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中國文人十年寒窗苦讀,為求一試成名。我國美術教師之養成,不僅需自小 習畫,歷經各種考試,養成歷程往往超過十年。成為美術教師之後,並非一試成 名,而是默默投入教育二十、三十餘年。美術教師在其教學職涯當中,如何進行 創作教學?是否維持創作習慣?如何將創作融入其創作教學當中?其生涯的發 展如何變化?研究者對此興趣盎然。本研究擇取近十年來,於我國推動教育不遺 餘力,其佛法學習成員當中教育工作者比例極高的福智文教基金會入手。以投入 於福智文教基金學習的高中美術教師為研究對象,從福智美術教師的堅定信仰與 深度反思中,窺探福智基金之佛法學習,對高中美術教師創作與創作教學的影響 力。本章將闡述本研究之起始點與整體輪廓,說明其背景、動機、目的、範圍與 名詞定義等。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中研究者以局內人的角度關心美術教育。分析我國近代美術教育的發 展,並聚焦於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現況與困境。再自陳研究動機,說明本研究之 起點與進行研究背後的核心理念。

壹、研究背景

在我國教育領域,加諸美術教師之成見不少,包括此學科僅限於繪畫,繪 畫僅限於素描與水彩,或者其教學壓力小於其他科目等。數十年來,美術教育 受到歐美等國教學思潮的影響,產生了快速的變化。高中美術教師或自身激起 教育使命感,或關心社會變遷,或受外在政策引動,改變教學信念與方式等,

已與往昔不可同日而語。高中美術教師欲突破種種侷限,亟需覓得具有正向能 量的典範與其引導。

一、臺灣美術教育蓬勃發展

臺灣在日本統治時期由於新教育體制的移植,促使近代美術教育萌芽、發 展(楊孟哲,2011:191)。透過學校、展覽會、畫會、政策等多面向的推動,

美術教育界生機勃勃。來臺日籍美術教師以個性鮮明的創作風格,培育了第一 代的臺灣本土藝術家(顏娟英,2001)。他們被稱為「前輩畫家」,奠定了臺灣 近代美術教育的礎石(謝里法,1981)。1945 年國民政府接管臺灣,1949 年實 施戒嚴迄 1987 解嚴為止,雖然政治氛圍緊張,但卻是大學美術科系設立、美術 師資養成、藝術教育館設立的重要階段(王麗雁,2008:122-135)。此時期的 臺灣美術師資培育著重於「創作」,美術教師對創作能力的重視遠高於教學能 力;美術教學的理論與架構以創作為關注核心。

基於 1979 年政府修訂公布國民教育法,將美育列入五育當中,和 1997 年 藝術教育法公布,陳木子將 1979 年迄今定義為美術教育發展的「藝術教育法規 時期」(陳木子,1998:107-126)。這個階段不僅透過政策法規推動美術教育,

各地區軟、硬體的建設也陸續完備。1981 年開始設立各地區國小、國中、高中 美術教育實驗班,提早培養美術專業人才,大幅度提升美術專業人才數量和質 量,成為今日國內美術發展的主要人力資源。1983 年臺北市立美術館開館,1988 年省立美術館開館(今國立臺灣藝術館),1994 年高雄市立美術館開館,三大 美術館成立後,成為北、中、南三區主要藝術品收藏及參觀、教育的據點。這 些建設成為支撐「創作」導向的美術教育環境基石,也拓展了「鑑賞」教學的 實體空間。

其後,各界對教育改革的期待,醞釀了原有教育體制重組的必然性。趙惠 玲提到由「四一 O 教育改造聯盟」促成的教育改革,是 1997 年開始推動九年 一貫課程的契機,而整併藝術相關科目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 是對全體教育工作者的一項挑戰(趙惠玲,2004:155)。然而九年一貫教育推 動期間,也是美術教育從學科取向教學思潮轉向後現代藝術思潮的階段(袁汝

儀,2006)。後現代藝術思潮解放了原本界線分明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藝術 的整合課程有其背後完整的理論基礎,其成效尚待檢驗;教育的政策已經走入 下一個挑戰階段─十二年國民教育。

從政策和國家教育經費分配的角度觀察,近十餘年來臺灣的美術教育蓬勃 發展。先有自 2006 年迄 2009 年依據「藝術教育白皮書」執行的項目(教育部,

2005),後有「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執行期為 2014 迄 2018 年

(教育部,2013)。這些由上而下的藝術教育計畫,主要歸功於學者的規劃與倡 導。前者側重於提升藝術領域師資、環境、課程、資源等,以健全藝術教育的 根本體質。後者則著力於廣泛層面的教育環境與社會環境,推動全民「美感教 育」,提升生活品質與國家競爭力,是廣義的藝術教育。兩者之間先後銜接,互 為表裡,學者透過觀摹多國藝術教育發展,企圖深耕本土化美術教育,表達出 對臺灣美術教育發展的殷切期待。然而在此蓬勃熱絡的表象背後,第一線教師 是否跟上政策發展的速度?教學現場是否穩健成長?則是另一個尚待探究的問 題。

