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49大遷徙與臺灣戰後的發展(1949-1996)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949大遷徙與臺灣戰後的發展(1949-1996)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Ph. D. Dissertation. 1949 大遷徙與臺灣戰後的發展(1949-1996) 政 治. 大. 學. ‧ 國. 立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 1949 Migration (1949-1996). ‧.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C 博士生:王槐仁撰 hengchi U. v. By Huai-jen WANG 指導教授:彭立忠博士 Adviser: Li-chung Peng. 中. 華. 民. 國. 106. December, 2017. 年. 12. 月.

(2) 謝. 辭. 首先,謹向全國的榮譽國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感謝您們為國家的付出與犧 牲,在我心中您們永遠是頂天立地的真英雄,包括我的父親。 其次,感謝王振寰老師、吳德美老師、童振源老師與魏玫娟老師在求學期間 的教學與引導。論文得以完成,必須要感謝指導教授彭立忠老師在撰寫論文期間 的悉心指導,以及口試委員謝政諭教授、毛維凌教授、湯京平教授與趙文志教授 在口試期間對於論文內容給予槐仁暮鼓晨鐘的寶貴意見。 最後,感謝家人的支持。 感謝天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n U. v.

(3) 中文摘要. 在正常的情形下,人類預期新地區的生活條件會更好,才會決定從原居住地 遷移到另一個地區生活,就理論的觀點分析,人類遷徙的因素大致可區分為個人 因素與結構因素,而此二者所導致的遷徙,勢將改變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移民所 遷入的社會。 1949 年,中國大陸超過百萬的人口遷徙到臺灣,顯然的,這是結構因素所 致,這是一群人受到政治因素的推力而形成的大遷徙;由於當時移民占臺灣總人. 政 治 大. 口數相當的比例,於是形成所謂的「外省人」族群,此族群對臺灣戰後的發展產 生相當程度的影響。. 立. 本文試圖從遷徙作為的研究途徑,依循歷史演進的脈絡,以質性研究的方法,. ‧ 國. 學. 探討自 1949-1996 年移民與臺灣戰後的發展情形,並檢視近半個世紀以來,移民. ‧. 在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關鍵字:遷徙、臺灣、移民、族群、外省人 II. i n U. v.

(4) Abstract. Generally speaking,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new area will be better, then they make decision to migrate to another place to live. In the theory of migrat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individual factors and structural factors. No matter which factor, migration will have an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mmigrant society. In 1949, there were over 1.2 millions of the people who migrated from mainland China to Taiwan. Undoubtedly, it was caused by the structur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at pushed the “great migration”. Because the immigrants moving into Taiwan. 政 治 大. accounted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they formatted an ethnic. 立. group so-called "mainlanders".. ‧ 國. 學.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migration as an approach to review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Taiwa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time. ‧. frame is between the year of 1949 when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mmigrated to. y. Nat. n. al. er. io. sit. Taiwan and the year of 1996 when direct presidential election took place in Taiwan..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migration, Taiwan, immigrant, ethnic group, mainlander. III.

(5)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概念……………………………………………………………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途徑……………………………………………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7 第五節 概念界定與文獻回顧………………………………………………9. 政 治 大 第二章 1949 大遷徙……………………………………………………………..31 立.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29. ‧ 國. 學. 第一節 遷徙的相關理論…………………………………………………..33 第二節 人類遷徙的演進過程……………………………………………..38. ‧. 第三節 臺灣重要的遷徙階段……………………………………………..52. sit. y. Nat. 第四節 臺灣的遷徙與發展………………………………………………..63. al. er. io. 第三章 臺灣戰後的政治發展(1949-1996)…………………………………..73. v. n. 第一節 政治發展理論的基本概念………………………………………..73. Ch. engchi. i n U. 第二節 1949-1975 鞏固政權時期………………………………………...77 第三節 1975-1988 逐步開放時期………………………………………...91 第四節 1988-1996 邁向民主時期………………………………………...98 第四章 臺灣戰後的經濟發展(1949-1996)…………………………………107 第一節 國民政府的經濟改革政策與措施………………………………111 第二節 臺灣經濟建設的無名英雄…………………………………........124 第三節 臺灣戰後的經濟發展情形………………………………………133 第四節 小結………………………………………………………………143 第五章 臺灣戰後的社會發展(1949-1996)…………………………………147 IV.

(6) 第一節 移民社會的發展特性……………………………………………148 第二節 臺灣社會的四大族群……………………………………………158 第三節 臺灣社會的認同與肯認…………………………………………169 第四節 臺灣戰後的社會發展……………………………………………178 第六章 結論...…………………………………………………………………..189 參考資料……………………………………………………………………………19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表目次. 表 1-1. 發展意義的歷史演變…….………………………………………………...13. 表 1-2. 日本「法律第六十三號」內容……….……………………………………16. 表 2-1. 跨學科遷徙理論………….………………………………………………...36. 表 2-2. 1950-75 年遷徙到主要的西歐國家移民人口數……….………………….43. 表 2-3. 1980-95 年外籍人口居住在 OECD 國家的人口數……………………….46. 表 2-4. 1945-1953 年自中國遷徙到臺灣人口數……….………………………….58. 政 治 大 臺灣與亞洲部分國家分別在 1960 年與 1996 年的人均 GDP………….134 立. 表 3-1 「江八點」與「李六條」對照表………….………………………………99 表 4-1. ‧ 國. 臺灣社會四大族群的特性….…………………………………………….159. ‧.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5-2. 學. 表 5-1 Gordon 的族群同化階段模式….…………………………………………150. Ch. engchi. VI. i n U. v.

(8) 圖目次. 圖 1-1 研究示意圖...………………………………………………………………….4 圖 1-2 自由化、包容性與民主化…..……………………………………………….18 圖 2-1 臺灣四大族群分類圖.……....….……………………………………………52 圖 3-1 政治系統示意圖..……………………………………………………………78 圖 3-2 1951-1960 年聯合國大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議案列入議程投票 情形….……..…………………………………………………………….....86. 政 治 大 形……….…………………………………………………………….…......87 立. 圖 3-3 1961-1965 年聯合國大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議案表決投票情. 1969-1975 年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國數量表……………..88. 學. ‧ 國. 圖 3-4. 圖 3-5 1979-1988 年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國數量表….………….94 參與國是會議各界人士比例圖…………………………………………..102. 圖 4-1. 東西橫貫公路施工圖……………………………………………………..126. 圖 4-2. 臺灣產業道路與林道施工圖……………………………………………..127. 圖 4-3. 1951-1996 年臺灣人均 GDP 與人均所得圖……………………………..134. y. sit. er. io. al. v i n 1966-1996 年臺灣人民平均壽命…………………………………………135 Ch engchi U n. 圖 4-5. Nat. 圖 4-4. ‧. 圖 3-6. 1990 年世界各洲與臺灣女性、男性與國民平均壽命………………….136. 圖 4-6. 1950-1996 臺灣國民教育百分比示意圖…………………………………137. 圖 4-7. 臺灣國小男女生人數圖…………………………………………………..139. 圖 4-8. 臺灣國中男女生人數比例圖……………………………………………..140. 圖 4-9. 臺灣高中職男女生人數比例圖…………………………………………..140. 圖 4-10 臺灣大學男女生人數比例圖……………………………………………..141 圖 5-1. 社會結構類型圖…………………………………………………………..158. 圖 5-2. 臺灣在 1999 年 15 歲以上民眾與原住民教育程度比較………………..161. 圖 5-3 1985-1996 年間原住民與一般民眾的收入比例………………………....162 VII.

(9) 圖 5-4. 臺灣都市原住民主要使用語言情形…………………………………….163. 圖 5-5. 客家人在家庭的使用語言習慣比例圖………………………………….166. 圖 5-6. 臺灣四大族群的推論自我認同示意圖………………………………….17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概念. 假設在化學實驗中,將鈉粒置入水中,當鈉粒遇水產生激烈的氧化還原反應 後,會產生氫氣(使鈉粒游動)及氫氧化鈉(使溶液變色)的產物,其化學的反 應式為︰2Na(s) + 2H2O(l) → H2(g) + 2NaOH(aq),從此自然科學的實驗過程,聯 想到 1949 年大約有 120 萬的移民從中國大陸遷移進入臺灣,其後,對於臺灣社 會的發展造成許多的影響與變化,本文試圖以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並探索. 政 治 大. 自 1949 至 1996 年之間移民與臺灣戰後的發展,主要含括政治發展、經濟發展與. 立. 社會發展。.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 i n U. v.

