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江淮官話(安徽)的中古通攝合口三等入聲韻母表現

第四章、 中古入聲在江淮官話(安徽)的韻母表現

4.5 江淮官話(安徽)的中古通攝合口三等入聲韻母表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1

P T/TS TSR K 代表形式

合肥 ɐʔ ɐʔ ɐʔ ɐʔ ɐʔ

六安 ɐʔ ɐʔ ɐʔ ɐʔ ɐʔ

定遠 ɐʔ ɐʔ ɐʔ ɐʔ ɐʔ

滁州 əʔ əʔ əʔ əʔ əʔ

當涂 əʔ əʔ əʔ əʔ əʔ

無為 oʔ əʔ, æ ʔ əʔ, æ ʔ əʔ, æ ʔ əʔ, æ ʔ

全椒 əʔ əʔ əʔ əʔ əʔ

舒城 ɐʔ ɐʔ ɐʔ ɐʔ ɐʔ

含山 əʔ əʔ əʔ əʔ əʔ

青陽 əʔ əʔ əʔ əʔ əʔ

天長 oʔ əʔ əʔ əʔ əʔ

樅陽 eʔ eʔ eʔ eʔ eʔ

桐城 eʔ eʔ eʔ eʔ eʔ

從上表可見,江淮官話(安徽)中古曾梗攝開口一二等入聲字語音的韻母,

除了無為、天長的唇音同化之外,各類聲母搭配的韻母形式有十分一致的表現。

較為特殊的是和 K 類聲母相配的韻母沒有-i-介音,跟北京官話以及中原官話的 一般情況不一致。

4.5 江淮官話(安徽)的中古通攝合口三等入聲韻母表現

4.5.1 江淮官話(安徽)通合三入 P 類聲母字讀音比較

福 服 目

切韻系 通合三入屋非 通合三入屋奉 通合三入屋明 合肥 fəʔ4 7 fəʔ4 7 məʔ4 7

六安 fəʔ5 7H fəʔ5 7H məʔ5 7H 定遠 fəʔ4 7 fəʔ4 7 məʔ4 7 滁州 fuʔ4 7 fuʔ4 7 muʔ4 7 當涂 fəʔ5 7 fəʔ5 7 məʔ5 7 無為 fəʔ5 7 fəʔ5 7 məʔ5 7

33

鄭錦全(Cheng 1973:11)、丁邦新(1979:718)等學者指出漢語的共同音節結構是:

聲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5

固有的語音,還是從外部方言流入的音。

除了樅陽方言之外,「肉」的聲調都是去聲,合肥、青陽方言的「肉」有兩 個音,就是去聲跟入聲,與各聲調搭配的韻母形式不一樣,可見「肉」在江淮官 話(安徽)至少有兩個以上的歷史音韻層次。

4.5.4 江淮官話(安徽)通合三入 K 類聲母字讀音比較

菊 育 局 玉 欲

切韻系 通合三入屋見 通合三入屋以 通合三入燭群 通合三入燭疑 通合三入燭以 合肥 tɕyəʔ4 7 yəʔ4 7 tɕyəʔ4 7 y53 5, yəʔ4 7 yəʔ4 7 六安 tɕyəʔ5 7H yəʔ5 7H tɕyəʔ5 7H zʮ53 5 zʮ53 5 定遠 tɕyəʔ4 7 yəʔ4 7 tɕyəʔ4 7 ʒʮ55 5 ʒʮ55 5 滁州 tɕyʔ4 7 ʒʮ55 5 tʃʮ55 5 ʒʮ55 5 ʒʮ55 5 當涂 tɕyeʔ5 7 yəʔ5 7 tɕyeʔ5 7 y54 5 yeʔ5 7 無為 tɕyəʔ5 7 yəʔ5 7 tɕyəʔ5 7 zʮ55 5 yəʔ5 7 全椒 tɕyəʔ4 7 yəʔ4 7 tɕyəʔ4 7 zʮ55 5 zʮ55 5 舒城 tɕyəʔ5 7H yəʔ5 7H tɕyəʔ5 7H zʮ54 5 zʮ54 5 含山 tɕyəʔ5 7 yəʔ5 7 tɕyəʔ5 7 ʒʮ55 5 ʒʮ55 5 青陽 tɕyəʔ5 7 yəʔ5 7 tɕyəʔ5 7 y33 5 yəʔ5 7 天長 tɕioʔ5 7 ioʔ5 7 tɕioʔ5 7 ʒʮ55 5 io5 7 樅陽 tʂuəʔ5 7 yəʔ5 7 tʂuəʔ5 7 y33 5 ʐuəʔ5 7 桐城 tʂʯəɯʔ5 7 ʯəɯʔ5 7 tʂʯəɯʔ5 7 ʮ42 5 ʯəɯʔ5 7

