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風車詩社與超現實主義詩學

第一節 異域的旅行,異質的美學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第二章 風車詩社與超現實主義詩學

   

第一節 異域的旅行,異質的美學

 

一、馥郁的火夫:日本傳播與受容

 

二十世紀初期,歐洲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思潮崛 起,敏於吸收西方思想的日本文壇在東亞首先跟上這股現代主義思潮: 

 

在日本大正到昭和初,超現實主義被吸收入現代主義思潮中,與藝術至上 的形式主義,主知主義,純粹詩的文學主張等交織混和在一起,蛻化成唯 美色彩頗為濃厚的文學意識型態,而其影響主要的是在詩和繪畫的技法 上。39 

 

超現實主義與其他各種現代思潮一同進入日本,不僅影響了畫壇,也吸引了 許多文學刊物的注意,尤其是現代詩的目光。1925 年上田敏雄、上田保、北原 克衛辦的雜誌《文藝耽美》中介紹了超現實主義詩人阿拉貢(Louis Aragon)、布 里東(André Breton)、艾呂亞(Paul Eluard)等詩人及詩作,超現實主義概念在 日本萌芽。1927 年西脇順三郎、三蒲孝之助等人出版的日本第一本超現實主義 詩集《馥郁的火夫啊》成為日本超現實主義詩作的先聲。然而超現實主義在日本 的引介,應以 1928 年西脇順三郎、上田敏雄、春山行夫、北川冬彥、北園克衛

       

39  葉笛,〈日據時代台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運動——以風車詩社核心人物楊熾昌的詩運動為 軸〉,收於楊熾昌著,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市: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頁 3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與村野四郎等編輯的《詩與詩論》最具代表性40,其對西方現代思潮譯介之大量 深入,為日本詩壇注入了超現實主義詩風全新體驗。 

 

 日本對西方事物的吸收一向不遺餘力,1930 年代台灣「風車詩社」詩人楊 熾昌即盛讚春山行夫的巨著《以喬哀思為中心的文學運動》(ジョイス中心の文 学運動)一書,認為沒有比此書更詳論歐洲新精神的著作,而春山行夫參與編輯 的《詩與詩論》,更集結同人們自學的熱情,將現代主義文學悉心移植入日本: 

 

      春山、西脇諸氏,亦即前面所述及的《詩和詩論》主要的同人,對西歐現          代主義文學導入,多數基於自身學習,吸收西方文學表現技法的需要,經          過慎重的選擇,而採取有系統、深入的介紹。如喬伊斯即曾在「詩和詩論」  

      集團的代表文學刊物《文學》上作過特輯,刊載了 17 篇相關的論述、研          究文章,可以推測楊氏經由類似的途徑,獲得現代主義文學的相關訊息, 

      也因此對現代主義能有較深入的了解。41   

《詩與詩論》譯介在質與量上的成熟也表現在超現實主義與日本的受容關係 中。1928 年《詩與詩論》創刊,由春山行夫負責編輯,西脇順三郎主導詩論,

提倡新詩精神與純粹詩精神的藝術至上主義。瀏覽《詩與詩論》現存之各期目錄,

在《詩與詩論》同人們的重視之下,每一期皆製作現代文學專題,每一冊固定刊 登超現實主義相關的引介、評論及作品發表,以超現實主義為主的文章及詩作數 量最豐,在各期雜誌中也活躍最久。 

 

理論的譯介方面如第四冊刊登上田敏雄的〈私の超現實主義〉、北川冬彥翻        

40  葉笛,〈日據時代台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運動——以風車詩社核心人物楊熾昌的詩運動為 軸〉,收於楊熾昌著,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頁 344‐345。 

41  陳明台,〈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收於楊熾昌著,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頁 3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譯アンドレ‧ブルトン(André Breton)的〈超現實主義宣言書〉、北園克衛發表

〈超現實主義の立場〉;第五冊刊登北川冬彥繼續翻譯了アンドレ‧ブルトン的

〈超現實主義宣言書〉;第六冊刊登北川冬彥〈詩人的眼〉,文中介紹「超現實主 義の方向」、以及春山行夫發表的〈超現實主義的詩論〉;第七冊刊登佐藤直彥〈超 現實主義と夢の科學〉、原研吉翻譯アンドレ‧ブルトン的〈超現實主義第 2 宣 言書〉、和春山行夫發表的〈超現實主義詩論〉;第八冊刊登上田敏雄〈日本超現 實主義詩論〉、竹中久七〈超現實主義とプロレタリヤ文學の關係〉、以及佐藤直 彥〈超現實主義は消滅したか〉;第九冊刊登瀨藤智雄〈超現實主義と現實〉、春 山行夫〈反動的超現實主義者の批判〉等等;創作表現上西脇順三郎、上田敏雄、

北原克衛、北川冬彥、春山行夫、村野四郎等輪流發表現代詩,每期必有新作問 世,持續不輟地維持超現實主義現代詩的產量。 

 

1929 年西脇順三郎結集出版了《超現實主義詩論》、1930 年再結集出版了《超 現實主義文學論》42。大量系統而深入詳細的譯介方式,持續探索的創作態度與 著作質量之豐,在在透露《詩與詩論》對超現實主義詩人與現代詩的引進可觀的 發展;超現實主義在日本的傳播不僅著作上漸有成果,各種詩社中現代詩人數量 增加、現代詩作在詩刊上也嶄露頭角,這些文學現象在日本文壇帶起一陣超現實 主義詩風盛況,亦直接影響了殖民時期留日的韓、台學生,留學生們處於詩社活 動及相關刊物熱烈發展的時空下,和日本一起與世界文藝思潮接軌。 