(1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當學者們在探討臺灣社會中的族群議題時,主要圍繞在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差 異、國家認同與族群想像等,例如,法國學者高格孚所著的《風和日暖:外省人 與國家認同轉變》 ,張茂桂主編的《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 ,王甫昌著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 ,以及宋惠中、 劉萬青主編的《國族、想像、離散、認同:從電影文本再現移民社會》等。追溯 上揭文獻的源起,始於 1949 年左右,約有 120 萬的中國人從大陸遷移到臺灣,. 政 治 大 解較為尷尬的說詞,然而,無論是撤退、轉進或是逃難,皆是人類移動的行為, 立. 林桶法稱之為《1949 大撤退》,國民政府則是以「轉進」代替「逃難」,作為化. 從理論的觀點而言,則將其稱之為「遷徙」(migration)。1. ‧ 國. 學. 近年來受到全球化與國際貿易的影響,世界人口流動更加的頻繁與多元,大. Migration, IOM)的統計資料顯示,2015 年全球遷徙人數為. y. for. Nat. Organization. ‧. 多數的國家已經成為移民遷出或接納國家,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er. io. sit. 2.44 億人,占全球人口的 3%。2國際遷徙與移民所牽涉的議題是錯綜複雜的,這 些議題不僅包括國內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議題,同時亦包括國際的議題,. al. n. v i n 例如,遷徙與移民可以解決區域或國家的人口老化、促進全球資金跨國流動、與 Ch engchi U. 降低部分國家的失業率等問題;但是遷徙與移民也同時會產生文化與薪資差異、 歧視與剝削、政府政策與社會福利不公平、族群對立與衝突等負面影響,進而導 致社會呈現不安定的現象。美國社會學者 Ronald 1. 2. Weitzer 認為,「遷居者社會.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對於遷徙(migration)的定義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在國家的境內或穿越國界 的移動皆謂之遷徙。此人口的流動則涵蓋人們任何形式的移動,無論其距離與構成之因素;包 括難民、流離失所、經濟移民以及其他目的,甚至是家人團聚等。請參考國際移民組織官網(IOM): http://www.iom.int/cms/en/sites/iom/home/about-migration/key-migration-terms-1.html#Migration. 然而,一般而言,就概念來區分遷徙(migration)和移民(immigration),前者是指發生在國 界以內的人口流動(境內遷徙) ,而後者則是指跨越國界的人口流動。參考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2008, Introduction. In Migration Theory 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editd by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pp. 21-22.。本文為使書文 之整體流暢,除定義之外,並參考慣用詞句,交替使用「遷徙」與「移民」兩詞。 國際移民組織官網: http://gmdac.iom.int/global-migration-trends-factsheet. 最後瀏覽日期 2017 年 8 月 30 日。 2.

(12) (settler societies)傾向被劃分為不同的社群,而其劃分的界線是依循著種族、 民族與宗教,進而會形成政治與社會的分裂。」3 由此可見,國際遷徙與移民是世界各國不容忽視的議題,倘若政府對於移民 的議題處置得宜,則有益於社會的發展,若是處理失當,移民將可能成為社會發 展的負擔。雖然歐、美等先進國家實施移民政策已有多年的歷史,且在處理移民 的議題上,亦具有相當豐富的經驗,然而,他們對於國內移民所衍生的社會問題, 卻往往無法進行有效的管控,使得社會中仍不時會出現移民抗議而引起的動亂事 件。. 政 治 大 移民的途徑研究臺灣戰後的發展,則是較為罕見,據此,本文試圖從遷徙的途徑, 立 雖然近年來在國內探討移民與社會問題的文獻量逐漸增加,然而,從遷徙與. 探討移民與臺灣戰後的發展二者之間的關係。.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3. Ch. engchi. i n U. v. Ronald John Weitzer, 1990, Transforming settler states: communal conflict and internal security in Northern Ireland and Zimbabw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 xi. 3.

(1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途徑. 本文的研究框架設定在 1949 大遷徙、移民與政治發展、移民與經濟發展、 移民與社會發展等四個部分(示意圖如圖 1-1) ,研究的目的在於檢視遷徙理論是 否可以應用在 1949 年移民從中國大陸到臺灣的遷移行為?並且透過相關的理論, 探討 1949 年遷臺移民與臺灣戰後的發展關係,一方面分析移民在臺灣社會的結 構與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探討移民在臺灣社會中所存在的問題,在研 究的最後,提出研究心得與建議,作為未來在面對全球化的衝擊時,臺灣社會應 如何調整與因應隨著遷徙與移民所帶來的發展與變化之參考。以下提出數個問題 意識:. 立. ‧. ‧ 國. 學 臺灣戰後的發展 1949-1996. n. al. 移民與政治發展. er. io. sit. y. Nat. 1949 年 大遷徙. 政 治 大. Ch. engchi. 移民與經濟發展. i n U. v. 移民與社會發展. 圖 1-1 研究示意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一、 檢視現有的遷徙理論中,是否可以定位與解釋 1949 年約 120 萬的移民從中 國遷移到臺灣的行為?明清時期,也曾經發生中國人口遷移入臺的情形, 4.

(14) 此二者之間差異為何? 二、 1949 遷徙的移民對於臺灣的政治發展產生什麼影響?在 1949-1996 年間, 臺灣歷經威權統治到民主政治的過渡(transition)階段,能否在學者的論 述中,說明臺灣政治轉型的過程?此外,在 David. Easton 的政治系統理論. 中,是否可以檢視自 1949 至 1996 年之間,臺灣政治轉型的差異? 三、 首先,檢視在 1949-1996 年間臺灣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其次,假設從遷 徙理論中得知 1949 年的遷移行為是成立的,則遷臺約 120 萬的中國人即是 所謂的「移民」,由此繼續探討 1949 年後的四十多年期間,在政府中掌握. 政 治 大 人,他們多數是上層結構的移民,另一方面,投入國家公共基礎建設的基 立. 國家的政治權力,規劃國家經濟建設的決策菁英、財經官僚與技術官僚等. 層勞工,則大部分是下層結構的移民,在此經濟發展的現象中,是否符合. ‧ 國. 學. 「二元勞動市場理論」?基於此理論,嘗試分析移民與臺灣戰後經濟發展. ‧. 之間的關係為何?. y. Nat. 四、 1949 年後,政府治臺初期,推行「中國化」的政策,對於臺灣社會在「認. er. io. sit. 同」意識上的影響為何?另一方面,凃爾幹(Emile Durkheim)認為「排 除」會導致人們集體價值觀的流失,破壞社會結構,進而威脅到整個社會,. al. n. v i n 而在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的文獻中,記述著遷臺老兵的生活 Ch engchi U 困窘情境,他們在臺灣是社會排除的對象嗎?此外,Robert. Putnam 認為. 「社會資本」有助於經濟發展與社會整合,4由於信任與合作是凝聚社會力 量的基石,對於承載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倘若重視社會資本,是否有助 於社會的發展呢? 本文的研究途徑乃是以遷徙與發展的相關理論作為研究基礎,透過時間的推 移過程,逐一且分項的檢視 1949 年遷臺的移民與臺灣戰後的發展二者之間的關 聯性。首先,從文獻中瞭解到移民的定義,並進一步地探討 1949 年約有 120 萬. 4. 龐建國,2012, 《孫中山思想的時代意義:國家發展研究的視角》 。台北縣:韋伯。頁 153。 5.

