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學上的表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數學上的表徵

本研究乃是探討學童的立體圖畫表徵能力,立體圖畫表徵是數學表徵上的一 種類型,希望藉由探討數學上的表徵內容,能更深入瞭解圖畫表徵的含意,進而 對研究有些幫助。本節分為 3 部分,分別是表徵(representation)的定義、表徵 的形式、表徵的功能、來進行探討。

一、表徵(representation)的定義

表:顯顯著。徵:有效驗(高樹藩,1971)。表徵:事實表現足資徵信者(賴 明德,1987)。藉由字典上的表徵意義,再藉由許多學者對於表徵的定義,去瞭 解表徵真正的定義。

所謂的表徵,則專指是概念的再表現(representing)的活動產品,而且特別 說明表徵與語言一樣,自然有其所指,對於具體的解題活動上,用有關數學表徵 的意義來進行(von Glasersfeld, 1995 ; Kaput, 1991)。

表徵的本身只是信號並非符號,因為所描述的語言或是姿勢是否具有意義,

必須藉由同一群人對於這個表徵的回應,雖然這些表徵是敘述者產物。同理,寫 出來的文字或是記號,也是兼具有社會學的與心裡學的特定意義,於是為了溝通 的目的,而去要求學童自己去描述解答活動類型,是屬於社會學的也是屬於心裡 學的,也就是說,表徵是個人的產品,這個產品是為了達與團體溝通的目的而產 生,以及文化之間的相容,基於這些目的,個體才調適(accommodate)屬於自 己的產品成為約定俗成的格式(甯自強,1996)。

Lesh(1987)指出:表徵是心智過程模式化所使用的符號系統,個體將內心的 概念轉成看的見、顯著且具體化表現於外的信號。

Bruuner(1966)指出:表徵是運思的材料,利用運思的觀點將表徵區分為三種 形式:動作的(enactive)表徵、圖像的(iconic)表徵、符號的(symbolic)表

在認知心裡學上,表徵是指將外在現實世界的事物以另外一種較為抽象或是 符號化的形式來代表的歷程,認知心裡學的訊息處理取向上,表徵是指訊息處理 過程中,經訊息經譯碼(coding)而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張春興,2000)。

表徵是用某一種型式(物理或心理),將一種事、物、或想法,重新表現出 來,以達成溝通的目的。在這個說明溝通之下,一定存在一個「表徵」實體,也 必定存在一個「被表徵」的實體,例如有一個長方體放在桌上,用「長方體」的 語言來說明桌上的東西,就是用語言來表徵實物,是用「長方體」這三個文字符 號的型式,來溝通長方體的存在,相反的,可先產生「長方體」的想法,再拿出 長方體的實物來溝通這個想法,此時是用實物來表徵想法(蔣治邦,1994;Palmer, 1977)。

Rumelhart & Norman(1983)指出:表徵是一種替代事物的模式,亦即用某種事 物來取代另一種事物的效應,所以表徵是以圖像、表格、符號、或是內心心像等 不同模式來表現出存在心中的事物。

Kaput(1985)指出:表徵的概念一定包含兩個相關但功能上卻是分離的實體,

表徵的世界與被表徵的世界,這兩個世界有某些程度的一致性。所以每個表徵包 含了五點,被表徵的世界、表徵的世界、被表徵的內容、表徵的內容、兩個表徵 世界裡的一致性性質。

從上述各學者對於表徵所下的定義後,做一個總結,表徵是個體自己的產物,

個體的概念的再表現,表徵是一個信號,它可以以很多種不同的形式存在,可以 是寫作下的產物例如圖畫等,也可以是個體的動作或是姿勢來呈現表徵,表徵是 個體自己的產物,所以表徵本身也是個體對於被表徵事物的瞭解而呈現,藉由表 徵可以瞭解個體對於被表徵事物的概念,而表徵的形式之外,表徵也是運思的材 料,個體可以藉由自己的表徵去進行運思,站在與團體溝通的角度上,個體為了 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將自己的表徵轉變調適成約定成俗的表徵。

二、表徵的形式

Bruner(1966)是用運思材料的觀點來討論表徵的類別,Lesh(1979)則用溝通 的觀點,重新描述了表徵的類別。Heddens(1984)用學習階段區分,分為具體、

半具體、半抽象、抽象四個連續的階段。Hiebert & Carpenter(1992)用外在與內在 的觀點,將表徵分為兩類。以下由這四種觀點來看表徵的種類:

(一)Bruner(1966)將學習區分成三種被運思的表徵 1. 動作的(enactive)表徵

接受到刺激後,會引發的外在行動反應,藉由實際的行動來掌握事物的 意義或概念,例如幼兒對於長方體的瞭解,在於長方體可以怎麼被操弄。

2. 圖像的(iconic)表徵

圖像的活動是以心像(image)為材料,進行內在的活動,來掌握概念。

例如:長方體已經消失在桌上,但心中還是有保留長方體的心像。

3. 符號的(symbolic)表徵

符號本身是一個隨意選擇的記號,它與實物之間並無任何類似之處,它 代表了實物或心像的抽象意義。符號運思是指用符號來掌握概念,對符 號進行運思。

在行動操弄之後,獲得圖像或符號表徵的意義內涵,當確實瞭解意義內涵 時,才可進一步地使用圖像或符號表徵為材料,進行運思活動。

(二)Lesh(1979)則用溝通的觀點,重新描述了表徵的類別:

