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國內外案例分析

第二節 日本經驗

日本自 1950 年代開始,為促進國內經濟能有高度的成長,開始推動大規模 之建設計畫,1956 年所擬定的經濟發展計畫中已將國土計畫,甚至區域計畫與 都市計畫納入,作為實施工具;同一時期裡都會區域計畫及一般地方都市的區域 計畫也逐漸形成制度。然而,這樣經濟取向的政策卻造成農村人口外流及都市人 口過度集中的情形,工業開發的政策也造成都市及郊區土地使用混雜、地價高漲 等現象,因此,都市社會運動興起,也同時帶動市政革新的風潮,將社會焦點著 眼於都市問題與都市政策,終於促成 1968 年新都市計畫法與 1970 年建築基準法 的全面修訂,新都市計畫法修訂及改良的要點如下(楊裕富,1990):

1. 都市計畫的決定權從中央移向地方。

2. 在都市計畫擬案及決定過程上規定了市民參與的必要程序。

3. 規定於都市計畫中明確劃定都市化促進分區,及都市化控制調整地區。

4. 配合土地使用分區而設立規劃許可制。

5. 土地使用分區更加細密,並全面實施容積管制。

1980 年都市計畫法及建築基準法再度大幅修訂,以西德 B-plan 概念與瑞典 地區計畫為參考,引進地區計畫制度,並選擇性在適宜的地區推動各式各樣的地 區計畫,此處所述之地區計畫即類似台灣之都市設計,以改善地區生活環境為目 的,填補都市計畫之不足;地區計畫實施制度之特徵如下:

1. 以整體地區性之都市計畫加以具體詳細規範管理土地利用、建築與公共 設施之開發及設計品質。

2. 著重以個別地區之社區共識與期望來反映實體的都市環境形式,以致於 計畫規定項目,包含地區公共建設的配置與規模、建築規劃之管制事項、

地區綠化條件之品質等。

3. 充分促成地區住民參與都市計畫擬訂過程,透過法定程序之要求,居民 與住戶均得於地區計畫的草擬階段及公開展覽期間,充分被告知並得提 具意見以供都市計畫單位作業及審議單位之辦理參考。

日本都市設計施行至今約二十餘年,其運作係由官方體系為主導,以公共環 境、公共空間及公共設施等基本設施之改善為主要項目,其建築管制制度如圖 3-4。1992 年日本橫濱市召開「都市設計國際會議」,針對日本都市設計制度的未 來展望提出多項看法,其中並將都市設計之目標界定於提升都市公共環境品質、

塑造可居性的人性都市空間,除維護地區風格之目標外,更須因應國際化及資訊 化之未來都市型態早做準備。

*都市計畫法

*都市計畫施行令

*都市計畫施行細則

建築基準法 *施行令 *施行規則 *施行細則

都市計畫

建築規劃

配置計畫 建築設計

*特別用途地區開發許可

*新用途地區開發許可

*總合設計許可

*特別設計許可

圖 3-4 日本建築管制體系示意圖 資料來源:陳明竺,1992

近年來,日本始終為邁向國際化而努力,都市設計的重點也因此著眼於可居 性的人性都市空間,在東京與大阪兩大都市系統週邊開始建設新市鎮,期望藉此 減輕人口過於集中大城市的現象,新市鎮中皆配置有行人專用步道系統,利用各 樣住宅型式進行社區設計,或是規劃大規模公園及綠地系統,期待塑造迥然不同 的景觀與居住環境。茲以橫濱市與東京都世田谷區之個案,解析其以都市設計手 法營造優質人行環境之經驗,以供高雄大學特定區建築退縮營造人行環境之參 考。

一、橫濱市都市設計操作經驗

橫濱市為日本第二大都市,市區東側面對東京灣,為日本最大的國際港-橫 濱港,市中心多為住宅或商業用地,約有十分之一的土地尚未利用,目前被劃為 綠地。自 1945 年起,為解決都市人口密度過高的問題,橫濱市週邊開始陸續進 行住宅區開發,前期約十餘年時間內,因為開發數度過快,許多都市基礎設施未 來得及鋪設,直至 1970 年橫濱市新市長飛鳥氏上任,方開始進行都市生活環境 之改造。飛鳥市長曾是該地區文化運動領導人,認為橫濱的都市問題應以都市計 畫方法解決,故而積極延請各界專家學者協助研擬相關計畫,先逐步改善政府的 體制與想法,再開始以綜合性之觀點進行都市建設的規劃,首先以道路、交通設 施及下水道等基礎設施為主,接著以道路及人行動線串聯市中心至週邊新開發地