(15) 的中國移民遷入臺灣的情形;5其次,透過相關的理論,分析 1949-1996 年移民 與臺灣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情形,例如:在政治發展方面,藉由政治轉型、 民主化、自由化與系統理論等,探討移民與臺灣政治發展的關係與過程;在經濟 發展方面,透過美國經濟學家 Walt. W.. Rostow 提出經濟成長的五個階段,檢. 視臺灣戰後 1949-1996 年的經濟發展情形,並且從「二元勞動市場理論」將移民 區分為二種不同的勞動力類型,分別檢視他們參與臺灣經濟建設的過程;在社會 發展方面,列舉出移民社會的特性,大致包括:差異與容忍、同化與多元化、社 會排除與社會接納以及社會資本等,接續分析臺灣社會的族群結構與認同的問題,. 政 治 大 政治變化與科技迅速發展的衝擊之下,世界人口遷徙的數量與頻率勢必將會加速 立 並且探討移民在臺灣社會發展中的情形。在結論中,預測未來在全球化、國內的. 的變動,臺灣處在國際社會之中,自然會受到影響,因此,如何使移民成為發展. ‧ 國. 學. 的助力而非阻力,便成為各國在面對與處理移民與發展的重要課題,因此,本文. ‧. 希望透過研究的結果,一方面,能夠瞭解 1949 年遷臺移民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 y. Nat. 係;另一方面,能夠提出建議,冀望臺灣社會對於新移民除了尊重、包容與接納. er. io. sit. 之外,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並且協助他們融入社會,俾利提升社會資本,如此 將有助於臺灣社會能夠朝向更為穩定與繁榮的方向發展。. n. al. 5. Ch. engchi. i n U. v. 關於 1949 年左右從中國大陸遷臺的人口數,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各文獻中的統計數據資料不 盡相同,本文將採用林桶法根據許多官方的人口統計資料約 120 萬人,作為研究的參考數據, 更詳細之說明在本文第二章將有細部的敍述。 6.

(1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 本文採取質性研究,研究方法是參考 W.. Lawrence Neuman 著,朱柔若譯. 的《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一書,藉由內容敍述質性研究中六個重要 的特性,6運用歷史比較研究法,依據特定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順序與細節,蒐 集與事件相關的圖片、圖表與統計表等資料,描述事件的演進過程,再將理論的 通則與證據交織成為一體,逐步的從研究的證據中,檢視遷徙與臺灣社會發展之 間的關聯性。7. 政 治 大 移,掌握移民與臺灣戰後的發展情境,主要包括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等面向, 立. 在情境脈絡的掌握方面,以 1949 大遷徙作為研究之起點,依循著時間的推. 並將研究的焦點置於移民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以重要的轉型時刻,作為論述與分. ‧ 國. 學. 析的節點。. ‧. 在個案研究的價值與真誠務實方面,從歷史的軌跡與世界的幅員,廣泛的蒐. y. Nat. 集、整理、閱讀與分析全球遷徙的相關資料,其中包括書籍、專刋、論文、報紙. er. io. sit. 與網路等,對於個案研究的核心,乃是從遷徙的途徑探討移民與臺灣戰後社會發 展的關聯性,尤其針對臺灣的歷史、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等範疇,運用所蒐集. al. n. v i n 的資料,分類檢視臺灣近代史籍、文獻、論文與網站等資料源,並採取交叉比對 Ch engchi U 和資料查證,力求客觀、中立與務實的論述,以凸顯出本文的研究價值。. 在過程與時序的詮釋方面,內容包括 1949 遷徙的過程,以及臺灣戰後的政 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階段,並以此作為各個章節分析之主軸,透過對於個 案的觀察,逐一探究移民與臺灣社會的發展過程與相互間的關係。關於參考資料 與文獻的部分,主要以中、英文為主,透過翻譯與整理進行研究與分析。 在論文的詮釋方式上,區分為理論與事件二個部分,在理論的部分以遷徙的 相關理論為基礎,另以政治發展、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三個面向的理論,作為論 6. 7. W. Lawrence Neuman 著,朱柔若譯,2000, 《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臺北市:揚智 文化。頁 613-621。 同註 6,頁 935-937。 7.

(17) 文的支幹,在實際事件的部分,則是從資料蒐集、閱讀、分類與整理後,描述國 際遷徙的歷史與現況,並回顧 1949 大遷徙與檢視移民與臺灣戰後的發展的相關 性。 本文的研究流程,首先,確定論文研究題目、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擬定問 題意識,其次,進行資料蒐集、整理、閱讀、分類與分析,運用合理適切的理論 與文獻檢閱,分析歷史實證的演變與發展,進行理論與實證的交叉驗證,最後, 歸納研究結果,反饋與檢視是否回應本文的問題意識,以達到研究的目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18) 第五節. 概念界定與文獻回顧. 一、遷徙的概念界定與文獻回顧 (一) 概念界定 在廣泛的定義中,遷徙是指「人類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變換居住地, 沒有特別限定移動的距離、自願性或非自願性與國內外的區別」 。美國學 者 Everett. S.. Lee 認為,無論遷徙距離的遠近或是遷徙過程的險易,. 在每一個遷徙的行動中均包括起源地、目的地與過程中的一些障礙。8換. 政 治 大 之為人口遷徙,此行動可能是跨越國界的,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 立 言之,當一個人或一群人由原生活地區移動到新生活地區的過程,即稱. 也可能是發生在國境之內的,從鄉村到城市(rural-urban)與由城市到鄉. ‧ 國. 學. 村(urban-rural)的人口移動,據此,吾人可以確知「1949 大遷徙」 ,即. ‧. 1949 年約有 120 萬人從中國大陸遷移到臺灣的過程,在文獻的定義中,. y. sit. io. er. 型呢?. Nat. 是可被界定為人類遷徙的一部分,然而,此次的遷徙行為是屬於何種類. 聯合國顧問 Peter Stalker 將國際遷徙劃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屯. al. n. v i n 墾移民(Settlers)、契約勞動移民(Contract Workers)、專門技術移民 Ch engchi U (Professionals) 、不具身分的勞動移民(Undocumented 難民與庇護申請者(Refugees. and. Asylum. Workers)以及. Seekers)等。9在 1949 年. 左右,由於受到國共內戰的影響,導致從中國大陸遷入臺灣超過百萬的 人口,倘若依照 Stalker 所劃分的遷徙類型,然顯地,此次的遷徙行為應 可以被歸類為「難民與庇護申請者」 ,對此,本文在第二章會有更詳細的 討論。. 8 9. Everett S. Lee, 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1): 47-57, p. 49. Peter Stalker 著,蔡繼光譯,2002, 《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 。頁 17-20。 9.

(19) (二) 文獻回顧 由於人類遷徙的研究範疇具多元性,且牽涉到不同的學科,因此本 文依據研究中所涉及的領域,蒐整並檢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分述如下: 在歷史學的領域中,有些歷史學家透過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擴張 且豐富對遷徙領域的研究,這些學者包括 Donna R. Gabaccia、10David I.. Kertzer 與 Dennis. Baganha、 13 Robert. P. Hogan、11Steve Hochstadt、12Maria P.. Page Moch 與 Louise. Swierenga、 14 Caroline. B.. Ioannis. Brettell、 15 Leslie. A. Tilly 等。16根據人口統計學者指出,生育、. 政 治 大 較為複雜,Hania Zlotnik 認為,遷徙是導致人口重新分配的重要過程; 立 死亡與遷徙是影響社會人口數變化的主要因素,而其中遷徙的因素則是. 從地理學的觀點,Susan. W.. Hardwick 認為,地理與遷徙之間的關係. 學. ‧ 國. 17. 在於就業模式、居住模式、少數族裔群聚居住的型式與發展以及不同族 F. Hollifield 從. ‧. 群改變與分離的模式等;18在政治學的範疇中,James. y. Nat. 三個主題探討國際移民的政治研究,分別是控制、安全、與國家或社會.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n. 11. al. er. io. 10. sit. 相融(incorporation)的議題;19在社會學中,探討的問題包括,為何會. i n U. v. Donna Gabaccia, 1984, From Sicily to Elizabeth Street: Housing and Social Change Among Italian Immigrants, 1880-19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avid I. Kertzer and Dennis P. Hogan,Kertzer, 1989, Family, political economy, and demographic chang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fe in Casalecchio, Italy, 1861-1921.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 6. Steve Hochstadt, winter 1981, “Migration and Industrializaton in Germany, 1815-1977.” Social Science History 5(4): 445-468. Maria Ioannis Baganha, 1990, Portuguese e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1820-1930. New York: Garland. Robert P. Swierenga, Autumn 1981, “Dutch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Statistics, 1820-1880: An Analysis of Linked Multinational Nominal Files.”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5(3): 445-470. Caroline B. Brettell, 1986, Men Who Migrate, Women Who Wait: Population and History in a Portuguese Paris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eslie Page Moch and Louise A. Tilly, Jan.1985, “Joining the Urban World: Occupation, Family, and Migration in Three French Citi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7(1): 33-56. Hania Zlotnik, 2004,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rospects and Policies in a Global Market, edited by Douglas S. Massey and J. Edward Taylo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33.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2008, “Introduction”, in Migration Theory 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edited by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p. 5. James F. Hollifield, 2008,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How can we “Bring the State 10. Ch. engchi.

