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現況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第二節 研究現況

 

戰後風車詩社作品的面世,始自 1970 年代末期,林瑞明、羊子喬、張恆豪 等編纂《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時,發掘到風車詩社的作品。由陳千武及月中泉 先生譯為中文,羊子喬和黃武忠先生在報刊上評介6,台灣文學壇第一次以中文 一窺風車詩社堂奧。1982 年羊子喬、陳千武主編的《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新 詩四卷出版,第 10 卷《廣闊的海》7以風車詩社同人水蔭萍、李張瑞、林永修、

丘英二為目,選錄部分作品譯為中文,是目前中唯一同時集錄風車詩社四位台灣 同人作品的出版書籍。1995 年呂興昌先生編著《水蔭萍作品集》8,由葉笛翻譯,

收錄楊熾昌的現代詩創作、小說、評論文章、戰後回憶性文章、書籍序跋、以及 學者研究楊熾昌的文章、論文。2000 年呂興昌編著《林修二集》9,主要由陳千 武翻譯,部分為葉笛翻譯,第一部份收錄林修二的《蒼い星》完整詩作,第二部 分「集外集」收錄的則是新挖掘的作品,此外附錄中也收錄了書信和研究林修二 的文章。全書譯文與日文原文同時並錄,是此書最大的特點。 

 

最早將風車詩社納入台灣詩史的文章,是 1981 年羊子喬在《台灣文藝》發 表〈光復前台灣新詩論〉10,這是戰後台灣首篇以文學史觀點,縱論明鄭時期到 日治時期台灣新詩的文章,文中將風車詩社列在新詩的「成熟期」,指出其倡導 超現實主義風格,運用語言具有現代感。爾後台灣文學史論述台灣現代主義詩學 的起始,皆追溯自日治時期的風車詩社,如 1989 年古繼堂的《台灣新詩發展史》

       

6  1979 年 3 月 31 日《自立晚報》「台灣光復前文學作品精選」選楊熾昌和李張瑞詩。1979 年 4 月 6 日《自立晚報》「台灣光復前文學作品精選」選林永修和張良典詩。1981 年 2 月 27 日《自 立晚報》「日據時期台灣詩人詩作選介」選楊熾昌詩。 

7  羊子喬、陳千武編,《廣闊的海》(台北市:遠景,1982)。 

8  楊熾昌著,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市:南市文化,1995)。 

9  林修二著,呂興昌編,《林修二集》(臺南縣:南縣文化,2000)。 

10  羊子喬,〈光復前台灣新詩論〉,《台灣文藝》七十一期,1981 年 3 月。後收於羊子喬、陳千武 主編,《廣闊的海》(台北:遠景,1997),頁 1‐37。 

於楊熾昌著,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頁 307‐336。 

17  葉笛,〈日據時代台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運動——風車詩社的詩運動〉,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解剖的方式,不斷提醒本文進行詩作分析時應與文本建立緊密的關係。劉紀蕙〈變 異之惡的必要:楊熾昌的「異常為」書寫〉22和〈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 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及其被遮蓋的際遇〉23二文對本文的研究視角有重要的啟 發,劉紀蕙認為楊熾昌筆下的負面書寫是以分子化的變異呈現拒絕進入新文學陣 營組織的本土意義;在前衛與本土的對抗中,前衛必然與寫實保守形成拉扯,並 在台灣文學史正統中被現實主義壓抑而隱沒。這個論點引起本文開始注意風車詩 社文學創作的前衛美學形式意義,以及此形式意義在社會中所處位置,與其他美 學傾向的相互關係。另一本專著《心的變異》24探討現代性的精神形式時,使用 精神分析方法切入研究意識行為與語言構築,探索歷史巨大的同質化美學工程,

以及此工程同時進行的排除機制。精神分析探問文本背後呈現的結構現象,啟發 了本文研究風車詩作的美學形式與風車詩社所體現的社會性兩個方向,也成為本 文採取的觀看方式。 

 

黃建銘先生的論文《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從歷史角度出發,不論 是著眼於作者或是文本,都將楊熾昌及風車詩社的相關史料研究得鉅細靡遺。在 此論文的成就上,本文得以擴展更深入的文學視角,集中討論風車詩人作品的美 學性、社會性與現代主義之間的關係:從風車詩社與日本《詩與詩論》的受容關 係,到文本美學形式的內在精神,到文學場域中風車詩社以何種社會姿態區隔自 身與鹽分地帶詩人的不同,呈現屬於文學面向的風車詩社風貌。 

       

       

22  劉紀蕙,〈變異之惡的必要:楊熾昌的「異常為」書寫〉,《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 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頁 190‐223。 

23  劉紀蕙,〈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及其被遮蓋的際遇〉,《書寫台 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頁 141‐167。 

24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20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