「順結構發問」與「逆結構發問」策略(鄒川雄,2005)。具 體言之,訪談大綱設計及訪談過程當中,著重「順結構發問」,以找尋 受訪者認為重要的事件與問題,例如訪談大綱中的「教材內容」、「教學 方法」等;對以上範疇有相當理解時,再採用「逆結構的發問」,以獲 取經驗資料與理論相關之論點,交叉檢證受訪者言談意義的真實性,並 進行資料之歸納分析,找尋概念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之訪談進行情形陳述如下:

(1)訪談時間:本研究訪談時間於 2007 年 9 月至 2008 年 4 月間進行。

(2)訪談形式:正式訪談每次約略 2 小時,但由於受訪者時間無法配 合,故正式訪談次數僅 1 次。為了考量訪談對象及研究者的便利性 及舒適性,並避免訪談過程中受到太多干擾。訪談地點選定在學校 附近之咖啡廳。至於非正式訪談,共 21 次,包括;2007 年,8 月,

即課程開始之前,曾找黃老師尋求協助本研究,其餘利用課餘時間 進行非正式訪談,從民國 96 到 97 年 4 月,共 20 次,每次約 10-15 分鐘。非正式訪談也透過電子信箱及電話進行,共 3 次。

參、文件分析法

文件分析法包括書面紀錄文件,並分為「插曲文件」(episodic record)和「連續紀錄文件」(running record)。例如,政府有很多文 件,每年出版一次,就是連續紀錄文件,而像日記、回憶錄、私人書信 等不定期出版品,皆屬於插曲文件範疇。文件分析必須去瞭解第一手與 第二手的差別,政府出版品、決策者日記,都是第一手的資料,相較之,

學者整理之政策相關資料為二手資料。採用文件分析的優點有三(林文 程,2005):(1)不受時空限制,而且,文件不會有不同的反應,跟面 訪是不一樣的。(2)樣本也可以非常大,可以研究幾千本文件,但訪談 很難做幾千份,會做不完;時間可以隨機,不像面訪有時間限制性。(3)

相對的成本低、品質也高,所謂相對高品質,是指能夠以文字呈現,有 一定程度。

基於質性研究取向採行多重資料收集方式,以檢證社會現象的真實 性。本研究除訪談、觀察外,也收集相關之文件資料。本研究主要文件

基於質性研究取向採行多重資料收集方式,以檢證社會現象的真實 性。本研究除訪談、觀察外,也收集相關之文件資料。本研究主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