(20) 有遷徙的情形發生?遷徙是如何隨著時間而演進?以及移民在社會中的 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情形? 20遷徒對於經濟學家而言,他們的研究主 要聚焦於移民對「遷入社會的勞動力市場」與「遷出社會的經濟情況」 之影響,議題一般包括二元勞動力市場與勞動力市場分割、以及提升所 得與所得分配等。21 關於國內研究遷徙的文獻,概略可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 「原住民的遷徙與就業」 ,主要是研究原住民在臺灣境內的遷徙,以就業、 文化、語言與生活為探討的主軸,此為國內碩、博士論文中較為常見關. 政 治 大 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的文獻中,回顧二十年 立 於研究遷徙的議題;第二個部分是「國內勞工的遷徙」 ,如林季平著《臺. 來臺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衍生的社會及經濟問題,包括區域及都市. ‧ 國. 學. 發展問題、內部遷徙及邊際勞工流動問題、跨國遷徙問題、及「門戶開. ‧. 放」後的衝突和矛盾問題等;22第三個部分是「新住民與外籍配偶遷徙. y. Nat. 到臺灣的情形」 ,如成露茜以建國意識、公民運動與權利的途徑,研究遷. er. io. sit. 徙到臺灣的移工問題,她認為無論是在一個具有前瞻性的、以公民參與 為原則的國族概念之中,或是跳脫國族的框架,國家都必須要以一個新. al. n. v i n 的包容方式來面對全球化人口流動所引發的人文、社會與經濟的挑戰。 Ch engchi U. 23. 近年來,國內針對移民政策的研究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例如夏曉鵑 24與. 20. 21. 22. 23 24. Back in”?” in Migration Theory 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edited by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pp. 184-185. Barbara Schmitter Heisler, 2008,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From Assimilation to Segmented Assimilation,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to the Global Arena”, in Migration Theory 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edited by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p. 83. Saskia Sassen, 1991,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林季平,2005, 〈臺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4: 147-209。 成露茜,2002, 〈跨國移工、臺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8:15-44。 亞太移駐勞工工作團著,夏曉鵑譯,2002, 〈菲律賓移駐勞工在臺灣的處境〉 。 《臺灣社會研究 季刋》48:219-234。 11.

(21) 曾嬿芬25從經濟社會與文化生活的途徑研究臺灣的外籍勞工;龔尤倩研 究臺灣的外勞政策與外勞在臺灣實際的生活情形;26藍佩嘉27與王翊涵28 則是從認同的觀點研究外籍勞工與新移民女性在臺灣的情形。 至於研究 1949 年從中國遷徙到臺灣的學者,則有陳世昌、陳鴻圖、 薛化元、喜安幸夫、若林正丈、戚嘉林、李功勤、戴寶村與林桶法等人, 他們研究的內容主要是依循歷史的時序與史實演進的記載,透過資料蒐 整的方式,記述與分析臺灣戰後的發展情形,研究內容雖然豐富且具參 考價值,但是,若是從遷徒移民與發展的相關理論作為研究基礎,進而. 政 治 大 二、發展的概念界定與文獻回顧 立. 探討臺灣戰後的發展演進過程,則較少著墨。. (一) 概念界定. ‧ 國. 學. 1.. 發展的意義. ‧. 「發展」是指二戰結束後的現代發展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 y. Nat. 束後,國際情勢呈現美、蘇對峙,拉丁美洲、非洲與亞洲等新興國家. er. io. sit. 湧現,以及美國為擴大民主國家陣營積極對外援助等現象,於是,美 國社會科學的學者開始針對新興國家的發展進行研究,並且將研究的. al. n. v i n 重點置於經濟發展、政治穩定與社會文化變遷等範疇, Ch engchi U. 29. 整體而言,發. 展的意義就是開發中國家要趕上先進的工業化國家;30至於發展在不同 時期的演變與意義,美國研究全球化的學者 Jan. Nederveen. Pieterse. 整理出發展意義的歷史演變,如表 1-1 所示。 25 26. 27. 28. 29. 30. 曾嬿芬,2007, 〈研究移/住居臺灣:社會學研究現況〉。 《臺灣社會研究季刋》66:219-234。 龔尤倩,2002, 〈外勞政策的利益結構與翻轉的行政實驗初探—以臺北市的外勞行政、文化實 踐為例〉 。《臺灣社會研究季刋》48:235-286。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刋》 48:169-218。 王翊涵,2012, 〈曖昧的歸屬,策略性的協商:在台東南亞新移民女性的國族認同〉 。 《臺灣社 會研究季刊》89:83-125。 Dean C.Tipps, 1973,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ies: A Critical Perspective.”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5(2):199-226, p.200. Jan Nederveen Pieterse 著,謝明珊與陳彥蓁譯,2012, 《發展理論:解構與重構》 。臺北市:韋 伯。頁 12。 12.

(22) 表 1-1 發展意義的歷史演變 觀點. 發展的意義. 1800s. 古典政治經濟. 為解決進步的問題,追趕與超越. 1850>. 殖民經濟學. 資源管理,委託管制. 1870>. 較晚工業化國家. 工業化,追趕與超越. 1940>. 發展經濟學. 經濟成長與工業化. 1950>. 現代化理論. 成長、政治與社會現代化. 1960>. 依賴理論. 積累:國內積累,以本國為主的發展. 1970>. 另類發展. 1980>. 人類發展. 1980>. 新自由主義. 經濟成長:結構改革、去管制、自由化、私有化. 1990>. 後發展. 威權策劃、(反對發展帶來)災難. 2000. 千禧年發展目標. 結構改革. 立. 政 治 人類的興旺 大 賦予能力,提供人們更多的選擇. 學. sit er. io. al. 發展的研究方式. v i n Ch 從前發展研究的理論都是分門別類,然而,由於後續發展政策的 engchi U n. 2.. y. Nat. 資料來源:同註 30,頁 14。. ‧. ‧ 國. 時期. 錯誤、新問題的產生、以及危機事件的發生等情形,使得跨學科的研 究漸漸受到重視,而跨學科整合的領域主要包括政治、經濟、社會與 文化等範疇。31 3.. 發展的研究單位 由於國際機構重要的發展統計資料與指標是以「國家」為對象, 因此,發展的研究通常亦是以國家為單位;然而,受到全球化與區域 化的影響,發展理論的趨勢逐漸需要多層次與多極的資訊與研究,而. 31. 同註 30,頁 24。 13.

