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回顧與探討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壹、相關理論探討

關於糧食的探討,中外史上最為著名、最常被相關論述加以引用的,就是 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的著作《人口論》;1994 年美國世界觀察研 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所寫的《誰來養活中國人》,則引起 西方世界一陣譁然。中國內部對於糧食是否應該維持絕對的糧食自給,還是應該 透過國際糧食貿易,以更加妥善調度國內生產資源,也莫衷一是。以下針對各論 點加以簡述:

一、人口論

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1766-1834)在 1978 年出版《人口論》

(Essay on Population)中提出警告:如果人口不受任何節制,將會以等比級數 成長,但糧食只會等差級數成長,因此糧食消耗量的增加速度比產量的增加速度 快,最後不僅糧食不足,乃至於發生饑荒、瘟疫與戰爭。

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 1789-1846)也指出:馬爾薩斯的理論 忽略了技術創新與技術革命的作用。1943 年到 1970 年代的綠色革命以育種為 主,配合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使得小麥與稻米等主要糧食的產量有革命性增 長,以致糧食增產的速度超過人口增長的速度。從此,人類遠離了馬爾薩斯《人 口論》的威脅,相信人類可以憑「技術創新」解決一切文明發展可能遭遇到的瓶 頸或威脅─不管那是什麼。11

但是進入 21 世紀,人類還是碰到 2008 年的糧食危機和糧價高漲的國際性 恐慌,嚴重影響全球的經濟與安全。由於世界人口成長率在上個世紀以驚人的速 度增加,根據聯合國預測,世界人口是經過好幾百萬年才突破第 1 個十億,第 2

11 彭明輝,《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台北:商周出版,2011),頁 7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個十億則經過 123 年,第 3 個是 33 年,第 4 個是 14 年,第 5 個是 13 年…光是 在 1980 至 1990 年期間,地球人口數便增加約 9 億 2 千 300 萬,而這個數字就幾 乎等於馬爾薩斯時代的全世界人口數。12

當人口成長的問題被過度誇大,或是極度關切時,人口眾多的國家,尤其 是在經濟上急起直追的發展中國家,自然就會因其國內糧食自給問題備受注目,

例如中國和印度。

二、誰來養活中國

討論中國糧食問題的文章不計其數,其中最有名的是 1994 年,美國世界觀 察研究所的萊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所寫的《誰來養活中國人》,布朗斷 言:「中國正以極危險的速度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世界上沒有人能夠養 活中國。他的主要論點有五項,其要點如下:

(一)中國糧食產量每年將下降 0.5%。穀物產量將從 1990 年的 3.4 億噸下降到 2030 年的 2.72 億噸,減少 20%,僅相當於中國 1973 年的糧食總產量。理 由是:

1.由於工業化將占用大量耕地,中國的耕地面積將大幅度減少。

2.復耕指數將下降。

3.蔬菜、水果等種植面積的增加導致糧食種植面積相對下降。

4.雖然中國單位土地的糧食產量會持續上升,但成長速度會減慢。中國的單 位產出水準已經很高,提高潛力不大。生物種植技術並不如人們所希望的 那樣創造出好的品種,讓穀物單位面積產量大幅提高。從 1986 年開始,中 國的化肥施用量已超過美國,再加上中國水資源短缺等,中國不可能大幅 度提高糧食產量。

(二)由於中國人口不斷增加,使得穀物消費不斷增加,同時,由於人們的生活 水準不斷提高,也因此改變飲食結構,消費更多的肉類、家禽、水產等,

12 沈恩(Amartya Sen),劉楚俊譯,《經濟發展與自由》(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頁 24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為了生產這些副食品則必須更多的飼料。按人均年消費糧食 400 公斤來計 算,到 2030 年中國糧食消費將達到 6.41 億噸。其國內生產糧食只能達到總 需求的 41%。中國糧食將供不應求,糧食缺口提高到 3.79 億噸。日本人口 等於中國人口的 1/10,每年進口穀物 2,800 萬噸,按此推算,中國在 2030 年將進口 2.8 億噸穀物。

(三)由於中國產品暢銷全球,累積了大量外匯,中國有足夠的資金進口所需要 的穀物。因為中國對糧食的需求量很大,世界糧食市場將由買方市場轉為 賣方市場。布朗以 1990 年為界,將前 40 年稱為「糧食產量成長超過人口 成長」的時代;以後的 40 年稱為「食物短缺的時代」。布朗對世界上主要 穀物出口國,例如澳洲、加拿大、美國、西歐國家、東歐國家、阿根廷、

泰國的增產潛力進行分析,認為這些國家的穀物產量和出口量會有所成 長,但是潛力不大。根據他的估算,全世界每年出口的糧食平均為 2 億噸 左右,即使把全世界可以出口的糧食都賣給中國,也養活不了中國人。

(四)中國大量進口糧食將導致世界糧價上升,致使第三世界的低收入國家和低 收入人群無力購買必需的口糧。中國糧食進口將損害這些群人的食物權,

加劇世界的貧困問題。

(五)巨大的人口規模對中國土地的壓力將轉變為對全球生態系統的壓力,破壞 森林及草原、水土流失、土壤板結、汙染水和大氣資源,觸發全球生態危 機。13

布朗斷言,中國的糧食危機將引發全球生態危機,導致世界性的經濟崩潰。

糧食短缺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的衝擊將超過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機。糧價 上漲還將引起世界經濟崩潰。按照布朗預測,一切災難的根源都來自沒有人能夠 養活中國人。14

