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異質的存在:文學場域中風車詩社的社會姿態

第一節 現代教育與殖民現代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第一節 現代教育與殖民現代性

 

一、現代教育:詩人的養成

 

在日本殖民與種族文化的交錯下,一九三○年代的台灣文學場域因為這些外 部或內部的刺激產生了不同樣貌。對於現代社會文化與權力的研究,布赫迪厄

(Pierre Bourdieu)認為經濟資本(財富、收入)的分配和文化資本(知識、文 化、文憑)的分配塑造著現代社會中的權力鬥爭。與文學密切相關的是文化資本 一詞,在高度分化的現代社會中,文化資本是某種形式的權力資本,文化資本的 概念包含了各式各樣的資源,例如語詞能力、文化意識、審美偏好、以及教育文 平等等。 

 

在 Bourdieu 的分析中,文化資本以三種不同的狀態存在:首先,它指一套 培育而成的傾向,這種傾向被個體通過社會化而加以內化,構成了欣賞與理解的 框架。其次,文化資本以一種客觀化的形式存在,例如書籍、藝術品,它們對我 們提出專門化的文化能力要求。第三,文化資本以機構化的形式存在,例如教育 文憑制度。 

 

1982 年 Pierre Bourdieu 在法蘭西學院就職演說中指出,關於教育領域及知 識份子的研究在他的研究工作中佔據了根本地位,因為一些無意識的思想範疇塑 造了人們理解現代世界的主要模式,而教育與知識份子的研究正好可以幫助我們 認識這些無意識的思想範疇。他認為教育社會學實際上是符號權力社會學的基 礎。192 

 

       

192  「文化資本」觀念參考 David Swartz,《文化與權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日本總督府統治台灣期間,對於殖民地台灣進行日本語的近代教育。193日本 語的近代教育始自 1895 年 7 月伊澤修二奉派為台灣國語傳習所所長,在台北設 立的之山巖國語傳習所,爾後陸續在台灣各地開辦相關學校。1896 年 3 月,正 式頒佈「台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在台北設國語學校一所,在全台各地設 國語傳習所十四所(後增為十六所),作為日語教育的主要機構,目的為招募台 人子弟學習日語。1898 年 7 月,總督府發佈「台灣公學校令」,規定運用地方經 費設立六年制的公學校,取代原來的國語傳習所。公學校設有速成科,利用夜間、

假日或其他時間教授日語。同年 11 月又頒佈「關於書房義塾規程」,正式將書房 納入管理,規定書房應逐漸增設日語、算術等科目,企圖使書房變成公學校教育 的輔助機關。從此公學校成為最重要的推廣日語機構,「國語普及」教育政策正 式確立。 

 

1919 年依照同化主義的施政方針頒佈「台灣教育令」,確立了台灣的教育體 制,但本質上仍實行差別主義。1922 年公佈新「台灣教育令」,在所謂的「內台 共和主義時代」,採行台籍與日籍生共學制度,除去表面上的不平等。台灣人經 由公學校和高等教育體制而具備日語能力者與日俱增。 

 

1934 年台灣文藝聯盟結成時,成立佳里支部,常在文藝雜誌發或新聞副刊 發表文藝作品的,計有吳新榮、郭水潭、林精(金寥)、王登山、莊培初等,他 們傾向普羅文學,故被世人稱為「鹽分地帶派」。「鹽分地帶」的命名由來,原本 來自地域的劃分:佳里本來就是個富庶的地方,但其接鄰的鄉村如七股、將軍、

北門等鄉因臨近海邊,土壤多含鹽分。嘉南大圳未開鑿以前,在行政劃分上稱為

「鹽分地帶」,而佳里鎮上的文學同人,其文藝作品多取材於鹽分地帶,帶有濃 厚的鹽分氣質,因此文藝批評家對其作品冠以「鹽分地帶」文學,鹽分地帶詩人

       

193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帕米爾,1987),頁 4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也樂於接受這一名詞。 

 

鹽分地帶的主要成員幾乎都畢業於地區第一志願的學校,在日治時期的教育 體制中。屬於高級知識份子。 

 

吳新榮,1907 年出生,父親吳宣草為北門地區第一個詩社「嶼江吟會」的 創辦人,在父親的薰陶下,頗具古典文學素養。公學校畢業後,進入台灣三個高 等學府之一的總督府商業學校就讀,受到林茂生老師的文學啟蒙。林茂生老師畢 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是台灣人獲得日本文學士的第一人,被任命擔 任台灣商業專門學校英語科教師,當時流傳有「北有杜聰明,南有林茂生」的佳 話。194求學之餘,吳新榮經常參加文化協會的文化講座,也閱讀許多書籍雜誌,

接觸了自然主義、寫實主義的文藝思潮,以及革命主義的社會思想,奠定了日後 的思想基礎。 

 

畢業後吳新榮前往日本東京醫專攻讀,留日期間,他加入被左派奪取領導權 的「台灣青年會」;接受日共台灣民族支部東京特別支部領導的「台灣學術研究 會」;擔任「台灣青年會」會計部的幹事職務。1929 年 4 月,吳新榮因「四一六 大檢舉」被日本警視廳拘捕,入獄 29 天。他的文藝活動並未因此停歇,他閱讀 大量的左翼雜誌,如《改造》、《大眾》、《中央公論》、《文藝戰線》、《勞動者》、《大 左派》、《農民運動》等刊物195;1928 年開始,他不斷寫作詩歌、散文等參與台 灣《蒼海》、《南瀛會誌》、《里門會誌》刊物。1932 年吳新榮學成歸台,接下佳 里醫院的工作。1933 年與郭水潭等人成立了文學團體佳里青風會。後來佳里青 風會因故解散,愛好文藝的同人們漸漸形成了鹽分地帶集團。 