區,再以完整都市體系為目標,進一步建構橫濱獨有之都市風格。

3. 計畫之實施

以法令限制或誘導獎勵的方法推動實施。管制是以都市計畫法及建築 基準法之相關法規對地區之開發做限制,在橫濱市的宅地開發綱要中就 規定,住宅區之開發,開發者必須提供公共設施用地及完成基本建設,

如道路、公園的設置等。誘導獎勵則是在一定之條件下,給予低利貸款 或稅金減免等優惠,以獎勵開發者配合協定之執行。

造街協定之內容往往經過長時間的意見溝通,各項管制內容也是依據市民委 員會之構想所設計制定,在地區市民委員會與行政單位的合作下,使得不重視協 定的個體或事業單位不容易生存,地區居民亦全力配合與協助協定的執行,做到 相互監督的效果。

(三)建築退縮理念宣導

橫濱市是日本首先推動都市設計之城市,當時的日本社會多數仍是無法理解 都市設計的意義,因此,橫濱市政府以五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宣導,並獲得市民的 認同,繼而擴大都市設計的實施範圍。其宣導手法主要有以下三項:

1. 示範地區

以市中心地區為示範點,實際做出對步行者而言為愉快的人行道系統與開放 式空間,在考慮與週邊建築物形態的連貫性想像下進行整體的規劃,當步道 與廣場完成後,近一步要求週邊建築物配合拆除圍牆以擴大步行空間,或建 築物外牆的色彩配合等,地域性的特色逐步形成後,也受到大眾的肯定,經 媒體傳播後,週邊地區亦要求進行整建,進而擴延至全市。

2. 國外案例說明

為說明都市設計理念與建築退縮之意義,選擇數個與都市設計理念相符的歐 美社區景觀,如:人行空間、廣場、自然與建築的融合等內容,使市民能夠 很簡單的明瞭體會建築退縮與都市設計的意義。

3. 圖示構想

省卻過於專業的用語詞彙,以簡易的圖示與模型製作展示都市設計與建築退 縮後之成果,帶領民眾設身處地的想像規範實施後的生活環境,體會都市設 計與建築退縮前後之差異。

二、東京都世田谷區人行環境改造經驗

世田谷區位於東京都心外緣,具東京都心約 23 公里,擁有豐富的自然水域 及綠景資源,都市功能為東京都外緣居住型衛星城鎮,都市設計之推動近二十 年,為日本小規模城市實施都市設計之典範都市。於 1982 年正式設置「都市設

計室」,以「都市之美的創造」為目標,展開都市設計活動。世田谷區與橫濱市

5. 以柔和之都為目標

段設計親水空間,並協商週邊住戶提供綠化空間,美化整體景觀。

(四)民眾參與方式

世田谷區的民眾參與方式採循序漸進的方式,共有以下四個階段:

1. 宣導與學習階段:開始以單向的學習方式,研擬有關的課題,經由座談 會、說明會等方式探討,引導民眾了解都市設計的意義、目的、做法…

等;輔以現場探勘,可讓民眾了解社區的現況與需求,時而以遊戲的方 式,增加民眾相互交流溝通的機會。

2. 溝通階段:以討論會的方式,在社區的某個據點,邀請民眾共同討論此 據點的優缺點,試著引導民眾提出改善提案,如:適合栽植何種植物?

或適合何種舖面…等,在討論之中加深對社區的認識;亦可在社區中的 幾個據點設置蓋章、尋寶圖等方式,引導兒童參與。

3. 思考階段:從現場或資訊所得,以製作分佈圖、表格、模型等方式分析 檢討,討論社區所遭遇的問題,並將社區現況清楚呈現,使民眾了解問 題所在並建立共識,形成全體居民共同關心討論的話題。

4. 提出規劃方案階段:以工作坊(workshop)方式,由規劃設計團隊在社 區中成立工作室,展示社區基本圖面,鼓勵使用者提出意見,團體討論 後加以整合,並經規劃者與公部門人員提出執行的困難點後逐步修正;

針對未參與討論的居民,可透過競圖投票的方式表達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