(23) 不再僅限於國家層次,研究的範疇包括低於國家的層次,如社群發展、 地方經濟發展與小區域發展,以及高於國家的層次,如區域合作與總 體經濟政策等。32 (二) 文獻回顧 Richard of. Peet 與 Elaine Hartwic 共同編著的《發展理論》 (Theories. Development:. Contentions,. Arguments,. Alternatives)一書中之核. 心理論是以經濟發展為主,但也探討社會經濟與政治經濟;3320 世紀末, 在發展理論與實務研究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莫過於曾經獲得諾貝爾. 政 治 大 Freedom)一書,Sen 認為,發展是擴張人類的自由,而自由可被視 立. 經濟學奬的學者 Amartya as. Sen 所著的《經濟發展與自由》34(Development. 為是發展的主要目的(the primary ends)和主要的手段(the principal. ‧ 國. 學. means) 。35他並且指出,發展是為求消除各種條件下的不自由,36而在研. ‧. 究發展時,必須考慮到多方面向,尤其是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此三. y. Nat. 者為發展之核心,彼此相互影響與牽制,Pieterse 對此論述亦有類似的看. er. io. sit. 法。37此外,龐建國在其所著《孫中山思想的時代意義:國家發展研究 的視角》一書中,以國家的整體發展為主軸,同樣也是分別從臺灣的政. al. n. v i n 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等面向,探討孫中山先生民主、民權與民生思想的 Ch engchi U. 時代意義,研究內容與理論涵蓋廣博,並不侷限在特定族群的範疇。對 於臺灣戰後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三個面向的文獻回顧,分述如下: 1.. 臺灣戰後的政治發展 對於「政治發展」的定義,學者們在語義上產生一些重疊與混淆. 32 33. 34 35 36 37. 同註 30,頁 28-29。 Richard Peet, and Elaine Hartwick, 2009,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Contentions, Arguments, Alternatives.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Amartya Sen 著,劉楚俊譯,2001, 《經濟發展與自由》。臺北市:先覺。 Amartya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36.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pp. 8-11. Jan Nederveen Pieterse, 2010, Development Theory: Ddeconstructions/Reconstructions. 2nd ed. London: SAGE. p. 42. 14.

(24) 的型態,如 Lucian. Pye、Samuel. P.. Huntington、Han. Park 與 Fred. Riggs 皆曾編整出多種不同的定義,然而,當 Pye 提出「沒有單一的規 模可以用來測量政治發展的程度」之概念後,許多學者則是紛紛表示 同意此論點,38因此,本文從文獻中擷取國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轉型以 及民主化與自由化等面向,作為探討移民與臺灣戰後政治發展的主要 議題。 首先,在政治制度方面, Max. Weber 曾經提出「政治與社會是. 在國家關鍵時刻的《軌道》 (tracks)上運行」 ,而 Ikenberry 認為,Weber. 政 治 大 institutionalism)的研究逐漸頻繁,Peter. 所指的軌道即是「國家的政治制度」。39在政治科學的研究範疇中,對 於新制度主義(new. 立. Hall. 與 Rosemary Taylor 認為新制度主義可區分為,傾向「路徑依賴」 (path. ‧ 國. 學. dependency)的「歷史制度主義」 (history institutionalism) 、運用計算 choice. institutionalism)與依. ‧. 途徑的「理性選擇制度主義」(rational. y. Nat. 循 社 會 文 化 與 價 值 觀 的 「 社 會 學 制 度 主 義 」( sociological. io. sit. Thelen 認為,以往對於制度. er. institutionalism)等三個學派;40Kathleen. 的研究是聚焦在維持制度的持續性與穩定性,但是在某些案例中更須. al. n. v i n 注意到外在機制(mechanisms) 對於國內制度所產生的政治開放與改變 Ch engchi U 過程,除了要理解制度的路徑依賴與政策回饋的關鍵外,在特殊制度. 的案例中,則有賴於精確說明「再生產」(reproduction)與回饋機制, 且縱使在相同的國際力量與趨勢的前提下,不同的國情也會導致不同 的再生產機制,換言之,若要理解國家政治穩定變化的重要元素,關 鍵在於更精確的說明制度再生產的機制。41 38. 39. 40. 41. Jonathon W. Moses, 2011, Emigr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1-22. G. John Ikenberry, Oct.1994, “History’sheavyhand:institutionsandthepoliticsofthestate.”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New perspectives on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 1.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Dec. 1996, “Political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5): 936-950. KathleenThelen,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Political Science2:36915.

(25) 回顧臺灣過去的政治發展進程中,是否符合國家制度再生產的論 述呢?1895 年,日本統治臺灣,翌年,日本國會即通過「法律第六十 三號」 ,簡稱「六三法」,如表 1-2,依據「六三法」日本在臺灣設置總 督府,掌控臺灣的行政、立法、司法與軍事大權,形同一套有別於大 清帝國的國家制度在臺灣開始發揮影響,日本統治臺灣 50 年期間,分 別制訂「六三法」、「三一法」與「法三號」等律法,共頒布 466 條律 令,先後派任臺灣總督共計 19 位;42二戰結束後,日本撤出臺灣,1945 年國民政府在臺灣設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布「臺灣省行政長. 政 治 大 演進史》一書中依史實的演進,描述臺灣如何從被日本殖民的統治, 立. 官公署組織條例」作為在臺灣設官立法的法律依據,陳世昌在《臺灣. 民政府接收期間的政治制度轉換;43林桶法在《1949 大撤退》中,. 學. ‧ 國. 到國. 描述 1949 年國民政府遷臺並且將中華民國的政治制度與機構遷移到臺. ‧. 灣。44綜上所述,臺灣從明、清時期到 1949 年,大致歷經三個階段的. y. Nat. 政治制度,即明、清時期到 1895 年以前是「君主帝制」 ,1895-1945 年. er. io. sit. 是「日本殖民統治」 ,1949 年後則是依循「1947 年的《中華民國憲法》 與國民政府在中國的政體」並依此政治制度來修訂,45由此可見,臺灣. al. n. v i n 的政治發展過程是符合國家制度再生產之論述。 Ch engchi U 表 1-2 日本「法律第六十三號」內容. 明治 29 年法律第六十三號. 42 43 44 45. 第一條. 臺灣總督得於其轄區內,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 第二條. 前條命令應由臺灣總督府評議會議決,經拓殖務大臣呈請敕. 404.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2013, 《臺灣總督府》 。臺北市:前衛。頁 225-231。 陳世昌,2013, 《臺灣演進史》 。臺北市:五南。頁 146-205。 林桶法,2009, 《1949 大撤退》 。臺北市:聯經。頁 154。 雲程,2005, 《佔領與流亡—臺灣主權地位之兩面性》。台北縣:憬藝企業。頁 255。 16.

(26) 裁。臺灣總督府評議會之組織以敕令定之。 情況緊急時,臺灣總督得不經前條第一項手續,立即頒布第一 第三條 條規定之命令。 依前條頒布之命令,於頒布後立即呈請敕裁,且向臺灣總督府 第四條. 評議會報告之。不能獲得敕裁許可之時,總督應立即公布該命 令此後無效。 現行法律及將來頒布之法律,其全部或部分要施行於臺灣者,. 第五條 以敕令定之。 第六條. 政 治 大. 此法律自施行日起滿三年即失效。. 資料來源:同註 42,頁 226。. 立. ‧ 國. 學. 其次,在政治轉型、民主化與自由化方面,1949-1996 年間,臺灣主 要歷經蔣介石、蔣經國與李登輝等三位總統, 46 期間歷經不同政治體制. ‧. (regimes)與政治轉型。對於政治轉型的定義,Guillermo. O'Donnell 與. sit. y. Nat. Philippe Schmitter 認為,國家內部由一個政治體制轉型到另一個政治體. io. er. 制時,轉型初期的徵兆在於威權執政者開始修改規則(rules),以提供自 己與群體更多權利的安全保證,而政治體制的轉型乃是由威權統治,進行. al. n. v i n Ch 自由化(Liberalization)與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過程,自由化是 engchi U 指有效賦予個人與社會群體權利的處理進程,以避免遭到政府與第三部門. 任意或非法行為的影響,民主化則是指對於公民權(citizenship)的規則 與過程之處理進程,雖然自由化與民主化在歷史的關係上是密切的,但二 者並非同義詞,且在政治體制轉型時可能不會同時發生,也可能在政治體 制上僅存在自由化而沒有民主化;47Robert. 46. 47. Dahl 在《多元政治》 (Polyarchy). 自 1975 至 1978 年期間,雖然由嚴家淦繼任總統一職,但國家的黨、政實權是由蔣經國所掌 握。在國民黨方面,蔣經國於 1975 年 4 月 28 日擔任黨主席;在行政方面,蔣經國自 1972 年 至就任總統之前擔任行政院長。另原憲法規定中華民總統任期為六年,迄 1992 年修憲後,自 1996 年更改任期為 4 年。 Guillermo O'Donnell and Philippe C. Schmitter,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 6-10. 17.