 

       

194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1989),頁 92‐93。 

195  施懿琳,《吳新榮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頁 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郭水潭,被評價為鹽分地帶詩作藝術成就最高的人。1907 年生,佳里公學 校高等科畢業後,獲聘擔任北門郡守的通譯職位。1929 年他加入由日人多田利 郎(筆名多田南溟)主持的文藝社團「南溟樂園」,幾乎每期刊物皆發表詩作。

1933 年與吳新榮籌設了佳里青風會。1934 年退出南溟樂園,加入由張深切發起 的台灣文藝聯盟,1935  年與吳新榮等人成立「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同年楊 逵從台灣文藝聯盟離開,創辦了《台灣新文學》,郭水潭也加入了編輯部。童年 以小說〈某男人的手記〉榮獲日本《大阪每日新聞》「本島人新人懸賞」佳作獎,

1937 年以大阪《朝日新聞》「南島文藝」特別寄槁家的身份發表了〈廣闊的海——

給出嫁的妹妹〉,從此聞名整個日本文壇。 

 

林精鏐,1914 年生,北門宿儒林泮(林芹香)之子,國學基礎豐厚。畢業 於佳里興公學校,自謂僅只接受日本教育的皮毛196,學識大多得自家教與自修。

1935 年加入台灣文藝聯盟佳里分部,創作日文現代詩三百餘首。197   

王登山,1913 年生,台南第一中學畢業。莊培初,1916 年生,佳里興公學 校畢業後,於學甲公學校高等科就讀一年,再考入以日本子弟為主的台南一中,

台南一中畢業後才開始創作。198   

1933 年台灣詩壇出現「風車詩社」,由台灣人楊熾昌、林永修、李張瑞、張 良典和日本人戶田房子、岸麗子、島元鐵平等人組織,為台灣文學史上台灣人創 辦的第一個現代主義詩社。 

 

       

196  林芳年著,葉笛譯,〈林芳年先生年譜〉,《曠野裡看得見煙囪》(台南:台南縣政府,2006),

頁 306。 

197  黃武忠,〈「鹽分地帶」詩作最多的一位——林精謬〉,《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

時報文化,1980),頁 127‐128。 

198  莊曉明,《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人群和風車詩社詩風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 化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頁 6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藝術,後來更經由他們介紹,與東京「文化學院」院長西村伊作先生面談,西村 伊作命其撰寫關於「芥川龍之介」的論文,獲得賞識,准許插班入學,由法國文 學轉而攻讀日本文學。 

 

黃建銘〈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對文化學院的介紹可以看出文化學 院在東京的開放學風。位於東京的文化學院由西村伊作先生創立於 1921 年,西 村伊作先生的職業是雕刻家兼建築設計家,也是自由主義者,他認為當時的日本 女學校箝制少女成長,因此開設學校希望教育自己的女兒。西村先生反對扼殺學 生的個性的制服,因此文化學院校內服裝沒有規定,穿著十分自由;也是中學部 最早實行男女共校制度的日本學校。將子女送讀文化學院的學生家長多為知識份 子,例如新居格(評論家)、山川柳子(歌人)、竹久夢二(畫家)、谷崎潤一郎

(作家)、昇曙夢(俄國文學者)、棟方志功(版畫家)、荻原朔太郎(詩人)、竹 內好(中國文學者)、和式場隆三郎(醫師、美術評論家)等人,屬於藝術家、

實業家、醫生、律師等擁有獨立職業者。學校教師方面,一般普通學校中職業性 的教師佔多數,文化學院卻以作家與評論家佔大多數。開校初始由高濱虛子、戶 川秋骨等人擔任教師,後來新感覺派的新進作家石濱金作、十一谷義三郎也在校 任教。在文學部二代部長菊池寬的影響下,川端康成、橫光利一、中川與一、小 林秀雄、阿部知二等聞名日本的文學家也成為文化學院的講師。菊池寬辭任之後 的部長是千葉龜雄,1935 年千葉去世,由西村伊作同鄉的友人佐藤春夫接任。206 留學文化學院期間,楊熾昌獲得的不止是文學知識的傳授,更是文學自由風氣的 襲染。回台後楊熾昌任職《台南新報》文藝欄編輯,其作品也多發表於此。1933 年創辦風車詩社,出版同人雜誌《風車》。 

 

林永修,1914 年生,為台南麻豆名門林家子弟,就讀麻豆公學校、麻豆小

       

206  引自黃建銘,《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學校,台南第一中學校。畢業後赴日留學,就讀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英文科,師學 西脇順三郎。中學時期開始將創作作品投稿《台南新報》、《台灣新聞》,留日期 間,作品多在校刊《三田文學》、同仁雜誌《四季》發表,也常刊登於《台南新 報》、《台灣新聞》、《台南日日新報》等。 

 

李張瑞,1911 年生,台南縣關廟公學校畢業,與楊熾昌同為台南第二中學

李張瑞,1911 年生,台南縣關廟公學校畢業,與楊熾昌同為台南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