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二、 歷史研究法

所以必須要能夠明確道出成仙之法,然從另一角度來分析不難看出葛洪希望藉由 文本的闡述,來傳遞道教觀念,因為在葛洪表達的觀念中顯然已經接受了仙道學 說,故帶領人們朝向神仙不死之路。文章的敘寫鋪排同時也呈現出葛洪對於當時 仕途坎坷、政治紛亂、百姓的生離死別有所感慨,這現象對於身為修練者的葛洪 而言,早已別有超脫之法,故不僅藉由行氣、寶精、大藥等道術好修得成仙之日,

透過文章對修道者的描述,和當時曹植、阮籍、郭璞等人大量遊仙詩的產出,呈 現出魏晉時期人們對宗教的狂熱,也道出葛洪不單是一位道教家,更是醫學家和 煉丹術家。

二、 歷史研究法

《神仙傳》是一個文化研究的素材,可從其序得知文本來源,又《梁書》及

《南史》中的〈陶弘景傳〉皆載有陶弘景得葛洪《神仙傳》,可知其書抄錄的主 要來源為仙經、古籍及傳聞,記錄內容可分為古籍及前人文獻資料的整理與添加,

或當時代的新聞、傳說等記錄兩大區塊。魏文帝作《列異傳》以序鬼物奇怪之事,

因此類文體相繼而作,作者甚眾,其後,雜以虛誕怪妄之說流衍遍行,推其本源,

皆出於史官之末流。又就歷來史料干寶《搜神記„序》中明白記錄內容或搜羅之 遺佚非自己耳目親睹,但仍記載之因,為千年前之事,凡事求遍事實則無法創作,

故加注自己的觀念後增添且呈現,葛洪是位篤信仙道的道教者徒,又〈神仙傳序〉:

「予著內篇,論神仙之事凡二十卷,弟子滕升問曰:『先生云仙化可得,不死可 學,古之得仙者豈有人乎?』」16又於〈陰長生〉中謂:「抱朴子曰:『洪聞諺書有 之曰:子不夜行,則安知道,道上有夜行人,今不得仙者,亦安知天下山林間,

不有學道得仙者。』」17可知此書撰寫目的亦在於回應與補充歷代未見仙人的記錄。

又認為劉向《列仙傳》內容敘事簡略,有所遺漏,故於《抱朴子內篇˙論仙》即 證明神仙異事,其後又撰《神仙傳》也以仙道奇事為主,葛洪深信人世間有神仙,

16 (晉) 葛洪撰、胡守為校譯:《神仙傳》(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頁 1。

17 (晉) 葛洪撰、胡守為校譯:《神仙傳》(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頁 171。

7

長生不死可以學得,篤信學道可以永恆,而這種觀念並非葛洪一人獨有,干寶也 深信人世間有奇特異事,且有感於生死之事,故有此撰述。由此可知六朝當時人 對神仙的實存、宗教的篤信已成一種集體意識,我們可從宗教充斥於民間信仰及 經典古籍的狀況,作者記錄合乎自己心中「不死」的說法,從文化脈絡中呈現不 死觀。

因此按這兩個研究方式作推展,就《神仙傳》當中去勾勒出三個面向,第一 主線是考查時間對人的催化,藉此人生大限的提示,道出了凡人免不了生老病死,

故在境界陳述上建構了一個超然的環境,神仙得以超越來擺脫凡俗困境和世俗框 架,而凡人可藉由神仙可學而治之來予以解脫,擺脫生死無奈,讓生命重燃希望 進而得到不朽;第二主線是考查空間對人的限制,人們追尋一個深邃渺遠,與人 世截然不同的世界,實際上為現實生活世界缺憾的一種補償,企圖透過仙界之無 窮、仙人的瞬間挪移,將現實環境的藩籬給泯除,進而朝向理想國度的實踐,綜 合上述對人的困境,因此第三主線則是考查人所超越的內涵,凌越時間和空間的 本質,增加時間上的悠遠,縮短空間上的距離,由此警悟面對有限時空必然消逝 中珍惜情感的闡發、發現生命中的片刻美好和在困境中的精神解脫。

第三節 前人文獻回顧

諸多學者針對葛洪神仙思想和其著作研究皆甚為豐碩,不乏探討葛洪個人生 平、思想觀念;又或視其著作為道教推廣之工具,傳達出得道成仙的超脫;更有 以《抱朴子》、《神仙傳》為主題探討葛洪文學觀和審美觀。

一、 小說史的評價及定位

《神仙傳》本為道教著作,然而在小說史的論述和觀察,六朝當時將這些關 於佛教、道教等著作,都視為志怪的闡述,然皆寓言,不足徵信。因此在小說的 論述當中,或有對《神仙傳》於以觀察,但都非視其為志怪小說,而後世也依循

8

9

10

2009 年鐘東、鐘易〈葛洪〉41、2010 年鄭全〈葛洪研究〉42關於葛洪,諸多著作 亦不乏有人從其生平時代、長生及神仙理論、政治和學術思想辯證等深入探討,

如此對於葛洪的著作內容也有了充分的掌握。

葛洪生平及著作得鑑前人已有詳盡的討論,可為本文繼續研究的基礎,在前 人研究架構上可明確得知葛洪創作之脈絡,及相對應當時之時代背景和對後世的 影響,藉此延伸至《神仙傳》之展發。

