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園建築永續管理機制與最終目標

永續大學的建築環境品質管理的執行策略

5.1 校園建築永續管理機制的建構

5.1.1 校園建築永續管理機制與最終目標

國內的學校建築設施管理目前還是被簡單的區分為規劃與建造、以及使用維護兩 大階段。這種方式只是由營繕組業務內容的差異來區分,並未從建築設施整個生命週 期的觀點來制定必要的作業程序。近代的傳統建築管理概念已將營造過程區分為五大 階段:前置設計、設計、招商、施工、使用維護階段。在建築設計與營建管理的專業 領域內也已採納生命週期階段的觀點。受到地球環境永續經營思潮的影響,新的設施 管理觀念更被延伸至對設施最終處置的重視。換言之,已經由「搖籃–墳墓」的有效 壽期(available life)觀念轉換成為「搖籃–搖籃」的環保(green)觀念。若考慮環境 設計的意義,在建築設施營造的各個階段,各種能於回應環境的環保作為都必須被納 入。例如,在前置設計階段,應該要發展本身(校園與建築二者)的綠色願景、建立 一種適用於特定基地建築專案的綠色設計準則、設定準則內容選用的優先順序、組織 綠色設計團隊、開發協力合作的設計策略、或者是進行一些必要的先期研究、調查或

測試俾能確認設計策略的相關措施都是可行的,並且能滿足與達成最大的環境利益。

校園內最大污染源之一的建築設施,其管理機制的制度化與標準化必須符合學校 永續發展的願景,而且必須在環境認知的系統架構中擔負重要的任務。管理系統的建 構可以是對學校既有的管理制度給予適度的調整,由生命週期的觀點來為既有的系統 提供一種可用的標準作業程序。這些程序的內涵都符合在校園內推行永續管理的要 求。藉由此系統,可以整合學校的各種行政與師生資源,讓學校建築能對環境更為友 善,也讓其使用者感覺更為舒適與健康,並且能檢視校園建築的最終績效是否能讓學 校的財務負擔被大幅的減輕,以及促進校園內的整體環境教育態度或活動的改善,讓 大學成為訓練卓越的未來世代領導者的環境教育基地。而且能藉著學校環保意識及經 營績效的提升,改良學校環境的體質,提供學校建築環境永續發展的契機。

建築設施永續管理系統與建築績效評估系統,並不一定要獨立於學校既有的各項 管理機制之外,而是在學校推行永續發展的管理架構之下,特別是在總務處的業務部 分,將建築設施永續管理的要項有系統而且有效的融入既有的營繕管理作為,可以提 高行政執行的效率,釐清組織成員在建築設施管理事務上的權責。如圖 5-1[1],在永 續大學發展的願景與任務規範之下,由全校性的校園永續發展委員會制定政策和目 標,提出各種能夠培養永續能力的策略或方案。為了達成永續大學的願景、任務、目 標與政策,永續性建築設施管理系統的規劃不只是存在於校園硬體環境的永續建設,

應該是在合乎整體經濟利益的條件下,配合教學、研究與對外合作的相關單位進行一 些策略規劃或持續改善行動的研究,或者是運用各種現有的最佳技術與環境管理實 務,例如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替代能源系統的開發與技術應用、材料回收再利用 的環境永續技術,共同解決校園對環境衝擊的問題。績效評估系統能檢視建築設施的 環境績效,回饋至學校的決策體系,做為效益分析與比較的基準,以便於修正校園的 永續發展策略或都是用來健全學校管理系統整體架構的永續性。綜言之,這種校園設 施永續管理系統的最終目標是「師生健康」、「環境永續」、「降低學校營運成本」。

圖 5–11 大學校園永續發展架構與校園建築設施管理系統組織之關係 願景

提出具有永續大學的願景

任務

確認校園永續的必要性

校園永續發展委員會 提出校園永續的政策、目標

符合永續要求的策略與方案

校園環境的永 續性

研究 教育 對外服務與

合作

校園建築的永續管理機制 建築永續管理系統

建築績效評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