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相關研究回顧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內從事高中美術教育的教師,將聚焦於研究他們參 與福智文教基金會後的個人創作與其創作教學的改變狀態。本節將回顧相關研 究,以國內研究成果為主,輔以國外近期重要研究成果,探討相關議題:包括 師資培育與教育信念、美術教育發展與思潮、課程、教材、教學方法與媒體、

評量等。接著歸納目前研究的幾個主要取向,從整體研究框架中指出本研究所 屬的位置與重要性。

壹、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素養研究回顧

追溯臺灣近代美術教育之發展,可以日治時期作為奠基期,而當時被稱為畫 壇四位導師的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鄉原古統與木下靜涯,分別影響了後來臺 灣水彩畫、西畫和日本畫等領域的前輩畫家(顏娟英,2001)。這四位畫家當中,

除了木下靜涯不在學校任教之外,其他皆於高中以上學校教學。他們或以繪畫風 格,或以創作理念,直接或間接於學校內或者畫會、研習會、補習班、住家等場 所教學講課,促成了臺灣美術創作風氣的開展,開啟了近代臺灣美術史中藝術家 身兼創作者與教師的模式。

受日籍畫家影響的前輩畫家們,承繼了這樣的教學模式與風範,奠定了臺灣 在觀念上將藝術創作者與藝術教育家兩種工作合併為一的基本體質,專業繪畫能 力等同於教師專業素養,其餘續延展迄今。以李澤藩為例,他受到石川欽一郎的 影響,一生橫跨日治、民國二個政治時期,身兼藝術家與教育家雙重身份。根據 韋心瀅(1999)的研究,李澤藩五十年的教育生涯,其作品風格的轉變,幾乎與 教學歷程同步,包括在中學教學時期引用進步的兒童美育觀、轉任大專院校美術 系教導學生藝術創作,和退休之後擴展至社會美育層次三個時期。將個人創作與 創作教學緊密結合的模式不僅適用於第一代前輩畫家,如李澤藩、林玉山、陳澄 波、林之助、陳慧坤、李梅樹、廖繼春等,也可見於渡海來臺在學校任教的第一

代畫家如溥心畬、黃君璧等,更延續至第二代畫家如許深州、楊英風、蕭如松、

陳景容、孫家勤、孫雲生、黃昌惠等。

在日治時期的師培教育中,並沒有特別設立美術相關師資科系,僅在一般 科當中設立美術相關課程(楊孟哲,1999;林曼麗,2000)。根據黃冬富(2004)

的研究,臺中師範(今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師範科雖然僅辦理四年,只招收一 屆,卻是臺灣所設立最早的美術師資培育機構。接續此研究後再發表從 1947 年到 1967 年戰後初期的師資培育發展,從「臺灣省立勞圖科」(今臺灣教育大 學)到「臺灣省立師大藝術系」(今師大美術系),介紹從小學美術師資到中等 師資齊備的戰後 20 年發展。在這璀璨的 20 年當中,集結前輩畫家和大陸度臺 畫家等師資,培育出美術教育界舉足輕重的時代中堅(黃冬富,2006)。黃冬富

(2006:72)在研究行文中,順筆捻來皆為畫壇耆老和學生之間親炙相承的師 生之情,卻也點出當時不僅科系行政師長,即使是創作教學師長如黃君璧和周 瑛等,皆以將來要成為美術教師期許勉勵學生,但多數學生仍以成為畫家為目 標。事實上,趙惠玲(2003)認為這種對「一般視覺藝術教育」與「專業視覺 藝術教育」的混淆,為數十年來美術教育學者呼籲改善的議題。

然而,早在二十餘年前,郭禎祥引介Eisner的著作予臺灣的美術教育領域,

將創作視為美術教育其中一環(1991),使以往將創作等同於美術教育之全部的 教學觀念受到了空前的挑戰。其後,審美教育、視覺文化藝術教育、多元文化藝 術教育、後現代藝術教育等思潮陸續登陸,創作教學依然於美術課程中屹立不 搖,但已非美術教育的全部,創作教學的目標與內涵也不斷被擴大、重構,產生 了迥異的新面貌。其後,有不少學者整理臺灣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脈絡化的研 究成果與觀點(陳木子,1998;王麗雁,2008;趙惠玲,2012)等,其中美術師 資培育與專業素養的問題亦為被關注的部分。

趙惠玲(2003)曾深入探討師範系統與非師範系統職前中等教育美術師培單 位之差異。前者包括臺灣師大、彰化師大,與高雄師大等三所師範大學,後者為 十所以上設置有教育學程之公私立大學校院。她認為教師專業能力為影響教育成

效首要關鍵之一,藝術師資培育之制度與方式,以及職前教師應具備之視覺藝術 專業化教學素養在兩種體制上的差異應被檢視。師資培育法在教師來源多元化的 立意下,中學視覺藝術師資之培育產生了質與量未能均衡發展的危機。例如許多 非師範系統之師資培育機構,未為職前視覺藝術教師開設適當之專業培育課程,