(27) 一書中就兩個面向來討論民主化與自由化,分別是公開競爭(public contestation)和參與權(the. right. to. participate),他將國家的政治體. 制劃分為四個部分,如圖 1-2 所示,縱軸是自由化(即公開競爭)的指標, 橫軸是包容性(即參與權)的指標,在左下角為封閉的霸權政體,左上角 為競爭性的寡頭政治,右下角為包容性的霸權政體,右上角為多元政治; Dahl 認為多元政治可被視為相對民主化的政權,或是普及化與自由化的 政權,也就是高度包容與極度開放公共競爭的政權。48. 競爭性的 寡頭政治. 立. 政 治 大 B 途徑. ‧ 國. 學. A 途徑. C 途徑 包容性的 霸權政體. ‧. 封閉的 霸權政體. 多元政治. 圖 1-2 自由化、包容性與民主化. sit. y. Nat. io. er. 資料來源:Dahl,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p. 7.. al. n. v i n Almond C h與 Sidney VerbaU曾對政治文化與民主化的關 engchi. Gabriel. A.. 聯性進行系統性的研究,他們以英、美、德、義與墨等五國為案例,歸納 出地方型(parochial)、臣屬型(subject)與參與型(participant)等三種 類型的政治文化;49Dankwart. A.. Rustow 於 1970 年,提出一個民主轉. 型過程的三個階段,即預備階段、決定階段與鞏固階段;50Alfred. Stepan. 於 1986 年依據世界各國不同的特殊條件與具體情勢,對民主轉型的過程, 48. 49. 50. Robert A. Dahl, 1971,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y Press. pp. 5-8. Gabriel A. Almond, 1980,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Civic Culture Concept.” in The civic culture revisited: an analytic study. Edited by Gabriel A. Almond, Sidney Verba, et al., Boston: Little Brown. p. 24. Dankwart A. Rustow, 1970, “TransitionstoDemocracy: Toward a Dynamic Model.” Comparative Politics 2(3): 345. 18.

(28) 歸納出八條從非民主統治朝向民主治理的可能路徑;51Huntington 提出三 種民主化進程的類型,包括由握有權力的精英主導的民主化進程的「變革」 (transformation);由反對派主導的民主化進程,使威權體制崩潰或被推 翻的「置換」 (replacement) ,與由政府與反對派合作推動民主化進程的「移 轉」(transplacement);52此外,Huntington 認為當一個國家能夠達到「兩 次政黨輪替測試」 (two turnover test)的衡量標準時,國家便進入民主 鞏固的階段;53Larry Diamond 則是從政治文化分析民主化,並提出「在 一個國家之中,愈多民眾具有民主的理念,表現出符合民主規範的行為,. 政 治 大 在國內的文獻中,王振寰以黨外運動作為研究途徑,比較臺灣在 1972 立. 國家的民主體制就愈禁得起考驗。」54. 年與 1986 年出現的政治轉型,他認為黨外運動是政府朝向自由化不可或. ‧ 國. 學. 缺的因素;55瞿宛文是以經濟發展的觀點分析臺灣戰後的民主化與民主運. ‧. 動;56雖然許多學者如田宏茂(Tien, Hung-mao) 、周陽山(Chou, Yangsun). y. Nat. 與黎安友(Andrew Nathan)等人,將臺灣的政治轉型視為是臺灣長期經. er. io. sit. 濟發展的結果,57然而,吳乃德卻認為,經濟發展固然可為開發中國家帶 來財富的增加與教育水準的提高,有利於國家民主化的發展,但是每個社. al. n. v i n 會存在許多獨特的因素與歷史背景,則會造成不同的發展結果。 Ch engchi U. 2.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8. 臺灣戰後的經濟發展. AlfredStepan, 1986, Path toward Redemocratizatio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Considerations. in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dited by Guillermo O'Donnell, 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 64 -84. Samuel P.Huntington,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p. 114.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pp. 266-267. Larry Diamond, 1994, “Introduction: Political 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Political 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dited by Larry Diamond, Boulder: L. Rienner Publishers. pp. 1-27. 並參考註 9,頁 144。 王振寰,1989, 〈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07。 瞿宛文,2007, 〈臺灣戰後經濟發展與民主運動〉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5:183-189;與 2011, 〈民主化與經濟發展:臺灣發展型國家的不成功轉型〉。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4:243-288。 王振寰,1989, 〈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74。 吳乃德,1989,〈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兼談民主轉型的研究取向〉。《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 158。 19.

(29) 經濟發展在較為嚴謹的經濟學術語定義中,是指「促使國家擴大出 口的成長率較人口的成長率快速,期能達到人均收入持續增長的比例。」 59. 發展經濟學是源自於 19 世紀末,其理論是偏離正統的經濟學,有學者. 認為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李嘉圖(Ricardo)與馬克思(Marx). 等皆為發展經濟學家,因為他們研究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的過程。 60. 現代經濟學發展的形成始於 1940 與 1950 年代,主要探討殖民經濟轉. 型的問題,即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期間的理論,例如,古典政治經 濟學或後發展國家的理論;611950 年代末至 1960 年代初,多數的發展經. 政 治 大 提出的「創造性破壞理論」; 在 1960 年代末期,經濟發展的思想在不 立 濟學家達成高度的共識,具有影響力的學者如熊彼得(Schumpeter)所 62. 識,63例如,在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學. ‧ 國. 同的範疇與產業發展下,逐漸多元而矛盾,此時發展經濟學已不存在共. economics)中強調個體經. ‧. 濟(micro-economic),重視公司與家庭在市場中的理性行為,以及人力. y. Nat. 市 場 的 實 質 薪 資 調 節 等 議 題 ; 然 而 , 在 遭 遇 到 全 球 大 蕭 條 ( Great. er. io. sit. Depression)後,經濟學家凱因斯(Keynes)提出總體經濟(macro-economic) 的觀點,推翻新古典經濟學所主張「市場會自動調節供需以達成充份就. al. n. v i n 業之假設」 ,他同意政府對於經濟的干預,當國家的失業率居高不下,經 Ch engchi U 濟陷入長期性衰退,政府則應採取積極的財政措施,擴大公共支出,創. 造就業機會,使人民有能力與意願消費,促使景氣復甦;到了 1970 年代, 全球發生石油危機,造成工廠規模的縮減與歇業的情形,導致英、美等 先進國家出現失業率與通貨膨漲同時嚴峻的「停滯性通貨膨漲」問題, 也使得凱因斯學派的理論受到質疑;新自由主義學家 Milton 59. 60 61 62. 63. Friedman. Todaro, Michael P. and Stephen C. Smith, eds., 2011, Economic Development.11th ed. Mass: Addison-Wesley. p. 14. Pieterse, Development theory: deconstructions/reconstructions, p. 41. 同註 30,頁 65。 Kurt Martin, 1991, Strateg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dings in the political,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 27. Pieterse, Development theory: deconstructions/reconstructions, pp. 41-43. 20.

(30) 認為,凱因斯學派忽略人們對於通貨膨漲的適應性預期的心理因素,如 同 Kurt. Martin 所點 出凱因 斯模 型的 問題 在於局 限於 短期 的分 析. (short-term. analysis),並未說明經濟轉型的方針,64Friedman 主張減. 少政府的公共支出與對市場的干預,政府僅需透過掌握貨幣政策的緊鬆, 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的調控,此論述在 70 年代聲勢上揚,新自由主義的 實踐國家包括英國(時任首相柴契爾)、美國(時任總統雷根)、北歐的 瑞典、發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s)的新加坡與部分亞洲國家皆. 是以此論述調整國家經濟發展的政策,其中東亞地區的國家(包括日本. 政 治 大 之際,臺灣與南韓卻維持穩定而快速的經濟成長,所得分配亦較為平均; 立 與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相較於第三世界國家正處於低度發展的困境. 部分學者認為臺灣與南韓的成功案例不在於政府採取過度擴大公共產. 學. ‧ 國. 65. 業建設,以及對經濟進行過度管控與價格扭曲的政策,而是需要透過增. Harvey 認為典型的發展型國家,必須. y. Nat. 以達到國家經濟的轉型;66David. ‧. 加私有化與提升市場角色的重要性,並減少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與規模,. er. io. sit. 關注社會在實體的公共建設,例如提供教育機會與健康照護等的擴大政 策;67Todaro 和 Smith 則指出,在一個經濟成長的環境之中,必須要能. al. n. v i n 減少或排除貧窮、分配不均與失業等問題。 臺灣的經濟發展從 1970 年 Ch engchi U 68. 代開始逐漸受到國際的經濟學家重視,許多學者分別從不同的途徑進行 研究,分述如下: (1) 主張新自由主義的學者認為,臺灣選擇自由經濟的路線,尊重市場機. 制,鼓勵私人企業,採取出口導向的工業化政策,配合發展階段,邁 向經濟自由化、私有化與國際化的成果。 64. 65. 66 67 68. 同註 4,頁 70-72;以及參考 Martin, Strateg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dings in the political. p. 29. David Harvey, 2005,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71. 與同註 4,頁,73。 Harvey,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 p. 54. Harvey,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p. 72. Todaro and Sm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p. 15. 21.

