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3 研究範圍、方法及步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3) 清代:入聲字的白讀韻母與明代相比沒有變化,深臻曾梗四攝文讀韻母 與宕江攝文讀韻母合併;

(4) 民國:與清代大體一致,只是宕江攝細音入聲字文讀韻母與山合三四入 聲字合併。

張世方(2010)基本上同意高曉虹(2009)的看法,認為「北京話入聲字韻 母的文白異讀形成較早,是元明以來大河北方言與『老官話』疊置的結果」。

1.3 研究範圍、方法及步驟

1.3.1 研究範圍

本文研究範圍是北京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安徽)的中古宕江攝開口 入聲字讀音、中古曾梗攝開口一二等入聲字讀音、中古通攝合口三等入聲字讀音。

下面說明中古條件及次方言選擇的標準。

1.3.1.1 中古條件選擇的標準

中古音條件選擇以北京方言的文白異讀大量存在與否為準。北京方言中古入 聲字讀音的文白異讀主要分布在中古的宕、江、曾、梗、通等五攝,但並不是這 五攝所有的韻目都有文白異讀(張世方 2010:111)。以下列舉在北京方言中古 入聲韻中存在文白異讀的中古韻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中古 北京

攝 開合 等 韻目 白讀 文讀

宕 開 一 鐸

au(洪)

iau(細)

uo/o(洪)

ye(細)

三 藥 江 開 二 覺

曾 開 一 德 ei ɤ/o

三 職(莊組)

ai ɤ/o

梗 開 二 陌麥

通 合 三 屋燭 (i)ou u、y

北京方言中古入聲字文白異讀的類型有四種。第一類是 au:uo/o(洪音)或 iau:ye(細音)的對比,出現於宕江攝的入聲韻;第二類是 ei:ɤ/o 的對比,出 現於曾攝開口一等入聲韻;第三類是 ai:ɤ/o 的對比,出現於曾攝開口三等莊組 聲母的入聲字和梗攝開口二等入聲韻;第四類是(i)ou:u、y 的對比,出現於通 攝合口三等入聲韻。由於中古曾梗攝讀音的合流與否是音韻層次分析重要因素,

本文把曾攝和梗攝合為一類,本文對中古條件的分類如下:

(1) 中古宕江攝開口入聲

(2) 中古曾梗攝開口一二等入聲

(3) 中古通攝合口三等入聲

1.3.1.2 次方言選擇的標準

「文讀」和「白讀」兩個層次並不是意味著北京方言的音韻層次只有兩個。

由於光看北京方言的情況很難判斷北京方言的音韻層次有哪些,因此本文將拿北 京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的材料進行比較。官話方言的分類根據李榮 (1985)

的分類,他 按照中古入聲的演變把官話方言分區成七個5次方言,如下表:

5

李榮(1985)不分北京官話和東北官話,李榮(1989)分出東北官話編成 8 個次方言,其理由

則是在東北官話的中古清入歸上聲比率比北京官話多得多,但是本論文根據林燾(1987a、1987b)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中古 清入 次濁入 全濁入

北京官話 陰平、陽平、上、去

陽平 東北官話 陰平、陽平、上、去

(上較多)

冀魯官話 陰平

膠遼官話 上

蘭銀官話 去

中原官話 陰平

西南官話 陽平

江淮官話 入

官話方言的以上七個次方言中,我們採取北京官話(含東北官話)、中原官 話、江淮官話,理由跟歷來擔任漢語共通語(標準語)的基礎方言有關。羅杰瑞

(Norman 1979/1994:45)指出「構成同源異層的主要因素大概是文言或標準語 對方言的影響;有史以來,各種方言繼續不斷地從標準語吸收詞彙。」本文的觀 察以歷來擔任過權威方言所屬的次方言為主。

北京官話是北京方言所屬的次方言。我們通過北京官話的比較,找出北京官 話的中古入聲字讀音共同特徵,以及北京方言突出的表現。

中原地區長期擔任漢族文化的中心,譬如漢代的首都是長安(今西安)和洛 陽,唐代的首都是長安,北宋的首都是汴京(今開封),南宋的首都是臨安(今 杭州)。元人吸收漢族文化,首都定在大都(今北京),到了元代北京才開始被重 視。本文要找出中原官話的中古入聲字讀音特點,跟北京官話及江淮官話比較。