13 土壤板結(soil hardening or soil crust)是指土壤表層在降雨或灌水等外因作用下結構破壞、土 料分散,而乾燥後受內聚力作用的現象,而導致土壤肥力流失,影響種植效果。

14 徐滇慶、李昕,《中國不怕─徐滇慶論匯率、貿易戰與糧食安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11),頁 121-1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到了 2011 年,布朗再度撰文,認為最大的糧食泡沫就在印度和中國。15印 度農民開挖大約 2,000 萬口灌溉井,地下水位因此不斷下降,水井也開始枯竭。

世界銀行報告說,1.75 億印度人靠超採地下水灌溉小麥,以填飽肚子。在中國,

超抽地下水的區域主要集中於東北平原,東北的小麥產量占全中國半壁江山,玉 米產量也占三分之一。據估計,30 億中國人目前依賴超採地下水為生。當含水 層枯竭之後,無法獲得充足的水源提供灌溉糧食生產使用,將造成無法彌補巨大 糧食缺口的問題。

三、國際關係是權力運用的結果

國際間權力的運用往往是很現實的,附著於國家力量的多寡。國際戰略學 者克萊恩(Ray S. Cline)於 1975 年出版了「世界權力的評估」(World Power Assessment)一書,在書中提出對國家權力加以綜合估量的公式﹕

PP=(C+E+M)×(S+W)

認知國力=(基本結構+經濟能量+軍事能量)×(策略目標+貫徹策略意 志)。 其中 E 代表 economic capabilities 經濟能力。在此一項目中,各國所能得 到的滿分是二百分,克萊恩規定,國民生產毛額(GNP)為經濟能力指標的一個 大項,占一百分,剩下的一百分在另外 5 個要素中平均分配,它們是:能源、關 鍵性非燃料礦物、工業能力、糧食生產能力,及對外貿易。16其中「糧食生產能 力」以小麥、穀物、稻穀的產量和進出口來衡量,淨出口國給予加分,淨進口國 則相應減分。摩根索(Hans Joachim Morgenthau)在提到國家權力的要素時,將食 物劃分在「天然資源」當中,他認為「糧食的缺乏,在國際政治中是永遠軟弱的 一項因素」。17因為「想有糧食自足的國家,無須把它們的國力和外交政策,從

15 Lester R. Brown, “The New Geopolitics of Food”, Foreign Policy, May/June 2011,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04/25/the_new_geopolitics_of_food?page=0,1

16 Clain Ray S., World Power Assessment: A Calculus of Strategic Drift(Washing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1975);轉引自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 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頁 50-51。

17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New York:

Alfred A. Knopf.1948), pp.130-1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它們的主要目標移開,以確使它們的人民不會在戰時捱餓。因為它們可以相當合 理地無須擔憂糧食問題,就可以相對性地強力集中推行它們的政策,要是有糧食 問題,便不可能如此做了。所以糧食的自給自足,永遠是偉大力量的來源之一。」

18

因此若要實行無後顧之憂的糧食主權,和國際政治權力,就不能藉由經濟 自由主義的國際貿易政策,而必須牢牢掌握國家的糧食權;而農業不僅是國家經 濟權力的基礎,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

從權力政治的觀點來看,大國(great power)利用糧食作為實現其國家利益 或目標的一種手段是非常正常與理性的選擇。二次大戰後美國將大量剩餘的國內 穀物送往歐洲,配合馬歇爾計畫(The Marshall Plan)逐步實行歐洲盟國戰後的 復興與重建,之後歐洲成為冷戰期間美國忠實的盟友以及貿易夥伴,而北大西洋 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的歐洲成員中,半數以上 都曾是美國當時援助的對象。糧食援助讓美國在二次戰後與歐洲建立起緊密的合 作關係,讓美國的農業生產者賺取了商業利益並開發出國際市場;幫助美國以糧 食援助讓受援國俯首稱臣,甚至因為糧食援助讓美國得以更順利地在亞洲和拉丁 美洲推展外交和軍事工作。

貳、中國學者的看法

在糧食問題上中國國內學者的看法,則呈現兩極化的局面。亦即,明顯地 存在從國外進口虛擬的土地和水資源,從國外買進需求大量的糧食以彌補國內產 量缺口,或是強調糧食自給以保障國家安全的兩派。

自由派經濟學者認為,「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沒有必然的關係,限制 土地的利用將會提高住宅與工業的土地成本,而中國的糧食缺口透過國際貿易管 道即可補足。反對人士則將糧食視為戰略問題,強調過度倚賴國際市場將會傷害

18 「人民日報:中國糧食進口威脅論太誇張」,中國評論新聞網,2013 年 1 月 21 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4/1/0/7/102410750.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41 075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糧食主權」,動搖國家於農業糧食生產體系的自主性。為了確保糧食安全,中

「糧食主權」,動搖國家於農業糧食生產體系的自主性。為了確保糧食安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