 

有意識的文化輸入工程使得日本成為亞洲地區最快吸收西方思潮的國家。然 而在理論的旅行過程中及體系化歸納吸收之後,當法國超現實主義和眾多思潮傳 入日本時,日本文壇順應本地情勢的需要,漸將超現實主義與其他流派思想結合 在一起,轉化為適應本土的樣態: 

       

42 伊藤正雄等著,《要說日本文學史》,(東京:社會思想社,197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詩和詩論」集團,基於其具有集結當時主要的前衛詩人,含各流各派        大融合的混雜性格,雖以主知主義來統一,其詩觀事實上分為三大傾向,

即形式主義方向、超現實主義方向和新即物主義的方向。而其最大的成果 則顯示在超現實主義詩和詩論的實踐、實驗及引介。43 

 

因此發展成為《詩與詩論》中被評者稱為「日本超現實運動中的主知精神」或「日 本知性超現實美學」的在地化詩藝美學。 

 

二、洋燈的思維:台灣傳播與受容

 

受到 1928 年日本現代詩雜誌《詩與詩論》影響,春山行夫等人譯介的法國 超現實主義詩潮隨著《詩與詩論》藝術至上的前衛詩風,在台灣留下超現實主義 詩歌的傳播足跡,席捲了日籍及台籍的現代主義詩人。 

 

除了風車詩社的日籍詩人外,關注超現實主義現代詩的日籍詩人還有文學評 論家島田謹二以及作家西川滿等文學家。1936 年文學評論家島田謹二已掌握超 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並能夠評論作品,他在雜誌《文化》和《愛書》上著論分析 西川滿的詩集《媽祖祭》,認為其手法具備超現實主義奇特聯想的風格,並指出 其途徑為來自海外的近代詩美學修辭: 

 

看其詩體,在修辭法方面,講究形象的累積和聯想的奇特的超現實主義(例 如:〈頹唐以後〉,全篇流貫著前期「椎之木」派的手法)……有時會在各

       

43  陳明台,〈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收於楊熾昌著,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頁 3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處零星地看到這些由來自海外的近代詩美學所印證的修辭法。44   

《媽祖祭》作者西川滿在 1938 年發表〈何謂藝術〉一文的論析中,也透露出他 對超現實主義表現特色的掌握。西川滿區分藝術表現由三個要素組成,即(1)

成形的要素:雕刻、繪畫;(2)語言思想要素:小說、敘事詩;(3)律動要素:

抒情詩、音樂。分析趁第一次世界大戰機會出現的立體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 主義等藝術,「在故意破壞(1)(2)(3)要素的獨立性方面十分活躍」45,反映 出西川滿對超現實主義的敏感,在理論上的理解和創作上的應用皆有所探求。 

 

1933 年台灣出現由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張良典和日人戶田房子、岸 麗子、尚椲鐵平等人組織的「風車詩社」,為台灣人創辦的第一個現代主義詩社。

機關刊物《風車》,每期限定發行七十五份,前二期發表詩與詩論,至第三期作 品除詩與詩論外,亦刊登散文和小說。刊物宗旨「主張主知的「現代詩」的敘情,

以及詩必須超越時間、空間,思想是大地的飛躍。」46。   

1930 年代台灣的超現實主義幾乎完全透過留日學生在日本對現代主義思潮 的接觸,以及回台後持續的引介及創作,經由日本傳入台灣。1930 年到 1931 年 間楊熾昌赴東京文化學院攻讀日本文學,1931 年由日本ボン書店出版超現實主 義風格的日文詩集《熱帶魚》,1932 年出版日文詩集《樹蘭》,1937 年出版第一 部評論集《洋燈的思惟》: 

 

      敏感的文學青年時期在日本度過……也有參與同時代日本國內前衛詩誌               

44  島田謹二,〈詩集《媽祖祭》讀後〉,原刊《愛書》6,1936 年 4 月 20 日,收入:《日治時期台 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一冊,(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頁 485。 

45  西川滿,〈何謂藝術〉,原刊《台灣警察時報》275,1938 年 10 月 1 日,收於《日治時期台灣 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二冊,(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頁 333。 

46  林佩芬,〈永不停息的風車——訪楊熾昌先生〉,收於楊熾昌著,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

頁 27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活動的經驗,發表詩作的文學歷程(楊熾昌加入百田宗治主持的《椎の木》、 北園克衛主持的《詩學》、及《神戶詩人》等發表作品,和新感覺派作家 也有往來。林永修則曾在慶應大學校刊《三田文學》發表作品。47   

楊熾昌留日五年之中,與日本新興藝術派龍膽寺雄、岩藤雪夫等作家來往;

於前衛詩雜誌《椎の木》、《神戶詩人》、《詩學》等刊物發表詩作,他曾如此回憶 當時在日本參與的詩壇活動: 

 

與我有關的當時的日本詩壇就是辻潤、高橋新吉的達達主義,那是要破壞 詩的形式,否定既成秩序的運動。在《詩與詩論》的春山行夫、安西冬衛、

西脇順三郎等超現實主義系譜上開花的、在詩上打出新範疇的形象和造型

西脇順三郎等超現實主義系譜上開花的、在詩上打出新範疇的形象和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