1、實物情境(real-world situations)

利用真實世界中存在的東西來解釋或是解決問題情境。

2、操作具體物(manipulative aids)

藉由操作具體物來獲得概念。

3、圖畫(pictures )

一種靜態的圖形模式,利用圖形模式,內化為心像成為認知,如長條圖。

4、口語符號(spoken symbols)

日常生活中的口語表徵符號 5、書寫符號(written symbols)。

教學上使用的數學算式或是數學符號。

圖 2-1 表徵關係圖(譯自Lesh, Post, & Behr, 1987)

Lesh(1979)認為學童能否在不同的表徵方式中自由轉換(translation),也 就是能彈性的轉換表徵形式,表示其概念意義的掌握,例如「長方體」為例,使 用一個長方體具體物來表示,可以用口語說出長方體的樣子與性質,又可以畫出 長方體的圖畫表徵。也就是說,不論使用何種表徵來作為數學上的溝通,而接受 訊息者有能以其他表徵形式來描述,這樣的轉換有助於數學的學習(Lesh, 1981)。表徵系統轉換方式有兩類,一是在某一個表徵系統做轉換:其二是在各個 表徵系統之間的轉換(Brenner, Herman, & Zimmer, 1999)。

書寫符號

操作具體物 圖畫

口語符號 實體情境

(三)Heddens(1984)用學習階段區分,分為具體、半具體、半抽象、抽象四個 連續的階段。

1.具體物表徵階段(concrete level):運用生活上的具體實務來表徵數學問 題,例如水果、動物、日常用品等

2.半具體表徵階段(semiconcrete):利用圖片或是照片來表示生活中的實 際物體,有如圖片教學。

3.半抽象表徵階段(semiabstract level):利用一些簡單的符號或是圖形來 代表實際物體。例如一個圈圈等於一個人。

4.抽象表徵階段(abstract level):利用約定成俗的符號來學習。

Heddens(1984)主張學習者必須沿著這四個連續的階段,在擁有上一層表徵 能力之後,才能漸進進入下個階段,最後能夠將數學之事賦予抽象化的表徵,學 生才能夠皆真實世界與抽象的符號系統作連結,達到學習數學的目標。

(四)Hiebert & Carpenter(1992)用外在與內在的觀點,將表徵分為兩類:

1.內在表徵(internal representation):透過不同的編碼,存在個體心中腦海 中的心智運作,屬於個體心中的想法外人無法觀察得知,而個體利用內 在表徵,可以進行想像、推理、構思。

2.外在表徵(external representation):外在表徵是將內在表徵表現於外,反 映出個體的內在知識表徵,以語言、文字、符號、圖片、實際情境等形 式存在的表徵,透過這些外在表徵,可以達到與人溝通,表達自己想法、

以及瞭解別人想法。這些表徵也透露出表徵的人內心的想法。

三、表徵的功能

在數學活動中,表徵扮演著兩種角色:溝通的媒介與運思的材料,藉由這兩 種性質,可以發現學生對於數學概念的認知,另一方面在教學上的課程設計可以 提供方法,進而達到學習數學概念的功能。

(一)發現學生對於數學概念的認知

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數學解題的過程,當學生面對數學問題情境時,會 將所接收到的訊息轉譯內化成為心理表徵,變成自己所能理解的形式。接著再經 由數學問題解題歷程,將學童認知內部思考過程轉變成為外在解題的表徵,作為 溝通數學想法的工具。而表徵是內部數學思考的歷程,以及外在數學形式的展現 (Mayer, 1992)。而透過外在的數學表徵形式,如:圖形、語言、具體物、符號..

等等,可以得知學生內部的數學概念思考(NCTM, 2000)。

Lesh(1987)認為經由不同形式的數學表徵轉換過程,能夠得知學生對於概念 意義的掌控情形。從學生的表徵內容,可以看出學生對於數學概念的瞭解,以及 學生所能用哪種表徵來作運思的材料,進一步的瞭解學生的數學能力。

(二)在教學上的課程設計可以提供方法

表徵本身是溝通的媒介與運思的材料,教師利用表徵來與學生溝通,表徵是 運思的材料,所以提供表徵讓學生達到數學的運思,選擇適當的表徵可以達到數 學教學的目標,而數學表徵是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媒介,例如:在數學課中,教 師使用語言來與學童溝通數學問題,學童對教師或其他同學也需要使用某一種方 式,來溝通數學想法、解題過程或結果,在如此學習環境互動中,語言表徵是一 個不可或缺的媒介(蔣治邦,1994; Lesh, 1987)。

美國數學教師協會(NCTM, 1989)指出數學表徵在數學學習裡的一項重要工 具,它可已呈現個體的思考過程也能與他人溝通。NCTM(2000)在「數學課程原 則與標準」裡,表徵是呈現數學概念最基本的方式,藉由表徵人們可以瞭解以及 使用數學的概念。當學生可以越能理解數學的表徵也就越能表現自己的數學概

念,而且他們可以擁有一系列的數學工具,以及擴充他們在數學思考的能力。

念,而且他們可以擁有一系列的數學工具,以及擴充他們在數學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