甚或以非視覺藝術相關科系畢業者充任視覺藝術師資,誤將負責一般教育知能養 成之「教育學程」替代「視覺藝術教育課程」。如此使得非師範系統職前視覺藝 術教師之專業化教學素養出現缺口,導致職前教師在師資培育階段,產生角色混 淆的困惑,而在進入中學教育界後,又面臨視覺藝術教育專業知能不足的窘境。

亦即在師資培育法實施之後,培育「學科教學知識」的「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甚 為「教育學程」替代,培養專業視覺藝術教師的課程更為式微。

在上文研究過程中,趙惠玲強調「視覺藝術教育專業知能」的重要性,並探 討「視覺藝術教學信念」作為影響教師提升視覺藝術教育專業知能的重要前提。

此研究是國內在藝術教育領域正式探討美術教育信念重要性的代表性論文之一

14,並引發後續相同領域研究者的研究興趣(張力中,2011;鄧又甄,2013)。

貳、高中美術教育研究回顧

回顧國內近十年的論文及期刊主題,高中階段之美術教育研究相關文獻非 常少,除了零星大學美術系教授發表相關論文之外,關注高中美術教育研究發 展者,多為進修學位的現職高中教師。他們的研究模式常以自身教學經驗出發,

進行行動研究,發表實務性研究成果最多。近十年來最流行的研究議題在於教 學策略與數位融入美術教學方面,例如高中美術教師透過跨校與跨單位館校合 作,開發教案與教材的案例(傅斌暉,2008、2010)。另一方面,基於科技的發 展與數位時代的來臨,高中生持有手機與數位通訊器材的比例變高,校園內的

14 該中文發表奠基於研究者的英文版博士論文,Chao, H. L.(趙惠玲)(2000). Art, lives, stori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eliefs of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Taiwanese secondary preservice art teacher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State College.

數位設備也漸趨齊全,致力於數位科技融入高中美術教學的研究增多,例如資 訊科技融入美術教學之調查研究(徐瑞昌,2005)。近十年來高中美術教學在數 位融入教學層面呈現大躍進的狀態,與教育部為促進美術教學數位化的策略有 關。教育部曾委由高中美術學科中心研發符合課綱之高中美術數位教材,由國 內有志於數位融入美術教材的數十位教師執筆協助,並結合業界資源製作完 成,廣泛發行給各高中美術教師運用15

在課程設計面向上,也強調數位線上介面與數位科技融入,例如 Facebook 作為師生互動平台的研究(林怡君,2011)、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之行動研 究(黃祺惠,2015)等。然而實際上高中美術教學運用的平臺並不限於此,在 教材上透過 youtube 下載多種即時可得的教學影片,包含 TED 資源等。在作品 評量與分享上,利用 dropbox,google 雲端硬碟、各校自行設立之 FTP,教學 平臺、線上電子書、教學 e-portfolio 等。在教學策略與教學環境上,美術教室 附設多臺電腦與繪圖版等,利用 skype 進行美術分組作業對談與討論,甚至與 資訊教室共用的狀況亦不在少數。另一方面,使用 Line 群組討論與聯絡課程資 訊、Twitter 等平臺分享心得等亦為常見的趨勢。就實務層面而言,數位科技介 入美術教學上的速度和普及程度,經常走在學術研究之前。

另一方面,議題融入美術教學亦為推動九年國教過度至十二年國教之重要 改變,亦有相關的行動研究發表,例如探討普普藝術在高中美術教學的成效與 價值(蘇郁雯,2004)、偶像崇拜融入 pop 海報設計之教學實驗(林麗惠,2008)

等、將性別教育結合美術鑑賞教學的行動研究(陳曉容,2005)、以生命教育議 題融入美術課程的行動研究(蘇郁雯,2015)。蘇錦皆(2010)則將當代藝術教 育理念融入影音教材,進行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課程建構與實踐評估。事實上,

國內多數學者亦整合歐美美術教育發展趨勢,於眾多行動研究發表之前,提出 將日常生活影像或流行文化、多元文化等圖像作為教材,能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15 http://140.111.56.210/schema/art/100/index.html,以上網址為線上高中美術數位教材,可自由 下載運用,另有解析度較好之光碟分別寄送至各公私立高中。教材編輯製作期為 2008-2012 年。

的洞見(陳瓊花,2004;趙惠玲,2004)。而議題式的課程編寫與實施已成為多 數高中美術教師的共識,多種生活相關議題更融入即將公布的十二年國教高中 美術課綱當中,包括性別、人權、環境、海洋等,皆可能成為未來各高中美術 教學方興未艾的課程研發主題。

此外,數十年來在高中美術教育相關研究當中,備受關注的議題仍在美術 資優或才能班。資優教育的推動早在民國 50 年初期,為了提升國人各方面的競 爭力,教育部研擬各種能力的資優教育,分期實施,美術資優教育亦為其中之

此外,數十年來在高中美術教育相關研究當中,備受關注的議題仍在美術 資優或才能班。資優教育的推動早在民國 50 年初期,為了提升國人各方面的競 爭力,教育部研擬各種能力的資優教育,分期實施,美術資優教育亦為其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