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福智文教基金會之教育內涵

本節將說明福智文教基金會的成立緣起與運作概況。擇要敘述教師參與基 金會之後的主要學習經典─廣論─之內涵,以及基金會對於教育人員實踐上的基 本精神和實務引導。最後論述福智文教基金會倡導之教育內涵與西方教育愛之 間的關係等。

壹、福智文教基金會的創立與運作概況

福智文教基金會的創辦人是日常老和尚。老和尚於 1929 年出生於江蘇省崇 明縣的書香世家,父親自小教導他背誦四書五經,並鼓勵他出家服務眾生,認 為「世間第一等人是出家人」。1947 年因為政治環境的改變隨叔父遷播來臺灣,

畢業於臺南工學院土木系(成功大學前身), 1965 年於苗栗獅頭山圓光寺出 家。出家後深入研讀經論,修學禪宗、淨土、藏傳佛教等多種法門,長年親近 海內外佛教界各方大德,一生持戒嚴謹。後親見達賴法王,受其鼓勵支持,返 臺致力於推廣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大般若經等經典教授。

1992 年他創辦福智法人,1997 年成立「福智文教基金會」。對於在家居士,

他最著重的領域是教育。近二十年來推廣多項活動,包括寒、暑假教師營隊及 教育行政主管營隊、大專青年營等生命成長營隊,迄今參加過福智文教基金會 營隊者已超過百萬人次。對臺灣藏傳佛教發展有完整敘述的藏傳佛教在臺灣一 書中,形容福智文教基金會「組織層次分明,向心力極強」,是臺灣藏傳佛教 格魯派具有最大影響力的團體。在家信徒以研讀廣論為基礎,並積極改善現有 生存環境,推廣有機農業等淨化人間的利生事業;臺灣的藏學家釋如石法師形 容這個團體是:最接近「西藏佛教」的臺灣「人間佛教」(姚麗香,2007:89)。

除了教育事業之外,老和尚並於 1997 年創辦「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協助農友從依賴農藥及化肥的慣行農法轉為有機耕作,並陸續成立里仁有機蔬 食直營店百餘家。每家直營店或直營店附近設有「廣論研討班」,提供學員研

讀廣論的終身學習課程。目前全臺灣的廣論學習者約有七萬人。由教師營隊或 者廣論研討班進入佛法學習的教師目前超過數千人,其中不乏美術教師,目前 統計為數百人10

粗略估計,福智文教基金會的學員平均年齡約五十歲,一半以上學員利用 工作之餘時間學習廣論,並參與該會的各種義工活動。其中教師學員往往擔任 與教育相關的義工活動,例如籌辦教師聯誼會進修活動、大專青年成長營、帶 領青少年讀經班等。他們每周定時學習佛法經典,同時也在學校裡或福智文教 基金會中進行教學,呈現出同時為學生與教師的終身學習生活型態。這些學員 分布於全臺灣自幼教迄大學各教學階段之學校,以日常老和尚的教誡為宗旨,

將佛法與儒家的精神融入教學當中。另一方面,在社會教育層面也投入心力,

試著將佛學利他為本的觀念,為校園及社會注入一股清流。創辦人所推動的教 育改革注重心靈層面,強調做任何一件事必須回到佛法的宗旨。即投入福智基 金會學習與義工活動,或者從事任何教育工作的宗旨,不在於得到世間可見的 名利,而是個人修行的內在心靈成長,透過不斷反思與自省以提升向善的能量。

貳、 廣論 的學習方法與經典要義

佛陀因著大眾不同的資質與偏好講說八萬四千法門,演變至今日宗派山頭 林立,可謂歷代高僧大德因著時空差異進行經典詮釋的自然現象。廣論內涵屬 於藏傳佛教格魯派的修行方法,其內涵囊括大、小、密乘,以平實的方式引述 多種經、律、論,敘述修行成佛的歷程與思考方式。日常老和尚亦於創立時制 定研討班的學習制度,透過經典詮釋,漸漸引導學員直指核心。修行道前基礎、

三士道次第、四聖諦本質、六度波羅蜜、與四攝法等,生生增上,最終成佛。

日常老和尚認為研討廣論的內涵並非修行的終點,只是最初的起點,建立基礎 的認知架構而已。對於在家修行者而言,是學佛者時時反觀自心的依據,也是 實踐佛法的基礎概念。本節將淺釋並歸納廣論經文,說明論文所提到影響福智

10 2013 年由福智文教基金會透過研討班分區進行粗略統計,目前人數仍在變動中。

美術教師的廣論學習制度與經典主要內涵。

一、廣論研討班制度和詮釋學精神呼應

福智文教基金會的所有學員皆必須學習廣論,從加入起直到生命終止前,

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學習這部經典,稱為「廣論研討班」。其學制包括一輪班、增 上班、善行班、備覽班、宗行班,在每一個學制當中或融入不同的輔佐經典與 學習內涵,但主要是依據日常老和尚生前所開示的兩次廣論錄音檔,第一次共 約 9600 分鐘長度,第二次約 4380 分鐘長度,對照經典原文進行理解與討論。

