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導論

第五節 概念界定與文獻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第五節 概念界定與文獻回顧

一、遷徙的概念界定與文獻回顧

(一) 概念界定

在廣泛的定義中,遷徙是指「人類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變換居住地,

沒有特別限定移動的距離、自願性或非自願性與國內外的區別」。美國學 者 Everett S. Lee 認為,無論遷徙距離的遠近或是遷徙過程的險易,

在每一個遷徙的行動中均包括起源地、目的地與過程中的一些障礙。8換 言之,當一個人或一群人由原生活地區移動到新生活地區的過程,即稱 之為人口遷徙,此行動可能是跨越國界的,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

也可能是發生在國境之內的,從鄉村到城市(rural-urban)與由城市到鄉 村(urban-rural)的人口移動,據此,吾人可以確知「1949 大遷徙」,即 1949 年約有 120 萬人從中國大陸遷移到臺灣的過程,在文獻的定義中,

是可被界定為人類遷徙的一部分,然而,此次的遷徙行為是屬於何種類 型呢?

聯合國顧問 Peter Stalker 將國際遷徙劃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屯 墾移民(Settlers)、契約勞動移民(Contract Workers)、專門技術移民

(Professionals)、不具身分的勞動移民(Undocumented Workers)以及 難民與庇護申請者(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等。9在1949 年 左右,由於受到國共內戰的影響,導致從中國大陸遷入臺灣超過百萬的 人口,倘若依照Stalker 所劃分的遷徙類型,然顯地,此次的遷徙行為應 可以被歸類為「難民與庇護申請者」,對此,本文在第二章會有更詳細的 討論。

8 Everett S. Lee, 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1): 47-57, p. 49.

9 Peter Stalker 著,蔡繼光譯,2002,《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頁 17-20。

Baganha、13Robert P. Swierenga、14Caroline B. Brettell、15Leslie Page Moch 與 Louise A. Tilly 等。16根據人口統計學者指出,生育、 相融(incorporation)的議題;19在社會學中,探討的問題包括,為何會

10 Donna Gabaccia, 1984, From Sicily to Elizabeth Street: Housing and Social Change Among Italian Immigrants, 1880-19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1 David I. Kertzer and Dennis P. Hogan,Kertzer, 1989, Family, political economy, and demographic chang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fe in Casalecchio, Italy, 1861-1921.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 6.

12 Steve Hochstadt, winter 1981, “Migration and Industrializaton in Germany, 1815-1977.” Social Science History 5(4): 445-468.

13 Maria Ioannis Baganha, 1990, Portuguese e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1820-1930. New York:

Garland.

14 Robert P. Swierenga, Autumn 1981, “Dutch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Statistics, 1820-1880: An Analysis of Linked Multinational Nominal Files.”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5(3):

445-470.

15 Caroline B. Brettell, 1986, Men Who Migrate, Women Who Wait: Population and History in a Portuguese Paris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6 Leslie Page Moch and Louise A. Tilly, Jan.1985, “Joining the Urban World: Occupation, Family, and Migration in Three French Citi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7(1): 33-56.

17 Hania Zlotnik, 2004,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rospects and Policies in a Global Market, edited by Douglas S. Massey and J. Edward Taylo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33.

18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2008, “Introduction”, in Migration Theory 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edited by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p. 5.

19 James F. Hollifield, 2008,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How can we “Bring the State

James F. Hollifield,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pp. 184-185.

20 Barbara Schmitter Heisler, 2008,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From Assimilation to Segmented Assimilation,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to the Global Arena”, in Migration Theory 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edited by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p. 83.

21 Saskia Sassen, 1991,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時期的演變與意義,美國研究全球化的學者 Jan Nederveen Pieterse 整理出發展意義的歷史演變,如表1-1 所示。 Perspective.”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5(2):199-226, p.200.