二、高中美術教育現況

自 2009 年迄 2014 年期間,研究者透過教育部高中美術學科中心分區課綱 宣導與訪視的機會,初步觀察高中美術教學現場可分成以下幾類:

(一)升學導向:以設美術班的高中為主,教師的重點工作在於輔導學生術科 升學考試,以提升創作技巧為教學目標。

(二)政策導向:配合獎勵政策與成果展,教師撰寫特色教案,教師以實踐計 畫及記錄過程為工作重點,常出現某些單一教案長逾半學期以上的狀況。

(三)理論導向:以華德福學校等以理念引導教學的學校為主,少數對理論研 究感興趣的教師也會透過理論,研發相應教案教學。

(四)其他:教師不一定具有明確的教學信念,以個人專長與興趣進行教學,

情況不佳者呈現放任學生的狀態,這類教師不在少數。

以上四類型樣態當中,第一類囿於升學現實致使課程失衡,第四類不符應 學生中心的教育目標,皆有進一步檢討空間;第三類自成一派,屬小眾;第二 類乍看之下成果卓然,目前屬於逐漸擴大的族群,這些教師為了讓撰寫的教案 推陳出新,融入跨學科整合、議題中心、流行文化等切合後現代藝術思潮,或 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作法。然而根據研究者所觀察的現象,教師往往摘取新奇 有趣的圖像作為教材,卻少了分析、批判,以及師生之間對話與自省的過程。

趙惠玲指出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理論的核心價值不僅在於「去中心」,也在於

「內觀」和「追求洞見」(趙惠玲,2004:19-21)。她提到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便 是要協助學生透過影像來「建構」外在世界後,也要透過影像來「解構」外在 世界,並進而檢視、澄清、重新構築自身的意識形態。一旦個體的信念及價值 觀有所改變,其行為亦較易相應發生自發性的改變。倘若美術教師欠缺自省與 自覺,勢必難以帶領學生穿透複雜的圖像,進而接近視覺文化教育的核心價值。

袁汝儀(1994)認為教師自主性的培養是當務之急,教師必須釐清教學目標,

選擇、利用與修正所接收到的資訊,掌握教學方法與歷程,以成為能獨立工作 而有信心的教育工作者。教師作為引領學生進入藝術世界的舵手,卻未普遍見 到教師具有明確的信念與教學自主性,是目前迫切需要檢視的議題。

聯合報和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仿效日本民俗,自 2008 年起每 年冬天對臺灣人徵集投票選出一個代表性漢字,迄今依序是亂、盼、淡、讚、

憂、假、黑等,整體而言負面評價高於正面評價,其中「假」字和當代藝術家 吳天章與董陽孜的看法相呼應。吳天章認為臺灣人本質中有一種「假」的特質,

只要表面上看起來相似,用甚麼方法表現都無妨;因此他的作品中不斷出現諷 刺性的「替代性」表象物品。而書法家董陽孜因應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安等社 會問題,以「誠」字回應「假」,在臺灣各地展出「誠」字公共藝術,期盼全民 以誠為本,不再為「利」造假(董陽孜,2015)。

事實上學者早已呼籲當代社會可憂的現象,提倡「教育倫理學」,期盼透過

教育扭轉社會風氣(賈馥茗,2004)。教育改革之後確實釀成教育現場的活化與 生機,然而十餘年來是否促進良善的社會,是各學科教師所必須檢視的重要議 題。當今的美術教育,學科本位、視覺文化藝術教育、多元文化、後現代藝術 教育等思潮並存,提供教師更多樣性的選擇。以全民美育所引導的課綱,讓每 一位臺灣的公民皆有必修高中以下美術課和視覺藝術課程的機會。厚實全民美 術素養基礎的責任落在基層美術教師肩上,當全民美術素養低落時,第一線美 術教師其實責無旁貸。美術教學現場的狀況取決於教師的經營,要促成學生在 美術課程中進行自省與覺察,得要教師本身能先進行自省與覺察。研究者透過 教育部高中美術學科中心各種研習與會議進行初步調查,發現因為佛教信仰而 改變創作與創作教學之美術教師,較未有宗教信仰者或其他信仰者顯著1。此一 現象引起研究者的關注與興趣。

此外,本研究為何旨在研究福智美術教師之創作與創作教學,其來有自。

研究者從事美術學習與教育工作數十年,發現多數美術教師重視個人創作甚於 美術教學,而其創作與教學之間無法建立正向關係。讓師生產生美術老師是「畫 家」或「藝術家」,而非美術教育工作者的成見。亦有僅從事美術教學,但個人 創作水準每況愈下的美術教師,甚至創作水準比學生遜色,被學生質疑其美術

研究者從事美術學習與教育工作數十年,發現多數美術教師重視個人創作甚於 美術教學,而其創作與教學之間無法建立正向關係。讓師生產生美術老師是「畫 家」或「藝術家」,而非美術教育工作者的成見。亦有僅從事美術教學,但個人 創作水準每況愈下的美術教師,甚至創作水準比學生遜色,被學生質疑其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