(31) (2) 主張依賴理論的學者認為,由於臺灣遭遇特殊的歷史際遇,如日本殖 民建設、國民黨政權遷臺與美國於戰後的經濟援助等,此外,政府採 取強勢政策,限制多國公司在臺灣營運,扶植本土企業成長,並逐步 將臺灣產業發展與全球市場接軌,致使臺灣經濟成功的轉型與發展。 (3) 主張世界系統理論的學者認為,由於臺灣在日本殖民期間奠定的經濟 貿易基礎,對於在戰後的經濟發展產生實質的影響,二戰後,受益於 美國提供的援助,促使日本、南韓與臺灣等國家的經濟改革,隨著資 本主義在世界體系的循環流動,使得全球市場產業分工的網絡在東亞. 政 治 大 導致臺灣的經濟成長。 立. 地區逐漸發展成型,呈現所謂的「雁行理論」 (flying. geese. model),. (4) 中南美國家與東亞國家有類似的歷史背景,二戰前同樣的被殖民,二. ‧ 國. 學. 戰後有美國的外援,然而,由於國家角色未能展現像東亞國家的自主. y. Nat. 韓與中國大陸歸類為「發展型國家」。69. ‧. 有能,於是有些學者認為,應重申國家角色的重要性,並將臺灣、南. er. io. sit. 學者從不同的途徑分析臺灣戰後的經濟發展現象,無論是外部的 依賴理論與世界系統理論,或是國家政府自主有能的採取自由經濟政. al. n. v i n 策,皆是促使臺灣戰後經濟進入正確的軌道並朝著與國際經濟貿易接 Ch engchi U 軌的方向前進之重要因素。. 王振寰曾就《國家角色、依賴發展與階級關係》檢視四本有關於臺 灣戰後經濟發展的研究,在塞門(Denis. Simon)的唯國家論(statism). 的研究中,王振寰認為,塞門以國家為分析單位,邏輯是單線的運作, 然而,國家不是獨立社會之外的主體,而孤立的看待國家運作,是無法 真正處理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在陳玉璽的「依賴-功能論」研究中,探討 臺灣在戰後的經濟發展依賴美援,但也受帝國主義所控制;在高棣民的. 69. 同註 4。頁 110-113。 22.

(32) 「依賴發展和三邊聯合」研究中, 70指出國家在美、日、臺三邊聯合的 結構中,政府站在主導的地位,一方面承接日本遺留的資產,另一方面 運用美援進行各項基礎建設,由於論述過於強調國家的角色,而忽略其 結構的限制,可稱之為細緻的唯國家論;對於高棣民採用 Cardoso 與 Faletto 的「歷史結構方法」研究中,王振寰認為,在「歷史結構方法」 中,主張統治階級的機會比被統治階級的機會大太多,即不同階級具有 不同的利益與力量,這與預設每一群體皆具有同樣的機會和權力的政治 多元論是不相容的,但高棣民認為臺灣逐步走向多元社會,此二者因果. 政 治 大 臺灣的經濟成長; 此外,瞿宛文對於同樣是被日本殖民的南韓與臺灣, 立 關係出現分歧的現象。71瞿宛文以出口導向成長與進口依賴的途徑分析 72. 在經濟發展上進行比較,分析殖民期間日本在殖民地從事的經濟建設與. ‧ 國. 學. 開發,並且檢視日本殖民統治對臺灣戰後經濟發展的影響,文中指出南. ‧. 韓情況與臺灣相似,相較於韓國,臺灣在日據時期工業化程度較淺,二. y. Nat. 者相同之處在於戰後的經濟發展持續成長,是否與殖民時期的工業化程. er. io. sit. 度有其關聯性,學者則有不同的看法;73吳聰敏則是從美國在戰後對臺 灣的經濟援助,探究臺灣經濟發展的影響;74除了美、日的因素之外,. al. n. v i n 康綠島於 1993 年透過《李國鼎口述歷史》敍述臺灣的經濟發展,指出: Ch engchi U 「四十年前,國民平均所得是一百多美金,現已超過一萬美金;四十年. 前,臺灣有大量的財政與貿易赤字,需靠美援,現臺灣擁有世界第二高 外匯存底;四十年代時,臺灣仍為農業經濟,現擁有多項高技術工業,. 70. 71. 72. 73. 74. Peter Evans 提出的「三邊聯合」是指國家、外資與本土企業三者之間的關係,又可稱之為「三 角聯盟」(the triple alliance)。參考註 9,頁 112。 王振寰,1988,春季號, 〈國家角色、依賴發展與階級關係-從四本有關臺灣發展的研究談起〉。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117-143。 瞿宛文,1989,春季號, 〈出口導向成長與進口依賴—臺灣的經驗,1969-1981〉 。 《臺灣社會研 究季刊》2(1):13-28。 瞿宛文,2007, 〈臺灣戰後經濟成長原因之回顧:論殖民統之影響與其他〉 。 《臺灣社會研究季 刊》65:1-33。 吳聰敏,1988,春季號,〈美援與臺灣的經濟發展〉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145-158。 23.

(33) 還是世界第六大資訊工業國。」 75一般認為,國民政府能夠有效的經濟 發展,與其重用一批有能力的財經官僚有關,他們是與國民政府一起遷 臺,多半曾在美援會或經合會中任事,直屬行政院長,但不受文官法規 約束,據統計,臺灣財經決策核心計有 43 名最有影響力的技術官僚,如 嚴家淦、尹仲容、楊繼曾、李國鼎……孫運璿等人。76 3.. 臺灣戰後的社會發展 1970 年代以前,社會發展的理論主要包括依賴理論或世界系統理論, 然而,當理論遇到瓶頸而無法解釋現今社會發展的情況時,則必須透過. 政 治 大 的問題層次和面向,重新思考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差異性, 立. 比較與分析全球社會結構的多元性,尋找出核心問題之所在,並以不同 77. 本文擷取移. 民社會發展的共通性,並且觀察與歸納臺灣在社會發展中較為明顯的問. ‧ 國. 學. 題,包括認同、肯認、容忍、社會排除、社會接納與社會資本等面向,. ‧. 作為研究的議題。. y. Nat. 認同(identity)的重要性在於它會型塑人們的行為,Huntington 將. er. io. sit. 認同的概念區分五個部分:個人在群體中的認同、認同是被建構出來的、 有多重性的認同會隨著時間與情況而改變、認同是人我之間互動的產物、. al. n. v i n 以及認同會隨著情況而有相對的替代性(轉換)等; Ch engchi U. 78. 高格孚對於認同. 的觀點與 Huntington 有相似之處,他認為「時間在改變,臺灣在改變, 認同也在改變,且認同是一直在改變的。我們出生的時候唯一有的就是 遺傳基因的認同,其他的都是後來隨著發生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慢慢 累積起來的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認同是一直在改變,甚至到生命的最 後一天。」此外,高格孚認為,對於外省人的認同感(idenification)或 75 76 77. 78. 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 : 話說臺灣經驗》。臺北市 : 卓越文化。 同註 75,頁 77。 Frederick H.Buttel and P. McMichael, 1994, “Reconsidering the explanandum and scop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in Rethinking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dited by David Booth. Essex: Longman Group. p. 44. Samuel P.Huntington, 2004,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pp. 22-24. 24.