30 Jan Nederveen Pieterse 著,謝明珊與陳彥蓁譯,2012,《發展理論:解構與重構》。臺北市:韋 伯。頁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表1-1 發展意義的歷史演變

時期 觀點 發展的意義

1800s 古典政治經濟 為解決進步的問題,追趕與超越 1850> 殖民經濟學 資源管理,委託管制 1870> 較晚工業化國家 工業化,追趕與超越 1940> 發展經濟學 經濟成長與工業化 1950> 現代化理論 成長、政治與社會現代化 1960> 依賴理論 積累:國內積累,以本國為主的發展 1970> 另類發展 人類的興旺

1980> 人類發展 賦予能力,提供人們更多的選擇

1980> 新自由主義 經濟成長:結構改革、去管制、自由化、私有化 1990> 後發展 威權策劃、(反對發展帶來)災難

2000 千禧年發展目標 結構改革 資料來源:同註30,頁 14。

2. 發展的研究方式

從前發展研究的理論都是分門別類,然而,由於後續發展政策的 錯誤、新問題的產生、以及危機事件的發生等情形,使得跨學科的研 究漸漸受到重視,而跨學科整合的領域主要包括政治、經濟、社會與 文化等範疇。31

3. 發展的研究單位

由於國際機構重要的發展統計資料與指標是以「國家」為對象,

因此,發展的研究通常亦是以國家為單位;然而,受到全球化與區域 化的影響,發展理論的趨勢逐漸需要多層次與多極的資訊與研究,而

31 同註 30,頁 24。

of Development: Contentions, Arguments, Alternatives)一書中之核

心理論是以經濟發展為主,但也探討社會經濟與政治經濟;3320 世紀末,

在發展理論與實務研究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莫過於曾經獲得諾貝爾 經濟學奬的學者Amartya Sen 所著的《經濟發展與自由》34(Development

as Freedom)一書,Sen 認為,發展是擴張人類的自由,而自由可被視

為是發展的主要目的(the primary ends)和主要的手段(the principal means)。35他並且指出,發展是為求消除各種條件下的不自由,36而在研

33 Richard Peet, and Elaine Hartwick, 2009,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Contentions, Arguments, Alternatives.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34 Amartya Sen 著,劉楚俊譯,2001,《經濟發展與自由》。臺北市:先覺。

35 Amartya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36.

36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pp. 8-11.

37 Jan Nederveen Pieterse, 2010, Development Theory: Ddeconstructions/Reconstructions. 2nd ed.

London: SAGE. p. 42.

在國家關鍵時刻的《軌道》(tracks)上運行」,而Ikenberry 認為,Weber 所指的軌道即是「國家的政治制度」。39在政治科學的研究範疇中,對 於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的研究逐漸頻繁,Peter Hall 與Rosemary Taylor 認為新制度主義可區分為,傾向「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y)的「歷史制度主義」(history institutionalism)、運用計算 途徑的「理性選擇制度主義」(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與依 循 社 會 文 化 與 價 值 觀 的 「 社 會 學 制 度 主 義 」(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等三個學派;40Kathleen Thelen 認為,以往對於制度 的研究是聚焦在維持制度的持續性與穩定性,但是在某些案例中更須

38 Jonathon W. Moses, 2011, Emi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1-22.

39 G. John Ikenberry, Oct.1994, “History’sheavyhand:institutionsandthepoliticsofthestate.”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New perspectives on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 1.

40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Dec. 1996, “Political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5): 936-950.

41 KathleenThelen,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Political Science2:36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回顧臺灣過去的政治發展進程中,是否符合國家制度再生產的論 述呢?1895 年,日本統治臺灣,翌年,日本國會即通過「法律第六十 三號」,簡稱「六三法」,如表1-2,依據「六三法」日本在臺灣設置總 督府,掌控臺灣的行政、立法、司法與軍事大權,形同一套有別於大 清帝國的國家制度在臺灣開始發揮影響,日本統治臺灣50 年期間,分 別制訂「六三法」、「三一法」與「法三號」等律法,共頒布 466 條律 令,先後派任臺灣總督共計19 位;42二戰結束後,日本撤出臺灣,1945 年國民政府在臺灣設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布「臺灣省行政長 官公署組織條例」作為在臺灣設官立法的法律依據,陳世昌在《臺灣 演進史》一書中依史實的演進,描述臺灣如何從被日本殖民的統治,

到國 民政府接收期間的政治制度轉換;43林桶法在《1949 大撤退》中,

描述1949 年國民政府遷臺並且將中華民國的政治制度與機構遷移到臺 灣。44綜上所述,臺灣從明、清時期到 1949 年,大致歷經三個階段的 政治制度,即明、清時期到1895 年以前是「君主帝制」,1895-1945 年 是「日本殖民統治」,1949 年後則是依循「1947 年的《中華民國憲法》

與國民政府在中國的政體」並依此政治制度來修訂,45由此可見,臺灣 的政治發展過程是符合國家制度再生產之論述。

表1-2 日本「法律第六十三號」內容

明治 29 年法律第六十三號

第一條 臺灣總督得於其轄區內,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

第二條 前條命令應由臺灣總督府評議會議決,經拓殖務大臣呈請敕

404.