每一個班次有一位義工班長、數位義工副班長和其他義工等共同不支薪協助。

班長由原本學員經過培訓與實習之後,視需求與意願成為帶班班長,其資歷通 常至少學習十年以上廣論經典。對學員而言所有學習課程不須繳費,亦無任何 人種、語言、年齡、性別、宗教等資格限制,歡迎任何有意願的人士參與,若 欲中斷學習亦隨時可退出。課程當中學員可以任意發言、發問,班長會視情況 帶領學員共同探討釋疑。簡言之,廣論研討班的性質如同定期進行經典詮釋的 社群,聚集一群對同一主題有興趣的參與者,透過語言進行溝通、說明、探討、

舉證、質辯等方法。透過不斷地聽聞經典與開示,進行對經典的詮釋與討論,

以促進自我的深度了解,進而改變行為,達到修行的目的。整個廣論學習制度 與實施內容,和 Gadamer 詮釋學理論之精神相呼應。

詮釋學(hermeneutics)也譯為「解釋學」、「聖經解釋學」,亦即研究闡 釋聖經的研究方法。由於經典往往流傳有緒,但因著時代和地域的變化,對於經 典原義的了解須要透過解釋,才能繼續流傳並產生影響力。以佛教為例,佛陀所 說的話被編輯成經典,在流傳的過程中不僅須透過文字的翻譯,也須要後代祖師 的說明,這些開示若集結成書,即為「論」。換言之,廣論是宗喀巴大師對佛陀 修行之道的銓釋。洪漢鼎(2002)認為把一種陌生的或不可理解的內容,用可以 理解的語言說明白即是詮釋。詮釋學發展的歷史悠久,多位學者讓詮釋學理論與 方 法 更 深 刻 而 豐 富 , 如 W.Dilthey(1833-1911) 、 M.Heidegger(1889-1976) 、 H.G.Gadamer(1900-2002)等。詮釋學重視經典發展的歷史特質,重視時間、地點

的影響,強調詮釋者的主體意識,同時尊重被詮釋對象的本質,探討被詮釋對象 的「意義」。以下說明詮釋學巨擘Gadamer的核心觀點。

Gadamer反對詮釋學追求文本作者原意的傳統,他認為解釋並不可能是對當 前之物的一個全無預設的瞭解。人一出生就在歷史當中,歷史有其必然存有的意 識、限制、習慣等既存的內涵,也就是傳統,而傳統往往是一個接一個權威創造 出來的。因此,人不可能擺脫歷史而獨自存在,也不可能忽視權威帶來的影響,

理性與傳統、現在與過去是一體而不可分離的。所謂客觀的歷史學研究,其目的 仍在重新限定其研究題材的意義,在選擇研究題材,在激起研究興趣,在重新問 問題。詮釋者並非先排除成見,而是在詮釋過程中不斷檢討自己的成見,排除不 一致的部分,保留和諧一致的,使之能與對象構成完整而統一的意義。

詮釋者的工作過程,是在屬於自己歷史脈絡的視域(vision)中接受其他視 域(horizon)的衝擊,透過開放的態度,修改自己的視域,打破原本封閉的界線,

得到更多的知識與新的見解,並再度豐富所屬歷史的內涵。因此詮釋者的視域是 變動的,延續的,融合的,循環的。詮釋學的循環狀態始於詮釋者的歷史傳統,

他因著現在的傳統提出問題,並試著詮釋在古代傳統中的歷史文獻,這個詮釋使 舊文獻呈現非預期的新意義,新意義影響傳播開來後成為新傳統。對Gadamer而 言,詮釋者的歷史是一個不斷前進的循環結構(Gadamer,1993:239-478)。

Gadamer認為「語言」這種工具持續不斷地活著並發生作用,它是人們與「現

在」保持聯繫的中介物,也是我們瞭解所有一切人類行為的媒介,透過它才能認 識藝術與歷史。而語言必須透過聆聽(listening),才能傳達,因此它具有對照 自我、了解他人的關照性,也因為能夠溝通彼此,所以是普遍性的。語言本身蘊 含的並不只是工具,而是人類總體思想與觀念的文化,是內在的,不是現代科學 所代表的外在文明。因為語言本身是結構的,因此詮釋者可藉由理性思考以突破 語言的障礙,並溝通不同時不同地的語言與文化。

因為詮釋者難以避免偏見,每排除一次偏見,就會更接近詮釋對象的意義,

藉著不斷的否定,才會產生意義。一個有經驗的人,明白經驗的限制,理解現在

的經驗總會令他失望;他不會堅持目前的一切,願意接受其他的可能性,也願意 學習新的知識,改變自己。亦即詮釋學的經驗是在否定和失望中,完成新的經驗。

詮釋者會檢視自身處境,提出問題或是探討的方向,開拓一個接著一個視域,透 過對等開放而頻繁互動的「我─你」關係進行討論,讓討論的課題反過來主導他 們。可以說整個詮釋過程,就是語言在對話,就是語言在遊戲中的自我演出,也 是詮釋者不斷辯證與修正的經驗過程。不論是透過藝術、歷史還是任何其他主 題,詮釋者最終目標將指向自我理解(Gadamer,1993:491-620)。

詮釋者會檢視自身處境,提出問題或是探討的方向,開拓一個接著一個視域,透 過對等開放而頻繁互動的「我─你」關係進行討論,讓討論的課題反過來主導他 們。可以說整個詮釋過程,就是語言在對話,就是語言在遊戲中的自我演出,也 是詮釋者不斷辯證與修正的經驗過程。不論是透過藝術、歷史還是任何其他主 題,詮釋者最終目標將指向自我理解(Gadamer,1993:491-620)。