三、 《神仙傳》之專論

(一) 文獻考證

《神仙傳》成書迄今,經過一千六百多年,種種刪節增補,以使原貌有了大 幅的變化,所以形成眾多版本體系,文本上出入甚大。葛洪在《神仙傳》序中提 及因不滿劉向《列仙傳》敘事簡略,因而著《神仙傳》來補齊闕漏和不足,但明 顯在《神仙傳》些許篇章中相較於《列仙傳》更為簡略,此肯定不為葛洪所作,

由此推想其中精彩細膩處被後人給刪除。

《四庫全書總目》中之《神仙傳》題要將毛晉所刊之版本和斐松之《三國志》

所徵引條文比對考證,可判定為晉代葛洪《神仙傳》原帙、日本學者福井康順在

〈神仙傳考〉中則提出漢魏叢書本《神仙傳》是唐以後的輯本,非為晉代舊本、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中從神仙數量和內容推斷認為此本應為後人所輯錄。

由於他們在文獻上的努力,從神仙特質與形象,先秦神仙形象的繼承和轉變,反 映時代背景等主題作判斷,讓《神仙傳》頗復舊觀,因此本文就以中華書局出版 的《神仙傳》作為研究之底本。

(二) 宗教的考述

月)

40盧央:《葛洪評傳》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41鐘東、鐘易:《葛洪》(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 年)

42鄭全:《葛洪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年)

11

12

13

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和個人心靈及不死之追求,並從另一種更明確實踐遊仙詩內容 思維進行闡述,得以反映葛洪「神仙可得,不死可學」的觀念。

14

15

第二章 人生大限的提示和超越

人類在漫長的發展中,「死」是眾生命最終的唯一結局,是人類無法抵抗的 命運,連先哲聖人也為此困擾而牽動思緒,生命盡頭成了人類思想史和文化史永 恆討論的主題。中國文化傳統抑制死亡意識,對其未知因而惶恐,故其避而不談,

甚至忌諱言之更不難想見。也因人的有限性,故投射出不死的文化心理,六朝著 作中記載許多神仙異人,或求仙藥於海外,或躬身煉丹,或辟榖、服食行養生之 道,已達延壽之效,而民間則流傳許多神話想像和傳說,皆為企求安頓生命不受 政治擾嚷迫害的樂土,進一步更有服食成仙的想望,如此非但能不受生活困挫、

階級打壓,甚至永絕人世的生老病死,已達不死之域;又言人每日分秒必爭,深 怕錯過光陰而悔不當初,或珍惜當下,深怕此次分離兩端,永無再見之日,無論 時間或空間,被年壽框架後,更顯得生命短暫而可貴,故嚮往求得仙藥以延年益 壽的渴望就更加強烈了。雖然洞識死亡是人生之必然,但人類心靈深處卻對不死 有著無限的渴望,也因如此儒家以三不朽來面對有限的人生,而道家則是以存養 攝生、清心寡慾來保完善的人生,好來超越大限對人類造成的無奈。

第一節 超然的境界:轉化死亡對己之囿限

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生、樂生的傳統,但生命總是不間斷地在流逝,而人 們卻跨越不了人生大限的枷鎖,故人對死亡的探求更是源遠流長。在儒家思想中 採取重視生時的社會責任,進行道德人格的提升和人間事功的努力,把生命的意 義與價值闡發極致,故謂: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 生,焉知死?」

1

16

孔子和子路的對答中指陳了儒家注重實際的人情事理,在對待鬼神、生死問題上 不談論迷信、玄虛的事,雖仍相信鬼神存在,但是以崇敬的心面對。張載說:「存,

吾順事;歿,吾寧也」的生命價值觀則是指生死皆順天命,不足為慮,重要的是 生得愉快、活的意義,重視今生今世,認為面對人生在世時的種種問題才具意義,

對於死亡則主張坦然面對,毋須多作揣測。2而道家裡則認為死是一種超脫,是 回歸自然,因此〈大宗師〉中說到人不必為生而喜,亦不必為死而悲:

莊子云:「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 而往,翛然而來而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

是之謂 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3

莊子以生死乃命也,不須以人為之力改變自然的變化,猶如有晝必有夜,晝去夜 來人是不能作用於其間的,這是物理的實情,知道生死變遷,就如春夏秋冬四季 的運行,既不可改變,也不能抗拒,只好「順天安命」。因而主張隨順自然,安 於命運:「且夫得(得生)者,時也;失(死)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事實既然如此,就不必執著有限軀殼的自我,而樂生悲死,應當體察此變化的總 原則,求宇宙生命的源委,而與之合流,所以人之生死乃自然的規律,有生就有 死,既不可抗拒,只有接受現實,所謂「死生,命也。」4以及墨家主張「明鬼」, 墨子論證鬼神的存在,列舉古代的傳聞、古代聖王對祭祀的重視以及古籍的有關 記述,以證明鬼神的存在和靈驗,其目的主要是想引出了鬼神的作用——幫助天 進行賞善。另有「節葬」,墨子以「義由利出」,一切文化價值都以工具意義來衡 量,一切表面功用不顯著的文化活動,皆視為浪費,故主張非禮、非樂、節用、

1 王熙元:《論語通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1 年),頁 620-622。

2 蔡忠道:《魏晉處世思想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 年),頁 15。

3 (清)郭慶藩撰 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61 年),頁 224-286。

4 蔡忠道:《魏晉處世思想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 年),頁 41。

17

18

人生無悔。9面對佳人短暫相聚就得離別,美好的景象卻隨著時光消逝,心中的

人生無悔。9面對佳人短暫相聚就得離別,美好的景象卻隨著時光消逝,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