42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2013,《臺灣總督府》。臺北市:前衛。頁 225-231。

43 陳世昌,2013,《臺灣演進史》。臺北市:五南。頁 146-205。

44 林桶法,2009,《1949 大撤退》。臺北市:聯經。頁 154。

45 雲程,2005,《佔領與流亡—臺灣主權地位之兩面性》。台北縣:憬藝企業。頁 255。

(regimes)與政治轉型。對於政治轉型的定義,Guillermo O'Donnell 與 Philippe Schmitter 認為,國家內部由一個政治體制轉型到另一個政治體 制時,轉型初期的徵兆在於威權執政者開始修改規則(rules),以提供自 制上僅存在自由化而沒有民主化;47Robert Dahl 在《多元政治》(Polyarchy)

46 自 1975 至 1978 年期間,雖然由嚴家淦繼任總統一職,但國家的黨、政實權是由蔣經國所掌 握。在國民黨方面,蔣經國於1975 年 4 月 28 日擔任黨主席;在行政方面,蔣經國自 1972 年 至就任總統之前擔任行政院長。另原憲法規定中華民總統任期為六年,迄1992 年修憲後,自 1996 年更改任期為 4 年。

47 Guillermo O'Donnell and Philippe C. Schmitter,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 6-10.

contestation)和參與權(the right to participate),他將國家的政治體 制劃分為四個部分,如圖1-2 所示,縱軸是自由化(即公開競爭)的指標,

資料來源:Dahl,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p. 7.

Gabriel A. Almond 與 Sidney Verba 曾對政治文化與民主化的關

48 Robert A. Dahl, 1971,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y Press.

pp. 5-8.

49 Gabriel A. Almond, 1980,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Civic Culture Concept.” in The civic culture revisited: an analytic study. Edited by Gabriel A. Almond, Sidney Verba, et al., Boston:

Little Brown. p. 24.

50 Dankwart A. Rustow, 1970, “TransitionstoDemocracy: Toward a Dynamic Model.” Comparative Politics 2(3): 345.

封閉的

歸納出八條從非民主統治朝向民主治理的可能路徑;51Huntington 提出三 種民主化進程的類型,包括由握有權力的精英主導的民主化進程的「變革」

(transformation);由反對派主導的民主化進程,使威權體制崩潰或被推 翻的「置換」(replacement),與由政府與反對派合作推動民主化進程的「移 轉」(transplacement);52此外,Huntington 認為當一個國家能夠達到「兩 次政黨輪替測試」(two turnover test)的衡量標準時,國家便進入民主 動;56雖然許多學者如田宏茂(Tien, Hung-mao)、周陽山(Chou, Yangsun)

與黎安友(Andrew Nathan)等人,將臺灣的政治轉型視為是臺灣長期經 濟發展的結果,57然而,吳乃德卻認為,經濟發展固然可為開發中國家帶 來財富的增加與教育水準的提高,有利於國家民主化的發展,但是每個社 會存在許多獨特的因素與歷史背景,則會造成不同的發展結果。58

2. 臺灣戰後的經濟發展

51 AlfredStepan, 1986, Path toward Redemocratizatio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Considerations.

in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dited by Guillermo O'Donnell, 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 64 -84.

52 Samuel P.Huntington,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p. 114.

53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pp. 266-267.

54 Larry Diamond, 1994, “Introduction: Political 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Political 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dited by Larry Diamond, Boulder: L. Rienner Publishers. pp.

1-27. 並參考註 9,頁 144。

認為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李嘉圖(Ricardo)與馬克思(Marx)

等皆為發展經濟學家,因為他們研究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的過程。 識,63例如,在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economics)中強調個體經 濟(micro-economic),重視公司與家庭在市場中的理性行為,以及人力

也使得凱因斯學派的理論受到質疑;新自由主義學家 Milton Friedman

59 Todaro, Michael P. and Stephen C. Smith, eds., 2011, Economic Development.11th ed. Mass:

59 Todaro, Michael P. and Stephen C. Smith, eds., 2011, Economic Development.11th ed. M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