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相關研究探討

從 2003 到 2007 年,全國關於英語教學與學習的碩士論文共有 130 篇。其中,大多數的論文皆是研究英語學習的策略、動機與學習成效等。

例如,陳美伶(1996)以問卷調查法,探究高職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及其 英語學習行為,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有效地預測英語學習行為,並 與學習成果有關係。

茲將與本研究相關的論文共有 5 篇,介紹如下:

壹、關於英語學習

林姿菁(1995)以問卷調查法探究科技大學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和 英語學習信念,結果發現科技大學學生最常使用的英語學習策略是補償 策略,其次是認知策略、社會策略、後設認知策略、情意策略、最後是 記憶策略。而在英語學習信念方面,科技大學學生抱持著正面積極的英 語學習動機。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科技大學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以及英語 學習信念有相關性。

張玉英(2003)研究台灣學生對於「間接語言」的了解與反應,

間接語言常會有多重且模糊的定義,這些意義都與英美語言背後所隠含 的文化有關,她以 20 位英美人士和 40 位國中生作為對照,經過統計分 析,發現台灣學生對於英語當中的間接語言缺乏正確的認識,也就是學 生缺少了解該語言所使用的文化。

余文妙(2002)研究英語教學中的文化認知,檢視了文化在語言學 習中的角色。她對兩班高中的學生施以文化相關的教學,之後用問卷與 訪談的方式,分析學生對此教學法的反應。最後發現,當學生對於英語

系國家的文化更加了解時,他們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也會增加,並且,這 些文化的了解,也會增加學生溝通的能力,所以,英語教學與文化的關 係,是密不可分的。

在國外研究方面,Bouton(1999)研究非母語的英語使用者,學習 對話中的「暗示語」(implicature)的情形。她設計開放式問卷,給美 國中西部一所大學的學生 70 人填寫。結果發現,美國的大學生對於暗 示語的詮釋相當一致。之後她再將同一份問卷給 60 位非以英語為母語 的學生填寫,並進一步讓他們填答選擇題。結果發現以英語為母語的學 生,與非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差異達到顯著水準,甚至是各種不同文 化的非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對暗示語的詮釋也有顯著不同。

貳、關於英語教學

沈毓敏與楊育芬(1996)使用問卷調查法對某大學大一學生進行研 究,了解該校學生自身的文化觀與對英語教學課程的需求。研究發現學 生接觸各種文化,包含了自己的文化,對英語學習是有所幫助的。所以,

英語老師如果能了解台灣文化,在英語教學當中,才能勝任,相對的,

如果對英語所包含的文化不夠了解,就無法傳遞會話的真實意義。

黃宜雯(2003)的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實踐歷程之研究,以 Paulo Freire 的對話分析學為基礎,在社區大學中以學生的身分參與觀察,並 深入訪談觀察課堂的教師。發現不論是哲學或英語教學,社大老師的教 育目的在於轉化學生之生活經驗,而非單純的傳遞知識,對教育的期待 是達成個人和社會改變的過程。其中,英語教學教師採用引導提問方 式,鼓勵學生參與發言討論。

學習英語在台灣雖然逐漸普遍,但是,英語教學或學習相關之研

究,尤其在成人教育方面尚缺乏。從表 2-3-1 可知,英語學習相關研究,

大都侷限於探究學習者特性,諸如成人與一般學生英語學習的異同,英 語學習策略與信念、母語與英語暗示語使用之關係,以及文化理解與語 言學習成效之關係等。這些大都侷限於字、詞、音、義之認識與理解,

因此,對於英語在真實環境中之運用與溝通能力研究較為不足。在學習 者對英語背後文化意涵的認知,如對於語言與跨文化溝通間之合作或公 民權益等相關議題的研究也十分缺乏。英語教師教法或教材設計相關研 究,黃宜雯(2003)研究發現,社區大學英語教師認為英語教學應符應 學員之生活經驗,並以提問方式進行教學,然而對於如何向學生引介自 身和英語世界國家之文化意涵,如是否援引地理位置、觀光節慶、政治 制度或價值觀念等主題,並未論及。簡言之,以上研究偏重於英語學習 特性,不過,它們帶給本研究的啟示是探究英語教學必須理解文化,因 為,學習者對文化的理解,有助於提升他們的興趣和學習成效。至於英 語教學方面,教師的教育信念,如將教育視為社會改造的途徑,其教學 策略較傾向於提問與對話等,這些均將有助於本研究之進行及事後比 較。

表 2-3-1 國內外英語學習相關論文 (1995)

科技大學學生 (1996)

高職生的英語 (1996)

學生自身的文 (2003)

台灣學生對於

Bouton (1999)

非母語的英語

以 Paulo Freire 的對話分析,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