江淮官話(安徽)中古通攝合口三等入聲 K 類聲母字讀音的韻母形式,大 部分方言有-y-介音,就是保留-ju- > -y-語音演變的痕跡,只有天長方言的介音 不是-y-,而是-i-。

樅陽方言和桐城方言的聲母特殊,中古見系聲母(疑母除外)變成捲舌音聲 母,跟 TSR 類聲母的聲母合流,但中古疑母、以母等今讀零聲母的聲母沒有跟 TSR 類聲母合流。

在江淮官話(安徽)「玉」的聲調大部分是去聲,合肥則保留 y53 5 和 yəʔ4 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6

兩個音,可見「玉」讀音的歷史音韻層次有兩個以上。雖然沒有一個方言「欲」

念兩個音以上,從語音形式來看,「欲」的讀音有去聲、入聲兩個聲調的情況和

「玉」讀音的情況類似,可以推測「欲」的音韻層次也是兩個以上。

4.5.5 江淮官話(安徽)通合三入的韻母

以下列舉江淮官話(安徽)中古通攝合口三等入聲字讀音的韻母,「代表形 式」為排除聲母影響的韻母形式。

P T/TS TSR K 代表形式

合肥 əʔ uəʔ, yəʔ uəʔ yəʔ uəʔ 六安 əʔ uəʔ uəʔ yəʔ uəʔ 定遠 əʔ uəʔ uəʔ yəʔ uəʔ

滁州 uʔ uʔ uʔ yʔ uʔ

當涂 əʔ əʔ, uəʔ uəʔ yəʔ, yeʔ əʔ, uəʔ 無為 əʔ əʔ əʔ, uəʔ yəʔ əʔ, uəʔ 全椒 əʔ uəʔ uəʔ yəʔ uəʔ 舒城 əʔ əʔ əʔ, uəʔ yəʔ əʔ, uəʔ 含山 əʔ əʔ əʔ, uəʔ yəʔ əʔ, uəʔ 青陽 əʔ əʔ, uəʔ iəʔ, uəʔ yəʔ əʔ, uəʔ

天長 oʔ oʔ oʔ ioʔ oʔ

樅陽 əʔ əʔ oʔ, uəʔ yəʔ əʔ, uəʔ 桐城 əɯʔ əɯʔ ʯəɯʔ ʯəɯʔ əɯʔ

從上表格可見,合肥、六安、定遠、全椒方言的代表形式為 uəʔ,帶-u-介音 的韻母。天長方言的 oʔ韻母、桐城方言的 əɯʔ韻母沒有-u-介音,滁州方言的主 要元音是 u。在當涂、無為、舒城、含山、青陽、樅陽方言可以發現 əʔ、uəʔ兩 個韻母形式同時存在。

值得留意的是 K 類聲母的表現保留-y-或-i-介音的情形。本節的觀察對象是 中古合口三等入聲字在江淮官話(安徽)的今讀音,中古三等韻是在中古音時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有-j-介音的細音韻母。在中古晚期,P 類聲母字的聲母與-j-介音結合,已經變成 了中古非系聲母,同時-j-介音失落,江淮官話(安徽)的中古通攝合口三等 P 類 聲母字不會有-i-或-y-介音的音讀。江淮官話(安徽)的 T/TS 和 TSR 類聲母字也 沒有中古-j-介音的痕跡,可見江淮官話(安徽)的 T/TS 和 TSR 聲母跟-j-介音結 合時不會變成顎化的聲母,反而讓-j-介音脫落。但是江淮官話(安徽)的 K 類 聲母與-j-介音結合變成顎化的聲母,而且還保留中古-j-介音的痕跡,即保留-y-或-i-介音。並且,出列天長、桐城方言以外,K 類聲母字韻母保留的是-y-介音,

y 是從中古 ju 演變過來的,我們可以推論在韻母 yəʔ中的 ə 音是後起分裂的語音。

下面列舉江淮官話(安徽)中古通攝合口三等字讀音的四種類型。

(1) 合肥型(合肥、六安、定遠、全椒)

P 中古 juk > uk > uəʔ > əʔ T/TS/TSR 中古 juk > uk > uəʔ K 中古 juk > yk > yəʔ

(2) 天長型(天長、滁州)

天長 滁州

P/T/TS/TSR 中古 juk > ok > oʔ P/T/TS/TSR 中古 juk > uk > uʔ K 中古 juk > iok > ioʔ K 中古 juk > yk > yʔ

(3) 桐城型(桐城)

P/ T/TS 中古 juk > ou > əɯ(ʔ) TSR/K 中古 juk > iou > ʯəɯ(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4)混合型(當涂、無為、舒城、含山、青陽、樅陽)

當涂、無為、舒城、含山、青陽、樅陽方言的韻母形式是兩種類型的混合,

即合肥型和天長型混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