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Mitchelmore的學童立體表徵發展階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Mitchelmore的學童立體表徵發展階段

Mitchelmore 研究八十位介於七到十五歲牙買加的學童,在三度空間立體表徵 的模式,在一定時間的立體物展示狀況下,每個學童畫五個常見的立體物,學童 畫立體的表現發展,透過年齡的不同,發現這些立體表徵是有階段性的,

Mitchelmore 發現有四個連續的階段(概像平面的圖,概像立體的圖,接近實際 的,實際完整的),這階段是連續的,孩童自己的立體表徵裡,是符合這些連續 的階段,透過年齡的不同,更發現這些立體表徵是有階段性的並且試著去瞭解,

擁有正確基本立體物幾何特性的學童,表現出來的立體圖畫表徵是否會在比較高 的階段。

一、Mitchelmore 的研究發現

(一).圖畫的分類

首先分類的是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圖。如同先前研究所示,許多圖形都是由單 一的正方形或長方形所構成,這類的歸為階段一。包含較多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圖 畫,研判是更具概念的,置於階段二。由單一視角所畫出卻不盡真實的圖歸類為 階段三。階段三又分為 3A 和 3B,到階段四,平行面便能持續用平行或幾近平行 的線來表現。

其次歸類的是四角錐。只用了單一三角形的圖畫顯然與正方體長方體的階段 一相彷。超過三個三角形,而且完全不企圖表現形體深度的圖置於階段二。第三 階段同樣也分為兩小階段,只不過不像正方體長方體的區別那麼明顯。至於階段 四就很容易鑑別了。

在圓柱圖形中,單一而相近的圖形有很大的範圍(多半是圓形、橢圓形或長 方形),如同上述,這些也顯然的被歸為階段一。階段四的圖畫同樣很容易判斷。

其他剩餘的圖畫則歸為幾類,且這些種類在理論上是不呈現線性規律的。因此,

角椎圖都是可預知的。研究發現所有呈現兩個底面圓的圓柱圖形(無論是畫正圓 或橢圓)都處於相似的階段,而且是明顯的比那些只呈現一個底面圓的圖形層次 還低。除了那些上層面是圓形,下層面卻是一直線的圖形外,所有只呈現一個底 面圓的圖形都處於相似的階層。而階段二及 3A、3B 都是這樣分級的。

至於圓錐的分類被放棄,是因為圖畫的輪廓和實體幾乎沒有兩樣(且這些多 半是由其他圖形處於階段一的受試者所畫出的)。

(二)、其他發現:

每個人對於不同立體物都存在某種具代表性的基模,而在有實物可觀察的情 況下也只會有細微的修正。年紀最小的學生幾乎不看第二眼,且他們在兩種情況 下畫出的圖形通常一模一樣。年紀較長的學生會多看幾眼,但最後畫出來的圖形 也很少修正。事實上,少數有幾個案例是記錄了學生擦掉重新畫過的地方。那些 在狀況二下畫出比在狀況一下更高層次圖形的受試者,很有可能正在建立一個新 的基模;最常發生的是在三角錐圖形中,這是四種立體物中最少見的,也因此最 少有機會發展一個人的原型基模。

比起正方體和長方體,階段一學生發展較快,可能是因為三角錐的可見面,

既不是長方形也不互相平行。階段四的學生發展反而慢,似乎是由於他們對底部 的後斜平行邊產生分岔的錯覺。

相對的,圓柱體對孩子而言比較容易;在每個年齡層,都很少出現平面基模 期的圖形,而比起正方體和長方體,有更多接近實體的畫作,一個可能的原因就 是孩子在試圖畫人的過程中,獲得許多類似圓柱狀的繪圖經驗。另外,圓柱體沒 有長方形面也沒有後斜平行邊。當孩子仍以圓形表現如輪子或盤狀物等物品時,

為什麼會提早使用橢圓形來表現圓柱的圓形面,這原因還是個謎。

以上關於這四種立體物代表性基模發展的幾何因素之研究,無庸置疑是相當 具試驗性質的。然而,這確實能夠預期其他形體的發展結果,以及基模發展的相 對速率。

二、Mitchelmore 發展的理論

(一)階段一(平面基模期)

看似只有用單一線條呈現一面的立體圖形。所表現的表徵,只是單純 的一個平面。不管是畫任何形體,都是只用一個平面的圖形,去表達這各 立體圖畫表徵,而畫出這樣的學童,掌握所畫的立體物性質是比較不足。

如圖 2-1 所示的階段 1。

(二)階段二(立體基模期)

立體圖由幾個面來呈現,多半包含可見面和隱藏面,不能見到隱藏面,

在這個表徵階段,學童往往很努力的試圖表現出來。不同的面畫出來的相 對位置往往不正確,或是表達的方式是十分錯誤的。長方形面通常都畫長 方形;三角形面會扭曲以配合底線,但不會前景短縮,所畫的圖形通常為 了配合某一個平面圖形來畫,整體看來還是屬於一個平面圖,沒有任何立 體感的表現,有基底現的概念。圓形面會橢圓形呈現,但不會有任何深度 表現的可能。如圖 2-1 所示的階段 2。

(三)階段三(前真實期)

在這一階段,開始試圖呈現立體物的深度,也就是學童的立體圖畫表 徵有去表達出一些的立體感,看似從單一角度繪成的,而不是多角度的圖

像。呈現的只有看得見的那一面,不會再將隱藏面刻意表達出來,而且面 與面的相對位置都正確,錯誤的地方少了很多。局部的位置關係也慢慢修 正進步,而該階段也可根據每個形體不同的特質區分為兩個子階段。

1.階段 3A:有試圖呈現出立體感,但表達的方式是錯誤的,或是雖有表現 立體的感覺。如圖 2-1 所示的階段 3A。

2.階段 3B:表達該有的立體感,但不夠完整,與真實的立體圖只有一些差 距。如圖 2-1 所示的階段 3B。

(四)階段四(真實期)

形體真實的呈現,使用平行線/面或趨近平行的線條來表現平行邊,

表徵是完整而且正確的,可能是有空間感,或者是有立體感。如圖 2-1 所 示的階段 4。

小結:

本研究是利用 Mitchelmore 的學童立體表徵發展階段來進行分類,而 Mitchelmore 只作了四種立體表徵模型,本研究有五種立體物的表徵,於是研究 中會更進一步的利用 Mitchelmore 的理論去創造新的立體表徵模型。

Mitchelmore(1978)學童立體圖畫表徵發展階段 長方體 圓柱 四角錐 正方體

圖 2-2 學童立體圖畫表徵發展階段圖 階段 1

階段 2

階段 3A 階段 3B 階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