明代初葉的首都是江淮地區的南京,中葉才遷都到北京,而且魯國堯(1985)

提出明代的標準語「官話」的基礎方言是以南京為主的江淮官話,西方傳教士學 習的漢語就是以江淮官話為主的「官話」,高田時雄(1997)介紹的清代(1827 年)西方人紀錄中仍然以為南京方言才是「優雅」的「官話」。本文拿江淮官話

(安徽)的材料,判別中原官話跟江淮官話接觸以後發生的特徵,拿江淮官話比 較保守的語音特徵來跟北京官話及中原官話比較。

的看法,將北京官話和東北官話一概而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1.3.2 研究方法及步驟

研究漢語的歷史最大的優點在於其材料的豐富性。無窮無盡的漢語方言和文 獻材料使得從兩個方面研究漢語的歷史,即歷時和共時。本文先觀察官話方言的 實際語音找出中古入聲在各官話方言的演變方向,再觀察跟北京方言有關的文獻 材料考察北京方言音韻層次累積的歷史。

(1) 運用歷史比較法(Historical-comparative Method)找出共同形式

徐通鏘(1991:80)介紹「歷史比較法的基本內容是:通過兩種或幾種方言 或親屬語言的差別的比較,找出相互間的語音對應關係,確定語言間的親屬關係 和這親屬關係的親疏遠近,然後擬測或重建(reconstruction)它們的共同源頭」。

本文將運用歷史比較法重建中古入聲韻在北京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安徽)

的「共同源頭」。但「共同源頭」跟通常聲韻學家所說的「古音」並不是完全一 致的概念。通常「古音」以文獻材料上的記錄為準,在文獻材料記載的時代就是 那個「古音」的時代;但是「共同源頭」不是依據文獻材料紀錄的,而是從目前 我們聽到的語音的比較重建的假定音6。本文為了避免「古音」跟「共同源頭」

的混同,把透過歷史比較法重建的語音形式稱作「共同形式」。

6

參看 Crowley(2010:78):「I have been giving examples of changes in languages from an earlier

form (marked with the asterisk *) to a later form, but I have not said how these earlier forms have

actually been worked out. So far, this has all simply been done on trust! The use of the asterisk is

intended to mark the words as unrecorded, never actually seen or heard by anybody who is around

now.」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2) 比較共同形式找出各共同形式形成的方言區

在中古音的一個韻裡,北京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的共同形式可能 有兩種以上,這就是方言之間接觸的痕跡。本文認為在官話方言裡次方言之間接 觸的主要通路是標準音的傳播,即當時優勢方言對弱勢方言的影響7。下面舉「落」

字讀音的例子簡單顯示本文推論的過程:

北京官話 中原官話 江淮官話

北京 luo515, lɤ515,

lau515, la515 渦陽 luɤ2121 淮南 luo557 承德 lau515 臨泉 luɤ2121 滁縣 ləʔ57 圍埸 lau515 穎上 luɤ2121 合肥 luɐʔ47 興城 luo515 蕭縣 luɤ2121 巢縣 lɤʔ57 長春 lau525 蚌埠市 luɤ2121 蕪湖 noʔ57 吉林 lau535 鳳陽 luo535 桐城 no557 巴彥 lau535 壽縣 luo2121 宣城 loʔ47 訥河 lau535 西安 luo211 安慶 lo557 共同形式 *lau5

*luo5 共同形式 *luo1 共同形式 *loʔ7

*luoʔ7

由上表可見,北京官話地區大量存在*lau 的形式,而其他地區沒有*lau,我 們可以推測中古 lɑk > *law > *lau 是北京官話地區發展的形式。在北京官話地 區一旦 lɑk 變成了*law,我們很難想像*law 回到中古音 lɑk,再演化為*lɔʔ。並且 在北京方言中 lau515 和 luo515 是文白異讀關係。歷史音韻層次主要以同源多形詞 為表現,文白異讀就是同源多形詞的代表性表現。楊秀芳(1993/2007:103)指 出同源多形詞的各形式之間並沒有方言內部音韻演變關係:

7

岩田禮(2007:125)則引賀登崧(2003:64)說:「遷入的地方如是土著漢人已居住之地,除

非是軍隊等強勢集團代替弱勢土著人的場合,否則多數都是「經過兩三代後,新移入者的方言無

疑與周圍的方言完全同化(賀登崧 2003: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外來層和本地層之間具有同源的關係,它們是漢語在不同地區所發展 出的方言,它們大體相當於姊妹方言,而不是有隸屬關係的親子方言。因 此,若以為文白之間有歷史語言學上直接的音變關係,嘗試在文白之間找 尋音韻變化規律,都是不恰當的做法。文白之間的親屬關係是間接而錯綜 複雜的。

例如,北京方言「落」的 luo515、lɤ515、lau515、la515 四種不同語音之間並沒 有直接的演變關係,它們是北京方言與不同方言接觸結果產生的語音。因此,北 京官話中北京方言和興城方言的 luo515 是從外部方言流入的語音。 中原官話 和江淮官話的形式可能是從一個*lɔʔ變過來的,*luo 是中原官話典型的形式,而

*loʔ是江淮官話典型的形式8。從以上三種方言的比較,我們可以推論各方言區的 演變過程:

> *law > *lau5 (北京官話)

「落」中古 lɑk > *lɔʔ > *luo1 (中原官話)

> *lɔʔ > *loʔ7 (江淮官話)

(3) 分析與北京方言有關文獻材料推測各語音形式進入北京方言的時期

釐清了各共同形式發展的方言區,本文將分析跟北京方言有關的文獻材料,

找出各共同形式當作北京方言語音的時期,使得判斷中古入聲在北京方言音韻層 次形成的過程,以及什麼時候收到哪一種官話方言的影響。本文將分析的文獻材 料如下:

8

楊秀芳(1993/2007:85)指出如果被借入詞彙的讀音是當地方言語音系統無所,當地方言會

在讀音上作若干調整,使新借入的聲韻調都能符合當地人的發音習慣,中原官話衍生的-u-介音

可能是讀音上的調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書名 編者 成書朝代及年代(西元)

《韻鏡》 張麟之 南宋 1161 年

《通志》中的《七音略》 鄭樵 南宋 1160 年

《皇極經世書‧聲音唱和圖》 邵雍 北宋 1011-1077 年間

《蒙古字韻》 未詳 元 1269-1292 年間

《四聲等子》 未詳 北宋

《中原音韻》 周德清 元 1324 年

《合併字學篇韻便覽》 徐孝 明 1606 年

1.3.3 文白異讀與歷史音韻層次的關係

一般而言,漢語的詞素是單音節,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一個漢字代表一 個詞素的詞佔多數。如果一個字有文白異讀,我們推想是同源多形詞造成的現象。

經過兩個語言或方言接觸音韻層次的添加引起文白異讀的產生9

文讀和白讀語音的具體特徵,徐通鏘(1991:384)認為「『文』與『白』代 表兩種不同的語音系統,大體說來,白讀代表本方言的土音,文讀則是以本方言 的音系所許可的範圍吸收某一標準語(現代的或古代的)的成分,從而在語音上 向這一標準語靠攏。」楊秀芳(1993/2007:81-82)也說「『文白異讀』原指因 讀書、口語場合不同,而使用同一語位但讀音不同的語言形式。(…)文讀詞彙 流入日常生活中,致使這類異讀不再以讀書、口語場合不同為分別的界限,而往 往固結於詞彙」。

從漢語的經驗來看,語言縱向的變化和橫向的變化,正是文白異讀發生的兩 種原因:一方面語言隨時間不斷變化,一方面古代語言又被文字紀錄在典籍之中,

後人以期「今音」要去閱讀「古語」文獻,文白異讀產生的一個原因在這裡。再 者,漢語各地方言不同,接觸之後會彼此發生影響。方言之間發生接觸,常常起 因於移民帶來的外來語,以及地方學習標準語。不論是哪一種原因,標準語以外

9

梅祖麟在羅杰瑞 1994 的譯者註說:「中國語言學傳統以漢字為出發點,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一個

方塊字會有兩種不同的讀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的方言大部分都是弱勢的一方,因為從標準語進來的外來語是和知識分子結合的,

的方言大部分都是弱勢的一方,因為從標準語進來的外來語是和知識分子結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