(34) 認同什麼是可分析的,但是對於外省人的認同(identité)或他們的認同 是什麼卻無法描述;79Charles. Taylor 對於「認同」的定義是「我們是. 誰?我們來自於何處?」80Taylor 認為,自我的認同端賴於與對談者之間 的關係,每個人具有獨特的認同亦應被他人所認可;81另 Taylor 以個人 的層面與公共的層面劃分「認同」與「肯認」 (recognition) ,並且提出平 等肯認的政治概念,他認為「平等與肯認的政治」對於健康的民主社會 不僅是適當的模式,並且在公共的領域中有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82王 甫昌指出「今天臺灣社會中所稱的《四大族群》 ,包括原住民、客家人、. 政 治 大 構成;第一種相對性區分是「原住民」與「漢人」的區分;第二種區分 立 閩南人與外省人的區分,這四個區分是由三種相對性的族群類屬區分所. 是漢人之中「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區分;第三種區分是本省人之中. ‧ 國. 學. 「閩南人」與「客家人」的區分。」83王甫昌對於臺灣社會的族群分類. ‧. 和前揭三位外國學者對於認同的定義有相似之處。國內對於認同的相關. y. Nat. 文獻,主要在於探討國家認同與政治認同的議題,研究學者如江宜樺、. er. io. sit. 蕭高彥、張茂桂等人,在「全國碩、博士論文」中有 118 篇論文探討「國 家認同」,有 119 篇論文研究「族群認同」,若是以「認同」作為關鍵字. al. n. v i n 查詢,相關論文數則達 相對於研究關於認同的諸多文獻,本 C 2309 h e 篇, ngchi U 84. 文的研究著重於思考如何運用理論來歸納出社會中各族群對於認同的共 通點,進而探討在族群之間應如何找到異中求同與求同存異的認知。. 移民社會承載著多元文化,但也意謂著社會存在著族群之間的差異 性,Michael. Walzer 在《論容忍》 (On. Toleration)一書中,探討在社. 會中人們必須透過容忍的方式,才能使得具有不同歷史、文化與認同的 79 80. 81 82 83 84. 高格孚,2004, 《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臺北市:允晨。頁 53-54。 Charles Taylor,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Examination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edited by A. Gutman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33. Taylor,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 34. Taylor,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p. 36-37. 王甫昌,2003,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台北市:群學。頁 56。 全國碩博士論文,蒐尋時間迄 2014 年 5 月 20 日。 25.

(35) 數個族群和平共處(peaceful. coexistance) ;85Walzer 認為「容忍使得差. 異的存在成為可能,而差異的存在使得容忍成為必要」 86,此觀點說明 容忍與差異之間的關係。由於移民是不同群體的成員遠離家鄉,獨自或 全家遷移到新的土地生活,並且將他們的原生文化移植到新的生活環境 之中,87因此,在移民社會中存在著差異,則是必然的現象,Walzer 並 且認為,在移民社會中的差異現象,是否會延續到下一代或下下一代是 不確定的,但是,移民社會差異的形式會不斷的湧現出來。881949 年, 約有 120 萬來自中國各省的人口進入臺灣社會,導致臺灣社會在語言、. 政 治 大. 生活、文化與價值觀等面向呈現出相當程度的差異,本文在第五章中會 更詳細的敍述。. 立. 凃爾幹認為「排除」會導致人們集體價值觀的流失,破壞社會結構,. ‧ 國. 學. 進而威脅到整個社會,當政治社會存在排外主義(xenophobia)的氛圍. ‧. 時,則會導致原居住民公開的在政治上攻擊移民與限制移民的權利,此. y. Nat. 外, 「排除」也涵蓋著社會其他周邊的議題,諸如移民問題、青年問題與. er. io. sit. 經濟的排除等。89社會排除的概念源自於「貧窮」(pover),在 1970-80 年代,歐洲議會在研究關於歐洲國家弊病的計畫中使用「貧窮」的詞彙,. al. n. v i n 導致部分會員國家感到不悅,1990 年代,歐洲議會改採以「社會排除」 Ch engchi U 的用語代之。90相對於「社會排除」的概念則是「社會接納」 ,社會接納 相似於 Taylor 所提出平等肯認的政治概念,在移民社會中的接納意謂著 不論是個人、家庭、族群、社區與社會的關係,彼此之間都能得到平等 與尊嚴的對待;在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一書中,敍述有些 85 86 87. 88 89. 90. Michael Walzer, 1997, On Toler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 2. Walzer, On Toleration. p. xii. Walzer, On Toleration. pp. 14-36.並參考劉擎,2001, 〈寬容:政治的還是哲學的〉, 《二十一世 紀雙月刋》 ,第 63 期,頁 147。 Walzer, On Toleration, p. 34. Hilary Silver, 1994, “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133(5): 533-536. G. J. Room, 1999, “Social Exclusion, Solidarity and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8: 166. 26.

(36) 榮民在臺灣的生活與遭遇,是離與苦和戰爭的延續,對於 1949 年跟隨國 民政府遷臺的老兵們,在退休後的生活與醫療照護上,是否出現被社會 排除的情形呢?對於曾經創造「政治奇蹟」與「經濟奇蹟」的臺灣社會 而言,這是值得深思與探討的議題。 近年來,有些學者從「社會資本」的途徑研究社會發展,例如,Robert D.. Putnam 認為,社會資本是有助於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整合,並且可. 以為社會的成員創造外部高層次的正面效應,雖然此效應不是社會成員 積極去創建的,但卻可受惠於這個正面的效應,Putnam 認為,社會資本. 政 治 大 但是,「鍵」與「橋」存在負相關的關係,他認為「高度 立. 的兩個元件,分別是連結社區的「鍵」(bonding)與連結社會的「橋」 (bridging),. 91. 資本發展的地方」是僅具有許多「鍵」的地方,但是有些學者則認為. ‧ 國. 學. Putnam 所提出「鍵」的觀點過於狹隘,因為行為者彼此的信任,是由於. Fukuyama 同樣強調「橋」或串連社會資本的重. y. Nat. 的人際網絡。92Francis. ‧. 他們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價值觀與強烈的聲譽影響著他們密集. er. io. sit. 要性,因為他認為堅實的社會資本可以擴大人們信任的涵蓋範圍,使資 源的連結可以跨越各式各樣的界限,如此將有利於社會組織的成長;. al. n. v i n Bourdieu 認為,具有比較豐沛社會資本的人,可以將其轉化為可 Ch engchi U. Pierre. 用的資源,在社會佔有優勢;James. Coleman 從社會結構的角度分析,. 在社會資本較為厚實的社會中,人們彼此信任和互惠的程度會比較高, 有利於這個社會透過協調的行動來提高社會的整體效率,此外,社會資 本是中立的,能否發揮作用,端視人們會不會利用它。93. 91. 92. 93. 牛津詞典對於 bonding 的釋意有二,一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或關聯,另一是原子的結合或鍵合, 本文採用「鍵」以對應「橋」 。霍恩比著,王玉章等譯,2009。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 ,第 7 版。北京:商務印書館。頁 213。亦有學者將 bonding 譯為「黏著性」與 bridging 譯為「架 接性」,參考李翠萍,2011, 〈褐地重建中的社會資本與政府效能:日本熊本縣水俁市有機水 銀污染個案分析〉 。 《政治科學論叢》50:95-140。 Michael Storper, 2005, “Society, Commun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39(4): 30-57. 同註 4。頁 152-153。 27.

(37) 社會發展是相當廣泛的範疇,上揭文獻回顧的內容主要是針對遷徙 移民與社會發展的關聯性,例如,從認同與肯認的層面探討族群的求同 存異與平等尊重,從容忍的層面探討族群之間對於差異的包容,從社會 排除的層面探討弱勢移民在社會的處境,從社會接納的層面探討政府的 政策與社會的實際情況,從社會資本的層面探討族群之間的信任與合作, 這些皆是臺灣社會在 1949 大遷徙後所出現的根本性問題,也是本文試圖 探討的議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8.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持續以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 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 會改革..

在 2004 年和 2005 年期間,喬根森利用手術植入的小無線電發射機跟蹤 28 條

 武術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五 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起初是人類為求生存而進行獵殺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